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随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单元《地球的运动》随堂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随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成语中能体现出昼夜交替现象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昙花一现 B.大雁南飞 C.春暖花开
2.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无关的是( )。
A.黎明来临前公鸡打鸣
B.刺猬用冬眠的方式过冬
C.人们喜欢在冬天吃火锅,在夏天吃雪糕
3.以下证据中能支持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是( )。
A.植物结果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
B.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
C.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
4.( )的行为不属于四季变化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A.棕熊冬眠 B.母鸡产蛋 C.狐狸换毛 D.燕子迁徙
二、填空题
5.四季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一些动物会在不同的季节 ,比如北极狐;一些动物会用 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
三、判断题
6.昼夜交替只对动物有影响,对植物没有影响。(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A A C B
1.A
【详解】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白昼光强,黑夜光弱。昙花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昙花一现是昼夜交替现象对生物的影响;大雁南飞、春暖花开是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A
【详解】小动物一年中进行的脱毛、换毛、冬眠以及进食、生长变化等,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分析选项可知,刺猬用冬眠的方式过冬、人们冬吃火锅夏吃雪糕,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公鸡在黎明来临前打鸣,属于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3.C
【详解】昼夜影响动物的活动,动物根据光照持续时间长短来安排它们的觅食、繁殖等活动。有些动物白天觅食,这类动物被称为昼行性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狗等;有些动物喜夜间觅食,这类动物被称为夜行性动物,如老鼠、蝙蝠、猫头鹰等。植物结果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都是属于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4.B
【详解】根据对动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认识,随着季节的变化,动物有迁徙、冬眠、换毛、存储粮食等行为,植物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落叶等行为,都是适应环境变化的表现。棕熊冬眠、狐狸换毛、燕子迁徙属于四季变化对动物产生的影响;母鸡产蛋属于正常的繁殖活动,不属于四季变化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5. 换毛 冬眠
【详解】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比如枫树、杨树等。
6.×
【详解】太阳离我们虽然十分遥远,但它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植物产生影响,所以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白天开花,有的夜间开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4《谁先迎来黎明》随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图中国部分城市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比路桥先看到日出
B.路桥比乌鲁木齐先看到日出
C.五个城市中,乌鲁木齐是最先迎来黎明的
2.当中国人民在大年夜庆祝春节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可能在( )。
A.庆祝春节 B.早上起床 C.吃午饭
3.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唱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下列城市中最先“迎来日出”的城市是( )。
A.昆明 B.武汉 C.北京 D.乌鲁木齐
4.图中是北京、上海、重庆、乌鲁木齐四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示意图。一天中,上述城市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是( )。
A.北京、重庆、乌鲁木齐、上海
B.上海、北京、重庆、乌鲁木齐
C.重庆、北京、上海、乌鲁木齐
D.乌鲁木齐、重庆、北京、上海
二、判断题
5.地球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 )
6.先看到日出的地方就会后看到日落。(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4《谁先迎来黎明》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B C C B
1.B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
A、观察图可知,路桥比较靠东,应该路桥比北京先看到日出,A错误;
B、路桥靠东,乌鲁木齐靠西,所以路桥比乌鲁木齐先看到日出,B正确;
C、观察图上图的五个城市中,乌鲁木齐是最后迎来黎明的,C错误。
2.C
【详解】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13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3个小时,当我们(东八区)0时,纽约(西五区)是11时,所以当中国春节联欢晚会结束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可能正在吃午饭。
故选C。
3.C
【详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最东端最早迎来日出,最西端最晚送走晚霞,北京位于我国最东端,新疆乌鲁木齐位于我国最西端。因此,最先“迎来日出”的城市是北京。
4.B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北京、上海、重庆、乌鲁木齐四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从东到西依次是上海、北京、重庆、乌鲁木齐,所以一天中,上述城市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是上海、北京、重庆、乌鲁木齐。
5.√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故地球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题干说法正确。
6.×
【详解】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 度经线向东180 度属东经,向西180 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 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越是在东边的时区,越早迎来黎明,越是在东边的时区,越早看到日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2《昼夜交替现象》随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变得忽快忽慢,那么地球上( )。
A.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 B.四季更替变快 C.昼夜交替变快
2.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A.四季变化 B.潮涨潮落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以下猜测不能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太阳自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绕着地球转
二、填空题
4.地球会绕地轴(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现象。
三、判断题
5.地球不停地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
四、综合题
如图为太阳光照射下的地球。
6.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7.此刻,杭州处于一天之中的______。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2《昼夜交替现象》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A C A
1.A
【详解】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球自转周期受地球自转速度决定,地球自转速度越快,昼夜交替越快。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与地球自转运动无关。故A选项正确。
2.C
【详解】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运动是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约365天。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A、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与地球自转无关,故A错误;
B、潮涨潮落主要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与地球自转运动无关,故B错误;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故C正确。
3.A
【详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太阳绕着地球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太阳自转不能使得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故A选项正确。
4. 自转 昼夜交替
【详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进行旋转,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区域是白天,没有被照亮的区域就是黑夜;因此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变化。
5.√
【详解】地球在不停地围绕地轴自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
6.B 7.A
【分析】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
6.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故选B。
7.此刻,杭州正位于交界处,杭州迎来了黎明,应该处于一天之中的早晨;
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2.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随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没有固定方向
