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青岛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阶段性测试卷(一)(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青岛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阶段性测试卷(一)(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生物阶段性检测(一)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一、二章;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CCTV﹣1团队用红外相机和动物们来了一场不被打扰的相逢,用拍摄到的野生动物的珍贵视频素材,制作出了一部电视纪录片﹣﹣《秘境之眼》,片中记录下了多种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比较法
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月季、蘑菇、扫地机器人 B.电脑病毒、小狗、小草
C.苔藓、木耳、小麦种子 D.蝴蝶、小鸟、钟乳石
3.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相符的是(  )
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人出汗——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动①,能大幅度调节镜筒升降
B.转动②,能使物像更清晰
C.转动③,能换用不同倍数的目镜
D.转动④,能调节视野亮度
5.如图为双目显微镜。该显微镜的镜筒不能移动。可以通过旋转准焦螺旋上升或下降载物台,来调节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倍数是1和2放大倍数的乘积
B.上升载物台时眼睛应该从侧面注视物镜
C.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然后缓慢下降
D.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多
6.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40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⑥ D.④和⑤
7.将数学不等式“9>6”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  )
A.6<9 B.9<6 C.6>9 D.9>6
8.如图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流程是③→①→②→④
B.步骤③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标志着对光完成
C.步骤②的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标本
D.步骤④中若找不到物像,应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
9.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  )
A.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B.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
10.用血液制成的玻片标本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
A.切片 B.涂片
C.装片 D.无法确定
11.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B.若③操作不当可能出现大量气泡
C.④⑤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碘液
D.⑤染色后更明显的观察到细胞核
12.我们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D.
13.如图是小豫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下列关于成像不佳的原因及采取措施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将表皮完全展平
B.盖玻片直接平放在材料上
C.应向左移动临时装片
D.重新制作临时装片
1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
A.自来水、碘液、生理盐水 B.凉开水、碘液、生理盐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15.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下列对相关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滴水过多引起的
B.若想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物镜
C.若出现口腔上皮细胞堆叠现象,可能是由于所取材料涂抹不均匀
D.若在洋葱表皮细胞中观察不到叶绿体,可能是由于染色不均匀造成的
16.如图为显微镜下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出现如图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盖盖玻片操作不当 B.撕的表皮细胞太厚
C.细胞未涂抹均匀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17.小明在实验室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一些细胞,当他看到某些细胞结构时立刻判断出这是植物细胞,这些结构是(  )
A.叶绿体和液泡 B.细胞核和细胞膜
C.细胞核和线粒体 D.细胞膜和细胞质
18.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B.⑥中都含有大量的细胞液
C.④结构与生物的遗传变异有关
D.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19.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和“红”分别形容叶和花,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
A.液泡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液泡
C.叶绿体和细胞质 D.叶绿体和液泡
20.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绘制其结构简图。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
A. B.
C. D.
21.珙桐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中国特有的植物。珙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个体
22.将鲜红的杨梅放入白酒中浸泡,得到的杨梅酒呈红色,这是因为酒精破坏了细胞结构中的(  )
A.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壁和液泡膜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膜和液泡膜
23.把一粒浸润的小麦种子穿到铁丝上,放在火上烧,种子充分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核酸
24.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其细胞核在基部的假根内。科学家用两种不同帽形的伞藻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将甲伞藻的假根和乙伞藻的柄切下,然后将乙伞藻的柄移接到甲伞藻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这一“移接体”长出的帽形最可能是(  )
