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蒿店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蒿店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人教版)
老师真诚地提醒你:
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阔的海洋中生活着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有趣的低等动物,这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身体呈两侧对称 B. 体表刺细胞帮助捕食
C. 用鳃呼吸 D. 运动器官是足
2. 小秦在清澈溪流石块下面发现了一个蠕动的小动物,观察发现它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可能是(  )
A. 水螅 B. 华枝睾吸虫
C. 涡虫 D. 秀丽隐杆线虫
3.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下列特征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是(  )
A. 有口有肛门 B. 雌雄异体
C. 身体呈圆柱形 D. 体表有角质层
4. 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蜂鸟。长喙天蛾的主要特征是(  )
A. 体表覆羽
B. 体温恒定
C.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和两对翅
D. 产卵繁殖,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5. 缢蛏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海洋生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由此可判断,缢蛏属于(  )
A. 软体动物 B. 腔肠动物 C. 环节动物 D. 爬行动物
6. 有些动物名称里虽有“鱼”字,但不是鱼。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 墨鱼 B. 鲨鱼 C. 娃娃鱼 D. 鳄鱼
7. 在课外劳动实践时,完成拔草这一动作,最先发生的是(  )
A. 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B.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C. 骨绕关节活动 D. 骨骼肌收缩
8. 节肢动物起保护自己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作用的体表结构是(  )
A. 外胚层 B. 鳞片 C. 外骨骼 D. 甲
9. 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 体温不恒定 B. 身体呈流线型
C. 鳃丝多而密 D. 靠鳍协调游泳
10. 我国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细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自1995年开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夏季高温可能导致鱼类肉质差 B. 保护产卵期、肥育期的鱼类
C. 保证夏季旅游高峰的航运畅通 D. 避免渔民在高温天气下中暑
11. 飞蛙是一种树蛙(如图),可在林间滑翔,一次能滑翔十几米。与飞蛙在空中短暂滑行直接相关的是(  )
A. 皮肤裸露 B. 肌肉健壮厚实
C. 前肢短小 D. 趾间蹼膜发达
12. 蚯蚓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身体分节 B. 体表有黏液
C. 身体腹面有刚毛 D. 体壁有发达的肌肉
13. 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其幼体的生活环境及呼吸器官是(  )
A. 陆地;肺 B. 水中;皮肤
C. 水陆两栖;肺和皮肤 D. 水中;鳃
14. 对如图四种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B. 乙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 丙体内无脊柱 D. 丁属于双壳类动物
15. 蜥蜴比青蛙更高等,主要体现在(  )
A. 卵生
B. 用肺呼吸
C. 头后部有颈,头可以灵活转动
D.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16. 取两只大小相同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让乙蝗虫的头部向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 )
A. 甲蝗虫先死 B. 乙蝗虫先死亡
C. 两只蝗虫同时死亡 D. 两只蝗虫都不会死
17. 同学们参观标本室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动物头骨,该动物最可能是(  )
A. 绵羊 B. 华南虎 C. 家鸽 D. 小白兔
18. 动物的生活环境多种多样,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猎豹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
A. 奔跑 B. 游泳 C. 爬行 D. 跳跃
19. 樊振东获得2024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成为国乒历史上第10位大满贯球员。如图是樊振东的发球动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 B. 需要肘关节的参与
C.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 不需要消耗能量
20.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  )
A. 攻击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繁殖行为 D. 取食行为
21. 治疗关节疾病时,可通过局部注射改善关节灵活性的药物来缓解症状。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应是( )
A. 关节腔 B. 关节头 C. 关节窝 D. 关节软骨
22. “人多力量大”,动物的社会行为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动物的社会行为不包括(  )
A. 蜜蜂成员的分工合作
B. 狗撒尿做标记
C. 狼的等级制度
D. 狒狒群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23.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小秦设计了如图装置。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秦捕获的蚂蚁最好来自同一蚁穴
B. A、B岛和B、C岛间距离应相等
C. 实验过程中,小秦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桥”
D. 实验证明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
24. 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最早的乐器——骨笛,其内部中空,就是由轻、薄、坚固的动物长骨经钻孔、精磨而成。请推断下列动物的长骨,适合制作骨笛的是(  )
A. 鹰 B. 蛙 C. 龟 D. 牛
25. 某种有害昆虫的雌虫只需要分泌极少量的性外激素就可以吸引4千米以外的雄虫前来交配。农业专家们合成了这种激素,喷洒在田间,目的是为了( )
A. 诱杀雌性害虫 B. 促进雌雄个体进行交配 C. 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 D. 直接灭杀害虫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计35分)
26. 汉中是陕南优质水稻生产基地。近年来,通过以稻促渔、以渔保稻、相互利用,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渔粮共赢,成为实现农业优质高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生产方式。在稻田里有青蛙、泥鳅、小龙虾、稻花鱼、甲鱼(中华鳖),还有水蛭(蚂蟥)和昆虫等,各种生物自由穿梭,一片生机盎然。
