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自编模拟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自编模拟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上学期期中自编模拟卷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鲁教版2019必修1第1章至第2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日上午,一颗编号为2025 TF的小行星在距地球表面仅419公里的高度飞掠南极上空,比许多卫星的轨道还低。这颗小行星直径约1-3米,专家表示,此类小天体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5 TF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可能是( )
A.银河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火星行星系
2.2025 TF被发现时亮度较暗,其主要原因是( )
A.自身不发光且距离地球较远 B.距离木星较远,发射木星光线少
C.距离太阳较远反射的太阳光少 D.自身体积较小且不发光
2025年10月9日,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科学卫星迎来三周岁生日。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状态稳定,并已获得大量第25太阳活动周的特色数据,图1为夸父一号卫星,图二为“夸父一号”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在莱曼阿尔法波段观测到的双日珥爆发(合成图像),图3为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太阳大气层的圈层结构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光球、色球、日冕 B.日冕、色球、光球
C.色球、日冕、光球 D.色球、光球、日冕
4.图中的双日珥爆发于太阳大气层的(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无法确定
5.双日珥的爆发会( )
A.导致地表温度大幅上升 B.干扰到电离层,产生天气变化
C.产生极光与流星等现象 D.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
四川省自贡市是世界闻名的侏罗纪“恐龙之乡”,素以恐龙化石埋藏点多面广、数量巨大、种类众多、保存完好、层序连续等特点著称于世。这一地区侏罗纪(2.01亿~1.45亿年前)的陆相地层相当发育,恐龙化石就埋藏在侏罗纪早中晚期陆相地层中。如图1、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生物进化具有一定顺序,图2中的四种动物标本,进化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⑥ B.④①③⑥ C.③④⑥① D.④③①⑥
7.不同地质年代会有不同生物类型,图2中6种生物在古生代空前繁盛的有( )
A.①④⑤ B.③④⑥ C.①③⑥ D.③①⑥
8.恐龙繁荣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B.海洋生物以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为主
C.藻类植物繁盛 D.是煤炭和石油的重要形成时期
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在2025年7月30日发生一场强烈地震,震级经修正后定为8.7级,这次事件迅速成为全球焦点,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当地,还波及太平洋周边多个国家。震中位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东南约144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底,震源深度仅有17公里,这种浅源特性让能量释放得特别猛烈,导致地面剧烈晃动和海啸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10.地震发生后,正在千岛群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11.地震防灾避险中,有逃生“黄金12秒”之说,其主要依据是( )
A.人体应急反应能力时间 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差异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纵波和横波传播介质的差异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体现的圈层作用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②→④
2025年7月15日5时34分,我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此次发射形成的壮观水母云迅速刷爆全网,下图为天舟号形成的水母云照片和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天舟九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经历的气温变化是( )
A.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B.持续升高
C.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D.持续降低
15.对天舟九号发射过程中穿越的大气层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飞行至20千米时,天气复杂多变 B.飞行至50千米时,臭氧含量最多
C.飞行至80千米时,干洁空气较多 D.对接的高度,有利于无线电波通信
武汉市湖泊众多,相对独立的水域会形成较明显的局地水陆风环流,对周围城市建成区产生一定影响。下图为武汉东湖湖岸区域某气象观测点的夏季湖陆风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湖岸区域夏季( )
A.陆风风速高于湖风风速 B.陆风转湖风时间约为7时
C.湖风持续时间比陆风短 D.湖风转陆风时间约为18时
17.该气象观测点与东湖的位置关系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东湖湖陆风对周围城市建成区的影响是( )
A.陆风增加城区湿度 B.陆风具有降温效应
C.湖风缓解城市热岛 D.湖风增强大气污染
2025年8月1日至2日,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的勒沃托比-拉基拉基火山连续两次喷发,第二次喷发时火山灰柱高度达1.8万米,创下2025年全球最高喷发纪录。此次火山喷发的大量的火山灰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下图为火山喷发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各箭头中,表示大气保温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火山喷发后,印度尼西亚气温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图中(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21.下列现象中,与印度尼西亚气温下降原理相似的是( )
A.夏季阴雨天气温较低 B.深秋农田熏烟防霜冻
C.晴朗夜晚降温速度快 D.山顶气温比山脚更低
研究发现,黑海是一个特殊的“双层海”,表层海水盐度值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与正常海水盐度相近。下图为黑海附近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黑海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盐度及密度差异是( )
A.表层海水盐度大,密度小 B.表层海水盐度小,密度大
C.深层海水盐度大,密度大 D.深层海水盐度小,密度小
23.土耳其海峡沟通地中海与黑海,该海峡海水常年流动方向为( )
①表层自西南向东北②表层自东北向西南
