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诸城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十月阶段性检测
地理试题 2025-10-11
一、单选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这一现象被称为“水星凌日”。下图为“水星凌日”时水星在太阳表面的“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星凌日”时,能正确反映水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太阳系中还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火星 B.金星 C.土星 D.天王星
星空观测、星空摄影等天文观测站点对纬度、地形、气象、人类活动有较高的要求。下图示意青藏地区3个天文观测站位置及位于智利文特峰的观测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四个天文观测站中,理论上星空观测范围最广的是( )
A.慕士塔格天文观测站 B.稻城天文观测站 C.赛什腾山天文观测站 D.文特峰天文观测站
4.适宜四个天文站建设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
①人烟稀少,污染少②风沙干扰程度低③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洁净④四季分明,观测结果的研究价值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太阳耀斑和太阳风等剧烈活动,影响地球磁层、大气电离层、卫星运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这种短时间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空间天气。如图为2024年11月19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耀斑空间天气指数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耀斑所在的太阳圈层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6.未来24小时,太阳活动对( )
A.电离层干扰明显B.卫星导航干扰明显C.地球磁场影响大 D.北京的降水影响大
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正好处于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的现象。日食可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2024年4月8日中午,该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北美洲上演,加拿大、美国等大片陆地区域能看到壮观的日全食天文现象。这次日全食带宽约200 km。下图示意2024年4月8日北美地区日全食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这次日全食发生过程中,最先看到日全食的北美国家和地区是( )
A.加拿大 B.美国本土
C.墨西哥 D.夏威夷州
8.在这次日全食发生期间,北美地区天空出现的月相应为( )
A.满月 B.新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H山是兀立于广袤原野上的一座孤立的土质山丘,地层连续,极具科考价值。②地层上部以旱生和中旱生草本植物花粉化石为主,同时期的云杉、冷杉花粉化石分布在更高纬度或更高海拔的区域;下部以云杉、冷杉花粉化石为主,还有哺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①地层形成时期可能是( )
A.泥盆纪 B.白垩纪
C.第四纪 D.二叠纪
10.与②地层下部形成时期相比,上部形成时期的气候较( )
A.冷湿 B.干冷 C.暖湿 D.干暖
2022年12月4日5时20分,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图中的圈层名称,正确的是( )
A.Ⅰ为大气圈 B.Ⅱ为生物圈
C.Ⅲ为地壳 D.Ⅳ地幔
12.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莫霍面以下 B.Ⅱ圈层
C.Ⅲ圈层 D.Ⅳ圈层
1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I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Ⅱ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C.Ⅲ圈层存在软流层
D.Ⅳ圈层是液态金属物质组成
气象气球携带探空仪器升空,就像是一个“CT扫描仪”,从低空到高空进行逐层扫描,把不同高度的温度、气压、空气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通过信号发回地面。2024年10月,某科考队在赤道某地区放飞的探空气球中,最高的升至45km高空。下图为刚放飞的氦气探空气球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温度变化过程是(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一直降低 D.一直升高
15.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情况及原因是( )
A.先变大再变小,大气压强先升再降 B.一直变大,大气湿度升高
C.先变小再变大,大气温度先降后升 D.一直变大,大气密度降低
16.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在青藏高原四地观测太阳辐射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表。完成问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海拔高度(米) 2200 3700 5000 6325
太阳辐射(卡/平方厘米·分) 1.318 1.455 1.632 1.729
导致四地太阳辐射随海拔高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与吸收
C.地面长波辐射
D.大气反射、吸收与散射
我国某地中学生为探究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在当地进行气温变化观测,并绘制出了某日甲、乙两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图1)。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最高气温甲高于乙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弱 B.②弱 C.③强 D.④强
18.从两地气温日变化差异形成原理分析,甲、乙对应正确的是( )
A.沙漠、绿洲 B.郊区、城市 C.海洋、陆地 D.冰川、草甸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
19.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20.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1.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海陆风是近海地区由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热力环流,其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下图示意我国某近海地区海陆风形成时的等压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3.下垫面的变化深刻影响着近地面大气温度。若①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增加,则①②两地之间的海陆风强弱变化是( )
A.海风、陆风均减弱
B.海风增强,陆风减弱
C.海风、陆风均增强
D.海风减弱,陆风增强
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4.图中A地的气压值为( )
A.1008 B.1010
C.1008-1010 D.1006-1008之间
2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6.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
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
2020年6月23日,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北斗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A.A B.B C.C D.D
28.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在Ⅰ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
D.在Ⅱ层中沐浴阳光不会损伤皮肤
阿克达拉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为典型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干旱气候。下图为该地四季太阳总辐射和地面反射短波辐射量的季节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9.甲季节相对于丙季节太阳总辐射量较大,影响主要因素是( )
A.地势 B.纬度 C.海陆位置 D.天气
30.乙季节地面反射短波辐射量大是由于( )
A.土壤水分多 B.白昼较长 C.积雪厚度大 D.植被稀少
二、综合题(共两个题,共40分)
31.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 分)
(1)分析温室大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6分)
(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数码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辐射,请写出这三种辐射的名称:① ,② ,③ 。(6分)
(3)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9分)
32.阅读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9分)
(1)在甲图虚线上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分)
(2)当发生甲图示情况时,对应于乙图中的 时段。(3分)
(3)下图为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分别为c点处的最终风向和摩擦力F3,请在图中标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1)和地转偏向力(F2)。(4分)
(4)比较a点和c点两地风力大小 (用“>”号连接),理由是: 。(4分)
(5)若甲图陆地ac处大规模兴建城市,则此处的海风将 (填“增强”或“减弱”),
说明理由 。(4分)
试卷第1页,共2页
高一十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B B A C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B D D C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D D A C D D B
31.(1)透明覆盖材料能有效阻隔及反射大部分地面、墙体等发出的长波辐射,减少热量散失(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3分),增强了大气逆辐射(3分)
(2)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每空2分,共6分)
(3)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3分);夜间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3分),保温作用强;同时洒水可以增加土壤湿度,水的比热容较大,不易降温(增大比热容,降温速度慢/降温幅度小3分)。因此大棚内夜间温度不至于太低。
32.(1)(4分,每个箭头1分)
(2)9时~17时(8时后,18时前)(3分)
(3)
(4) c>a(2分) c处等压线密集(1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1分),风力较大
(或a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也可以)(注意:第一个空如果用<号此空0分,但后边的理由正确,不影响后边的得分)
(5) 增强(2分) 理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海陆之间的温差(2分,如果不出现“白天”,只写“增大海陆温差”得1分),使海风增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