第一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资源简介

 
1.对比分析不同种类的培养基
(1)按物理状态分类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
(2)按功能分类
种类 制备方法 平板的菌落 用途 举例
选择 培养 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 只出现目标菌落,其他微生物被抑制 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 培养 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出现多种菌落,但目标菌落出现特定的特征 鉴别出目标微 生物 用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鉴定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
1.某异养自生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若在实验室中分离土壤中的该菌,则配制培养基时,一般不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
A.蒸馏水 B.葡萄糖
C.氯化钠 D.蛋白胨
2.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划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按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B.培养基按其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C.培养基按其功能用途可以分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
D.培养基按其营养构成可以分为含水培养基和无水培养基
3.(2021·山东高考20题改编)含硫蛋白质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硫化氢导致生活污水发臭,硫化氢可以与硫酸亚铁铵结合形成黑色沉淀。为探究发臭水体中甲、乙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两种菌的运动能力,用穿刺接种的方法分别将两种菌接种在含有硫酸亚铁铵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如图所示。若两种菌繁殖速度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菌的运动能力比甲菌强
B.为不影响菌的运动需选用液体培养基
C.两种菌都能产生硫化氢
D.穿刺接种等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
2.选择培养基三种常见制备方法或实例
(1)加入某些特定的物质(前提是培养基具备全部营养成分)
(2)利用培养基“特定化学成分”分离
(3)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
4.研究人员从青藏高原班戈桥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细菌(BGQ-6),该菌对原油的总降解率为74.14%,且对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60种烃类有较高的降解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添加石油的普通培养基能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BGQ-6
B.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BGQ-6进行计数
C.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BGQ-6菌落计数
D.由单一的BGQ-6繁殖所获得的群体称为BGQ-6纯培养物
5.某同学要分离纯化某种大豆根瘤菌,通过查阅资料,配制了含有如下成分的培养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甘露醇 KH2PO4 MgSO4·7H2O NaCl CaSO4· 2H2O
浓度(质量分数) 1% 0.02% 0.02% 0.02% 0.01%
A.该培养基不需要添加氮源,但缺少碳源,无法达到筛选目的
B.该培养基还需要添加琼脂,以便于获得目的菌种的单菌落
C.培养基灭菌后待冷却至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D.配制好的培养基调节好pH后,再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
6.利用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造成白色污染的PVC塑料膜等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处理工艺。如图是从黄粉虫肠道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时,稀释涂布后仅最后一组出现单菌落
B.富集培养基含有酵母膏、蛋白胨等物质,酵母膏能提供所需的碳源和氮源
C.与传统填埋、焚烧相比,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PVC塑料膜的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D.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源
1.(2021·浙江6月选考17题)下列关于原生质体和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测定植物原生质体的密度时,可用血细胞计数板
B.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可用于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
C.涂布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均能得到单菌落,都可用于细胞计数
D.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
  (2023·浙江选考6月11题、12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2~3题。
  小曲白酒清香纯正,以大米、大麦、小麦等为原料,以小曲为发酵剂酿造而成。小曲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好氧型微生物霉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酵母菌,还有乳酸菌、醋酸菌等细菌。酿酒的原理主要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传统酿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2.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关于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O2结合,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与O2结合
B.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有氧呼吸有热能的释放,无氧呼吸没有热能的释放
D.有氧呼吸需要酶催化,无氧呼吸不需要酶催化
3.关于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化主要是利用霉菌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发酵液样品的蒸馏产物有无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C.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则发酵坛密封可能不严
D.蒸熟并摊晾的原料加入糟醅,立即密封可高效进行酒精发酵
章末整合提升
综合归纳
1.D 培养该菌时,需要加入蒸馏水,A不符合题意;该微生物为异养生物,需要葡萄糖作为碳源,B不符合题意;培养该微生物需要无机盐,故需要加入氯化钠,C不符合题意;该微生物可以自己固氮,不需要加入氮源,故不需要加入蛋白胨,D符合题意。
2.D 按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A正确;按培养基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B正确;按功能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C正确;水是微生物必需的营养要素之一,培养基中必须含有水,D错误。
