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七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七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七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促进“碳中和”的是
A.CO2合成淀粉 B.火力发电 C.燃煤脱硫 D.可燃冰开采
2.检验微量砷的原理为。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s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B.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C.固态属于共价晶体
D.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3.软钾镁矾(化学式为)是一种重要的钾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大小: B.电负性大小:
C.电离能大小: D.碱性强弱: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FeSO4易溶于水,可用于制造红色颜料
B.FeS是黑色粉末,可用于去除水体中Cu2+等重金属
C.Fe2(SO4) 3水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去除天然气中H2S
D.Fe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可用于制造贮存浓硫酸的贮罐
5.实验室进行铁钉镀锌实验。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配制溶液 铁钉除油污 铁钉除锈 铁钉镀锌
A.A B.B C.C D.D
阅读资料,完下列小题。
液氨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液氨可以微弱的电离产生和。中的一个原子若被取代可形成(联氨),若被取代可形成(羟胺)。在有存在时,能溶于氨水形成。经过一定的转化可以形成、、、(无色)、等。
6.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 B.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的键角比中的大 D.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
7.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 B.
C. D.
8.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将反应器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气体颜色比压缩前深
9.科学家利用氨硼烷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在常温下即可工作,总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室为该原电池的正极区
B.a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H3·BH3+2H2O-6e-=NH+BO+6H+
C.放电过程中,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b室移向a室
D.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硫酸能增大电流强度
10.阿魏酸乙酯(Y)是用于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的基本原料,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Y与足量Br2既可发生取代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C.可用FeCl3溶液检验产品Y中是否混有X
D.1 mol X、Y分别与足量H2反应时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5∶4
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B 将少量气体通入0.1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难溶于水
C 向0.1溶液中滴加0.1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具有氧化性
D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的氧化性比的强
A.A B.B C.C D.D
12.已知室温下Ka1(H2S)=10-7,Ka2(H2S)=10-12.9。通过下列实验探究含硫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l:测得0.1mol L-1NaHS溶液的pH>7
实验2:向0.1mol L-1NaHS溶液中通入过量Cl2,无淡黄色沉淀产生
实验3:向0.1mol L-1NaHS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 L-1NaHCO3溶液充分混合,无气泡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实验1可知:c(H+) c(S2-)>c(H2S) c(OH-)
B.实验2说明HS-不能被Cl2氧化
C.实验3所得溶液中:c(S2-)+c(HS-)+c(H2S)>c(CO)+c(HCO)+c(H2CO3)
D.0.001mol L-1Na2S溶液中:c(Na+)>c(OH-)>c(S2-)>c(H+)
13.丙烷催化脱氢制备丙烯的主要反应为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在时,将与的混合气体[]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反应管,测得的转化率、的收率[]与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②表示的收率
B.其他条件相同,630℃时生成的物质的量比580℃时的多
C.中混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D.升高温度对反应2和反应3的影响比对反应1的影响更显著
二、填空题
14.锰氧化物()应用广泛。
(1)特制粉末可除去水中微量。控制溶液pH约为6.5,被吸附至表面,在催化下被溶解氧快速氧化为,最终形成胶体后与共沉淀。
①转化为胶体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溶液中残留铁量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温度高于30℃,溶液残留铁量增多的原因是 。
③除铁时,溶液pH不宜过低,可能原因是 。
(2)某种晶体脱出部分O原子形成存在O空位的(如图所示),可使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质。
①晶体中x= 。
②下列氧化物晶体难以通过该方式获有半导体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aO    B.CuO  C.  D.
