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有性杂交的辨析1.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和生物个体杂交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生殖隔离B.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是杂种细胞,生物个体杂交获得的是生物个体C.生物个体杂交属于有性生殖,而植物体细胞杂交属于无性生殖D.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发生在不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生物个体杂交只能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2.植株甲是二倍体水稻,利用植株甲获得了植株乙,而后利用植株甲和乙又获得植株丙和丁。培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植株乙B.植株丙与植株丁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相同C.植株丁的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植株丙D.获得植株丙和植株丁的过程都属于有性生殖3.利用基因型为HhRr的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进行下列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植株A的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B.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相同C.获得植株B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D.获得幼苗1、2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4.下图是对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所作的处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a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b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以得到4种基因型的玉米C.过程c和d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用胚状体可以制作人工种子D.图中过程a或过程c、d能够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2022·浙江1月选考7题)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方式很多,其中之一是将秸秆碎化后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碎化秸秆中纤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固体培养基的( )A.琼脂+蔗糖B.蔗糖+激素C.激素+无机盐D.无机盐+琼脂2.(2024·浙江1月选考8题)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流程如图。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试管苗A.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B.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可降低杂菌的污染C.将丛生芽切割后进行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D.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章末整合提升综合归纳1.B 植物体细胞杂交,使得不同的物种能杂交,克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生殖隔离,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是杂种个体,生物个体杂交获得的是生物个体,B错误;生物个体杂交,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属于有性生殖,而植物体细胞杂交,只存在有丝分裂,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发生在不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生物个体杂交只能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因为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2.C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得到植株乙,A错误;图示植株丙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应为3,而植株丁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应为6,B错误;获得植株丙为有性生殖,获得植株丁的过程为无性生殖,D错误。3.B 植株A是芽尖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个体,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植株B是经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子,与植株A的基因型不同,B错误;亲本产生花粉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C正确;获得幼苗1、2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4.B 过程a由花粉粒变为单倍体植株,一定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花粉Ab和ab,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得到2种单倍体幼苗,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AAbb和aabb 2种基因型的可育玉米,B错误;过程c是脱分化,过程d是再分化,人工种皮包上人工胚乳和胚状体可以得到人工种子,C正确;过程a或过程c、d是植物细胞培育成了植物个体,所以能够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正确。真题体验1.A 秸秆中的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分子构成,可为食用菌提供碳源,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固体培养基的蔗糖。纤维中不能被利用的部分相当于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A正确。2.D 芽尖等分生组织分裂旺盛,且含病毒少,取材时常选用其作为外植体,A正确;培养基中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容易被细菌污染,加入抗生素可降低杂菌的污染,B正确;将丛生芽切割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进行扩大培养称为继代培养,其又可分为第二代培养、第三代培养等。大多数植物每隔4~6周进行一次继代培养,每进行一次继代培养,培养物一般能增殖3~4倍。正因为培养物可以不断继代培养,所以离体繁殖速度比常规方法通常要快数万倍,可实现快速繁殖,C正确;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根而不是芽,D错误。3 / 3(共15张PPT)章末整合提升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有性杂交的辨析1.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和生物个体杂交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 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生殖隔离B. 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是杂种细胞,生物个体杂交获得的是生物个体C. 生物个体杂交属于有性生殖,而植物体细胞杂交属于无性生殖D. 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发生在不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生物个体杂交只能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解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使得不同的物种能杂交,克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生殖隔离,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是杂种个体,生物个体杂交获得的是生物个体,B错误;生物个体杂交,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属于有性生殖,而植物体细胞杂交,只存在有丝分裂,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发生在不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生物个体杂交只能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因为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2. 植株甲是二倍体水稻,利用植株甲获得了植株乙,而后利用植株甲和乙又获得植株丙和丁。培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植株乙B. 植株丙与植株丁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相同C. 植株丁的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植株丙D. 获得植株丙和植株丁的过程都属于有性生殖解析: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得到植株乙,A错误;图示植株丙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应为3,而植株丁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应为6,B错误;获得植株丙为有性生殖,获得植株丁的过程为无性生殖,D错误。3. 利用基因型为HhRr的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进行下列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植株A的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B. 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相同C. 获得植株B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D. 获得幼苗1、2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解析: 植株A是芽尖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个体,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植株B是经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纯合子,与植株A的基因型不同,B错误;亲本产生花粉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秋水仙素处理导致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C正确;获得幼苗1、2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正确。4. 下图是对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所作的处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a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花药离体培养B. 过程b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以得到4种基因型的玉米C. 过程c和d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用胚状体可以制作人工种子D. 图中过程a或过程c、d能够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解析: 过程a由花粉粒变为单倍体植株,一定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花粉Ab和ab,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可得到2种单倍体幼苗,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AAbb和aabb 2种基因型的可育玉米,B错误;过程c是脱分化,过程d是再分化,人工种皮包上人工胚乳和胚状体可以得到人工种子,C正确;过程a或过程c、d是植物细胞培育成了植物个体,所以能够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正确。1. (2022·浙江1月选考7题)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方式很多,其中之一是将秸秆碎化后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碎化秸秆中纤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固体培养基的( )A. 琼脂+蔗糖 B. 蔗糖+激素C. 激素+无机盐 D. 无机盐+琼脂解析: 秸秆中的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分子构成,可为食用菌提供碳源,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固体培养基的蔗糖。纤维中不能被利用的部分相当于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A正确。2. (2024·浙江1月选考8题)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流程如图。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试管苗A. 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B. 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可降低杂菌的污染C. 将丛生芽切割后进行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D. 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解析: 芽尖等分生组织分裂旺盛,且含病毒少,取材时常选用其作为外植体,A正确;培养基中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容易被细菌污染,加入抗生素可降低杂菌的污染,B正确;将丛生芽切割后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进行扩大培养称为继代培养,其又可分为第二代培养、第三代培养等。大多数植物每隔4~6周进行一次继代培养,每进行一次继代培养,培养物一般能增殖3~4倍。正因为培养物可以不断继代培养,所以离体繁殖速度比常规方法通常要快数万倍,可实现快速繁殖,C正确;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根而不是芽,D错误。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整合提升.docx 章末整合提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