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安徽省安庆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古代南亚在长期遭受外力打击下,对具有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采取不接触的方法,这是一种保护自己文化传统的有效机制。该有效机制指的是(  )
A. 民主政治 B. 奴隶制共和国 C. 种姓制度 D. 法老无上权威
2.托马斯 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 阿拉伯文明 B. 古罗马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亚非文明
3.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
A. 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 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 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D. 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4.随着帝国的扩张和商业的发展,社会上各种新的矛盾日益凸显,罗马缺乏一个适用于外来人口以及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关系的法律。针对这一情况,罗马帝国(  )
A. 颁布了成文法 B. 建立了元首制 C. 编制了儒略历 D. 推行了万民法
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在此,苏格拉底强调了(  )
A. 原子论 B. 美德即知识 C. 逻辑学理论 D. 法学思想
6.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图1与图2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A. 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B. 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C. 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 D. 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
7.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如图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阿基米德 B. 瓦特 C. 牛顿 D. 爱迪生
8.“在欧洲处于蒙昧时代时,阿拉伯帝国逐步成为文明的保护者,希腊文、叙利亚文、梵文和波斯文的著作被译成阿拉伯文而不致失传,出现了十进位制和零这类发明。”由此可见,阿拉伯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态度是(  )
A. 意在改变欧洲的蒙昧 B. 只注重翻译各类原著
C. 垄断东西方文化交流 D. 在包容中求得新发展
9.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A. 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 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 受到世俗力支配 D. 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10.在西欧,农民由奴役地位走向自由劳动始于13世纪。它一方面削弱了基于传统的土地占有方式上的社会组织,一方面为工资——契约关系开拓出相当大的发展余地,从而为现代工业发展铺垫了道路。材料主要说明( )
A. 富裕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 B. 西欧庄园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C. 农村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D. 农民地位变化影响社会发展
11.吴晓晓同学在探究学习中收集了如图表所示史实,请你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
★农民获得剩余产品支配权
★土地集中成为趋势
★农奴购买劳役豁免权
★农奴通过缴纳迁徙税摆脱领主
★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
A. 庄园经济的发展 B. 11世纪后欧洲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C. 欧洲封建社会农村状况的集中呈现 D. 欧洲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12.文艺复兴“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 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 B. 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
C.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 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3.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这个“市场”的中心应该位于(  )
A. 北美 B. 地中海 C. 西欧 D. 大西洋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5.古代希腊城邦雅典在屋大维主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16.《十二铜表法》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错误: ______
改为: ______
17.《查士丁尼法典》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等作了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18.罗马保民官有权否定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9.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多样的人类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
(1) 材料一中“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创造发明的?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
材料二: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2)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文明因“长期自我封闭,走向衰落”的典型事例。请你概括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多样的人类文明?
材料三: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 材料三中“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主要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应对?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据[美]杰里 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 W 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2) 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材料二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
——摘编自 [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2)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带领“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的航海家,并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600年 英国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
1607—1733年 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52—1674年 英国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
1756—1763年 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
1757—1765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价值526万英镑的财富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等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B
6.B
7.A
8.D
9.D
10.D
11.B
12.A
13.C
14.A
15.×,屋大维改为伯利克里
16.×,《十二铜表法》改为《汉谟拉比法典》
17.×,《查士丁尼法典》改为《罗马民法大全》
18.正确,正确
19.【小题1】古印度人;阿拉伯人。
【小题2】拜占庭帝国的衰落(或清帝国的衰落);文明交流的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流;事例:暴力冲突--如亚历山大东征;和平交流--如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应该以开明、尊重、平等、包容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有理即可)
【小题3】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快增长等(符合题意,有理即可)。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增长等。(有理即可)
20.【小题1】
庄园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小题2】
表现:工商业兴起;城市生活产生;市民阶级形成并提出政治要求。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冲击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兴起;推动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等。
【小题3】
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等。
21.【小题1】原因:欧洲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
【小题2】人物:哥伦布。
影响:掠夺海外殖民地,以促进本国的发展;给亚非拉人民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不同大陆间的物种交流。
【小题3】方式:成立特权贸易公司;建立殖民地;发动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掠夺财富等。
【小题4】理由一:殖民扩张具有侵略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
理由二:殖民扩张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激化了殖民国家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威胁世界和平
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