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第四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第四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四十八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传统制作豆腐的主要流程如下:
该流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研磨制浆 B. 纱布滤浆 C. 烧火煮浆 D. 挤压成型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取用硫酸铜溶液 D.取用液体
A. B. C. D.
3.下列关于实验后对废弃物和实验仪器的处理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用剩的试剂装回原瓶 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 实验后的废液排入下水道 D.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自来水冲洗
4.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 )
A.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B. 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C. 闵恩泽研发石油化工催化剂 D. 张青莲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五氧化二磷、澄清石灰水 B. 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
C. 洁净的空气、河水 D. 生理盐水、氮气
6.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伪”的是( )
A. 液氧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的燃料
B. 利用氩氦刀的低温冷冻特性,实现肿瘤的微创治疗
C. 冬天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 稀有气体中的氦气因密度小,可填充探空气球
7.下列家庭劳动项目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
A. 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B. 用粮食酿醋 C. 用牛奶制酸奶 D. 用天然气燃烧做饭
8.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城市。从化学视角,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C. 将生活垃圾、秸秆、落叶就地焚烧 D. 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9.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B.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C.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D.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10.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氢气氧气水
B.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 石灰石稀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D. 氧化汞汞氧气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 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加热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12.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水分子,表示氢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分子
D. 参加反应的氢原子、氧原子在反应后增多
13.随着科技的发展,空气中各成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氮气作保护气 B. 氧气医疗急救
C. 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D.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14.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途径。某同学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 分析推理 B. 实施实验 C. 获取证据 D. 形成结论
15.借助便携式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性质实验如图,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根据实验和结果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 实验中,曲线缓慢下降,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对比实验和,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对比实验和,说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其分子更易向下运动
D. 对比三个实验,说明改变温度比改变瓶口方向更有利于分子向外运动
二、综合题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进行填空。
白烟五氧化二磷______。
黑色的四氧化三铁______。
灭火剂二氧化碳______。
两个钠离子______。
无色液体水______。
暗紫色的高锰酸钾______。
1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作用。
含量角度:年,王亚平等在“天宫课堂”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______。
A.
B.
C.
D.
环保角度: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下列物质中______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应用角度: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氧气与氮气的______不同。因此,该变化是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8.薯片因其多样的口味和香脆的口感成为了深受大家喜爱的零食。某工厂中薯片的制作流程如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对土豆进行洗涤时所用的自来水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包装过程中充入的气体是______写化学符号,这是利用该气体______。
19.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实验室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若用装置收集氧气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条。
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______。
20.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______。
实验结束后,测定的氧气体积小于了,原因是 ______写一条。
乙组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______。
21.如图是铁丝燃烧的改进实验。
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集气瓶中如图甲,铁丝不燃烧。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
将铁丝再次加热至红热伸入集气瓶中如图乙,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放出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对比,说明影响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
实验过程中,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______。
22.已知、、、、、六种常见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省略,其中、常温下为液体,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石蜡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请补充其在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发出______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写出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保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工业上是通过分解反应获得大量的
和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2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为微观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表示的是 ______。
图乙中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填“得到”“失去”电子。
图乙、、、中表示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为 ______。
图丙为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时,该微观粒子是 ______填微观粒子符号。
24.学习了“过氧化氢制氧气”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设计如图实验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对比实验甲和乙,探究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乙和丁,探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甲和丙,探究温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甲、丙和丁,探究和温度对分解速率影响的程度
学习了“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之后,在“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活动中,对“硫酸铜白色固体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
甲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木条不复燃
步骤: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
步骤:木条复燃 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
【评价改进】
大家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若要确定该实验结论正确,还需证明硫酸铜的质量和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拓展延伸】
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所示。
结合实验和曲线、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
曲线、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沸点;物理
18.混合物;
;化学性质稳定
19.试管;集气瓶;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20.;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少;
红磷不足答案不唯一;
减少实验误差,更环保
21.催化。
火星四射;氧气浓度。
红热的铁丝碰触到瓶底或瓶壁
22.明亮的蓝紫色;


23.原子;
得到;


24.。

化学性质。
猪肝块;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
第6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