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五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兰州市五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五校联考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合计25 分)
1.甘肃九源红色文化博物馆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789号的非国有博物馆,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重要平台。历史上林则徐作为一个红色文化人物,他的主要事迹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镇南关大捷 D.黄海海战
2.“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同一个王朝划分成了两个时代,并把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体制送上了一条不归路。”材料中的“划分成了两个时代”主要是指( )
A.革命任务变化 B.社会性质变化 C.领导阶级变化 D.指导思想变化
3.《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 D.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
4.1856年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是(  )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湘军包围安庆 D.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5.“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中俄国获得的好处是(  )
A.火烧圆明园,洗劫大量宝物 B.获得了九龙司地方一区
C.能够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6.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清政府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由上述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  )
A.鸦片大量流入,威胁人民健康 B.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激化社会矛盾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威胁中国主权
7.历史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下列说法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北伐西征 D.天京事变
8.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现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新式的国防比旧式的费用要高几倍……所以李鸿章要办招商局来经营沿江沿海的运输,创立制布厂来挽回权利,开煤矿金矿来增加收入。”材料旨在表明洋务派
A.注重发展近代军事国防 B.兴办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C.注重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重视培养军事人才
10.清末有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设置伊犁将军 B.土尔扈特东归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新疆建省
11.下图是《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2.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是( )
A. 左宝贵 B. 林永升 C.邓世昌 D. 丁汝昌
13.1899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英国认为在整个中国进行自由竞争贸易更为有利,因此表示赞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陆续表示接受。据此可知,在当时的中国(  )
美国势力一家独大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外贸关系平等互利 D.英美矛盾无法调和
14.如图中的报刊主要宣传的观点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故土新归
15.“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自此开展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改革。中国近代文教事业的各门类兴起,几乎都可以在戊戌变革中找到源头。”戊戌变法中与材料联系最密切的措施是 ( )
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16.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
17.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面与图二的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8.《中华民国史》写到:“1905年,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齐心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当时成立的“大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1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了“救治行动”。他们开出的药方各不相同,主要有:“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思想疗法”等。材料中“猛药重治”中的“药方”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变法维新 C.民主与科学 D.三民主义
20.小民的笔记上出现了“共进会”、“新军工程营”、“楚望台”、“湖北军政府”等词语,这说明他正在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南昌起义
21.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进步性在于(  )
A.终结了封建帝制 B.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实现了民族独立 D.推动了工业快速发展
22.以下为某历史小组在进行专题研究时搜集到的材料:“1851年金田起义”“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1895年公车上书”“1911年武昌起义”,这些事件共同反映了(  )
A.资产阶级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C.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D.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多种尝试
23.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  )
护法运动正当其时 B.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C.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D.二次革命武装反袁
2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65.3%;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辛亥革命实行奖励实业的政策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
25.下列事件反映的问题实质是(  )
A.军阀割据混战 B.专制与民主的较量 C.欧美列强利益争夺 D.革命政党内部纷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合计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使部分国人目睹和感受到了科技的优越性,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抵拒排斥转向批判性地吸取。同时,洋务运动中科学技术的引进也为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创造了适宜的土壤。随着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提出君主立宪的进步人士。
材料二 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很多人亲身参加了洋务运动的实践。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他们认为洋务运动仅将“制器”作为学习的重点是不够的,但其掀起的维新思潮影响了康、梁等人维新思想的产生。
材料三 1895年,康有为趁入京应试的机会,联合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发动“公车上书”,但被拒绝送呈光绪帝。1895年10月,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时期科学技术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间的关系。(3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的特点。(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清中叶以后,封建制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相反却更加腐败。……宣扬“防民慎于防寇”,常常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导致反侵略斗争失败。……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1)阅读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救国方式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2分)
(3)请针对材料三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