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5年5月29日1时31分,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将执行小行星2016HO3的伴飞探测及采样任务。小行星2016HO3与地球的距离在1400万至4600万千米之间,公转周期约365.77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包含小行星2016HO3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关于天问二号探测器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地球时不是天体,伴飞探测时是天体 B.着陆地球时与伴飞探测时都属于天体
C.着陆地球时是天体,伴飞探测时不是天体 D.着陆地球时与伴飞探测时都不是天体
3.从地球上看,2016HO3始终不会远离太阳的方向,因此对其进行光学观测的主要挑战是( )
A.它自身不反射太阳光 B.它体积小发光不如太阳强
C.它常被地球大气湍流干扰 D.它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
2025年1月1日,漠河北极村夜空出现了绿色、红色和紫色交织的绚丽极光。此次极光的出现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下图为“漠河地区极光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引发2025年1月1日漠河北极村极光现象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5.极光大爆发期间,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人造卫星和地面长波通信 B.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失灵
C.引发强烈地震,造成重大损失 D.影响气候,使地球上降水增多
2024年9月20日起,杭州西湖湖滨步行街陆续增设太阳能无线充电公共座椅,可免费为手机充电,深受游客好评。下图为“太阳能座椅照片及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太阳能无线充电公共座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 )
A.A区—紫外区 B.B区—红外区 C.B区—可见光区 D.C区—可见光区
7.仅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角度考虑,太阳能公共座椅使用效果最好的城市是( )
A.上海 B.重庆 C.哈尔滨 D.西宁
南宁那考河湿地是典型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水生植物、鱼类及鸟类,湿地内水体丰富,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和那考河湿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那考河湿地景观图中体现的地球外部圈层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图示圈层①②③④分别是( )
A.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德保苏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红色保护名录极危物种。最早出现于3.8亿年前,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广西等地区。如图示意地质年代分布(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德保苏铁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1.德保苏铁作为裸子植物,繁盛时期( )
A.联合古陆形成 B.三叶虫繁盛 C.爬行动物大发展 D.哺乳动物大发展
读“某地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岩层按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⑤②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⑥⑤
13.若地层②中发现了煤炭,说明当时的环境是( )
A.广阔的海洋环境 B.茂密的森林环境
C.干旱的沙漠环境 D.寒冷的冰川环境
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因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下切形成。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下图为金沙江流域某河段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任一级阶地的河流沉积物形成过程中,地壳( )
A.持续抬升 B.间歇抬升 C.持续下降 D.相对稳定
15.图中的T4阶地( )
A.形成时间最早,沉积层最老 B.形成时间最早,沉积层最新
C.形成时间最晚,沉积层最老 D.形成时间最晚,沉积层最新
16.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流阶地地面平坦,利于房屋建设 B.高于洪水位,避免洪涝灾害的威胁
C.阶地物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土壤肥沃 D.阶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生活
二、综合题
17.结合所学知识,读“太阳系简图”和“太阳大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太阳的外部大气圈层中,M、N、P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2)指出图中哪个字母表示地球,并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3)从运动特征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18.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据俄罗斯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发布的消息,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2025年7月30日发生8.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8千米。强震过后,堪察加半岛东部的克柳切夫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上升到火山口上方约6000米。
材料二:根据地震波划分的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1)判断图中①是什么类型地震波(纵波/横波),并说明理由。
(2)地震发生时,推断位于震中的人会有什么感觉并分析原因。
(3)描述A圈层包含的范围,并说明A圈层厚度与海拔的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哪个圈层及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间的迁移过程。
19.如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流域地貌和某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上图中地貌名称并描述景观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③处地貌名称并分析形成过程。
(3)分析②处河流的侵蚀方式以什么为主,若继续侵蚀地貌将如何演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D B C D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D A D
17.(1)M代表光球层,N代表色球层,P代表日冕层。
(2)C表示地球。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为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为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3)地球与其他行星一样,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和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圆形)的运动特征,因此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18.(1)①为横波。理由:横波仅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图中①波在地球外核消失;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2)感受: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原因:纵波率先到达,震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导致地面垂直振动,人体感到短暂颠簸;横波滞后到达,震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引发地面水平运动,造成左右摇晃。
(3)A圈层是地壳。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达70千米。地壳厚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大。
(4)岩浆来源圈层: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之下,由高温塑性物质组成,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火山灰迁移过程:喷发阶段,岩石圈→大气圈;大气环流扩散,在大气圈内部扩散;沉降阶段,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长期循环,沉降物质通过板块俯冲返回地幔,完成地球物质循环。
19.(1)地貌名称:冲积扇。
景观特点:呈扇形;坡度较大,从山口向外变缓;由扇顶向扇缘,沉积物由粗粒砾石向细粒泥沙过渡。
(2)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
(3)侧蚀作用为主。河流曲流不断发育,弯曲程度不断增大;随着河流弯曲程度不断加大,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