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红桥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开卷)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该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请你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中华文明探源之旅”研学活动,学生们在陕西西安半坡村这一站可以看到
A.干栏式建筑 B.木结构水井
C.出土的碳化粟 D.使用天然漆
2.2025年央视春晚 logo以甲骨文“巳”为创意核心,弘扬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关于这一文字及其历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其字形与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完全相同,体现了文化传承
B.“巳”是十二生肖中“蛇”的象形符号,反映了商朝时成熟的造字艺术
C.该字属于金文,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
D.作为案朝统一文字的小篆前身,见证了汉字演变历程
3.林则徐在《出嘉峪关感赋》中写道:“东西尉侯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博望”指的是
A.班超 B.张骞
C.霍去病 D.甘英
4.北魏皇帝赐名是鲜卑族的重要习俗。孝文帝时期开始向北方汉族大族赐名,所赐之名都取自汉族的重要经书和史书。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政权认同 B.加强异族通婚
C.推动鲜卑汉化 D.推行儒学礼俗
5.“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其双臂造成刹帝利,其双腿生出首陀罗。”材料说明种姓制度
A.宣扬等级尊卑与生俱来
B.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极力倡导众生平等观念
D.导致了国家的分裂
6.梁启超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河流文明时代”,由中国等四个“文明古国”组成,第二个时代为“内海文明时代”,由地中海等周边文明构成……下列文明成就属于第二个时代的是
A.分封制度
B.狮身人面像
C.雅典民主政治
D.楔形文字
7.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下表中法律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 ————《汉谟拉比法典》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 ————《十二铜表法》
A.维护平民利益 B.反映商业繁荣
C.保护私有财产 D.印证法治完备
8.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9.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庙
10.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A.印度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11.“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材料中提到的“领主附庸集团”的形成取决于
A.古罗马共和制 B.君权神授思想
C.行会管理制度 D.封君封臣制
12.西欧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的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这说明
A.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的典型组织形式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C.庄园是西欧时期独立的政治单位
D.庄园内部的佃户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13.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领主不能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份地
B.庄园农民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农奴可以任意离开庄园
D.庄园中有领主的堡垒、农奴的农舍,还有教堂
14.如右图是中世纪部分城市示意图。通过图片信息可知,这些城市的共同之处是
A.经济繁荣
B.文化昌盛
C.交通便利
D.高度自治
15.“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A.由哈里发把持军政大权
B.仍实行公民议会制度
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16.13世纪,牛津大学部分师生因与当地居民冲突迁至剑桥,并获英王特许状允许自行制定规章;巴黎大学教师则通过罢课迫使教会承认其教学自主权。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师生与政府的矛盾不可调和
B.通过斗争逐步获得自治权利
C.仰仗王权支持对抗教会势力
D.以传播宗教教义为办学宗旨
17.下列各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人权宣言》
C.《民法典》
D.《权利法案》
18.818年,日本天皇下诏:“朝会之礼、常服之制、拜跪之等,不论男女,一准唐仪。”这一现象说明日本重视
A.吸收中国文化
B.强化平等观念
C.改革民俗风化
D.建立幕府统治
19.小虎同学在研究著名的怛(dá)罗斯之战时,整理出以下表格。表格中的“黑衣大食”是指
爆发时间 交战双方 著名将领
751年 唐朝 高仙芝
黑衣大食 艾布·穆斯林
A.阿拉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波斯帝国
20.右图呈现的是 13 世纪欧洲手工业生产出现的新现象。这可以说明欧洲
A.租地农场的出现
B.垦殖运动的出现
C.庄园手工业的兴起
D.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21.中世纪晚期,工商业者进入英国的最高法院和税务法庭、法国的财政和司法机构任职,甚至还有的在一些国家担任了除财政、司法大臣以外的顾问和国家各部大臣。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封建贵族势力强大
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D.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22.15世纪,一名水手只需贩卖一小袋来自东南亚香料群岛的丁香和肉豆蔻,便足够在西欧购买一栋小房子,且可以安度余生。这可以用来论证
A.东西交通畅通无阻 B.民众生活的富足
C.欧洲爆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动因
23.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欧洲人、美洲土著视频讲解人、持全球史观的学者,他们的观点应分别是
A.侵犯发现 文明相遇 B.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C.发现文明相遇 侵犯 D.文明相遇发现 侵犯
24.据历史学家研究, 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D.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5.下图为1662-1731年部分国家运送奴隶的船只上奴隶的死亡率。这一现象可以用于解释
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 B.交通工具的革新
C.奴隶制度的消亡 D.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Ⅱ卷(主观题共 50分)
26.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核心思想。在这个时期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而不是再次强调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有了道德才配天命,而“德”却是用来“保民”和“爱民”。其他如道家、墨家等,都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摘自《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战国时期道家和墨家是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 (4分)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
