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生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八年级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吸收了声波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2.2月24日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约15%的人对香菜“深恶痛绝”。研究表明这些人的嗅觉感受器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食用香菜时会产生类似“肥皂味”或“金属味”的体验。下列有关嗅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嗅觉感受器是位于嗅上皮的嗅细胞B.嗅觉是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C.人在感冒时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是因为丧失了嗅觉D.“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有适应性3.如图所示是小明为爷爷购买的一款助听器及部分结构名称,它能将声音放大,让听力衰减患者听见声音,其中患者听觉的形成与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有关,那么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A. 声波→①→②→③→④→⑤ B. 声波→④→③→①→②→⑤C. 声波→④→①→②→③→⑤ D. 声波→④→②→①→③→⑤4.科学课上小慧设想未来的太空音乐会却被老师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因为()A.太空中物体振动的频率较低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太快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5.2025年5月举办“龙舟竞渡·美好生活”端午赛龙舟活动。随着发令枪响,龙舟在湖上飞驰,岸边的观众欢呼雀跃,鼓手有节奏地擂鼓,锣声此起彼伏。关于比赛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观众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B.观众能分辨锣声和鼓声,这是它们有不同音色C.根据鼓声节奏调整划桨速度,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发令枪的声音尖锐刺耳,是因为其声音的响度很大6.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中绿树的倒影 B.日环食 C.人眼睛被放大 D.笔被折断7.2025 年亚冬会“以冰点火”,将冰打磨成一定形状,使之能会聚太阳之光,采集亚冬之火。则冰的作用应该与1哪个光学元件的作用相同()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平面镜8.“神舟19”于2025年4月30日,搭载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正式踏上归途,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进入新阶段。观察图中返回舱返回的过程,其重力的方向()A. F B. F C. F D. F 9.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A.刻度尺 B.天平C.量筒 D.弹簧测力计10.下列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60N B.两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1NC.七年级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D.一块橡皮擦的质量约为1kg11.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 OA 所示。在OA 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 OB 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B.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2.有一个“魔术表演”如图所示:玻璃板前后分别竖立着蜡烛甲、放在烧杯中的蜡烛乙,仅点燃蜡烛甲,向烧杯中注水,透过玻璃板可以看到“浇不灭的蜡烛”。为确保魔术取得成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需将玻璃板涂成黑色B.甲、乙两支蜡烛的大小必须相等C.可以在玻璃板后面直接观察烧杯中的“蜡烛”D.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该“魔术表演”13.中国古代名瓷黑釉木叶纹盏,其底部印有叶片,往盏中注水后,看到叶片仿佛“漂浮”在水中。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看到“叶片漂浮”的原理是()14.如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传播的示意图,其中实线分别表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O是入射光线B. OB 是折射光线C. 入射角为60°D.空气在 MM'的下方15.小光穿了一件白衬衫,一条蓝裤子和一双黑皮鞋,走进一向只亮着红灯的房子里,别人看到他的衣服颜色是( )A.白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B.红衬衫、黄裤子和黑皮鞋C.红衬衫、黑裤子和黑皮鞋 D.白衬衫、红裤子和红皮鞋2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2分,满分40分)16.手机可以由多种方式感知来电,其中通过振动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 觉;通过铃声感知来电主要靠 觉;通过灯光闪烁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 觉。1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18.中国姑娘郑钦文在202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获得亚军,如图是她用球拍击球的精彩瞬间,击球时网面和球同时发生了形变,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击球可以使球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9.生活中蕴含了很多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请回答:(1)“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意思是听到他的声音,像见到本人一样,说明可以通过声音的 这一特性来判断是谁发出的。(2)医生查病时用的B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 。(3)掩耳盗铃是在 减小噪声。20.图甲是同学们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的实验情景,图乙是示意图。实验前,小敏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大的激光,可清晰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光斑。