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第2章第2节摩擦力培优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第2章第2节摩擦力培优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第2章第2节摩擦力培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2.用两个相同的足够大的水平力F将2016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夹在两个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所有木块都如图所示保持静止状态,每个木块的质量都为m,则编号2015和2016号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木块从左至右编号依次为1、2、3…2014、2015、2016)(  )
A.1007mg B.1008mg C.2015mg D.2016mg
3.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是改进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水平拉动长木板A,可测出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
B.拉动长木板A的速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拉动长木板A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如图所示,一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以速度v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和铁块对磁性平板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拉力和磁性平板对铁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突然消失,则铁块所受摩擦力也消失
D.若铁块以速度2v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将变大
6.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叠放在物体丙上,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乙,使甲、乙、丙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  )
A.乙对丙有向左的摩擦力 B.丙对甲有向左的摩擦力
C.物体丙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丙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7.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D.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均为零
8.在水平桌面上放着A、B两个相同的木块,A、B两个木块用绳子相连,在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已知F1=2N,F2=6N,则木块A与桌面的摩擦及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A.2N,2N B.2N,4N C.4N,4N D.4N,6N
9.频闪照相机能够实现间隔相同的时间自动连续拍摄,小科用频闪照相机连续拍摄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情况,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球的运动方向和受到的阻力方向为(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水平力F一定不变
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
11.如图所示为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木板上拖动时的“速度—时间”关系图像,若t1﹣t2时间段木块受到的拉力为F,则木块在拖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图像为(  )
A. B. C. D.
12.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物体。如图甲,A物体在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A、B两个物体用轻绳水平连接,在水平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水平拉力F1=7牛、F2=2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图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B.图乙中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8牛
C.图乙中B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11牛
D.图乙中B物体受到绳子的拉力为7牛
13.如图所示,A、B为两个大小和材料都相同而转向相反的轮子,它们的转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一把均匀直尺C,它的长度大于两轮转轴距离的2倍。把该直尺静止地搁在两转轮上,使尺的重心在两轮之间而离B轮较近。然后放手,考虑到轮子和尺存在摩擦,则直尺将(  )
A.保持静止
B.向右运动,直至落下
C.开始时向左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D.开始时向右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1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量为6N,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量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B.A所受合力增大
C.A仍静止不动
D.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15.如图,工厂中的传送带正在顺时针转动,小明把木块A由静止释放到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工厂突然停电,传送带马上停止运动,片刻后木块A也停止运动(传送带足够长,力的正负改变表示力的方向改变),下列有关摩擦力大小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
A.B. C. D
16.如图,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墙均未动。假如用甲、乙两种方式推时每人的推力大小都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C.甲方式中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F
D.乙方式中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F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在18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18.小宁把弹簧秤连接在两个相同木块之间,用水平向左2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牛,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19.用大小为F的两个力将100块重为G的砖头夹住,如图所示,设所用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第27号和28号砖块之间的摩擦力为     。
20.打印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2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重力均为mg,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正常工作时,第2张纸受到第3张纸的摩擦力方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第10张与第11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第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    。
21.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牛,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牛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A砖与木板内侧之间的摩擦力为     N,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N,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     N。
三、探究题
22.欲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定滑轮的作用是     。
(2)木块处于哪种状态时可以测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3)为了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可放置毛巾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应将毛巾放在何处?    。
(4)分别改变木块的质量和拉动木板的速度,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得出结论:    。
23.为探究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小科设计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木板左端用细线与电动机(可调速)相连,物块右端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相连。启动电动机拉动木板,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    。
(2)实验中观察到物块的两种状态见下表,要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应在状态    (填“1”或“2”)时读取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
物块状态 物块相对木板 物块相对桌面
状态1 静止 运动
状态2 运动 静止
(3)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条件不变,分别改变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和木板的速度大小。进行实验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列于下表。分析下表,可得结论:    。
实验序号 物块上钩码个数(钩码质量均相同) 摩擦力/N
木板运动较慢 木板运动较快
1 0 0.5 0.5
2 2 0.8 0.8
3 4 1.1 1.1
(4)继续探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可在    (填“木板上表面”或“水平桌面上”)铺上棉布等不同材料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24.小明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A、B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往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     两次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若图甲中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图乙中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 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4)比较图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    。
四、解答题
25.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26.如图所示,为冬奥会“冰壶”比赛的场景,球员掷球时,身体下蹲,一只脚踏在起蹬器上,用力蹬一下,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如图一所示)。该运动员手持冰壶滑行一段后,放手使冰壶继续滑行。此时,由两名队友手持毛刷,在冰壶前面快速左右擦刷冰面(如图二所示),使少量冰熔化成水,促使冰壶向目的地滑行,最后冰壶停在了某点。请你运用运动和力的相关科学知识,解释说明冰壶从开始运动到静止的整个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考点】力与图像的结合;摩擦力的大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分析】先由速度﹣时间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由F﹣t图像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然后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解:A、由v﹣t图像可知,0~2s,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
BCD、由v﹣t图像可知,在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像可知,在4~6s的推力F=2N,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f=F=2N;
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2~4s做加速运动,推力为3N,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则在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是2N,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能将v﹣t图像和F﹣t图像相结合,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
