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湘教版八上地理 阶段测试2025秋八上地理期中临考押题卷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2二一载自二教言版权声明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举报电话:400-637-9991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到特此声明!深圳市玉空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部崛起是指促进中国中部经济区一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共同崛起的一项中央政策。读中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第1~3小题葛洲坝B南海诸 水利枢纽■煤一未定国界…特别行政区界省级界→一河流2.中部地区的地形区主要包括(DA.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3.下列关于中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A.中部6省地处地势第二、三级阶梯B.主要跨越的河流有黄河、长江、西江C.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D.气候终年炎热,雨热同期/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2025秋湘教版八上地理期中临考押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 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部崛起是指促进中国 中部经济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共同 崛起的一项中央政策。读中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第1~3 小 题 。1.A、B、C、D 四省的简称分别是 ( A )A. 晋、鄂、湘、赣 B. 湘、鄂、晋、赣C. 赣、晋、湘、鄂 D. 鄂、湘、晋、赣2.中部地区的地形区主要包括( D )A.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B.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C. 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3.下列关于中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中部6省地处地势第二、三级阶梯B. 主要跨越的河流有黄河、长江、西江C.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D. 气候终年炎热,雨热同期目前,广东省已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 来,这些海洋牧场及周边海域鱼的种类和数量均呈增长趋势。 读广东省及周边地区图,回答第4~6小题。4.广东省发展海洋产业的海域是 ( D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5.甲省从广东省大量进口海产品,甲省的简称是 ( B )A. 赣 B. 湘 C. 黔 D. 滇6.与广东省相比,海南省 ( D )①行政区划级别更高 ②陆地面积更大 ③管辖海域面积 更广 ④冬季更温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点拨】广东省与海南省同属省级行政区,级别相同,①错误;海南 省陆地面积比广东省小,②错误;与广东省相比,海南省管辖海域 面积更广,纬度更低,冬季更温暖,③④正确。故选D。近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 二孩、三孩生育政策。下表示意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全国人 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数据。据此,回答第7~8小题。项目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70.15 6.9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0 74.53 8.87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5 68.55 13.507.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D )A.0~14 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0~14 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15~64 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8.我国出台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D)A. 降低人口死亡率B.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C. 降低人口密度D. 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 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结合某平台布达拉宫官方标 志,回答第9~10小题。9.生活在布达拉宫附近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C )A. 壮族 B. 回族 C. 藏族 D. 傣族【点拨】根据材料可知,布达拉宫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当地的少 数民族主要是藏族。故选C。10.标志上同时使用了汉字和该民族的文字,其意义包括( C )①维护民族团结 ②同化两种文字写法 ③传承民族文 化 ④体现民族文字发展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点拨】我国鼓励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 标志同时使用两种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并写,表明各民族 语言文字发展自由,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①③④ 正确。故选C。“万里茶道”是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欧亚大陆上一条重 要的国际商道,以运送干茶砖为主,从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出 发,穿越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直达俄罗斯。 读“万里茶道”路线图,回答第11~13小题。11.“万里茶道”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 )A. 云贵高原 B. 东南丘陵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黄土高原12.从武夷山到恰克图,运输商队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是( C )A.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一亚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一热带草原气候13. 夏季从武夷山到襄阳,商队运输途中最有可能遇到( B)A. 沙尘暴 B. 洪涝 C. 暴风雪 D. 酷寒【点拨】武夷山是江西省和福建省的分界山脉,襄阳位于湖北省, 从武夷山到襄阳都属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旱涝 灾害频繁,故商队运输途中最有可能遇到洪涝。故选B。油菜是我国分布极广的油料作物,可选择春播或秋播。 下图示意我国油菜集中产区及部分地区油菜开花日期。读 图,回答第14~15小题。14.我国油菜集中产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B )A. 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点拨】读图可知,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为长江流域,主要气候 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15. 门源油菜开花日期较其他三地晚,主要影响因素是( D)A. 