(3)纳米可脱除烟气中的。向溶液加入沉淀剂或NaOH,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煅烧”等操作可制得纳米、烟气脱硫剂。
①研究表明,与NaOH相比,用作沉淀剂制得的脱硫剂脱硫效率更好,原因是 。
②在空气中加热时,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在770℃下煅烧,计算制得的脱硫剂中x的值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15.制氢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肼硼烷水解制氢。
①肼硼烷水解:,生成的可进一步转化为或。若要增大氢气的产率,需提高生成 的选择性(填“”或“”)。
②石墨烯可用作肼硼烷水解的催化剂载体。在石墨烯上引入氨基,有利于催化剂均匀分散于水中,原因是 。
(2)电催化乙二醇制氢,同时得到乙醇酸,电解原理如下图-1所示。一定条件下,测得乙二醇与乙醇酸的总物质的量及乙醇酸的法拉第效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2所示。[法拉第效率]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乙醇酸的法拉第效率小于100%的原因是 。
(3)甲醇和水蒸气重整制氢。在340℃时,将一定量的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其可能的机理如下图-3所示。
①水蒸气在催化剂表面生成活性。的电子式为 。
②随着水蒸气浓度的增大,的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 。
③过程中会分解生成CO,导致催化剂中毒。适当增大水蒸气的浓度,能降低CO的含量,原因是 。
三、解答题
16.处理剂MgAl层状氢氧化物可用于污水中微量六价铬的去除,其结构如图所示。处理剂层间的能被溶液中的等阴离子取代,从而实现污水中的去除。
(1)处理剂可表示为
①中碳的杂化类型是 。连接羟基与的主要作用力为 。
②阴离子被吸附进入层间取代由易到难的顺序为:。推断影响阴离子取代难易程度的因素有 。
(2)处理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和的混合溶液滴入溶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搅拌得悬浊液,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已知:25℃,,
①悬浊液静置后上层清液中,此时清液的 。
②制备处理剂时,在和的混合溶液中添加适量,可制得MgAlFe(Ⅱ)层状氢氧化物。与MgAl层状氢氧化物的制备相比,该制备过程须采用减压过滤和真空干燥的方法,目的是 。
③在弱碱性条件下,改用MgAlFe(Ⅱ)层状氢氧化物可缩短处理含污水的时间,原因是 。
17.实验室用氨法浸出氧化锌烟尘制备活性ZnO,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1)浸出:用一定浓度的氨水和配成的混合液浸取氧化锌烟尘,得到锌氨浸出液。烟尘中的主要成分Z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除杂:、等杂质与氨水形成配合物存在于浸出后的滤液中,加入Zn粉将它们置换除去。Zn粉和铜氨配合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蒸氨:加热时溶液中过量的氨和铵被蒸出,锌氨配合物最终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该过程需保持恒温80℃,可采取的加热方式为 。
(4)焙解:加热碱式碳酸锌得到的活性ZnO
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②经焙解得到的活性ZnO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中Zn原子的配位数为 。
(5)已知时,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下表是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设计以锌灰(主要成分为Zn和ZnO,杂质为Fe及其氧化物)为原料制备活性ZnO的实验方案: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5.9 8.9
5.8 8.8
1.1 3.2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A
6.C 7.D 8.D
9.C
10.B
11.D
12.D
13.A
14.(1) 高于30℃,溶液中的溶氧量减少 pH过低,不利于水解形成胶体;浓度大,不利于吸附或不利于吸附胶体共沉淀
(2) AD
(3) 用作沉淀剂,生成的在煅烧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制得的脱硫剂疏松多孔,吸附性更强或与接触面积更大 1.33
15.(1) 氨基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增大了催化剂的水溶性
(2) 生成其他含碳副产物(如等)或
(3) 水蒸气浓度增大,生成更多,有利于转化水蒸气浓度过大,占据较多氧空位,不利于甲醇吸附 CO被氧化(或)
16.(1) 氢键 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半径(或大小)
(2) 10 加快过滤的速率,避免Fe(Ⅱ)被氧化 弱碱性条件下,Fe(Ⅱ)可将转化为沉淀
17.(1)或
(2)
(3)80℃水浴加热
(4) 或 4
(5)在搅拌下将锌灰加入,待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再加入调节溶液的pH在之间,静置后过滤;向滤液中再加入调节溶液的pH在之间,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高温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