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省聊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事实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 研制石墨烯发热材料 B. 合成药物抑制细菌病毒
C. 创新 2的化学捕集技术 D. 转基因技术应用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镁燃烧产生明亮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B. 氢气密度比空气轻能用来充灌气球
C. 天然气可用作家庭厨房中的燃料 D. 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于支持燃烧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滴加实验
C. 倾倒液体 D. 添加酒精
4.家中的天然气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做饭的能量来源之一,小明同学发现铁锅底部有一层黑色的物质,于
是想到,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可能是炭黑,于是,小明用小刀刮下少量黑色粉
末,进行点燃。以上过程没有涉及到的科学探究环节是(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反思与评价
5.各种元素在地壳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其中占28.2%的是( )
A. 铁元素
B. 铝元素
C. 氧元素
D. 硅元素
第 1 页,共 10 页
6.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很小,但有质量,为了计算方便,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计量原子的质量
B. 原子既可以变成离子构成物质,也可以结合成分子构成物质,还能直接构成物质
C. 原子中的电子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物质的构成也没有任何意义
D.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7.在恒压下的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冰升高温度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 点表示水
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 到 再到 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 、 、 三点所表示的都是纯净物
C. 点分子运动速率大于 点
D. 点分子间间隔小于 点
8.锂电池在多种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生产该电池时,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需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如图2)
作导电剂。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石墨烯的含量对电阻的影响如图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石墨烯是新型化合物
B. 氢氧化锂的化学式为
C.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D. 生产电池时石墨烯含量越高,电池的导电性能越好
9.“ ”“ ”和“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中能表示由分子构成的混合物的
是( )
A. B.
C. D.
第 2 页,共 10 页
10.日本福岛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氚,氚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辐射损害。氢原子和氚原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氚原子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B. 氚原子与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
C. 氚与氢元素属于同种元素 D. 氚原子与氢原子的质量相同
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B.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 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则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2.在化学领域,总有一些结构和名称十分酷炫的分子。“企鹅酮”( 10 14 )是一种分子结构类似于企鹅
的物质。下列关于企鹅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类别角度:企鹅酮不一定是化合物
B. 质量角度:企鹅酮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
C. 宏观角度:企鹅酮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微观角度:企鹅酮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菜刀表面常产生棕黄色的斑点
②新鲜萝卜放入泡菜坛中,几天后萝卜变酸了
③水果腐烂后发出难闻的气味
④把鸡蛋放入白醋中,蛋壳表面产生气泡
⑤农田里烧麦沤肥,浓烟冲天
⑥点燃烟花可看到美丽的焰火、闻到刺激性气味,现有四位同学就以上现象发表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甲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B. 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所以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第 3 页,共 10 页
C. 丙同学认为除了②以外,其余都是化学变化
D. 丁同学认为上述现象确实表明变化后都产生了新物质,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14.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如图甲所示,并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密
闭容器中,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丙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B. 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 2和 2 的曲线是 和
C. 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 由丙可知,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将无法支持蜡烛燃烧
15.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铁的冶炼技术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赤铁矿和磁
铁矿的主要成分分别是 2 3和 3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 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2 3和 3 4都属于化合物
C. 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 2 3和 3 4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D. 3 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比 2 3的高
二、非选择题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
义。
(1)用化学用语填空
3个氮气分子______;2个氢原子______;氩气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
3+:______; 2 :______; :______。
第 4 页,共 10 页
17.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纯净的臭氧( 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不稳定,易转化
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
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
得。
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
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
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
氯气的15倍之多。臭氧也可用于医用消毒。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物理性质为______。(填一条即可)
(2)臭氧的沸点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氧气的沸点。
(3)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18.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上标明的矿泉水主要成分如表所示,请根据本表回答下列问题:
水质主要成分( / )
偏硅酸( 2 3)28.9 42.9 锶离子( 2+)0.01 0.32
碳酸氢根( 3 )173 205 钙离子5 45
氯离子1.0 8.0 钠离子45 70
硫酸根( 2 4 )16.06 19.52 钾离子0.5 2.0
镁离子2.5 7.5 7.8 ± 0.5
①请写出硫酸钠、氯化钾的化学式 ______ 、 ______ 。
②请在偏硅酸化学式中标记硅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2)成语是我国文化瑰宝,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成语中的相关内容。
第 5 页,共 10 页
①争风吃醋:醋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写出氢离子的符号 ______ 。
②大浪淘沙:沙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______ 。
1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微观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
(2)图乙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图乙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图丙为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 = 16时,该微观粒子是______(填微观粒子符号)。
(4)图丁是金属镓(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镓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乙中 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______。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在该过程中,下列保持不变的量
是______(填字母片号)。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
(5)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会熔化,可以做高温温度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原
因是______。
20.科学上规定以碳 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值就是该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 12原子的质量为1.993 × 10 26 ,钠原子的质量为3.82 × 10 26 。已知钠原子
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
(1)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中子数为______。
21.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
探究一:研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图1所示实验时闻到氨气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2)。
第 6 页,共 10 页
【实验操作】
步骤一:向 、 、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
色;
步骤二:向 、 试管中分别加入2 浓氨水,立即用带有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 试管放置在
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1实验中能观察到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实验的一个主要优点是______。
(2)改进后的实验中使用了 试管,作用是______。
(3)步骤二中将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 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试管,由此可得出温度
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______。
探究二:分子运动快慢与分子的质量有关
【查阅资料】
①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②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小颗粒;
③氯化氢分子质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
【实验设计与探究】小花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进行探究。
如图玻璃导管中产生大量白烟,而白烟较多较浓的点在 点,则说明______,分子运动越快。
22.化学实验室酒精灯中装的是可以燃烧的乙醇,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
化学式为 2 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其中 、 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
(2)多少克乙醇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10.8 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第 7 页,共 10 页
23.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请根据相关信
息回答下列问题:
牌补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 12 22 14
含锌量:5.0 /支
质量:10.0 /支
(1)如图里“含锌量”中的锌是指______(填字母)。
A.葡萄糖酸锌
B.锌元素
C.锌单质
D.锌原子
(2)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若儿童1 体重每日需要0.5 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 的儿童,理论上
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_____支。
(4)计算45.5 葡萄糖酸锌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第 8 页,共 10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3 2;2 ; ;
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7.常温下是天蓝色(或有难闻的鱼腥气味);
大于;

+4
18. 2 4 2
+
3 2
19.原子;
; 2+;
2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失去; ;
温度升高,镓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0.23;
11;11;12
第 9 页,共 10 页
21.环保;
对照实验;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探究二:分子质量越小
22.46;1:3。
9.2
23. ;
72:11;
1;
6.5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