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阳一中2025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23 Na-23 Mg-24 Cl-355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1. 我国古代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烧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
B. 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以为纸”中的“树肤”的主要成分含纤维素
C. 古代“黑火药”是由硫磺、木炭、硝酸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D.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中的“杓”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磁铁(Fe3O4)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用食醋清洗水垢:
B. 用草酸标准液测定溶液浓度:
C. 次氯酸钠与过量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
D. 在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3. 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B 、、、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
C 、、、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D 、、、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 A B. B C. C D. D
4. 某工厂废弃料渣中含有Zn、Co、Cu和Fe单质及Zn(OH)2,可以利用过硫酸钠(Na2S2O8)氧化水解法得到Co(OH)3,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2S2O8中硫的化合价为+6
B. 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Fe(OH)3
C. 依据上述流程,Co2+的还原性小于Fe2+
D. 沉钴时的离子方程式为2Co2++Na2S2O8+6OH-=2Co(OH)3↓+2+2Na+
5. 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无色溶液B的pH≥7
B. 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
C. 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
D. 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
6.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搅拌一段时间后,滴加浓盐酸。不同反应阶段的预期现象及其相应推理均合理的是
A. 烧瓶壁会变冷,说明存在的反应
B. 试纸会变蓝,说明有生成,产氨过程熵增
C. 滴加浓盐酸后,有白烟产生,说明有升华
D. 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变大,说明体系压强增大
7. 已知反应:,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消耗(标准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转移的电子数为 B. 生成的质量为
C. 生成的氧化产物分子数为 D. 生成的含有孤电子对数为
8. 能满足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关系,且推理成立的是
单质X氧化物1氧化物2酸(或碱)盐
A. X可为铝,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B. X可为硫,氧化物1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C. X可为钠,氧化物2可与水反应生成
D. X可为碳,盐的热稳定性:
9. 化学结论需要通过化学实验获得,根据实验操作、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个数有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取一滴未知溶液于点滴板上,用硫酸酸化无现象,在溶液中放置一小粒硫酸亚铁晶体。 在溶液周围出现一圈棕色,且有淡红棕色气体生成 溶液中含有硝酸根离子
② 左边的棉花球表面冒出的蒸气呈红棕色,右边的棉球表面产生紫色小颗粒 氧化性:
③ 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此沉淀可以在浓氨水中溶解,但用硝酸酸化溶液后又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含有
④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气体中不一定有
⑤ 在氮气的氛围里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再滴加足量盐酸 先产生白色沉淀,沉淀部分溶解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
⑥ 向溶液中加入铜单质 固体溶解 说明的金属性强于
A. 0个 B. 2个 C. 4个 D. 6个
10. 实验室常以和为原料制备,其制备(I)和纯化(II)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及搅拌装置略)。已知:的熔点,沸点,易水解;的熔点,液态在时即发生分解,下沸点为,也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装置中两种冷凝管不可以交换使用
B. 试剂X和试剂Y都可以用无水氯化钙
C. I中的碎瓷片和II中的毛细管都有防止暴沸的作用
D. I中液体进入II、II中液体的纯化都利用了减压原理
11. 为理解离子化合物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可设想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体溶解是吸热过程
B.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C. 根据各微粒的状态,可判断,
D. 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与固体和溶液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有关
12. 下图为AgCl-Sb二次电池的放电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是
A. 放电时,M极为正极
B. 放电时,N极上反应为
C. 充电时,消耗4 mol Ag同时将消耗
D. 充电时,M极上反应为
13.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热解反应所得固相产物和气相产物均为含氟化合物。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实线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温度时,完全分解;体系中气相产物在、温度时的分压分别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线所示物种为固相产物
B. 温度时,向容器中通入,气相产物分压仍为
C. 小于温度时热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D. 温度时、向容器中加入b线所示物种,重新达平衡时逆反应速率增大
14. 是两性氢氧化物,其沉淀分离的关键是控制溶液pH。25 ℃时,某溶液中与的总和为c。- lg c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体积变化)。
已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M点可以计算 B. 恰好沉淀完全时pH为6.7
C. P点沉淀质量小于Q点沉淀质量 D. 随pH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二、非选择题
15. I.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处理对于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利用一系列转化制备硫酸,模拟实验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I的作用除了干燥气体外还有_______(任写一条)。
②装置Ⅲ用于吸收制备硫酸,其中盛装的吸收剂最好是_______(填“水”或“98.3%浓硫酸")。
(2)某化工厂用如图所示的脱硫工艺除去燃煤产生的。过程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部分含硫、氮物质的类别与硫元素和氮元素化合价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3)写出R的电子式_______,实验室由两种固体制备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写出将通入到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体现了A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从“价一类”角度分析,下列制备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6)已知中学常见化合物是由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被酸性溶液氧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7)下列有关图中所示含N、S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均能与溶液反应,都是酸性氧化物
B.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硝酸溶液,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C.与的混合溶液最多能溶解铜
16.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___________操作。
(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Pb-Ag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
(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我国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 “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
18. 利用工业废气中的制备焦亚硫酸钠()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物质

(1)制
已知:
由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制
I.在多级串联反应釜中,悬浊液与持续通入的进行如下反应:
第一步:
第二步:
Ⅱ.当反应釜中溶液达到3.8~4.1时,形成的悬浊液转化为固体。
①Ⅱ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配碱槽中,母液和过量配制反应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多次循环后,母液中逐渐增多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需除去。
④尾气吸收器中,吸收的气体有_______。
(3)理论研究、与的反应。一定温度时,在浓度均为的和的混合溶液中,随的增加,和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如图。
①,与优先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
②,平衡转化率上升而平衡转化率下降,结合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南阳一中2025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23 Na-23 Mg-24 Cl-355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使气体充分混合或观察气泡产生速率来控制气体流速 ②. 98.3%浓硫酸
(2)
(3) ①. ②.
(4) ①. ②. 还原性
(5)b (6)
(7)B
【16题答案】
【答案】 ①. 样品中没有Fe3+ ②. Fe2+易被氧气氧化Fe3+ ③. 干燥管 ④. dabfce ⑤. ⑥. 偏小 ⑦. c、a ⑧. 生成白色沉淀、褪色 ⑨. 2FeSO4Fe2O3+SO2↑+SO3↑
【17题答案】
【答案】(1)ZnO (2)浸出
(3) ①. 锌粉 ②. 置换出Fe等
(4)O2 (5)2ZnS+4H++ O2=2Zn2++2S↓+2H2O
(6)ZnCO3+2CZn+3CO↑
【18题答案】
【答案】(1)
(2) ①. ②. ③. ④. 、SO2
(3) ①. ②.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ⅰ.+SO2+H2OH2CO3+,H2CO3H2O+CO2;ⅱ.+SO2+H2O2。amol后,随着n(SO2)增加,因H2CO3分解,促进ⅰ中SO2与碳酸氢根的反应不断正向进行,溶液中c()不断增加,促使反应ⅱ逆向进行,所以平衡转化率上升而平衡转化率下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