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B.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多样性
C.列文虎克利用显微镜观察多种生物材料,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暗示了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2.“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菱花与蒲叶属于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B.“蜻蜓上下”这一生命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协调配合
C.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以细胞为基础
D.水、风、雨和阳光等非生物成分不参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组成
3.近日,《科学》杂志报道,生物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无需借助显微镜就能用肉眼看到的细菌,名为华丽硫珠菌,它也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现的最大的细菌(如图)。该菌细胞中含有两个膜囊,膜囊甲包含所有遗传物质;膜囊乙充满了水,占细菌总体积的73%,紧贴细胞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B.该菌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RNA和DNA,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与一般的细菌不同,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膜囊中,与真核细胞较为相似
D.可推测该菌的出现弥补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过渡的空白
4.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动装片能将c处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
C.图④中“?”处视野内可看到4个细胞,且视野明显变暗
D.若目镜为10×,物镜为50×,则观察的细胞的面积被放大了500倍
5.2025 年 7 月 22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就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播疾病发出警报。基孔肯雅病毒是一种单链 RNA 病毒,对热、酸碱和脂溶剂等敏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该病毒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
B.基孔肯雅病毒繁殖时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遗传物质
C.加热能使该病毒蛋白质的肽键断裂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D.发热病人体内的病毒可以离开细胞,在空气中独立生活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谷类可以为人体细胞提供糖类,下面有关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只有水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B.番薯是含有淀粉类食物,糖尿病人不需要控制番薯的摄入
C.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有所不同
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所有的糖都能给动植物细胞提供能量
7.生物学研究兴趣小组对作物种子发育过程中有机物积累及转化进行动态监测。下列关于检测方法及出现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嫩大豆种子切片→苏丹Ⅲ染液染色→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B.嫩小麦籽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斐林试剂→观察砖红色沉淀检测多糖
C.嫩花生种子加水研磨→加双缩脲试剂→依据紫色反应检测蛋白质
D.干玉米种子加水浸泡→用小刀纵切→在切面滴加碘液→依据被染成蓝色检测淀粉
8.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参与细胞代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收的水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后仍具有流动性
B.幼苗成熟细胞吸收的水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C.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储存的糖类,使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减少
D.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含量升高,细胞抵抗不良环境能力下降
9.运动饮料中一般含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有时还会添加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运动饮料的摄入量
B.饮用运动饮料补充无机盐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
C.肝脏中的糖原能够分解以补充运动过程中血液内葡萄糖的消耗
D.运动饮料中的水分被运动员吸收后可以参与某些生化反应
10.9月1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2025年的主题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细胞内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应合理补充
B.日常膳食中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因是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别较大
C.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平时应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D.胆固醇可以导致动脉硬化,因此日常饮食中不能含有胆固醇
1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B.碱基A、T最多可以组成3种核苷酸
C.DNA一般是双链的,RNA一般是单链的
D.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12.图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单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的种类决定了甲的种类
B.图甲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
C.若④是核糖,则图乙物质可表示 RNA 的单体
D.若⑤是尿嘧啶,则图乙只能代表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13.某同学构建的与生物大分子有关的概念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C为多糖
B.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 只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中
C.脂肪、RNA等生物大分子都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
D.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14.紫杉醇具有抗肿瘤活性,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脂质体是一种类似于细胞膜结构的微型囊泡体,将紫杉醇药物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研究人员在脂质体外包裹上聚乙二醇保护层,并镶嵌上相应的抗体,制造出一种能定向运送药物的“隐形脂质体”(如图)。目前这种“隐形脂质体”已在癌症治疗中得到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质体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含有C、H、O、N、P
B.脂质体中药物A是脂溶性药物,药物B是水溶性药物
C.脂质体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
D.脂质体膜上镶嵌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可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15.细胞骨架不仅能够作为细胞支架,还参与细胞器转运、细胞分裂、细胞运动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能够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B.细胞骨架与细胞壁都有支撑作用,组成成分都是纤维素
C.细胞分裂过程中有关结构的运动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
D.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沿细胞骨架向细胞中不同部位移动
16.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上,使癌症手术更加容易和高效。下列关于这种“染色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蝎毒“染色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 C、H、O、N 等元素
B.“染色剂”选择绑定癌细胞可能与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手术前患者可以选择口服的方法获取这种“染色剂”