(1)小敏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光斑的上方和下方各出现了一个光斑。其中下方的光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选填“反射”或“折射”)(2)若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则可观察到两个光斑移动的方向是 。A.都向上移动 B.上面的光斑向上移动,下面的光斑向下移动C.都向下移动 D.上面的光斑向下移动,下面的光斑向上移动(3)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小敏应进行的操作是在增大入射角的同时,观察并记录 。21.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这种反射 (填“遵循”或“不遵循”)的光的反射定律。22.(6分)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使用说明书: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信号采集器。②复位后用棒糙敲打钢铃,声音被甲、乙接收。③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 ms(1ms=0.00ls)3(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2)小明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增大铜铃到甲的距离,保持铜铃到乙的距离不变,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小明想验证“声速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现在网络发达,各项电子工具的传播广泛,有同学没有注意保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1)近视时成像情况如图甲所示,那么同学们近视的原因可能是 。(2)全飞秒近视手术应用了新一代近视矫正技术。如图乙所示,削去眼角膜上的一部分组织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相当于一个 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3)用全飞秒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后,以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填字母)A.物体成像的位置 B.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 C.经过眼球折光系统所成像的性质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每个空格2分,共44分)24.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说明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 实验乒乓球会弹起。(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A.推理法 B.类比法 C.控制变量法 D.转换法25.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请在B图中补充液面与入射光线位置与A组形成对照。(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某小组同学经多次实验后,记录下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乙所示,经分析可得出实验结论: 。(4)小明在完成上述实验探究后观察到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丙所示。于是他想继续探究光偏折程度的影响因素。小明根据图丙的现象提出了猜想: 。26.从远处面镜,我们会看到平面镜中的像不断变大,镜中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习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4(1)学习小组找到粗细相同但高度不同的蜡烛(如图乙, 将蜡烛B、C、D依次在玻璃板后移动,发现只有蜡烛 能够与A 的像A'重合,这一位置就是像A'的位置,在纸上记录两支蜡烛的位置;改变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多次实验,结果不变。(2)在如何测量蜡烛和像到镜面距离时,小组成员产生分歧,经过老师讲解后,确定图丙中 l 是蜡烛到镜面距离,则 是像到镜面距离。(3)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27.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入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调到同一高度。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3)若只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28.针对弹簧弹力的大小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福甘和瑞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提出假设】假设I.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假设Ⅱ.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假设Ⅲ.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有关福甘的实验设计:将弹簧压缩后,在弹簧前放一物块,放手后物块被弹出,从物块被弹出距的多少来判断弹簧弹力的大小。【验证实验】取长度均为20cm,仅材料和粗细各不相同的弹簧各几根,进行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将弹簧左端固定在0cm位置,右端用物块向左压缩至 A位置(12cm)处,此时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8cm,放手后物块沿水平面滑行到B位置停止,则AB之间的距离就是物块被推的距离。【收集证据】实验记录如表所示(注:粗细只取用两种型号)。实验组次 弹簧 弹簧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cm) 物块被推的距离(cm)① 碳素 粗 8 25② 铬钒 粗 8 22③ 硅锰 粗 8 27④ 碳素 细 10 24⑤ 铬钒 细 10 185请你帮助福甘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1)进行①②③三组实验,是为了验证假设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认为福甘能否验证假设Ⅱ 。瑞泉同学以悬空竖直放置且不挂钩码时的弹簧长度 21cm 作为原长,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伸长量为X,已知处于平衡状态时弹力 F 等于挂上的钩码总重力。(3)瑞泉同学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作出了F-x图像(如图乙所示)。据此可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力大小 。(4)在图乙的基础上,小迪同学用以自然水平放置且不挂钩码时的弹簧长度作为原长时的实验数据,用虚线作了相应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正确的是 (填字母)。29.