土壤、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C. 人类活动、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纬度位置【点拨】读图可知,门源纬度高,且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油菜开花日期较其他三地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纬度位 置。故选D。“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秋去冬来,水落滩出”,这种周期 性的水位变化和地面的干湿交替是鄱阳湖最主要的生态特 征。读鄱阳湖前后两年同 一 时段景观对比图,回答第16~17 小题 。16. 鄱阳湖前后两年的景观变化反映出 ( B )A. 水位季节变化大 B. 水位年际变化大C. 枯水期长短变化大 D. 湖底泥沙含量增大【点拨】读图可知,鄱阳湖前后两年同一时段的景观变化反映出该 地区水位年际变化大。故选B。17.上述特征会影响鄱阳湖周围地区的 ( D )①灌溉水源 ②人口数量 ③抗灾压力 ④渔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点拨】鄱阳湖水位年际变化大,使农业灌溉水源不稳定、渔业发 展受阻,也会导致旱涝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压力增加,①③④正 确;人口数量的多少与鄱阳湖水位年际变化大关系不大,②错误。 故选D。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第18~20小题。18.该自然灾害分布相对较少的区域是 ( A )A. 准噶尔盆地 B. 长江三角洲C. 云贵高原 D. 东南丘陵19.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B )A. 干旱 B. 洪涝 C. 滑坡 D. 寒潮20.该自然灾害 ( D )A. 属于地质灾害 B. 影响范围小、危害不大C. 与冬季风关系密切 D. 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21.春节期间,家住广州的林林写信邀请家住哈尔滨的好朋友 小明参加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研学活动,活动地址位于我 国最南端的省区。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小旭、强强、小凯 三名同学。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信封上的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区划是 新发 镇 。(1分)(2)本次假期研学活动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海 口 ,该省 北部濒临琼 州海峡。(2分)(3)小明收到邀请后,做好了初步准备。下列物品中他最 不需要准备的是 ① 。(填序号,1分)①御寒的棉服 ②旅游鞋 ③学习用品(4)活动中,小旭说:“小明的家乡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的家 乡正是满天星斗。”小旭的家乡应该是图中的 A 地。(填字母,1分)(5)小凯说:“我的家乡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小凯的家乡所 在省区的简称是鲁 。( 1 分 )(6 )强强说:“我的家乡地处黄土高原,居民口味偏酸,以能 '吃醋’闻名。”强强的家乡应该是图中的 C (填字 母)地,省区全称是 山 西 省。(2分)(7)请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2分)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 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10—2020年我国各省市常住人口变化图 ( 图 1 ) 。材料二: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图2)和我国 人口地形分布结构图(图3)。(1)读图1,2010—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最多的是广 东省,该省属于 沿 海 (选填“沿海”或“内陆”)省份,经济发 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人口数量减少最多 的是 黑 龙 江 省,该省人口不断减少的自然因素最 有可能是冬 季 气 温 低。 ( 4 分 )(2)读图2,截至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 14 亿。 下列从图2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B )(2 分)A.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总数逐年下降B.人口年均增长率从1982年开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 当前人口结构不合理,老年人口比重较大D.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劳动力缺乏(3)读图3,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平 原 (填地形类型), 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根本影响因素是 自 然(选填“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差异。(2分)(4)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过早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请谈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等。23.寒假期间,家住北京的小优应同学之邀,和父母一起驱车来到东南丘陵地区。下图为行车路线及两地气候统计图 和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一路向南一路暖】出发前小优与同学视频。视频中,同学穿着一件薄外 套,而小优此时穿着羽绒服、戴着围巾和帽子,同学建议他 准备薄一点的衣服。(1 )小优与同学衣着方面存在差异是因为 我国冬季南北 温差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我国冬季北方正午 太阳高度比南方 小 ,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同时寒冷的 冬 (选填“夏”或“冬”)季风加剧了北方 的严寒。(3分)【一路向南一路雨】(2)在北京时,北京的太阳频频露脸,但冷得直跺脚,那是 因为北京属于 温 带 季 风 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小 优和家人开车一路向南,沿途的天空逐渐阴沉,过了长 江后,天空早已是“斜风细雨”,可见南方冬季的气候特 征是 温和少雨 。(2分)(3)小优和家人从北京到达目的地,穿过了我国南北方重 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 一 淮河 线。请写出这条分界 线的地理意义。(任答一点,2分)秦岭一淮河线大致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一致;是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基本吻合;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一路向南一路弯】在这一路上,小优发现了南、北方公路的差异。北方 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尤其高速公路又直又长,而南方的 高速公路多桥梁和隧道。(4)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方东部地区的地形以 平 原 为主,南方东部地区的地形以 平原和丘陵 为主,并且 河网 稠密 (选填“稠密”或“稀疏”)。从高速公路下来, 汽车不时上坡和下坡,不时拐弯,小优切切实实感受到了 “山路十八弯”,真是“一路向南一路弯”。(3分)24. 《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领域作出了卓有价值的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徐霞客游览祖国时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主要以 山地、高原 为主。从图 中可以看出,徐霞客最西曾经到达的地形区名称是 云 贵 高 原。