2.【考点】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首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以求出1和第2016个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然后从左或者右侧开始隔离木块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解编号2015和2016号木块之间的摩擦力。
【解答】解:
将2016个木块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2016mg,两个相等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可得:2f=2016mg,f=1008mg,因此左侧受到向上的f'=1007mg,由此可知2015和2016号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007mg;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物体的受力分析问题,注意“整体和隔离法”的应用,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进行受力分析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然后逐步隔离,一一进行受力分析。
3.【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据此判断。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均静止不动,说明水平方向上都受平衡力,
甲受到水平向右3N的拉力,则摩擦力为3N,水平向左;
乙受到水平向左5N的拉力,则摩擦力为5N,水平向右;
丙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0N﹣7N=3N,合力方向水平向左,则摩擦力为3N,水平向右;
丁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2N﹣10N=2N,合力方向水平向右,则摩擦力为2N,水平向左;
综上所述,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甲。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用到了二力的平衡、合力的计算等,难度不大。
4.【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分析】两个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是静摩擦力;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物体处于静止时受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分析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关系。
【解答】解:A.实验时水平拉动长木板A,AB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有滑动摩擦力,而B始终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故A正确;
B.拉动长木板A的速度越大,B始终静止,受力平衡,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B错误;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增大压力,滑动摩擦力增大,拉动长木板A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C正确;
D.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摩擦力的有关因素,关键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和摩擦力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5.【考点】摩擦力的概念;平衡力的判别.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铁块以速度v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重力、磁性平板对铁块的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解答】解:
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作用在铁块上,铁块对磁性平板的吸引力作用在平板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铁块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重力、磁性平板对铁块的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拉力F和磁性平板对铁块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若铁块所受的吸引力突然消失,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也消失,故C正确;
D.铁块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铁块与磁性平板之间的引力即压力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铁块受到的重力也不变,所以若铁块以速度2v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将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应用等,要注意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6.【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若有一个运动的趋势,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个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的力的作用,该力就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性质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研究摩擦力的方向时一定要取与研究对象接触的那个物体为参照物,并判断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若有,则被研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与此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解答】解:A、以乙为研究对象,乙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拉力 F 作用,由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丙对乙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且此静摩擦力与 F 平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乙对丙有向右的静摩擦力,故A错误。B、对甲进行受力分析,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若甲受到丙对它的摩擦力,则甲受力不平衡,无法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丙对甲没有摩擦力,故B错误。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甲、乙、丙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拉力F,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地面对丙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结合选项 A 的分析,丙受到乙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共两个摩擦力,故C错误。D、根据里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对丙有向左的滑动摩擦力,那么丙对地面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方向。
7.【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在分析时,分别以整体法、A、B隔离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且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A、甲图中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且f=F,又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F,乙图中,AB同时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B物体受到A物体对它的摩擦力为零,故A错误;
B、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这两个力相互平衡,则f=F,所以两种情况下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故B正确;
CD、甲图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B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F,即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乙图中A物体与B相对静止,A物体在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A物体受到B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为零;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判定,将甲、乙两图相互对比,关键是能够对整体和部分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判断,对学生来说应属于难题。
8.【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1)A、B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受力平衡,先算出整体受到的总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粗糙程度有关,由于两木块是相同的,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运动方向相同,摩擦力的方向一相同。
(3)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出绳子上的拉力。
【解答】解:A、B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向左的拉力F1、向右的拉力F2和两个向左的摩擦力。
整体受力平衡,所以F1+2f=F2,则总摩擦力:2f=F2﹣F1=6N﹣2N=4N,f=2N;
以B为研究对象,B受向左的拉力F、向左的摩擦力和绳子拉力F2而平衡,
所以F=F2﹣f=6N﹣2N=4N。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深入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运用平衡力知识,可解答此题。
9.【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根据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可得物体的运动情况;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会促进物体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会阻碍物体运动。
【解答】解:AC、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由于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阻力作用,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止,由图可以看出,如果足球向右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与实际情况不符,故AC错误;
BD、足球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阻力作用,向左做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作用效果是阻碍足球的运动,方向与足球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方向向右,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状态与摩擦力的方向,属于中档题。
10.【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容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保持为0;再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再分析其受到的摩擦力和F是否会发生变化。
【解答】解:
AB、由题知容器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D、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若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时,力F可能不变,若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等于重力时F要增大,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等于物体重,物重变大、摩擦力变大,这是本题的易错点。
11.【考点】摩擦力的概念;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应用.
