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延边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11:15-12:30 总分:100分
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做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距离运行中的神舟十九号最近的恒星是( )
A. 地球 B. 火星 C. 太阳 D. 月球
2. 进入预定轨道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所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下图为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M界面为( )
A. 地表 B. 古登堡界面 C. 软流层 D. 莫霍界面
4. 下列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山地地壳厚度一定比高原地区厚 B. 距离海洋越近,地壳厚度越大
C. 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D. M界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如下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形成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高层大气
6. 过冷液滴没有凝结成冰晶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空气中缺少( )
A. 水汽 B. 凝结核 C. 低温环境 D. 低压环境
7. 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
A. 距离地面较远 B. 距离太阳较远 C. 距臭氧层较远 D. 距电离层较远
历史上古徽州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山区,气候湿热,徽派建筑在布局上因地制宜,构思精巧,天井贯通院落中间,四周住房相围,寓意为“四水归堂”,天井使民居通风透气,冬暖夏凉,还可以有效排泄雨水。下图为徽派建筑实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列符合天井近地面大气环流形式的是( )
A. B.
C. D.
9. 天井民居布局格局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表现在( )
①夏季可以有效减少太阳辐射
②夜晚便于保持室内温度
③冬季可以增加室内太阳辐射
④白天有利于排泄室内潮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四个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 西宁 B. 拉萨 C. 北京 D. 成都
11. 此时,四个城市的风向表述正确的是( )
A. 西宁偏北风 B. 拉萨偏北风 C. 北京偏南风 D. 成都偏西风
我国南方某中学,北部区域以教学楼、绿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部区域以田径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为主,其中田径场中央设置了大草坪,地势较低。该学校过去的雨水排水方式较为传统,通过雨水收集口收集雨水排入城市河道,雨季受淹严重。近几年,该学校采用了新的排水方式(下图),受淹现象得以缓解。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学校之前受淹最严重的区域是( )
A. 南部篮球场 B. 南部田径场 C. 北部教学楼 D. 北部绿地
13. 新的排水方式对该区域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A. 增加下渗量 B. 增加地表径流量 C. 减少降水量 D. 减少地下径流量
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小明同学打算利用暑假去大连老虎滩游玩,在临行前查阅了游玩当天(2024年8月18日,即农历七月十五)的潮汐表(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一周后(8月25日)相比,8月18日的( )
A 高潮位更高,低潮位更低 B. 高潮位和低潮位均更低
C. 高潮位更低,低潮位更高 D. 高潮位和低潮位均更高
15. 若小明想去海滩赶海拾贝,最适宜选择的时段是( )
A. 6:00~7:00 B. 11:00~12:00 C. 15:00~16:00 D. 17:00~18:00
近三十多年来,在青海湖西岸的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形成与湖岸线平行的风成沙丘,并逐年扩大,成为青海湖第二大风沙堆积区。沙丘的形态呈新月形并向湖凸出。下图为“青海湖西岸沙丘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布哈河三角洲形成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湖水堆积 D. 风力堆积
17. 据图文推测,该地的盛行风最有可能是( )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1050米 B. 985米 C. 915米 D. 790米
19. 图中村落因多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游客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干旱地区地面常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土墩(垄)和浅沟(槽),称为雅丹地貌。下图为敦煌位置及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
A. 奇峰林立 B. 山高谷深 C. 千沟万壑 D. 垄槽相间
21. 图中敦煌雅丹地貌中土墩(垄)的走向大致为( )
A. 东一西 B. 南一北 C. 西北一东南 D. 东北—西南
22. 图示雅丹地貌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 )
A. ④③①② B. ④①③②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百岁兰,繁盛于中生代的沙漠地区,是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百岁兰出现的地层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 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A. 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 B. 太阳辐射强,茎较短
C. 动物活动多,叶子多气孔 D. 常年气温低,叶片厚
根据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地区分布状况(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分布地区 主要气象灾害
东北地区 暴雨、洪涝、低温冻害等
西北地区 干旱、冰雹和暴雨等
华北地区 干旱、暴雨和洪涝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 暴雨、洪涝、干旱、热带风暴、风暴潮等
西南地区 暴雨、干旱、低温冻害、冰雹等
华南地区 暴雨、干旱、低温冻害、冰雹、热带风暴、台风等
25. 据表分析,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中分布最广泛的类型是( )
A. 台风 B. 干旱 C. 洪涝 D. 冻害
26. 华南地区纬度较低,但也会受到低温冻害影响,主要的原因是( )
①春季多风沙 ②梅雨提前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冷空气势力强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7. 为减轻表中各种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 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B. 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C. 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D. 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左图为四川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图中90秒为倒计时时间)。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地球内部的圈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④层