(2分)《游天台山日记》是游记的开篇之作,游记中对天台山的 记录为:“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岭角(脚) 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开花),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2)"顶上反不吐色(开花)”是对山顶景观的描述,“ 岭 角 (脚)山花盛开 ”是对山脚景观的描述,推断从山脚到 山顶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 形 地 势 。(2分)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 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 ……”(3)这段文字描述的河流位于横断山区,它处于我国地势 第 一 、二 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水量丰 富,适宜修建水电站。(2分)(4 )徐霞客的成就还在于对河流的考察,他寻访长江、珠江的 源头。与长江相比,珠江的汛期较 长 (选填“长”或 “短”),两条河流皆为 外 流 河 (选填“外流河”或“内流 河”)。(2分)(5)徐霞客游历到云南腾冲一带,描述当地建筑为“架竹为 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卧(烧火和睡觉的地方)”。这 种建筑特色反映了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1分)高温潮湿。(6)结合徐霞客旅行事迹及《徐霞客游记》,谈谈你对学习 地理的感悟。(任答一点,1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2025秋湘教版八上地理期中临考押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 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部崛起是指促进中国 中部经济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6省共同 崛起的一项中央政策。读中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第1~3 小 题 。1.A、B、C、D 四省的简称分别是 ( A )A. 晋、鄂、湘、赣 B. 湘、鄂、晋、赣C. 赣、晋、湘、鄂 D. 鄂、湘、晋、赣2.中部地区的地形区主要包括( D )A.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B.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C. 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3.下列关于中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中部6省地处地势第二、三级阶梯B. 主要跨越的河流有黄河、长江、西江C.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D. 气候终年炎热,雨热同期目前,广东省已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 来,这些海洋牧场及周边海域鱼的种类和数量均呈增长趋势。 读广东省及周边地区图,回答第4~6小题。4.广东省发展海洋产业的海域是 ( D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5.甲省从广东省大量进口海产品,甲省的简称是 ( B )A. 赣 B. 湘 C. 黔 D. 滇6.与广东省相比,海南省 ( D )①行政区划级别更高 ②陆地面积更大 ③管辖海域面积 更广 ④冬季更温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点拨】广东省与海南省同属省级行政区,级别相同,①错误;海南 省陆地面积比广东省小,②错误;与广东省相比,海南省管辖海域 面积更广,纬度更低,冬季更温暖,③④正确。故选D。近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 二孩、三孩生育政策。下表示意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全国人 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数据。据此,回答第7~8小题。项目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9 70.15 6.9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0 74.53 8.87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5 68.55 13.507.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D )A.0~14 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0~14 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15~64 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8.我国出台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D)A. 降低人口死亡率B.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C. 降低人口密度D. 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 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结合某平台布达拉宫官方标 志,回答第9~10小题。9.生活在布达拉宫附近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C )A. 壮族 B. 回族 C. 藏族 D. 傣族10.标志上同时使用了汉字和该民族的文字,其意义包括( C )①维护民族团结 ②同化两种文字写法 ③传承民族文 化 ④体现民族文字发展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万里茶道”是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欧亚大陆上一条重 要的国际商道,以运送干茶砖为主,从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出 发,穿越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直达俄罗斯。 读“万里茶道”路线图,回答第11~13小题。11.“万里茶道”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 A )A. 云贵高原 B. 东南丘陵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黄土高原12.从武夷山到恰克图,运输商队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是( C )A.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一亚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一热带草原气候13. 夏季从武夷山到襄阳,商队运输途中最有可能遇到( B)A. 沙尘暴 B. 洪涝 C. 暴风雪 D. 酷寒油菜是我国分布极广的油料作物,可选择春播或秋播。 下图示意我国油菜集中产区及部分地区油菜开花日期。读 图,回答第14~15小题。14.我国油菜集中产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B )A. 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15. 门源油菜开花日期较其他三地晚,主要影响因素是( D)A. 土壤、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C. 人类活动、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纬度位置“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秋去冬来,水落滩出”,这种周期 性的水位变化和地面的干湿交替是鄱阳湖最主要的生态特 征。读鄱阳湖前后两年同 一 时段景观对比图,回答第16~17 小题 。16. 鄱阳湖前后两年的景观变化反映出 ( B )A. 水位季节变化大 B. 水位年际变化大C. 枯水期长短变化大 D. 湖底泥沙含量增大17.上述特征会影响鄱阳湖周围地区的 ( D )①灌溉水源 ②人口数量 ③抗灾压力 ④渔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第18~20小题。18.该自然灾害分布相对较少的区域是 ( A )A. 准噶尔盆地 B. 长江三角洲C. 云贵高原 D. 东南丘陵19.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B )A. 