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基础题--第一章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基础题--第一章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版浙科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
基础过关练
题组 内环境的稳态和调节机制
1.(2024浙江宁波三锋期中)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就是指血浆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的稳态
B.人因为剧烈运动而大量出汗一般不会使机体偏离稳态
C.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可以保证机体内环境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D.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2.(2024浙江杭州精诚联盟月考)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登顶过程中身体会进行及时与合理的调节以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的活动维持着血糖浓度的稳定,且主要依赖体液调节
B.NaHCO3与产生的乳酸反应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
C.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D.体温稳定主要依赖体液调节来实现,神经调节也共同参与
3.(教材习题改编)小明患严重腹泻,全身无力,医院诊断其患细菌性肠炎。医生处方中除了有消炎药外还有“口服补液盐散(Ⅱ)”,其成分是氯化钠1.75 g、氯化钾0.75 g、枸橼酸钠(酸碱缓冲剂)1.45 g、无水葡萄糖10 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严重腹泻会导致人体无机盐的丢失
B.血糖浓度、肠道内无机盐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C.枸橼酸钠的作用是调节内环境的pH
D.“口服补液盐散(Ⅱ)”可使机体内多种无机盐浓度维持稳态
4.(2024浙江台州八校联考)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表是某人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7 IU/L 0~45
②肌酐 1.9 mg/dL 0.5~1.5
③尿素氮 14.6 mg/dL 6~23
④葡萄糖 223 mg/dL 60~110
⑤甘油三酯 217 mg/dL 50~200
⑥总胆固醇 179 mg/dL 150~220
注: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
(1)从报告单上可以看出超出正常范围的指标有    (填写表中序号),说明此人可能患有的疾病有    (多选)。
A.肝功能受损    B.肾功能受损
C.糖尿病    D.高血脂
(2)为避免进食导致血液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在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     状态。
(3)若该病人为了避免病症加重,长期控制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身体出现“虚胖”现象,这是     的表现,其原因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     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会    (填“降低”或“升高”),水分向组织液渗透增多。
(4)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5)如果你是医生,对该病人饮食有何建议:            (答出一点即可)。
能力提升练
题组 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
1.(2024浙江宁波余姚中学检测)节食是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医生给出的食谱进食。据调查统计,节食减肥中的中学生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计算力下降的现象,过度节食还会诱发骨质疏松、贫血、内分泌失调、情绪低落等多种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部分节食人员出现浮肿现象,可能是因为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引起全身组织水肿
B.过度节食可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衡,使细胞在内环境中进行的代谢活动发生紊乱
C.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新影响较大
D.过度节食可能引起贫血,贫血可使人体血浆中乳酸增多,但pH变化不大
2.(2023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下列有关组织水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组织水肿的发生主要与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渗透压失衡有关
B.局部炎症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到组织液引发组织水肿
C.静脉输入白蛋白配合利尿剂可快速缓解肝癌晚期患者腹部积水
D.在剧烈运动后若大量饮水,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3.(2023浙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到高海拔地区旅游时,容易出现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补救措施是针对性输液、吸氧和强心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乳酸主要与缓冲对中的Na2CO3反应
B.出现肺水肿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多
C.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减轻脑水肿的原因是葡萄糖提供的能量增加
D.人体具有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因此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创新题)(新情境·丝虫病)(2025浙江精诚联盟联考)丝虫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寄生部位是淋巴管。丝虫病的传染源主要为血液中含微丝蚴(丝虫的幼虫)的早期患者及无症状的带虫者,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受感染病人严重时会导致毛细淋巴管阻塞,下肢肿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B.患者下肢肿胀是由于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
C.抽取机体血液进行成分检查,适用于丝虫病的诊断
D.保持环境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可降低丝虫病的发病率
5.(2025浙江精诚联盟联考)某人因上吐下泻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注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请结合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人突发急性肠胃炎导致机体稳态失衡,引发病症。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          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2)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和    。使用头孢期间饮酒,会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导致体内乙醛过    (填“多”或“少”)引起中毒。
