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基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基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
八年级生物科答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中)
1. 涡虫、绦虫等动物属于扁形动物,依据是(  )
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身体呈两侧对称③背腹扁平④体表有刺细胞⑤有口无肛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 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B. 文蛤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C. 大龙虾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属于环节动物
D. 马鲛鱼通过头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属于鱼类
3. “骨笛”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它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 蟾蜍 B. 响尾蛇 C. 丹顶鹤 D. 石鳖
4.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是( )
①胎生、哺乳 ②体温恒定 ③用肺呼吸 ④牙齿分化 ⑤体内有膈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5. 下列各种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一组是( )
A. 鲳鱼、蚯蚓、蝌蚪 B. 海豚、蛇、带鱼
C. 扇贝、鲨鱼、海马 D. 河蚌、龟、鲫鱼
6. 下列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 乌贼 B. 蚯蚓 C. 蜥蜴 D. 蟾蜍
7. 以下几种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母身体呈辐射对称 B. 血吸虫有口有肛门
C.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D. 蚯蚓有环形体节
8.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⑤ D. ②③④
9. 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有( )
①蚯蚓—湿润的体壁②缢蛏—足③鲫鱼—鳃④青蛙—肺和皮肤⑤蝗虫—气门⑥家鸽—肺⑦大熊猫—肺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⑥⑦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⑥⑦
10. 如图所示是两种能寄生在人体内的害虫,它们共有的特点是
A. 身体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 B. 通过饮食、饮水侵入人体内
C. 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D. 在人体的血液中寄生、繁殖
11.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利用望远镜、摄像机、照相机等工具对鸟类的形态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观察法 B. 抽样检测 C. 推测 D. 实验法
12. 人体的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各种动作,其由哪两部分组成
A. 骨骼和关节 B. 骨骼肌和关节 C. 骨骼和骨连结 D. 骨骼和骨骼肌
13. 蒜蓉烤生蚝是烧烤大排档中非常受欢迎的菜品,与生蚝贝壳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 足 B. 外套膜 C. 出水管 D. 鳃
14. 升旗仪式中,少先队员行队礼的动作如图所示,该动作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的动力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
B. 该动作的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C.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舒张、收缩状态
D. 听到国歌时,少先队员行队礼属于学习行为
15. 以下四类动物的通俗名称都含有“鱼”字,其中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是(  )
A. B. C. D.
16. 图为幼小黑猩猩在钓取白蚁。下列所述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
A. 菜青虫取食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B. 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出水面的金鱼喂食
C. 刚出生的小羊碰到乳头就吸吮乳汁
D. 宠物犬随着音乐跳起优美的舞步
17. 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 )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霉菌
18.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是接种
B. 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 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19.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生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生活
B. 昆虫有足和翅,成为陆地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C. 蚯蚓体表分泌黏液,只是为了便于在土壤中运动
D. 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生殖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20. 巴斯德用一个鹅颈瓶保存的肉汤四年都没有腐败,其原因在于(  )
A. 鹅颈瓶是封口的,细菌根本无法进入
B. 鹅颈瓶口又细又长,空气中细菌很难通过这样的瓶口进入肉汤
C. 鹅颈瓶中的空气不能与外界空气相通
D. 没有空气,细菌无法生存
21. 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蜘蛛织网、黄牛耕地 B. 小猴骑车、母鸡孵卵 C. 大雁南飞、惊弓之鸟 D. 蜻蜓点水、孔雀开屏
22. 下列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 蜜蜂“舞蹈”通报蜜源 B. 黑长尾猴长啸“报信”
C 黄鼠狼遇险时释放臭气 D. 昆虫用“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23.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B. 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等级且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行为越复杂
D. 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24. 用罐头来保存食品是根据 的试验发明的(  )
A. 达尔文 B. 列文虎克 C. 巴斯德 D. 弗莱明
25. 下列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B. 进入动物体内的食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并释放能量,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C. 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
D. 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2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仿生产品的是( )
A. 鲸眼照相机 B. 飞机上的平衡锤