干旱 B. 洪涝 C. 滑坡 D. 寒潮20.该自然灾害 ( D )A. 属于地质灾害 B. 影响范围小、危害不大C. 与冬季风关系密切 D. 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21.春节期间,家住广州的林林写信邀请家住哈尔滨的好朋友 小明参加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研学活动,活动地址位于我 国最南端的省区。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小旭、强强、小凯 三名同学。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信封上的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区划是 新发 镇 。(1分)(2)本次假期研学活动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海 口 ,该省 北部濒临琼 州海峡。(2分)(3)小明收到邀请后,做好了初步准备。下列物品中他最 不需要准备的是 ① 。(填序号,1分)①御寒的棉服 ②旅游鞋 ③学习用品(4)活动中,小旭说:“小明的家乡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的家 乡正是满天星斗。”小旭的家乡应该是图中的 A 地。(填字母,1分)(5)小凯说:“我的家乡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小凯的家乡所 在省区的简称是鲁 。( 1 分 )(6 )强强说:“我的家乡地处黄土高原,居民口味偏酸,以能 '吃醋’闻名。”强强的家乡应该是图中的 C (填字 母)地,省区全称是 山 西 省。(2分)(7)请简述中国的地理位置。(2分)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 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10—2020年我国各省市常住人口变化图 ( 图 1 ) 。材料二: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图2)和我国 人口地形分布结构图(图3)。(1)读图1,2010—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最多的是广 东省,该省属于 沿 海 (选填“沿海”或“内陆”)省份,经济发 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人口数量减少最多 的是 黑 龙 江 省,该省人口不断减少的自然因素最 有可能是冬 季 气 温 低。 ( 4 分 )(2)读图2,截至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 14 亿。 下列从图2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B )(2 分)A.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总数逐年下降B.人口年均增长率从1982年开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 当前人口结构不合理,老年人口比重较大D.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劳动力缺乏(3)读图3,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平 原 (填地形类型), 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根本影响因素是 自 然(选填“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差异。(2分)(4)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过早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请谈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等。23.寒假期间,家住北京的小优应同学之邀,和父母一起驱车来到东南丘陵地区。下图为行车路线及两地气候统计图 和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一路向南一路暖】出发前小优与同学视频。视频中,同学穿着一件薄外 套,而小优此时穿着羽绒服、戴着围巾和帽子,同学建议他 准备薄一点的衣服。(1 )小优与同学衣着方面存在差异是因为 我国冬季南北 温差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我国冬季北方正午 太阳高度比南方 小 ,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同时寒冷的 冬 (选填“夏”或“冬”)季风加剧了北方 的严寒。(3分)【一路向南一路雨】(2)在北京时,北京的太阳频频露脸,但冷得直跺脚,那是 因为北京属于 温 带 季 风 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小 优和家人开车一路向南,沿途的天空逐渐阴沉,过了长 江后,天空早已是“斜风细雨”,可见南方冬季的气候特 征是 温和少雨 。(2分)(3)小优和家人从北京到达目的地,穿过了我国南北方重 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 一 淮河 线。请写出这条分界 线的地理意义。(任答一点,2分)秦岭一淮河线大致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一致;是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基本吻合;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一路向南一路弯】在这一路上,小优发现了南、北方公路的差异。北方 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尤其高速公路又直又长,而南方的 高速公路多桥梁和隧道。(4)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方东部地区的地形以 平 原 为主,南方东部地区的地形以 平原和丘陵 为主,并且 河网 稠密 (选填“稠密”或“稀疏”)。从高速公路下来, 汽车不时上坡和下坡,不时拐弯,小优切切实实感受到了 “山路十八弯”,真是“一路向南一路弯”。(3分)24. 《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领域作出了卓有价值的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徐霞客游览祖国时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主要以 山地、高原 为主。从图 中可以看出,徐霞客最西曾经到达的地形区名称是 云 贵 高 原。(2分)《游天台山日记》是游记的开篇之作,游记中对天台山的 记录为:“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岭角(脚) 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开花),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2)"顶上反不吐色(开花)”是对山顶景观的描述,“ 岭 角 (脚)山花盛开 ”是对山脚景观的描述,推断从山脚到 山顶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 形 地 势 。(2分)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 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 ……”(3)这段文字描述的河流位于横断山区,它处于我国地势 第 一 、二 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水量丰 富,适宜修建水电站。(2分)(4 )徐霞客的成就还在于对河流的考察,他寻访长江、珠江的 源头。与长江相比,珠江的汛期较 长 (选填“长”或 “短”),两条河流皆为 外 流 河 (选填“外流河”或“内流 河”)。(2分)(5)徐霞客游历到云南腾冲一带,描述当地建筑为“架竹为 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卧(烧火和睡觉的地方)”。这 种建筑特色反映了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1分)高温潮湿。(6)结合徐霞客旅行事迹及《徐霞客游记》,谈谈你对学习 地理的感悟。(任答一点,1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湘教版八上地理期中临考押题卷.pptx 2025秋湘教版八上地理期中临考押题卷(原卷版).docx 2025秋湘教版八上地理期中临考押题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