【分析】根据图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分析出拉力的大小,根据平衡力分析出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由图知,木块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木板上拖动时的“速度—时间”关系图像,若t1﹣t2时间段木块受到的拉力为F,此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f=F;0~t1,木块加速运动,t1﹣t2时间段木块减速运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大小为F,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基础题目。
12.【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3)根据甲图计算A受到的摩擦力,再对乙图中A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即可;
(4)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
【解答】解:A.甲中A向左运动,则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乙中A向右运动,则受到摩擦力的返现向左,故A错误;
BC.在甲中,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fA=F1=7N。在乙中,AB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F1+fA+fB=F2,即7N+7N+fB=25N,解得:fB=11N,故B错误,C正确;
D.B受到平衡力,即F绳+fB=F2,F绳+11N=25N,解得:F绳=14N,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衡状态下的摩擦力分析,关键是熟练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不同情况下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13.【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先根据摩擦力的定义分析尺子在A和B轮上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根据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尺子在A和B轮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判断尺子受到力的作用之后的运动状态的改变。
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解答】解:A轮顺时针转动,A轮受到逆时针方向的摩擦力,所以尺子在A轮处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B轮逆时针转动,B轮受到顺时针方向的摩擦力,所以尺子在B轮处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A轮和B轮与尺子的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尺子的重心靠近B轮,尺子对B轮的压力大,尺子对A轮的压力小,
所以,尺子在B轮处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尺子在A轮处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小。
尺子受到向左的合力作用向左运动。
当尺子运动的重心靠近A轮上,尺子对A轮的压力大,尺子对B轮的压力小,
所以,尺子在A轮处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大,尺子在B轮处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小。
尺子受到向右的合力作用向右运动。
尺子不停的向左,向右,向左,向右不停的运动下去。
故选:C。
【点评】本题首先根据摩擦力的定义判断尺子在A处、B处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然后根据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判断尺子在A处、B处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判断尺子受到的合力;最后判断尺子在合力作用下运动状态的改变。
14.【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开始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开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外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求出当砝码质量减小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此时发现摩擦力减小了,这说明物体没有运动,由此进一步分析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当砝码盘总质量为0.6kg时,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弹簧弹力2N方向水平向左,根据A的平衡知A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左,同时得到水平面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4N;
当盘中砝码的质量为0.4kg时,绳对A的拉力为4N方向水平向右,绳拉力与弹簧对A的拉力合力为2N<4N,故不能拉动物体A,所以弹簧弹力2N保持不变,根据平衡知此时A受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动态平衡,解答的关键是判断物体在第二个状态中是否静止,同时注意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
15.【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结合摩擦力的有关因素分析解答。
【解答】解:把木块A由静止释放到传送带上,由于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故受到向前的摩擦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木块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相对运动或相等运动趋势,故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当工厂突然停电,传送带马上停止运动,木块A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故受到向后的摩擦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加速与减速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且不变,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大小有关因素,属于中档题。
16.【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推力为弹力,弹力发生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分别对甲、乙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关系进行解答。
【解答】解:AC、甲方式中,先对A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B对A的向左的弹力和地面对A的向右的静摩擦力;
再对B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由B同学静止可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又因A同学和B同学之间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B与墙壁之间的作用力也为相互作用力,
所以,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大小均为F,
则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F,B同学不受摩擦力,故AC错误;
BD、乙方式中,甲、乙两同学均受水平向左墙壁的弹力和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两同学的摩擦力都为F,此时墙受到的推力为2F,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关系的应用,分析好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情况是关键。
17.【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据此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根据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对A进行受力分析,再进一步确定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分析。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4N,方向向左;B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4N;摩擦力水平向右;
以A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为18N,同时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物体B对它的摩擦力,二者之和为18N,
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18N﹣4N=14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还为14N。
故答案为:右;14;14。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大小计算与方向的判断,要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道各个力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8.【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用水平向左2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考虑内部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整体受到的摩擦力f总=F=20N;
因A、B两个木块相同(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则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每个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A=fB=f总=×20N=10N;
以木块B为研究对象,因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和弹簧秤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秤对B的拉力F拉=fB=10N,又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木块B对弹簧秤的拉力也为10N,所以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0N。
故答案为:10;10。
【点评】此题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分析,要学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与相互作用力的不同之处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会利用相互作用力判断力的大小关系。
19.【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首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以求出第1块和第100块砖头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以及每一侧木板对它的摩擦力大小,然后将左边27块砖头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求出编号27和28号砖头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把100块砖头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共受到竖直向下的总重力100G,两个相等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三个力的作用,