D.蝎子合成和加工这种蛋白质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共同参与
17.用某方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3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3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甲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细胞器乙可能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有关
C.细胞器丙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D.细胞器丙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18.研究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常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某同学用该方法对菠菜的叶肉细胞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其中 表示上清液, 表示沉淀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离心1至离心4的过程应逐渐提高离心的速率
B.选择动物细胞为材料比选择植物细胞更易获得匀浆
C.在 和 中,DNA 存在于、和 、、中
D.、、中含有的细胞器均是具膜的结构
19.科学家用离心技术分离得到有核糖体结合的微粒体,即膜结合核糖体,该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SP)以及信号识别颗粒(SRP)。研究发现,SRP与SP结合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的前提,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一般无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体中的膜是该核糖体膜结构的一部分
B.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的内质网腔为光面内质网腔
C.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可与高尔基体融合
D.SP合成缺陷的细胞中,分泌蛋白会聚集在内质网腔
20.青岛近海海域曾发生过绿潮,大量绿藻、蓝细菌呈爆发式生长。某兴趣小组发现放线菌可以抑制蓝细菌生长。他们将放线菌提取液加到铜绿微囊藻(一种蓝细菌)培养液中,研究其抑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细菌和绿藻都能通过叶绿体合成有机物
B.抑藻率与放线菌提取液浓度呈负相关
C.滴加 3 mL 放线菌提取液可能促进铜绿微囊藻生长
D.放线菌通过与蓝细菌竞争资源进而抑制其生长
二、实验题
21.茂名市第一中学的“学海”及周边有着种类繁多的生物。以下是“学海”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 A、B 相比,C、D 在结构上的最显著特点是 。
(2)高一某班学习小组对“学海”水污染情况展开调查,水污染主要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与这一现象主要相关联的生物,在代谢上与 图(填字母)相似,图中该生物细胞内含有 ,因此它能进行光合作用。
(3)“学海”中有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动物——水熊虫。据研究,当环境恶化时,水熊虫处于一种假死状态,代谢速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水熊虫进入假死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产生大量海藻糖。有同学认为“海藻糖可以保护细胞,使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方案,用于探究此假设是否成立。
I. 取适量生理状态相同的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
Ⅱ. 甲组添加适量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乙组添加等量 的细胞培养液;
Ⅲ. 两组均控制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数小时;
Ⅳ. 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的存活率。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 ,则假设成立,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若 ,则假设不成立。
22.如图1是某动物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是细胞膜上的部分化合物或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细胞膜成分的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是由 组成的。由图1分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填序号)。
(2)图1中的①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如 (答出1点即可)。图1中的②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②的 就越多。
(3)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如图2),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显著降低。
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2~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3,据此推测胆固醇是与 (填“肽段1”或“肽段2”)中的氨基酸结合,判断的依据是 。
三、解答题
2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图1中Ⅰ、Ⅱ、Ⅲ代表三种化合物,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b、c代表组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单体。回答下列问题:
(1)等质量的物质Ⅰ所含能量多于物质Ⅱ,主要原因是物质Ⅰ中 的相对含量高于物质Ⅱ。在农业生产上,与小麦相比,播种花生时需 (填“浅播”或“深播”),原因是 。
(2)图中丙1和丙2功能不同的原因在于: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 。
(3)在人体中,物质Ⅲ除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外,还具有 的功能。
(4)血红蛋白由4个血红素、2条α链和2条β链组成。图2是血红蛋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β链水解后得到的一个片段。据图可知,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数量分别为 个;图3中有三种氨基酸,判断依据是 。
24.A图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B图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图是 (填“高等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学校西区的紫荆花有粉色也有红色,若A是紫荆花的花瓣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 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
(3)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B图细胞,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出现放射性的膜性部位先后依次为 (填标号)。
(4)存放不当的花生容易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能引起B图细胞中②从附着位置脱落下来。因此黄曲霉素可能会导致下列 (用字母表示)物质的合成和运输受损严重。
a. 呼吸酶 b. 唾液淀粉酶 c. 血红蛋白 d.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5)B图中有的分泌蛋白可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其他细胞,这说明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C A A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B B C D D C C
21.(1)C、D 不具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A、B 具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2) D 叶绿素和藻蓝素
(3) 不含海藻糖 甲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大于乙组 甲、乙两组细胞的存活率都很低(或基本相等)
22.(1) 脂质和蛋白质 ③
(2) 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 种类和数量
(3) 肽段1 胆固醇与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当向肽段 1 加入胆固醇后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向肽段 2 加入胆固醇后荧光强度基本不变
23.(1) C 和 H(或者 H) 浅播 花生含大量脂肪,氧化分解时需消耗大量氧气
(2)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3)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4) 6、8 不同氨基酸的 R 基不同
24.(1) 高等植物 该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没有中心体
(2) [⑧] 液泡 光合作用
(3)③④⑤
(4)bd
(5)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