2.下列示意图最接近地球真实运动的是( )。
A. B. C. D.
3.与地球四季的形成有关的是( )。
①地轴的倾斜 ②地球的公转 ③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④地球自转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二、填空题
4.小轩发现临湘昼夜长短变化的特点是:夏季日长夜短,冬季日短夜长。这是由地球的 引起的(选填“自转”或“公转”)。
三、判断题
5.“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距离远时是冬季。”这个观点是错的。( )
6.当地球运动到与太阳的远距点时,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B C D
1.B
【详解】地球公转运动是围绕太阳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约365天。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2.C
【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转,还在围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所以C最接近地球真实运动。
3.D
【详解】四季形成的原因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是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也不变,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所以答案为①②,D选项。
4.公转
【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转,还在围着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夏季日长夜短,冬季日短夜长。这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5.√
【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每年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每年七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
6.√
【详解】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每年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每年七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因此当地球运动到与太阳的远距点时,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1《我们的地球模型》随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观察地球仪会发现,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是( )。
A.冰川 B.海洋 C.陆地
2.人类对地球内部也进行着不断的探索。科学家借助仪器测得: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以下符合地球结构剖面的模型图是( )。
A. B. C.
3.在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我们________。
A.给模型上色时,只需要一种颜色就可以
B.只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就可以
C.只要知道海洋占全球面积的数据就可以
D.不仅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比例,还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形状、分布情况等
4.晓光还找来了一根筷子,穿过模型,如图,这是为了模拟( )。
A.赤道 B.地轴 C.地幔
5.小明通过“掌上地球”摊位的参观学习,他认识到( )。
A.凡书本上所写的有关地球的知识都是正确的
B.人们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还在不断的探索
C.古人对地球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不用学习
二、判断题
6.用橙子和吸管模拟地球自转时,吸管应该垂直放置。(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1《我们的地球模型》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D B B
1.B
【详解】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我们通过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出,蓝色区域面积是最大的,蓝色代表海洋,说明海洋所占的面积是最大的。
故选B。
2.B
【详解】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的厚度约3500千米。所以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时,从内向外模拟的圈层是地核、地幔、地壳,厚度不同,地核最厚、地幔次之、地壳最薄,B符合题意。
3.D
【详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从太空中望去地球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蓝色星球,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知道海洋和陆地的比例,还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形状、分布情况等,才能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4.B
【详解】晓光找来了一根筷子,穿过模型,这是为了模拟地轴。地球公转时,公转轨道是个椭圆轨道,而且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北极点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地轴总是倾斜指向北极星。
5.B
【详解】人类也在不断地更新对地球的认识,所以凡书本上所写的有关地球的知识都是正确的说法是错误的,A错误;
人们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还在不断的探索,B正确;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有些也是正确的,具有参考价值,题干中提到都是错误的,不用学习是不正确的,C错误。
6.×
【详解】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用橙子和吸管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吸管模拟地轴。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并不真实存在,且是倾斜的,不是垂直的。
故题干说法错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2.5 影长的四季变化随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制作圭表时,圭和表的位置应( )。
A.相互平行 B.相互垂直 C.随意摆放
2.下列关于正午时影长的四季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冬至到夏至逐渐变短
B.从春分到秋分逐渐变短
C.从夏至到冬至逐渐变长
3.( )季的影子最长,( )季的影子最短。
A.春;秋 B.夏;秋 C.秋;夏 D.冬;夏
二、填空题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制作了( )来测量正午影子的长度,经过长期的观测发现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 )影子最短,冬至影子最长。
三、判断题
5.春分和秋分正午时,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 )
6.不同的季节,正午时学校旗杆在太阳底下的影子长短及方向一般不变。(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5 影长的四季变化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B B D
1.B
【详解】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表立于圭的南端,用水面来矫正圭,使其水平,利用重垂线来矫正表,使表与圭相互垂直。
2.B
【详解】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故B选项叙述不正确。
3.D
【详解】一年中相同季节,相同时间,相同物体的影长不同,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因此,冬季的影子最长,夏季的影子最短。
4. 圭表 夏至
【详解】中国古代用来测量正午时刻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是圭表,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互相搭配,用来量度正午日影长度。
影子的长短和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5.×
【详解】太阳高度角是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最高,夏至日至冬至日,每天正午太阳仰角逐渐减小。题干表述错误。
6.×
【详解】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所以不同的季节,正午时学校旗杆在太阳底下的影子长短是会变化的;方向不变,每天都是西→北→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随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理论,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 B.地球 C.银河系
2.( )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之中心的错误认识。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3.如图是“日心说”的示意图,其中A和B分别表示( )。
A.地球和太阳 B.地球和月球 C.月球和太阳 D.太阳和地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地的新年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B.地心说和日心说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C.日心说比地心说先进,所以它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二、判断题
5.日心说比地心说先进,所以它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
6.托勒密的“地心说”,所有观点都是错误的。(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B B A B
1.B
【详解】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2.B
【详解】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奠定近代天文学基础,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
3.A
【详解】1533年,哥白尼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写作。推翻了“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他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自身又绕地轴自转。图中A围绕B运行,说明A表示地球,B表示太阳。
4.B
【详解】A.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 度经线向东180 度属东经,向西180 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所以世界各地的新年钟声都是不是同时敲响的,选项观点错误;
B.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都承认地球是一个球体,“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是不动的,周围的一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转,“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运动的,行星及周围天体都绕着太阳转,这两种学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选项观点正确;
C.日心说比地心说先进,但是并不是它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如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选项观点错误。
5.×
【详解】“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同时也在自转,太阳不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日心说的观点也不都是正确的,例如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就是错误的观点。
6.×
【详解】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同时提出地球是一个球体,这符合地球的实际,所以“地心说”的观点不都是错误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