(1)小龙虾与蜻蜓同属于________动物,此类动物除了身体分节外,________也分节。
(2)稻花鱼用________呼吸,甲鱼用________呼吸。
(3)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与普通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________(答一点)。
27. 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请结合下图,对这句话进行理解。
(1)观察图1,鸟的身体呈________,可________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观察图2,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
(3)观察图4,鸟的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②]________,其上附着如图3中所示的发达的[①]________,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4)观察图5,鸟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________([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28. 秦岭金丝猴是川金丝猴的一个亚种,堪称“猴界”的颜值天花板,据说吴承恩笔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它。
(1)如图所示,秦岭金丝猴体表被________,有很好的________作用。
(2)秦岭金丝猴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雌性用自己的________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草原上纵情驰骋的野马,原野上怡然漫步的非洲象,森林里攀援自如的金丝猴,海洋中一跃激起千层浪的白鲸,挖洞的鼹鼠,飞翔的蝙蝠……这些都是哺乳动物。其中,________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29.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使得它们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繁衍生息。
(1)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小秦家的一只大白母猫却和两只小仓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大白母猫还给小仓鼠喂奶吃。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大白母猫喂养小仓鼠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大白母猫体内的________所决定的。
(2)研究动物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和保护动物,也可以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更好地了解人类自己。某班同学分六个小组进行“探究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实验:
a.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如图所示的“迷宫”;
b.准备鼠龄均为1个月,体型大小、活跃程度基本相同的6只仓鼠,各组取1只分别放在“迷宫”入口处,观察仓鼠走“迷宫”找到食物的情况;
c.第五小组的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走出“迷宫”的时间 13分05秒 5分40秒 2分18秒 1分22秒 1分11秒 45秒 22秒 26秒 15秒 7秒
尝试和错误次数 - 11 10 6 4 3 2 2 0 0
①实验前,应使仓鼠处于________状态。
②第五小组的实验结果是:实验次数越多,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用时越短,尝试和错误次数越________。
③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________而获得的。
④实验时要将六个小组的数据进行统计,求出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
(3)蚯蚓走“T形迷宫”需要200多次尝试和错误后才能爬向潮湿的暗室,而仓鼠只通过十几次尝试和错误就能走出“迷宫”获取食物,这也说明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能力就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对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启发?________。
30.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可以增强体质、防身自卫。弹踢冲拳是其招式之一,在该招式中右臂会产生屈肘动作(图1)。学习小组围绕这一动作的产生过程开展了实践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
(1)同学们首先解剖并观察鸡的全翅,并记录如下。
肌肉和关节的观察记录单 观察图2可知,肌肉由中间[a]________和两端的肌腱组成;一块肌肉两端的肌腱附着在________(填“同一块”或“不同的”)骨上。 牵拉不同的肌肉,发现鸡翅会产生展开或收拢的动作。 剥离肌肉后,可见具有活动能力的关节,如图3所示,其中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填序号)。
(2)通过该活动可知,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活动二:设计运动产生的模型
(3)同学们根据观察结果,利用图4所给材料,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相关模型。
用_________模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理由是_________。
活动三:解释运动的产生过程
(4)依据图5中所示的模型,请简单解释弹踢冲拳招式中右臂屈肘动作的产生过程: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人教版)
老师真诚地提醒你:
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美观。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计35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节肢 ②. 附肢
(2) ①. 鳃 ②. 肺
(3)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流线型 ②. 减少
(2)翼 (3) ①. 龙骨突 ②. 胸肌
(4)④肺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毛 ②. 保温
(2) ① 胎生 ②. 乳汁
(3)非洲象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先天性 ②. 遗传物质
(2) ①. 饥饿 ②. 少 ③. 学习 ④. 减小实验误差(意思相近即可)
(3)越强 (4)为巩固学习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多做习题(合理即可)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肌腹 ②. 不同的 ③. ②
(2) ①. 骨 ②. 关节 ③. 肌肉
(3) ①. 橡皮筋 ②. 橡皮筋具有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意思相近即可)
(4)两支铅笔拉直成一条直线时,模拟了右臂屈肘动作前的状态(伸肘),此时内侧橡皮筋拉长(模拟肱二头肌舒张),外侧橡皮筋收紧(模拟肱三头肌收缩);两支铅笔呈直角时,内侧橡皮筋收紧(模拟肱二头肌收缩),外侧橡皮筋拉长(模拟肱三头肌舒张),就能牵拉铅笔(模拟骨)绕关节运动,此时模拟了弹踢冲拳招式中右臂屈肘动作(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