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青桐鸣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 化学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2025级秋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化学(人教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阿伦尼乌斯提出了电离模型,即离子是电解质通电后产生的
B.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C. 科学的元素概念、燃烧的氧化学说、原子和分子学说等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 化学在资源、材料、健康、环境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氧化还原反应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应用未涉及电子转移是
A.钢铁锈蚀 B.钟乳石的形成
C.天然气烧水 D.牛奶变质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赤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B.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C. 交叉分类法:
D. 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4. 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石墨 B. 熔融硫酸钠 C. 干冰 D. 硝酸铵溶液
5.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Na2O、CaO、MgO均属于金属氧化物,也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 浓硫酸、碱石灰、消石灰均属于混合物
C. 均属于难溶性的碱
D. 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铝粉属于胶体
6. 化学实验要注意安全。在溶液和溶液反应的实验中,相关的安全图标有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④⑤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云和雾都是胶体,其分散剂都是空气 B. 氯气和高锰酸钾都是常见的氧化剂
C.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不涉及离子反应 D. CO热还原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8. 关于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物之一可能是 B. 该反应的反应物之一可能是FeO
C. 该反应的反应物之一可能是盐酸 D. 该反应中的作用是作氧化剂
9. 指定条件下,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透明溶液中:、、、
B. 在饱和溶液中:、、、
C.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D.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10. 常温下,用次磷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的次磷酸钠()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常用于制备动物营养补充剂次磷酸钙[],其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既属于含氧酸,也属于一元酸 B.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 从价态分析,具有还原性 D. 该制备反应体现了的还原性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生成:
B. 溶液与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C. 铝条插入溶液一段时间后析出红色物质:
D. 溶液与溶液共热生成:
1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S)、硝酸钾()和木炭粉(C)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 B. 、是该反应的氧化剂
C. 该反应中的硫、氮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D. 该反应每生成1个分子,转移10个
13. 对于A和B反应生成C和D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中一定存在一种物质是氧化剂、另一种物质是还原剂
B. A是单质,B是化合物,则C和D可能都是化合物
C. 若A和B都是化合物,C是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若A是盐,B是碱,C是新碱,则D一定是新盐且难溶于水
14. 已知某溶液中各离子数目如图,向该溶液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溶液中各离子数目的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废水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少量废水,观察到溶液呈蓝绿色,且无沉淀。
②向上述废水中滴加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过滤。
③取实验②的滤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④取实验③的滤液,向其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先产生红褐色沉淀C,当观察到有蓝色沉淀D生成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现象,可推断废水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
(2)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④中,“开始无明显现象”的原因为___________;“继续滴加,先产生红褐色沉淀C”说明废水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用稀盐酸溶解沉淀D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该废水中不能确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16.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地天然碱矿可年产纯碱300万吨,占全国产能20%。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天然碱主要成分为,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或“混合”)物;某同学将氯化钠、小苏打和纯碱划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不可能为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碱 b.电解质 c.钠盐 d.无机化合物
(2)某同学在实验室通过以下操作探究纯碱性质:
ⅰ.取少量碳酸钠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ⅱ.向步骤ⅰ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滴加NaOH溶液后红色加深。
ⅲ.向步骤ⅱ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①步骤ⅱ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步骤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
(3)测定某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m g碳酸钠样品配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滤渣、干燥,称其质量为n g。
①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7. 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图中部分生成物略)。
已知:①、NaHS都是弱酸的酸式盐,其电离方程式具有相似性,如。
②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反应ⅰ、ⅱ、ⅳ中,体现具有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有________(填反应序号)。
(3)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可用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和________代替,实现反应ⅳ的转化。
(5)写出反应ⅴ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6)向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气体,依次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18.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的处理,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流程模拟的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化学方程式ⅰ.,
ⅱ.。
(1)反应ⅰ中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HCl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该反应中每生成1个分子,转移___________个;反应ⅰ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为碱性氧化物。
(2)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若反应ⅱ的反应温度控制不当,会发生副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补全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将高铁酸钾溶于水会产生氧气,发生的反应为,发现溶液中并未出现明显的红褐色沉淀,随后用红色激光笔照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到___________(填具体现象),可判断生成的体系属于胶体。
高2025级秋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化学(人教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NaOH
(2) ① BaSO4 ②.
(3) ①. 实验③中加入了足量硝酸,实验④中滴加氢氧化钠先与硝酸中和 ②. FeCl3 ③.
(4)Na2SO4、NH4Cl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纯净 ②. a
(2) ①. 碱性 ②. ③. ④.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3) ①. 未使用玻璃棒引流 ②. 漏斗下端未紧贴烧杯内壁 ③.
【17题答案】
【答案】(1)
(2)ⅱ (3)
(4) ①. ②. 或(合理即可) ③. NaOH(合理即可)
(5) (6) ①. ②.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MnCl2 ②. 酸性、还原性 ③. 2 ④. 不能
(2) ①. ②.
(3)
(4)光亮的通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