C. 雷达 D. 汽车的发动机
27. 芽孢是细菌的( )
A. 分泌物 B. 休眠体 C. 后代 D. 生殖细胞
28. 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来源有 ①植物自身的呼吸作用; ②动物的呼吸作用; ③动物、植物遗体经过分解者分解产生的;④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和水。
A. 只有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9.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共同特征是
①有细胞壁 ②是单细胞生物 ③无成形细胞核 ④没有叶绿体 ⑤进行分裂生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30. 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它的地下菌丝的主要作用是( )
A. 吸收营养物质 B. 吸收水分 C. 吸收无机盐 D. 固定地上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下图是同学们学习过的几种生物的图片,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A代表的动物类群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其胚胎发育在母体的_________内进行。
(2)C代表的动物类群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呼吸,体表常有_________覆盖。
(3)D代表的动物类群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
(4)如下图是E代表的动物类群的呼吸系统示意图,呼吸器官是_________,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5)上述五种动物中,体内无脊柱的有_________(填字母,下同),体温恒定的有_________。
32. 在学习“细菌和真菌分布”相关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知道学校的教室、宿舍和操场三个环境中,哪个环境中的细菌最多。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牛肉汁和琼脂混合制成培养基,分成4组装入培养皿,分别标上甲、乙、丙、丁。
第二步:将4组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
第三步:将甲、乙、丙三组分别放在教室、宿舍和操场,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再盖上,封好,丁组不做处理。
第四步:将4组培养皿放到同一个恒温箱中培养,定期进行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
(1)实验中,培养基中牛肉汁的作用是_________。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第二步将4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实验第三步相当于细菌一般培养方法的步骤中的_________。实验第四步将4组培养皿放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是为了控制_________。
(3)若实验结果为乙组培养皿中菌落数最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实验数据往往有误差,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可以_________。
(5)通过探究活动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
33. 研究人员观察到熊蜂工蜂有啃咬植物叶片的行为(图1),但不以啃咬过的叶片为食,也不将叶片带回蜂巢。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研究人员利用未开花的黑芥和熊蜂工蜂设计了实验。甲组叶片被熊蜂啃咬损伤、乙组叶片未损伤,一段时间后统计黑芥开花的时间(叶片损伤会影响黑芥开花的时间)。
①在进行黑芥植株的选取时,应选取生长状况___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的植株。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黑芥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它能通过_________作用把光能转化成________,储存在其制造的有机物中。上述实验中设置乙组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是甲组的黑芥开花时间比乙组提前了16天。因此,研究人员的假设:_________
③研究人员同时还设置了叶片被人为用工具损伤的丙组,结果甲组开花时间比丙组提前了8天。你推测甲、丙组结果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2)研究人员以同一熊蜂蜂群的工蜂作为实验对象,研它们分别在饲喂花粉和不饲喂花粉的情况下对未开花黑芥的损伤行为,结果如图2。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_________。此实验结果可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为(1)中②的假设提供直接证据
b.为熊蜂啃咬叶片行为的目的作出解释
(3)综合上述实验可知,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这是传粉昆虫和开花植物间新发现的一种互动方式,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a.熊蜂啃咬未开花植物的叶片
b.花粉匮乏
c.植物开花时间提前
34. 生命在于运动,下图是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有许多关节运动剧烈时就会造成脱臼,结合图示分析一下脱臼是由于________从________里脱出来。
(2)运动时能使关节灵活离不开________的滑液和________,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作用。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___。
(3)刘春红是奥运会举重冠军,当她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她的上臂的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是[ ]________。
(4)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5)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________(用相关数字排序)。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
八年级生物科答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中)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D
【26题答案】
【答案】D
【27题答案】
【答案】B
【28题答案】
【答案】D
【29题答案】
【答案】A
【30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胎生 ②. 子宫
(2) ①. 鳃 ②. 鳞片
(3)外骨骼 (4) ①. 肺 ②. ①→③→②
(5) ①. BD ②. AE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给细菌提供有机物 ②.
对照 (2) ①.
杀灭培养基中原有的杂菌 ②.
接种 ③.
单一变量 (3)
宿舍环境中细菌最多 (4)
设置重复实验 (5)
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一致 ②. 生产者 ③. 光合作用 ④. 化学能 ⑤. 作为对照 ⑥. 叶片受损会使黑芥开花提前 ⑦. 熊蜂在啃咬过程中不仅造成了机械损伤,还可能引入了某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进一步促进了植物的开花过程
(2) ①. 花粉环境可以影响熊蜂对叶片的损伤行为 ②. b
(3)b→a→c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关节头 ②. 关节窝
(2) ①. 关节腔 ②. 关节软骨 ③. 关节囊
(3)2肱三头肌 (4) ①. 舒张 ②. 舒张 (5)③④①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