③深层自西南向东北④深层自东北向西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下列关于黑海渔业资源相对集中的空间位置及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表层,光照条件好 B.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C.深层,有机质丰富 D.深层,溶解氧含量高
长江入海口海水密度受盐度、温度、潮汐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复杂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时间上季节变化明显,空间上有水平变化与垂直变化,其中夏季表层与底层密度差异更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从温度的角度判断长江入海口表层海水密度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6.长江入海口区域海水密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为( )
①由河口向外海递减②由河口向外海递增③由海面向海底递减④由海面向海底递增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7.夏季表层与底层的密度差异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表层水温更高,密度更小 B.底层水温更高,密度更大
C.表层盐度更高,密度更大 D.底层盐度更高,密度更小
海水是海洋中各种现象、运动和过程存在的介质,海洋中很多现象和过程与海水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南美洲周边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图中四条等温线中,水温最高的是( )
A.M B.M C.M D.M
29.影响图中①②两处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洋流 D.河川径流
30.图中甲处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搅动,浮游生物丰富
B.受上升流影响,海底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
C.浅海大陆架区,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
D.地表径流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
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博斯腾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某地理兴趣小组到博斯腾湖考察,发现博斯腾湖区周围湖陆风现象较显著,甲地是湖陆风观测点。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
(1)在下图线段上用加注箭头,完成甲观测站与湖泊间白天的热力环流,并画出甲观测站和湖泊近地面的等压面。
甲地白天近地面的风向为偏 (填“南”或“北”)风,绘制此时甲地近地面风向受力示意图,并标出名称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青岛是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尤其是夏季,众多游客来青岛度假避暑。2023年7月,两名外地游客,面对美丽的大海,他们选择下到海边拍照留影,不幸被海浪卷入,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很多海域,即便是风很小的情况下,也会因潮汐作用,形成巨浪。潮汐是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使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沿海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跟潮汐密切相关。
材料二:每年中秋节前后,是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期,这个季节,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适逢东南风盛行。观赏时,一定要在规定的区域观潮。遇到危险迅速撤离,万一落水或被潮水击打,一定要抓住身边的固定物,防止被潮水卷走。
(1)试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推测滨海地区适合避暑的原因。
(2)钱塘江大潮素有“壮观天下无”的美名,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人类利用潮汐的活动有哪些。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25年8月6日,我国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6日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揽月月面着陆器是我国面向首次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载人下降与上升飞行器。
材料二 2025年10月10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第二次系留点火试验,按计划完成了全部预定系留点火试验。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将在载人登月任务中承担梦舟Y载人飞船和揽月月面着陆器发射任务。
材料三 月球是极端严酷的世界:表面覆盖环形山与尘埃,遍布撞击痕迹;近乎真空,无大气与水;昼夜温差剧烈,±127℃至-173℃;重力仅为地球1/6;持续遭受宇宙辐射和微陨石撞击。
材料四 下图为揽月登月器、新一代梦舟载人飞船效果图及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第二次系留点火试验现场图
(1)与地球相比,写出月球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2)结合月球环境,分析登月人员在月面开展科研活动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D B A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D B A C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A D B A A C B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计40分)
31.(1)
热力环流全对2分;等压面正确2分。
(2)

风向正确2分;绘图及标注全对2分,受力分析及风向绘制任何一处错误该项均不得分。
33.(1)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海洋升温慢,近地面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近地面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相对凉爽的海风;夜晚相反,形成相对凉爽的陆风。(答案要点:完整正确写出白天海风可得6分)
(2)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沿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2分);中秋节前后,形成天文大潮(2分);该季节钱塘江水量丰富,又盛行东南风,加剧了潮势(2分)。
(答案要点:钱塘江和杭州湾的形态特征;天文大潮;降水和风向)
(3)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盐场生产。(4选3,6分)
34.(1)无液态水;无可供呼吸的大气;极端昼夜温差;宇宙辐射严重等。(4选3,6分)
(2)昼夜温差大,需克服极端温差;微重力环境,活动过程中需克服引力小带来的相关风险;宇宙辐射严重,需克服宇宙辐射可能带来的危害;陨石撞击概率大,需做好相关预测和防护措施;没有大气,声音无法传播,成员间无线电通信易受干扰等。(5选4,8分,其他合理表述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