———摘自《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2)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哪个地区 (2分)举出一例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创作的著名的绘画作品 (2分)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中西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有什么相同点 (2分)请从不同角度,谈谈坚持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4分)
2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编自《千年一叹》
(1)结合所学,分别写出材料中提到的“在黄河边和在爱琴海边”思考的思想先哲。(4分)“在恒河边”思考的思想先哲创立了哪一宗教 (2分)
材料二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量的变化制定历法 中国人根据历法中的节气编成民间谚语
注:每月尼罗河的水量均为约值 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汒。 麦到芒种谷到秋,过了霜降刨甘薯。
————摘编自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等
(2)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与图中提到的古埃及人制定的历法存在怎样的联系 请结合所学加以说明。(3分)依据图片所示内容,分析历法与农业的关系。(3分)
材料三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形式,并结合所学举出相对应的史实(一种形式举一例)。(4分)综合以上探究内容,概括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特点。(4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是秦而不是别国统一中国 ……秦国的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兵”的法家政策在燊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
————摘编自《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判断材料一中提到的是秦国的哪场变法 (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是秦而不是别国统一中国”。(不得照抄原文,4分)
材料二 汊 规定诸侯在宗庙祭祀时应奉献一定量的黄金,称为“酎金”。元鼎五年(公元前 112 年),武帝以“酎金”成色、分量不足,援引“王削县、侯免国”的律令,削夺106名列侯爵位,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酎金案”。
————摘编自《汉代的“酎金”与“酎金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汉武帝制造“酎金案”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建武六年,光武帝刘秀下令“并省(裁并)四百馀(余)县”;后又“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裁撤官吏达数万人之多,第二年,又大量复员军队……
————译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东汉建立后光武帝采取的措施。(不得照抄原文,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相关措施产生的影响。(2分)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5 CBBAA 6-10 CCBDC 11-15 DBCAD 16-20 BAAAD 21-25 CDBBA
第Ⅱ卷(主观题 共50分)
26.(16分)
(1)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反对过度压迫人民,体现对民生和社会秩序的关怀;庄子强调追求精神自由,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墨家:墨子主张“兼爱”,提倡不分等级、平等地爱所有人,反对战争对人民的伤害;主张“非攻”,反对侵略战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还主张“尚贤”,重视人才,不问出身,体现对普通民众发展机会的关注。(4分)
(2)起源地区:意大利。(2分)绘画作品:《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维纳斯的诞生》等)。(2分)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名义,反对封建神学和等级制度,倡导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解放和现实幸福,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思想基础。(2分)
(3)相同点:都重视人,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反对过度依赖神权或等级压迫,强调人的道德、幸福或权益。(2分)现实意义:从个人角度,坚持人文主义能尊重个人个性发展,促进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保障个人合法权益;从社会角度,能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文化角度,能传承和弘扬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创新;从国家角度,能促进国家重视民生,保障人民福祉,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任答两个角度,合理即可,4分)
27.(20分)
(1)黄河边:孔子(或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爱琴海边: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分)宗教:佛教。(2分)
(2)联系:古埃及人制定的太阳历,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之一,后来罗马共和国时期,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即“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3分)关系:历法的制定源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古埃及根据尼罗河水量变化制定历法,中国根据历法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如播种、收获等;历法反过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时间指导,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促进农业发展。(3分)
(3)形式及史实:暴力形式——亚历山大东征(或罗马帝国扩张、希波战争等);和平形式——丝绸之路的交流(或阿拉伯人传播东西方文化、马可·波罗来华等)。(4分)特点: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发展,各文明都有独特的成就;文明之间既有交流又有冲突,和平交流是文明传播的主流;文明发展受地理环境、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任答两点,合理即可,4分)
28.(14分)
(1)变法:商鞅变法。(2分)原因:秦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地理位置优越,攻守便利;内部相对稳定,未因王位继承引发分裂;顺应历史发展统一的潮流。(4分)
(2)经济角度:诸侯奉献的“酎金”成色、分量不足,损害了国家经济利益,汉武帝借此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对诸侯经济的控制。(2分)政治角度:汉武帝时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酎金案”是削弱诸侯势力的手段,通过削夺列侯爵位,减少诸侯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中央集权。(2分)
(3)措施:裁并县级行政单位,精简官吏;大量复员军队。(2分)影响:减少了政府财政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发展,为东汉初期的“光武中兴”局面奠定基础。(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