A. B. C. D.
25.近期“虹膜写真”突然爆火,其做法是将虹膜的局部细微结构放大为摄影作品。“虹膜写真”展现了丰富的生物学特征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储存于细胞的(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26.德国生理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动物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 常态下的肝细胞 冬眠时的肝细胞
线粒体数量(个) 950 1350
A.线粒体与细胞中的能量转换无关
B.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C.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D.冬眠时肝细胞中的线粒体比常态下少
27.下列关于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B.细胞生活所需要的能量从根本上说大都来自光能
C.线粒体和叶绿体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起十分重要作用
D.细胞所需要的物质可以随意进出细胞
28.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静脉注射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完成能量转换作用的结构是病人细胞中的(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29.如图是小利学习了《细胞的生活》后,绘制的细胞结构与生活的概念图,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叶绿体
B.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C.B为细胞核,其内储存有遗传物质DNA
D.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30.如图是小北同学在观察了植物细胞后,根据观察结果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根据评价量表中的结构完整性指标,你认为小北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等级评定应为(  )
指标 结构完整性
优秀 无误,无缺失
合理 结构有1处错误 (含缺失)
达标 结构有2处错误 (含缺失)
待改进 结构有3处错误 (含缺失)
优秀 B.合理
达标 D.待改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8分)阅读以下资料,请填写出下列语句分别体现出的生物特征。
资料1:生命的奇迹:埋在潮湿泥土里的种子,慢慢探出一个小绿芽,冲破了泥土的禁锢,鲜嫩的嫩芽在灰绿色的土壤中显得十分鲜艳。之后这棵小芽尖慢慢的变大、伸直躯体,看起来非常有活力,原本闭合的叶瓣也开始张开,小绿芽左右慢吞吞地摇摆,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直到最后变成一颗高大的植物。
资料2:欧洲阿尔卑斯山上生活着一种会放电的鸡,它的体内带有30~60伏特的电,当受到攻击时,它便会冲过去朝对方猛啄一口,从口中放出电流,将对方击倒。
资料3:大多数花儿和帮助它们繁殖的传粉者间都保持着互帮互助的关系。例如蜜蜂、蝴蝶、蜂鸟等动物,都会在为花儿传粉的同时吮吸一口甜美的花蜜作为回报。此后,受粉的花朵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
(1)资料1体现了生物能够 的特征。小绿芽扎根于潮湿的土壤里吸收水和无机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 ,维持生存。小绿芽扎根于松软的土壤中会变大、伸直得更快,它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了生物能 的特征。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枯叶,体现了生物能 的特征。
(2)资料2中,当放电鸡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电流击倒对方,体现了生物能 的特征。放电鸡的后代还是鸡,但不一定会放电,说明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
(3)资料3中,花朵开花受粉后,植物就能逐渐结出种子,这些种子最终又能长成新植株。体现了生物能 的特征。
(4)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小绿芽、会放电的鸡、蜜蜂、蝴蝶、蜂鸟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 没有该结构。
32.(7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为小明同学使用的数码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物像,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填序号);显微镜对光时,应依次转动 (填序号),直到看到 的视野。
(2)观察时,需要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逐渐缩小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直至物镜接近装片。接着小明同学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反方向转动细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直到发现物像。上述操作有几处错误? 。请你帮助他改正
(3)④到①时,视野会变暗,小明同学可以调节[ ] 和[ 5 ] 。
33.(10分)单目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构模式图如下,据图回答:
(1)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目镜是[ ],物镜是[ ]。
(2)对光时,先转动图一结构[ ] ,使 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图二遮光器中的[ ]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一只眼注视结构[4],另一只眼也要睁开,转动[ ] ,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3)观察时,转动图一中的结构[5] ,使镜筒慢慢下降,此时眼睛要注视[ ] ,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
(4)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 。
(5)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下图),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 方向。
34.(9分)小秦在实验室练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相应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观察的材料必须 ,才能使光线透过材料。
(2)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小秦按图一所示步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步骤③时,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应为 ,该液体的作用是 。另外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染色最深的结构是图三中[ ](填序号)。
(3)小秦在显微镜低倍物镜视野中看到图二中甲所示物像,他想使用高倍物镜更详细地观察细胞结构,应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从图甲到图乙,视野 (选填“变亮”或“变暗”)。
(4)图三细胞生活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能量转换器” 。此外,在图三中 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5)图三戊是小秦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物像,是图一中的步骤 (填字母)操作不当造成。为避免发生此现象,在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35(6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0天后,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博士后刘真等科研人员,提取了雌性胎儿A猴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B猴的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C的子宫内,最终生下了两只健康的猴子(如图)。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如图为“中中”和“华华”产生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中中”和“华华”的长相与图中 (填写A、B或C)猴最为相像,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贮存在 中,该结构的功能是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 。
(2)相比于猕猴的体细胞,猕猴桃的果肉细胞多了某些细胞结构,其中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
(3)融合细胞中有这样一个结构,它能够让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并且把有些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该结构是 。
(4)与题中“中中”“华华”不同的是我们的生命起始于一个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