29. 运用手机、电视等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是基于( )
①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慢
②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
③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慢
④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0. 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积石山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应用有( )
①遥感技术-获取灾区道路受损情况
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统计受灾人员的数量
③地理信息系统--确定掩埋人员的位置
④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城市太阳能路灯普遍使用。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图2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在兰州、重庆、北京、昆明四个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的是____,其年太阳总辐射量范围为____。
(2)北半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向____递减。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____,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____。
(3)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最强地区的原因有该地区____,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削弱作用弱;加上____天气多,日照时间长;纬度低等。
(4)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____,____等。
3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城市某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
(1)如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城郊之间的近地面风向应该是____。
(2)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概率____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
(3)据图分析,水平方向上,城区近地面气压____于(大或小)郊区;垂直方向上,城区近地面的等压面向____弯曲。
(4)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如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____(能或不能)。其原因为____,____。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植被的生长特征具有环境适应性。有的植物根系长达20米,地上茎叶却很小(图1);有的植物枝繁叶茂,常常可见茎花和板根(图2)。
(1)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来看,图1所示植被主要位于我国的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突出特征是____,昼夜温差较____(大或小)。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当地夜间气温低是因为____辐射弱。
(2)图2所示的植被类型是____,其分布地区终年气温____,降水____,植物全年生长旺盛。
(3)比较图示两类型植被:图2所示植被的植物种类更____(多或少),垂直结构更____(简单或复杂)。造成两类型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水分或热量)。
3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1:延边某高中地理学习小组在东北地区开展以“观察土壤和植被”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行至甲地发现森林茂密,土壤呈黑色。该小组在甲地挖掘土壤剖面,获取不同土层的土壤样本(下表),继续向北到达三江平原,实地考察发现这里湿地众多。
样本编号 ① ② ③ ④
记录 质地较松散、颜色较浅 分解和半分解的植物残体为主 质地黏重、紧实,颜色较深 岩石碎屑
材料2:为验证土壤中某成分,该学习小组对甲地土壤样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蒸馏水、黄土、玻璃棒、大小烧杯、漏斗等。
实验步骤:步骤一:在土壤样本中倒入足量蒸馏水,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将静置后的土壤浸出液过滤;
步骤二:将过滤后的溶液放置在蒸发皿中煅烧。
(1)实验可简单验证甲地黑土中含有____(填土壤组成)。甲地土壤呈现出黑色的主要原因是____(冷湿/暖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有机质在____作用下转化为____。
(2)甲地各土壤样本采自该土壤剖面的①____,②有机层,③____,④母质层。
(3)甲地森林类型是____,其垂直结构是通过争夺____的生存竞争形成的。
(4)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三江平原湿地众多的自然原因有____等。
延边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11:15-12:30 总分:100分
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做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4题答案】
【答案】3. D 4. C
【5~7题答案】
【答案】5. A 6. B 7. A
【8~9题答案】
【答案】8. A 9. B
【10~11题答案】
【答案】10. B 11. A
【12~13题答案】
【答案】12. A 13. A
【14~15题答案】
【答案】14. A 15. C
【16~17题答案】
【答案】16. B 17. D
【18~19题答案】
【答案】18. C 19. D
【20~22题答案】
【答案】20. D 21. C 22. B
【23~24题答案】
【答案】23. A 24. A
【25~27题答案】
【答案】25. B 26. B 27. C
【28~30题答案】
【答案】28. A 29. D 30. B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重庆 ②. 90-100千卡/平方厘米
(2) ①. 低纬 ②. 高纬 ③. 温度 ④. 能量
(3) ①. 海拔高 ②. 晴朗
(4) ①. 太阳能灶 ②. 太阳能热水器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热岛 ②. 由郊区吹向城区
(2) ①. 大于 ②. 城区空气对流旺盛 ③. 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3) ①. 小 ②. 下
(4) ① 不能 ②. A地离市区太近 ③.
在城郊热力环流圈内,水泥厂的粉尘和废气等污染物能流向市区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西北 ②. 干旱 ③. 大 ④. 大气逆
(2) ①. 热带雨林 ②. 高 ③. 丰富##多
(3) ①. 多 ②. 复杂 ③. 水分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有机质 ②.
冷湿 ③.
微生物分解 ④.
腐殖质 (2) ①.
淋溶层 ②.
淀积层 (3) ①.
针阔混交林 ②.
光照 (4)
降水较多、蒸发弱、地势低平、冻土阻隔下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