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2与16O2互为同位素B.18O与16O是同一种核素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Na2O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12.(核磁共振)、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这项研究曾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与有相同的中子数 B.与互为同素异形体C.转化成是化学变化 D.与互为同位素3.研究化学反应常用作为示踪原子,该原子的质子数是A.18 B.8 C.10 D.164.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 B.、C.、 D.石墨、5.U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关于U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35 B.中子数为92 C.电子数为143 D.质量数为2356.已知X、Y、Z、W、R五种元素,X是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4个;W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R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其阳离子与W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为液态 B.R的氧化物不与酸反应C.Y的一种单质可导电 D.R与W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R7.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A.b+n+2 B.b+n-2C.b-n-2 D.b-n+28.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充分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I、II、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I中溶液分层.上层无色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紫红色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色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色变成黄绿色9.某粒子用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的质子数= B.所含的中子数=C.所含的电子数= D.质量数=10.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D.离子核外有个电子,原子质子数可表示为11.在含有溴化钾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里通入过量氯气,然后把此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KCl和KBr B.KCl C.I2 D.Br212.是最早发现的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汤姆逊(J.J.Thomson)和阿斯通(F.W.Aston)在1913年发现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和是同素异形体 B.元素的质量数为20C.转变为为化学变化 D.和的化学性质相同13.下列对和两种微粒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二者质子数相同 B.二者中子数相同C.二者电子数相同 D.二者质量数相同14.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 B.NH3、NH4+ C.F-、NH4+ D.HCl、F215.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原子,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B.16O与18O的核外电子数相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1.12 L16O2和1.12 L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二、填空题16.有下列几组物质或微粒:A.11H和21H B.甲烷和乙烷 C.金刚石、石墨和C60 D.丁烷和异丁烷 E. 和 其中:(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字母编号,下同)(2)属于同位素的是 ;(3)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5)属于同系物的是 。17.1934年,居里夫妇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核素():++,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A.的质子数是27 B.是一种电中性粒子C. 和互为同位素 D.P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填序号)。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核内中子数C. 原子核内质子数 D.原子质量数(3)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填序号)。A.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原子的中子数不同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量数不同18.(1)有①168 O 、17 8O 、188O ;②H2、D2、T2;③石墨、金刚石;④11H 、21H、31H;四组微粒或物质。互为同位素的是 (填编号,下同),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2)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N、1 mol 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 J、391kJ。则由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1 mol NH3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 k J能量。(3)如图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①若A为Zn,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A电极名称为 (填“正极”或“负极”),写出正极电极反应式: 。②若A为铜片,B为铁片,电解质为CuSO4溶液,则铜片为 (填“正极”或“负极”),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19.用元素符号默写金属活动顺序表:20.1808年,道尔顿编著了《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化学原子论。主要观点如下: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物质粒子即原子构成的;②原子不能被分割;③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性质,不同原子的质量和性质不同;④不同的原子结合形成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是被创造或消失。(1)当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该学说中存在着一些缺陷甚至错误。你对此有什么看法?(2)道尔顿曾分析过CO、的组成,得出当这两种气体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等时,两种气体中的氧元素质量之比为。道尔顿认为这类实验事实可以用他的原子论来说明。请你尝试用道尔顿的原子论解释这一现象。三、实验题21.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1)指出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①和②名称:① ,② 。(2)下列物质中,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A.碘蒸气 B.Cl2 C.KI溶液 D.饱和氯化钠溶液(3)试剂①若用氯水,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D2.D3.B4.D5.D6.B7.A8.B9.C10.A11.B12.D13.C14.D15.B16. D A C E B17. BC A A18. ①④ ③ 放出 46 负极 2H++2e-=H2↑ 正极 Fe-2e-= Fe2+19.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20.(1)观点①错误,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观点②错误,原子可以被分割,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电子;观点③正确,至少同种原子在不考虑电子、中子(主要是中子问题)的时候,是这样,道尔顿说的很准确如果是同种元素就不正确了;观点④正确,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是被创造或消失,不同原子之间组合方式不同,会形成不同性质的分子。(2)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只是重新排列,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不变。相同质量的碳元素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碳原子,相同数目的碳原子形成CO和CO2时结合的氧原子数目比为1:2,因此两种气体中的氧元素质量比为1:2。21. 过滤 分液 AB Cl2 +2I- =I2+2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