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专题训练:选择题
1.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度很高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未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2.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天和”核心舱 B.月球
C.地球 D.发射塔
3.我国古代把女子一作的长称为“咫”,把男子一作的长称作“尺”,如图所示。词语“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长度相差大约为()
A.3μm B.3mm C.3cm D.3dm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
C.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便可消除误差
D.态度认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5.甲乙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2到5s,乙相对甲是静止的
C.在第4s时,甲乙相遇 D.在0到5s,乙的平均速度是4m/s
6.小明在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段山路,上坡的路程是下坡路程的,若他上坡的速度是,下坡的速度是,则他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m/s B.0.8m/s C.1m/s D.0.96m/s
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不会产生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到达位置所花的时间大于乙车到达此处所花时间
C.在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9.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B.AB段平均速度为
C.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D.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10.小明一家开车去重庆旅游,在某十字路口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指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表示最高速度不能高于
B.图乙速度表显示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C.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一家到达重庆的时间不能超过
D.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一家到达重庆的时间不能少于
11.关于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时间越短,物体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得越快,运动的路程越长
C.物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时间越长,运动越快
D.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 3 B.3: 10 C.8: 15 D.15: 8
13.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竖直向上抛出
14.下列关于速度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就越长
C.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所用的时间就越少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
15.如图所示,此时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
B.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本实验用到的是理想实验法
D.闹钟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16.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边上,保持伸出桌边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而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为了改变音调
18.如图所示是考古出土的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乐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编钟振动产生的
B.编钟和骨笛都是乐器,它们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C.能辨别编钟和骨笛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响度不同
D.敲编钟发出的声音比吹骨笛发出的声音大,是因为编钟声音的音调高
19.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其盆底铸有两条铜鱼。注人半盆水,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好似“铜鱼”在戏水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鱼洗”的把手上涂润滑油更容易做到“水花四溅”
B.“水花四溅”说明“鱼洗”正在振动
C.“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慢
D.嗡嗡声响时双手是声源
20.“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利用了下列哪种声音的特征(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音速
21.超声波在很多方面有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 B.人们制成超声雷达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检查母体内的胎儿 D.狗能通过超声提前感知地震
22.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23.下列选项中,没有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从而判断西瓜是否熟透
B.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暴雨
C.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D.听到上课铃声后,同学们回到座位
24.贾湖骨笛被认定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的可奏乐器,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即使它们演奏同一首曲子,还是可以把它们区分,主要是靠(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25.关于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来识别障碍
B.通过超声波切割金属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
C.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往往会伴随超声波的产生
D.“B超”诊断病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26.小明利用7个完全相同的瓶子制成了简单水瓶琴,瓶子内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若用嘴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瓶琴的琴声是由瓶子的振动产生的
B.用大小相同的力度吹不同的瓶口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从左向右吹瓶口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
D.琴声是通过瓶子传入小明的耳中
27.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就越高。则鼓皮绷紧时比不绷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28. 下列乐器中,主要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
A.编钟 B.二胡 C.钢琴 D.长笛
29.图中,老师用相同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30.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声波震碎玻璃杯
B.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C.超声波加湿器打碎水珠加湿空气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
31.在下列情景中,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的是(  )
A.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儿吓跑
B.汽车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判断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C.用手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受到振动
D.大象可以利用次声波来交流
32.下列四幅图所包含的一些信息与声现象都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静止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
C.图:医生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图丁: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3.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腰鼓的发声原理与笛子相似
B.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
C.“隔墙有耳”,说明液体能传声
D.声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其传播速度不变
34.“绽放雪域文化之花,奏响新春华彩乐章。”2025年央视春晚拉萨分会场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开场曲《翻身农奴把歌唱》高亢嘹亮,饱含各族群众对党和祖国的真挚深情,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下列关于歌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歌声是由歌唱家声带振动产生的
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高亢嘹亮的“高”是指歌声的音色
D.观众可以通过歌声的音调来判断是哪位歌唱家在演唱
35.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中,有关声学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蝉噪:蝉的发声器官在振动 B.林愈静:声音的振动频率很小
C.鸟鸣:鸟的发声器官在传声 D.山更幽:声音的响度小于
36.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按演奏方式可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大类下图分别为四类乐器中的代表笛子琵琶鼓、二胡下列关于乐器说法正确的是
笛子 琵琶 鼓 二胡
A.笛子和鼓通过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琵琶和二胡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B.人们听到声音就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由于各类乐器的音调不同
C.同学们到专用的练乐室去演奏各种乐器,有利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演奏声减轻对他人的影响
D.悦耳的民乐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主要是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消楚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频率太小
D.用棉花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
38.某中学生用复读机播放英语磁带学习英语,他想让播放的速度慢一点,便按下慢速的按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振幅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39.喜迎二十大合唱比赛中,老师将同学们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老师分类的依据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40.冬天早晨,小华坐车回家,途中发现车窗变模糊了,该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凝固 C.汽化 D.凝华
41.把盛有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在烧杯中的冰块完全熔化前,试管中的冰
A.不能达到熔点,可能熔化 B.不能达到熔点,不能熔化
C.可以达到熔点,可以熔化 D.可以达到熔点,不能熔化
42.用手的指端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结果(  )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
B.感到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
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在熔化时要吸热
D.可能感到水更冷,也可能感到冰更冷,因为每个人的体温不同,感觉不一样
43.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7℃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8℃,37℃ B.38℃,40℃ C.37℃,38℃ D.38℃,38℃
44.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80cm
B.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37℃
C.人步行的速度约15m/s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min
4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C.稍后也沸腾了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4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将湿头发用吹风机吹干 D.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四周扫开
47.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下列对小水珠的存在位置和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a的上表面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a的下表面出现水珠,是烧杯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b的上表面出现水珠,是烧杯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b的下表面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波是一种晶体,液态海波凝固时要放出热量
B.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49.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50.为使温度计的精确度提高,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将温度计的细管做长一些
B.增大温度计的玻璃泡,减小细管内径
C.减小温度计的玻璃泡,增大细管内径
D.将温度计的细管做短一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B
21.【答案】D
22.【答案】C
23.【答案】C
24.【答案】B
25.【答案】B,D
26.【答案】C
27.【答案】D
28.【答案】D
29.【答案】C
30.【答案】D
31.【答案】A
32.【答案】A
33.【答案】B
34.【答案】A
35.【答案】A
36.【答案】C
37.【答案】C
38.【答案】D
39.【答案】B
40.【答案】A
41.【答案】D
42.【答案】C
43.【答案】B
44.【答案】A
45.【答案】B
46.【答案】A
47.【答案】A
48.【答案】A
49.【答案】D
50.【答案】B
1 /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