(3)急性肠胃炎病人腹泻,导致大量脱水,因此细胞外液渗透压    ,造成细胞    ,病人往往还会出现浑身无力的症状。因此医生要求病人补充糖盐水的目的是补充          ,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保障正常生命活动
基础过关练
1.B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血糖浓度、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错误。人体有能够维持机体稳态的机制,因剧烈运动而大量出汗一般不会使机体偏离稳态,B正确。机体虽然可以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使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C错误。人的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变化范围不大,表现出相对稳定性,D错误。
2.D 肝的活动维持着血糖浓度的稳定,血糖稳定主要依赖体液调节来实现,A正确;NaHCO3与乳酸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成H2O和CO2,CO2可由肺部排出,进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B正确;人体任何内、外环境出现变化都需要多个器官系统协调统一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人体内环境稳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的,C正确;体温稳定主要依赖神经调节来实现,体液调节也共同参与,D错误。
3.B 人在严重腹泻时会失去大量水分和无机盐,A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血糖浓度、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肠道内无机盐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
4.答案 (1)②④⑤ BCD (2)空腹 (3)组织水肿 血浆蛋白 降低 (4)神经-体液-免疫 (5)低脂饮食、低糖饮食等(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报告单上测定值与参考范围的比较,可知肌酐、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超出参考范围。根据异常的指标推测可能患有的疾病如表:
异常的指标 可能患有的疾病
肌酐含量升高 肾功能受损
血糖含量升高 糖尿病
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高血脂
(2)由于进食会导致血液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无法判断相应物质的测定值是否正常,因此在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3)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表现出组织水肿,即所谓的“虚胖”现象。(5)该病人的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低脂饮食与低糖饮食等。
能力提升练
1.B 过度节食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促使血浆中的水分向组织液转移,引发全身组织水肿,A正确;过度节食可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衡,使细胞代谢活动发生紊乱,而细胞代谢是指在细胞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不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过度节食可能使磷脂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膜面积较大的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更新影响较大,C正确;贫血患者运输氧气的能力减弱,贫血可使人体血浆中的乳酸增多,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对,故pH变化不大,D正确。
2.D 组织水肿的发生主要与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渗透压失衡有关,A正确;局部炎症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到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促使血浆中的水分向组织液转移,导致组织液增多,引发组织水肿,B正确;静脉输入白蛋白可升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组织液回流,利尿剂有利于人体将多余水分排到体外,二者配合使用可以快速缓解肝癌晚期患者腹部积水,C正确;建议在剧烈运动后不要因口渴而大量饮水,若大量饮水,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D错误。
3.B 血浆中乳酸主要与缓冲对中的NaHCO3反应产生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成H2O和CO2,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到体外,A错误;若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会促使水分由血浆向组织液转移,导致组织液增多,从而引发组织水肿,故肺水肿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B正确;补充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以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使组织液减少,以减轻脑水肿,C错误;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时,稳态将遭到破坏,D错误。
4.A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毛细淋巴管阻塞导致下肢肿胀的原因是淋巴回流至静脉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B正确;抽取机体血液进行成分检查,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丝虫的幼虫,故抽取机体血液进行成分检查适用于丝虫病的诊断,C正确;丝虫病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保持环境卫生,减少蚊虫滋生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丝虫病的传播,D正确。
5.答案 (1)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2)组织液 血浆 多 (3)增大 脱水 水分、无机盐和能量
解析 (2)
方式 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
肌肉注射 组织液
静脉滴注 血浆
使用头孢期间饮酒,会抑制乙醛脱氢酶(乙醛脱氢酶负责催化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反应)活性,从而抑制乙醛氧化为乙酸,导致体内乙醛过多引起中毒。(3)急性肠胃炎病人腹泻,导致大量脱水,因此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造成细胞脱水,病人往往还会出现浑身无力的症状。因此医生要求病人补充糖盐水的目的是补充丢失的水、无机盐和能量,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