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版浙科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不能正确理解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稳态1.(2024浙江宁波期中)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胆固醇、血浆蛋白和O2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碳酸氢钠与乳酸反应以及肝糖原分解均可发生于内环境中D.内环境维持稳态时,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2025浙江强基联盟联考)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收获40金27银24铜,创造境外参赛最佳战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血浆的pH和渗透压仍保持相对稳定B.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C.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内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恒定不变D.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通过多个器官、系统协调来维持内环境稳态易错点2 不能正确区分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3.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内环境的认识逐步深入。下列重要化学反应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水解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乳酸形成乳酸钠的过程D.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易错点3 不能准确识别内环境的相关图解4.(2023浙江金华月考)图中甲为红细胞,A、B、C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B中液体的量增多B.图中A代表组织液,可为甲提供氧气和养料C.A、B、C的pH稳态与内环境中的某些离子有关D.图中A、B构成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易错点4 不能明确人体生命活动和稳态的关系5.由于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故会造成孕妇身体浮肿。下列浮肿与孕妇身体浮肿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A.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B.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C.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的组织水肿D.局部代谢旺盛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导致的组织水肿易错点5 物质进出内环境时的“穿膜”问题6.(教材习题改编)如图所示为外界O2到肝细胞中被消耗的路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界O2进入内环境是顺浓度梯度,内环境中CO2排出是逆浓度梯度B.O2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但是不消耗能量C.肝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完全不同D.外界O2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11层生物膜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C 血浆中有胆固醇、血浆蛋白和O2等,因此胆固醇、血浆蛋白和O2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肝糖原的分解发生于肝细胞内,不发生于内环境中,C错误。2.C 人体能够通过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所以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血浆的pH和渗透压仍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水平衡,B正确;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内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会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易错点),C错误;内环境稳态需要通过多个器官、系统协调来维持,D正确。归纳总结 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3.C 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水解、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胰岛素的合成和加工等生理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乳酸形成乳酸钠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易错分析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和细胞内液都不属于内环境。4.B 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A(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大量进入B(组织液)中,导致B增多,A正确;图中A为甲(红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血浆,B错误;内环境中的HP、H2P等物质形成离子缓冲对,能够维持内环境pH的稳态,C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血浆(A)和组织液(B),D正确。归纳总结5.D 胎儿从母体中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造成孕妇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局部代谢旺盛产生大量代谢废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水肿,与孕妇身体浮肿的原理不一样,D符合题意。特别提醒 稳态的变化和维持都与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关(1)除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内环境的变化外,机体代谢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内环境中,也会引起内环境的变化。(2)机体存在稳态调节,可以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实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稳态失衡的原因可能是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可能是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6.D O2和CO2进行跨膜运输时,均为顺浓度梯度,运输方式为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消耗能量,A、B错误;肝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二者生活的液体环境不是完全不同,C错误。归纳总结 外界O2进入组织细胞加以利用的途径(1)途径:[1]穿过肺泡壁细胞(2层细胞膜)+[2]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3]进、出红细胞(2层细胞膜)+[4]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5]进入组织细胞(1层细胞膜)+[6]进入线粒体(2层膜)。(2)外界O2进入组织细胞加以利用,需穿过11层生物膜(22层磷脂分子);若外界O2只是进入组织细胞而未被利用,则需穿过9层细胞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