由平衡条件可得:2f=100G,
解得:f=50G,
将左边27块砖头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共受到竖直向下的总重力27G,左边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50G,右边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三个力的作用,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27G=50G,解得:f′=23G。
故答案为:23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物体的受力分析问题,注意“整体法”的应用,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进行受力分析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
20.【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先分析出第一张纸和第二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再分析第二张纸和第三张纸之间的摩擦力,以此类推,可分析出第10张与第11张,第20张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
【解答】解:由图中可知,第一张纸受到搓纸轮向右的摩擦力,向右运动,
则第二张纸受到第一张纸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f1=μ(F+mg),
因第二张纸保持静止,则第二张纸受到第三张纸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2=f1=μ(F+mg);
由于相互作用力,第三张纸同时受到第二张纸向右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3=f2=μ(F+mg),
第三张纸保持静止,则第三张纸受到第四张纸向左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4=f3=μ(F+mg),
以此类推,第10张纸与第11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F+mg);
第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μ(F+mg);
故答案为:向左;μ(F+mg);μ(F+mg)。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1.【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结合平衡力的知识,分三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1.将四块砖视为一个整体;2.对A砖进行分析;3.对B砖进行分析,可知道各砖之间摩擦力的关系。
【解答】解:先把4块砖看作一个整体:4块砖的总重力为4×50N=200N;两边的压力F相同,两边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根据平衡力知识,向下的重力200N与两边的摩擦力之和相等;故两边的砖块1和4各受到100N的摩擦力作用,且方向竖直向上;
对于A砖和上述分析可知,A砖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100N,方向竖直向上,A砖还受到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为50N;由于A砖受平衡力作用,因此A砖还受到B砖竖直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因此A砖与B砖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对B砖和上述分析可知,B砖受到A砖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50N,B砖还受到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也为50N,根据受力平衡可知,B砖与C砖间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即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
故答案为:100;50;0。
【点评】找好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还要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各砖块处于静止状态),确定出具体的平衡力。
22.【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分析】(1)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3)为了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1)根据定滑轮的性质可知,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当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所以可通过弹簧测力计示数测得滑动摩擦力大小。
(3)为了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毛巾放在木块下面,长木板上面。这样木块与毛巾接触,改变了原来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同时能保证压力等其他因素不变,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4)通过改变木块质量来改变压力大小,会发现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而改变拉动木板的速度,会发现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故答案为:(1)改变力的方向;(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放在木块下面,长木板上面;(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点评】本题考查定滑轮的作用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3.【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分析】(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大小不变;
(2)根据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分析;
(3)根据数据分析结论;
(4)根据测量木块的摩擦力分析。
【解答】解:(1)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摩擦力水平方向,而弹簧测力计是竖直方向,故用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而大小不变。
(2)测量摩擦力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因而必须处于平衡状态,而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分析,故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可以拉力等于摩擦力,且相对于木板是运动的,属于滑动摩擦力,相对于地面运动,不一定是匀速运动,则摩擦力不等于拉力,故选2;
(3)改变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和木板的速度大小,当压力相同时,摩擦力相同,说明与速度无关,故结论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大小与相对速度无关,纵向分析相同速度时,且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测量的是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因而探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可在木板上表面铺上棉布等不同材料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故答案为:(1)改变力的方向;
(2)2;
(3)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大小与相对速度无关,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木板上表面。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有关因素的探究,属于中档题。
24.【考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或是受力面积无关。
(3)只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大小相等,只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故选甲、乙两实验,由甲、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乙图中接触面更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可得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只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大小(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选:D。
(4)已知F丙=F丁,分析丙、丁两步操作可知,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两实验中接触面积大小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甲、乙;(3)D;(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点评】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5.【考点】摩擦力的概念.
【分析】(1)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或者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如果受力只是摩擦力,其他任何力都不受。
(3)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
【解答】解:
(1)输送带是向右匀速运动的,米袋刚放上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水平方向没有其他拉力或推力,所以只受向右的摩擦力;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或者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米袋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如果受摩擦力,一定有另一个力与它平衡,因为没有其他力,所以不受力。
(3)输送带制动时,米袋由向右运动变成静止,只有摩擦力方向向左,才能阻止米袋继续向右运动。
故答案为:A;C;B。
【点评】本题是易错题,记住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时是不受摩擦力的。
26.【考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分析】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减小摩擦的方法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解答。
【解答】答:球员用力蹬起蹬器,给起蹬器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起蹬器给球员一个向前的力,使运动员和冰壶向前运动;
放手后,冰壶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滑行;
两名队友手持毛刷,在冰壶前面快速左右擦刷冰面,对冰面做功,使冰面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少量冰熔化后在冰面上一层水膜,减小了冰壶受到的摩擦力,促使冰壶向目的地滑行,最后冰壶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停在了某点。
【点评】此题以冬奥会“冰壶”比赛为背景,考查了力学中的多个知识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难度适中,熟练掌握相关的原理和基础知识是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