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欢口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欢口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欢口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小题,共 24分。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创新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
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 露天焚烧生产生活垃圾
C. 直接排放工厂废气废水 D. 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2.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食醋挥发 B. 煤气燃烧 C. 木筷折断 D. 橙子榨汁
3.文房四宝中的“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黑色物质 B. 常温下呈固态 C. 常温下炭黑不活泼 D. 难溶于水
4.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 B. 阿伏加德罗 C. 拉瓦锡 D. 道尔顿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液氦沸点低— —氦气可填充气球 B. 标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作食品保护气
C. 氧气支持燃烧— —作燃料 D. 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制作霓虹灯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放出热量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速率慢
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 放出氧气总量会增加
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点燃 点燃
A. 木炭+氧气 → 二氧化碳 B. 石蜡+氧气 → 二氧化碳+水
加热 点燃
C. 氧化汞 → 汞+氧气 D. 氢气+氯气 → 氯化氢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6 页
A.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和排水法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C. 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 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10.化学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先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实验桌上,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液
体后,他先是仰视液面,读取液体体积为30 ,接着他倒出部分液体在烧杯内,又俯视液面,读取液体
体积为10 。请你来帮他算算,这位同学实际上往烧杯中倒入的液体体积( )
A. 大于20 B. 小于20 C. 等于20 D. 无法判断
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闻气味以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 检验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2.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
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
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 和 ′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
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 = 0.79 0, ′ = 0是因为红磷比木炭更易被点燃
D. 由图3可推出木炭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 5分。
第 2 页,共 6 页
13.Ⅰ、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
(1)用上述仪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______;
②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______。
(2)使用量筒时,视线要跟 ______保持水平。
Ⅱ、将下列物质分类:
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澄清石灰水
③碳酸氢铵
④洁净的空气
⑤冰水混合物
⑥四氧化三铁
⑦酒精
⑧白酒
(3)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 )
(4)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1分。
14.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如图乙所示操作,木条处于火焰 ______的部分最先变黑。
第 3 页,共 6 页
(2)如图丙所示,烧杯内壁会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若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
在火焰上方,若 ______,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 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如图 所示:
(1)红磷燃烧可观察到的产生大量的 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 ;
(2)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3)红磷燃烧时弹簧夹应该 ______ (填“关闭”或“打开”),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将 ______ (填“偏大”或
“偏小”、“不影响”);
(4)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 ______ 、 ______ ;
(5)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 所示的改进,与 装置相比, 装置的一个优
点是 ______ 。
16.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②”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用实验室用装置 作为发生装置
制取氧气,应使用的试剂是 ______,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若想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将 装置中的长颈
漏斗换为 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______。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你认为
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 ______,理由是 ______。
(3)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能燃烧。实
第 4 页,共 6 页
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若用此法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
置、收集装置组合是 ______。若用装置 排水法收集甲烷,气体应从 ______口进(填“ ”或“ ”)。
(4)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
编号 温度 10%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的质量 制1升氧气所需时间/
实验Ⅰ 20℃ 10 2 153
实验Ⅱ 20℃ 10 1 240
(5)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 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林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
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
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到试管中,发现变浑浊。
实验结论:请写出该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过氧化钙与水反应 ______(填“能”或“不
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由此实验现象分析,渔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第 5 页,共 6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①②④⑧;
③⑤⑥⑦
14.外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点燃
15.白烟 红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关闭 偏大 红磷的量不足 装置漏
气 测定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2
16.铁架台;集气瓶;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 2 → 2 + 2;分液漏斗;
加热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集装置中的; ;用
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能在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
或 或 ; ;
二氧化锰的质量;
过氧化钙+水→氢氧化钙+氧气;不能;过氧化钙在水中能持续、缓慢放出氧气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