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西省河津市多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诗词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下列科学家与其对应成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拉瓦锡得出空气的组成 B.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C. 道尔顿提出分子学说 D. 闵恩泽研发出多种石油化工催化剂
3.危险化学品标志可以提醒人们在运输、储存、保管、搬运等活动中引起注意。下列物质在储存时需在试
剂柜贴如图所示标志的是( )
A. 酒精
B. 浓硫酸
C. 红磷
D. 高锰酸钾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连接橡胶塞
C.量取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A. B. C. D.
5.小明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时,提出可以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的现
象来探究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该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 建立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
第 1 页,共 8 页
6.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航标灯、霓虹灯等,是因其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 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 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
D. 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7.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 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
A. 木炭 B. 硫磺 C. 红磷 D. 铁丝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液氧、纯净的空气 B. 高锰酸钾、冰水混合物
C. 过氧化氢溶液、加碘食盐 D. 矿泉水、医用酒精
9.202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C.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D. 露天焚烧塑
料袋
10.为比较二氧化锰与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
催化剂接触,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改变
B. 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
C. 通过对比图2的 、 点比较两种催化剂的效果
D. 用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催化后产物不同
二、非选择题
11.空气净化工程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工业生产洁净环境的工程领域。这类工程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
医药生产、食品加工、汽车工业等领域,在高精度制造和无尘环境中尤为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问题:
第 2 页,共 8 页
(1)图1:空气净化工程的首要步骤是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等固体杂质,再通过“吸附层”去除异味。从空气
成分角度分析,空气中的粉尘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而氧气、氮气等气体成分在过滤
过程中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除去,这是因为过滤操作是利用物质的______(填“物理性质”或
“化学性质”)的差异来分离物质。
(2)图2:部分精密电子工厂的净化车间,需要维持“惰性氛围”以防止产品被氧化,工程师通常会向车间
内充入氮气,利用了它的性质是______;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氮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
途,还可用作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图3:家庭用空气净化器常配有“富氧功能”,通过分子筛技术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提高输出气
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分离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因为过程中______新物质生成;从空气成分来看,分
离后剩余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
(4)某工厂空气净化工程中,需检测净化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否达标。工程师取100 净化后的空气,
通过红磷燃烧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进入集气瓶的水体积为18 。该净
化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分析造成上述实验结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2.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氧气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
困扰,合理认识和利用氧气十分关键。请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______性。医疗急救中是利用了氧气______的用途,在工
业炼钢中,利用氧气的______性。
(2)氧气的制取与实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开始收
集。
(3)氧气的危害与防治。食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因缓慢氧化而逐渐腐烂变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
食物腐烂,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请再列举生活中的一个缓慢氧化的例子:______。
13.阅读短文,解决问题:
干冰的奥秘与应用
第 3 页,共 8 页
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是在6250左右千帕压力下,把二氧化碳气体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
迅速凝固而得到。干冰的温度极低,为 78.5℃,在常温下会直接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升华过程中
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干冰具有广泛的应用。在食品行业,干冰可用于食品冷藏运输,能有效防止食品变质;在舞台表演
中,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雾,可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舞台效果;在工业领域,干冰可用于清洗模
具、电子元件等,利用其升华时产生的冲击力和低温,去除污垢且不损伤被清洗物品。
需要注意的是:干冰不能直接用手触摸,否则会造成冻伤;在使用干冰时,要注意通风,防止二氧
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缺氧。
(1)干冰的物理性质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干冰升华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
或“化学变化”)。
(2)干冰在食品冷藏运输中能防止食品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3)舞台表演中,干冰产生白雾的原因是______。
(4)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______。
(5)使用干冰的注意事项是______。
14.以典型物质为核心构建知识网络,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氧
气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自然界的氧气主要来源于______。
(2)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5)实验室有一个充满某种气体的集气瓶,若要验证其是否为氧气,操作是:______。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4 页,共 8 页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 跟 相比,使用 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为______。
(4)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择装置______,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5)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的操作:应先______,再______。
16.小明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种类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分解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吗?
【猜想与假设】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不一定只有二氧化锰一种。
【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编号 温度℃ 物质种类(取0.15 ) 待测数据(单位: )
① 20
② 20 氯化铁
③ 20 硫酸铜
(2)实验前将图1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拉动注射器的活塞,然后松手,若注射器的活塞回到原来的位
置,说明______。
(3)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要定量比较反应快慢:可测量相同时间内生成气体的______;也可测量
______。
(4)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相同时间内 < ,小明认为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你是否赞同
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______。
【得出结论】实验结束后,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得出氯化铁和硫酸铜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小明查阅资料可知,氯化铁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也有影响,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向两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5 5%过氧化氢溶液和15 10%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相同的氯化铁溶液,分别用气压
第 5 页,共 8 页
传感器测定两支试管中气压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左图为实验装置,下右图是两试管中气压变化曲线
),请你思考:
(5)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请你设计向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氯化铁溶液的具体方法:______。
(6)请你根据气压的变化总结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第 6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混合物;不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78%;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物理;没有;氮气。
18%;红磷的量不足
12.助燃;供给呼吸;氧化;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真空包装(答案不唯一);细胞的呼吸作用(答案不唯一)
13.固体、温度极低,为 78.5℃(答案不唯一);物理变化;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骤降,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食品变质;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小液滴聚集形成白雾;
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人工降雨(答案不唯一);
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注意通风(答案不唯一)
14.植物的光合作用;
21%;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合反应;
氧气不易溶于水;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第 7 页,共 8 页
15.水槽;
加热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二氧化锰
16.过氧化氢 → 水+氧气;分解反应;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作对比实验;体积大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不赞同,因为没有探究硫酸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不变;
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相同体积的氯化铁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
氯化铁溶液对浓度大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效果更好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