3.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菌在试管中分布范围小于乙菌,说明了乙菌的运动能力比甲菌强,A正确;为不影响菌的运动需选用半固体培养基,B错误;由图可知,甲乙都产生了黑色沉淀,所以都产生了硫化氢,C正确;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D正确。
4.A 利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能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BGQ-6,A错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应该选择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C正确。
5.A 根瘤菌为固氮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该培养基缺少氮源,可用于筛选和富集固氮菌,甘露醇可以作为碳源,A错误;要形成菌落需要利用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实验中通常利用琼脂作为培养基的凝固剂,B正确;培养基灭菌后待冷却至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以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
6.A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时,当样品的稀释倍数足够高时,平板上形成的一个菌落来自一个活菌,故稀释到一定倍数就能出现单菌落,A错误;富集培养基中含有酵母膏和蛋白胨等,酵母膏和蛋白胨能提供碳源和氮源,可获得数目较多的塑料降解菌,B正确;对PVC塑料膜进行传统填埋、焚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PVC塑料膜进行的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C正确;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源,能降解PVC的微生物可以生长繁殖,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D正确。
真题体验
1.C 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原生质体进行计数,一般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A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能进入细胞,所以可用红墨水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B正确;划线分离法不能用于细胞计数,C错误;酵母细胞的密度与浑浊度指标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所以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D正确。
2.A 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无氧呼吸没有O2参与反应,产生的[H]不与O2结合,A正确;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B错误;有氧呼吸有热能的释放,无氧呼吸也有热能的释放,C错误;有氧呼吸需要酶催化,无氧呼吸也需要酶催化,D错误。
3.D 糖化主要是利用霉菌产生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A正确;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有无酒精,若存在酒精则溶液呈现灰绿色,B正确;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则可能是发酵坛密封不严,导致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氧化为乙酸,C正确;蒸熟并摊晾的原料加入糟醅,不能马上密封,需要提供氧气先让糟醅中的好氧型霉菌将原料中的淀粉糖化,以及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D错误。
2 / 2(共27张PPT)
章末整合提升
1. 对比分析不同种类的培养基
(1)按物理状态分类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

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剂(如琼脂) 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
计数,菌种保藏
(2)按功能分类
种类 制备方法 平板的菌落 用途 举例
选择
培养 基 培养基中加
入某些化学
物质 只出现目
标菌落,
其他微生
物被抑制 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
酵母菌和霉菌
鉴别
培养 基 培养基中加
入某种指示
剂或化学药
品 出现多种菌落,但目标菌落出现特定的特征 鉴别出目标微 生物 用伊红-亚甲蓝琼脂培
养基鉴定饮用水或乳
制品中是否含有大肠
杆菌(若有,菌落呈
深紫色,并有金属光
泽)
1. 某异养自生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若在实验室中分离土
壤中的该菌,则配制培养基时,一般不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
A. 蒸馏水 B. 葡萄糖
C. 氯化钠 D. 蛋白胨
解析: 培养该菌时,需要加入蒸馏水,A不符合题意;该微生
物为异养生物,需要葡萄糖作为碳源,B不符合题意;培养该微生
物需要无机盐,故需要加入氯化钠,C不符合题意;该微生物可以
自己固氮,不需要加入氮源,故不需要加入蛋白胨,D符合题意。
2.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划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基按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半固体
培养基
B. 培养基按其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
培养基
C. 培养基按其功能用途可以分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
D. 培养基按其营养构成可以分为含水培养基和无水培养基
解析: 按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将培养基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
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A正确;按培养基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
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B正确;按功能用
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C正确;水是微生物
必需的营养要素之一,培养基中必须含有水,D错误。
3. (2021·山东高考20题改编)含硫蛋白质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产
生硫化氢导致生活污水发臭,硫化氢可以与硫酸亚铁铵结合形成黑
色沉淀。为探究发臭水体中甲、乙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两种菌的运
动能力,用穿刺接种的方法分别将两种菌接种在含有硫酸亚铁铵的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如图所示。若两种菌繁殖速度相等,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 乙菌的运动能力比甲菌强
B. 为不影响菌的运动需选用液体培养基
C. 两种菌都能产生硫化氢
D. 穿刺接种等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菌在试管中分布范围小于乙菌,说明
了乙菌的运动能力比甲菌强,A正确;为不影响菌的运动需选用半
固体培养基,B错误;由图可知,甲乙都产生了黑色沉淀,所以都
产生了硫化氢,C正确;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
染,D正确。
2. 选择培养基三种常见制备方法或实例
(1)加入某些特定的物质(前提是培养基具备全部营养成分)
(2)利用培养基“特定化学成分”分离
(3)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
4. 研究人员从青藏高原班戈桥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利用原油为
碳源生长的细菌(BGQ-6),该菌对原油的总降解率为74.14%,
