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下列措施不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冰箱保存食物 B. 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C. 做馒头时添加膨松剂 D. 给学校消防栓刷漆
2. 查阅资料可知,在25℃,101kPa时甲烷的燃烧热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3. 对于不同的化学反应,决定其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反应体系的温度 B. 反应物的性质 C. 反应体系的压强 D. 反应物的浓度
4. 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下图示能量变化相符合的是
A. 石灰石煅烧的反应 B. 金属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C. 稀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D. 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
B. 铁与稀硫酸反应:
C.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D. 钠与水反应:
6. 合成氨工业中采用循环操作,主要原因是
A. 降低氨的沸点 B. 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C. 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D. 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7. 对于反应 ,下列条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 B. 升高体系的温度
C.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D. 增大气体的压强
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g) + 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2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
A. c(SO3)=0.4 mol·L-1 B. c(SO2)=c(SO3)=0.15 mol·L-1
C. c(SO2)=0.25 mol·L-1 D. c(SO2) + c(SO3)=0.5 mol·L-1
9. 研究发现,液态苯是优质储氢材料:C6H6(l)+3H2(g) C6H12(l)。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液态苯(足量)和适量氢气,经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2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达到新平衡时c(H2)为
A. 1 mol·L-1 B. 2 mol·L-1 C. 3 mol·L-1 D. 4 mol·L-1
10. X、Y、Z、W是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Y元素属于农作物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Z>W>Y
B. X、W可形成分子
C. X、Y、Z、W都是非金属元素
D. 几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类型有强酸、弱酸与强碱
11.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常温下,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B. 研究 该反应发生的条件,可以解决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
C. 熵增的反应都是自发的,自发反应的现象一定非常明显
D. 已知 ,该反应吸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12.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改变下列条件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的是
A.压缩容器体积 B.通入
C.使用(正)催化剂 D.升高温度
A. A B. B C. C D. D
13. 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材料,实现了低温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TS指过渡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
B. 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脱附的过程都是吸热的
C. 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大的一步为
D. 该过程有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14.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ΔH>0
B. 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C. 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一定有v(正)D. 在T3时,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丙烯酸乙酯(C)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可以以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合成,其合成线路如下:
(1)乙烯和丙烯互为___________(填“同分异构体”或“同系物”)。
(2)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写出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C中含有官能团是___________(写名称)。
(4)下列试剂不可用于鉴别A和B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氯化钠溶液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碳酸钠溶液
(5)A与B合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
(6)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6. 回答下列问题
(1)50 mL 0.50 盐酸与50 mL 0.55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数据如下表。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温度差()/℃
HCl NaOH 平均值
1 25.5 250 25.25 28.5 3.25
2 24.5 24.4 24.45 27.6 3.15
3 25.0 24.5 2475 26.5 1.75
①从实验装置看,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
②近似认为0.55 NaOH溶液和0.50 HCl溶液的密度都是1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则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如果改用60 mL 1.0 盐酸跟50 mL 1.1 NaOH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人做了如下实验:把和的混合气体通入甲、乙两个连通的烧瓶里,然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把两烧瓶分别浸入两个分别盛有500 mL 6 的HCl溶液和盛有500 mL 蒸馏水的烧杯中(两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相同)。
向烧杯甲的溶液中放入125 g 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125 g硝酸铵晶体,搅拌使之溶解。甲烧瓶内气体的颜色将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乙烧瓶内气体的颜色将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17. 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将3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①反应1 min时测得剩余1.8 mol A,C浓度为0.4 ,则1 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x为___________。
②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8 。
(2)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 min末,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可逆反应在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 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①反应开始至2 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在密闭容器里,通入一定量的A、B、C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正催化剂 c.增大容器容积
18.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使用水煤气(CO与H2的混合气体)转化成甲醇(CH3OH)。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该条件下,水煤气转化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
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和,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1所示。
(2)P1____________ P2(填“<”或“>”)
(3)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则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1位小数)。
(4)工业上可利用甲醇茾基化法进一步制取甲酸甲酯:。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和,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①b、c、d三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___ 。
②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曲线ac段和de段的变化趋势不同。试从反应速率和平衡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二化学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同系物 (2) ①. C2H6O ②.
(3)碳碳双键、酯基 (4)BC
(5) ①. ②.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6)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环形玻璃搅拌器 ②. -53.5 ③. 不变 ④. 中和反应反应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所放出的热量,与酸和碱的用量无关
(2) ①. 变深 ②. NaOH溶解放热,中和HCl也放热,使甲瓶气体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增大 ③. 变浅 ④. 溶解吸热,乙烧瓶气体的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减小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0.2 ②. 2 ③. 小于
(2) ①. ②. 0.05
(3) ①. 0.1 ②. b ③. ac
【18题答案】
【答案】(1)
(2)> (3) ①. 16 ②. 66.7%
(4) ①. bc ②. 放热 ③. 最高点之间未达到平衡,升温速率加快,转化率升高;达平衡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