某校科技小组同学自制橡皮筋动力小车并设计评价量表。表一:橡皮筋动力小车模型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一 车身稳定,直线行驶 车体略有倾斜,不沿直线行驶 车体倾斜严重,无法正常行驶指标二 释放过程较顺畅,有少量缠绕 释放时频繁卡顿,缠绕严重(1)将评价量表中“指标二”的优秀内容补充完整: 。(2)为探究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根数关系,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并获取数据,如表二。表二: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根数关系橡皮筋材料 合成橡胶10圈橡皮筋根数 1根 3根实验次数 1 2 3 1 2 3小车行驶距离/cm 111 109 110 128 126 124平均距离/cm 110 126根据表二实验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3)小车行驶距离还可能跟 因素有关。五.解答题(共5小题,总分31分)30.根据下列要求作图。每小题2分,共8分(1)防溺水六不准中“不要到不熟悉的河边、池塘等地方下水游泳”,清澈的水看似很浅,实则很深,不明水情擅自下水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在学习了物理之后,我们可以从物理的角度认识其中的原理,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大致光路图(A'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 的像)。6(2)如图所示物体PQ放在凸透镜前,标尺0cm处为透镜光心,PQ两点分别发出的光线a和b平行于主光轴。画出光线a经过透镜后的光线。(3)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4)用向右上方与水平成30°角的 1000N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中做出这个拉力的图示。31.(本题每个空格2分,共8分)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1)已知感应器从发出信号到接受信号的时间越长,精准度越高。设计者采用超声波感应器而不采用红外线感应器的理由是: 。(2)在月球上能否使用这种身高测量仪 为什么 。(3)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 5×10 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4)某同学提出改进意见,把感应器和测高台的竖杆设计成5m 高可以自动伸缩调节的竖杆,这种设计有何优点 (至少写出一点)。32.(本题5 分)体育课是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如图是立定跳远时的分解动作,如表是1000m跑成绩分值对应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000m跑成绩分值对应表时间 3'25" 3'35" 3'45" 3'55" 4'05" 4'15" 4'25" 4'35"分值 10 9 8 7 6 5 4 3注: '表示分, "表示秒, 如3'25"表示3 分25秒(1)跳远时,两脚快速用力向后蹬地起跳,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使人腾空的原理是 ;A.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假如小明在1000m测试中以4m/s的平均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计算说明,他在这个项目上得几分 733.(本题4分)如图是一款喷气背包的概念图。未来喷气背包将用于战场机动、搜救、提供后勤保障等。目前喷气背包只能承受120kg 的质量。(1)计算喷气背承受120kg质量时所受重力是多少 (g=10N/kg)(2)喷气式背包向下快速喷气,会使人和背包腾空而起。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此现象。34 (本小题6分).太空育种是一种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改变,再通过地面种植筛选培育新品种的技术。请回答:(1)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是种子发生基因突变的重要因素,某卫星进入太空轨道后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该卫星上搭载的质量10千克的种子所受重力为 N。(2)太空育种通常选用遗传稳定性高、经济价值大的植物种类,如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请指出大豆种子与其他三种植物种子结构上的差异: 。(3)太空育种具有变异率高、性状多样、可突破自然进化等优势,但也有明显的缺陷,请写出一点: 。新生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题号123A891011答案ACDDDCDBB题号12131415答案BDCC16.触听视17.3.218.相互运动状态(运动方向)19.音色信息入耳处20.折射B下方光斑及位置的变化21.漫反射遵循22.0增大增大23.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凹透AB2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能传播声音欧B25.(1)为便于比较水和油对光的偏折本领,实验中应控制光的入射点、入射角度、液面的高度相同,如下图所示:45水油nmn 1AB(2)确定光斑的位置,方便比较:(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油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4)不同色光在同种液体中的偏折程度可能不同。26.(1)C(2)b:(3)无关。27.(1)10.0:(2)缩小:照相机:(3)左。28.(1)I。(2)不能。(3)故答案为: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4)A。29.(1)释放过程十分顺畅,无缠绕情况:(2)在一定条件下,增加橡皮筋根数有助于延长小车行驶距离:(3)橡皮筋缠绕圈数或小车自身重量或地面光滑程度或橡皮筋的弹性系数。水面a3020100102030cm30)F=H000N500牛30°31.(1)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短距离内红外线感应器从发出信号到接受信号的时间几乎为0:(2)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1.65m:(4)便于携带运输,调高时感应器从发出信号到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变长越精准度越高,可以测量更高的物体高度32.(1)Aa)v=是=1098=250s=410对照表格可知,在405“和4'15”之间,得5分。33.(1)120kg质量时所受重力G=mg=120kg×10N/kg=1200N:(2)喷气式背包向下快速喷气时,背包对喷出的气体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背包(和人)产生了向上的推力,且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会使背包和人腾空而起。34.0.01牛大豆种子五胚乳,胚有2片子叶变异不可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新生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docx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