且对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60种烃类有较高的降
解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添加石油的普通培养基能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BGQ-6
B. 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BGQ-6进行计数
C. 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BGQ-6菌落计数
D. 由单一的BGQ-6繁殖所获得的群体称为BGQ-6纯培养物
解析: 利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能从被石油污染的
土壤中筛选BGQ-6,A错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应该选择的接
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
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C正确。
5. 某同学要分离纯化某种大豆根瘤菌,通过查阅资料,配制了含有如
下成分的培养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甘露醇 KH2PO4 MgSO4·7H2O NaCl CaSO4·2H2O
浓度(质
量分数) 1% 0.02% 0.02% 0.02% 0.01%
A. 该培养基不需要添加氮源,但缺少碳源,无法达到筛选目的
B. 该培养基还需要添加琼脂,以便于获得目的菌种的单菌落
C. 培养基灭菌后待冷却至5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D. 配制好的培养基调节好pH后,再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
解析: 根瘤菌为固氮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该培
养基缺少氮源,可用于筛选和富集固氮菌,甘露醇可以作为碳源,
A错误;要形成菌落需要利用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实验中通常利用
琼脂作为培养基的凝固剂,B正确;培养基灭菌后待冷却至50 ℃左
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以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
6. 利用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造成白色污染的PVC塑料膜等污染物进行
生物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处理工艺。如图是从黄粉虫肠道中分
离、纯化微生物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时,稀释涂布后仅最后一组出现
单菌落
B. 富集培养基含有酵母膏、蛋白胨等物质,酵母膏能提供所需的碳
源和氮源
C. 与传统填埋、焚烧相比,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PVC塑料膜的降解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D. 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源
解析: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时,当样品的稀释倍数
足够高时,平板上形成的一个菌落来自一个活菌,故稀释到一定倍
数就能出现单菌落,A错误;富集培养基中含有酵母膏和蛋白胨
等,酵母膏和蛋白胨能提供碳源和氮源,可获得数目较多的塑料降
解菌,B正确;对PVC塑料膜进行传统填埋、焚烧容易造成二次污
染,黄粉虫肠道微生物对PVC塑料膜进行的是生物降解,不会造成
二次污染,C正确;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PVC塑料膜作为唯一碳
源,能降解PVC的微生物可以生长繁殖,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
物的生长,D正确。
1. (2021·浙江6月选考17题)下列关于原生质体和细胞计数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测定植物原生质体的密度时,可用血细胞计数板
B. 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可用于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
C. 涂布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均能得到单菌落,都可用于细胞计数
D. 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
解析: 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原生质体进行计数,一般计数总数
不少于300个细胞,A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
墨水中的色素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
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能进入细胞,所以可用红墨水检测
细胞的存活状态并计数,B正确;划线分离法不能用于细胞计数,
C错误;酵母细胞的密度与浑浊度指标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所以
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用比浊计测定其密度,
D正确。
(2023·浙江选考6月11题、12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2~3题。
  小曲白酒清香纯正,以大米、大麦、小麦等为原料,以小曲为发
酵剂酿造而成。小曲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好氧型微生物霉菌、兼性
厌氧型微生物酵母菌,还有乳酸菌、醋酸菌等细菌。酿酒的原理主要
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传统酿造工艺流程
如图所示。
2. 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关于
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O2结合,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与O2结合
B. 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 有氧呼吸有热能的释放,无氧呼吸没有热能的释放
D. 有氧呼吸需要酶催化,无氧呼吸不需要酶催化
解析: 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O2结
合,无氧呼吸没有O2参与反应,产生的[H]不与O2结合,A正确;
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B错误;有氧呼吸有热能
的释放,无氧呼吸也有热能的释放,C错误;有氧呼吸需要酶催
化,无氧呼吸也需要酶催化,D错误。
3. 关于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化主要是利用霉菌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 发酵液样品的蒸馏产物有无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C. 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则发酵坛密封可能不严
D. 蒸熟并摊晾的原料加入糟醅,立即密封可高效进行酒精发酵
解析: 糖化主要是利用霉菌产生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
糖,A正确;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有无酒精,若存在酒精则
溶液呈现灰绿色,B正确;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则可能是发酵坛
密封不严,导致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氧化为乙酸,C正确;
蒸熟并摊晾的原料加入糟醅,不能马上密封,需要提供氧气先让糟
醅中的好氧型霉菌将原料中的淀粉糖化,以及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
吸大量繁殖,D错误。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