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11月期中九年级历史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11月期中九年级历史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
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和学
校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
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尼罗河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退水以
后,他们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
了数学。同时,为了准确地预测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古埃及人展开天文学研究。”从材料
可知
()
A.古埃及的数学领先世界
B.古埃及人崇拜印度河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古埃及天文学只用于研究尼罗河
2.古代埃及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
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反映了
()
A.埃及法老权威至上
B.古代埃及人民封建迷信
C.古代埃及法律发达
D.君权神授思想束缚人们
3.有学者指出:两河流域的人生观带有悲观色彩,是因为两河流域会爆发毁灭性的、不可
预测的洪水;但埃及文明是自信而乐观的,因为尼罗河则是温和的、可预测的。据此
可知
()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的重要条件
B.农业基础是决定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
C,古埃及文明比两河流域文明更有活力
D.两河流域文明比古埃及文明更加先进
九年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第1页(共8页)
4.《汉漠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对另一自由民有谷或银之债权,不通知谷物主人,即从
谷仓或谷场取去谷物,则此自由民因其不通知谷物主人而擅从谷仓或谷场取谷,应被检
举,彼应全部交还其所取之谷,且丧失其全部。”这说明当时
()
A.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B.违约现象比较普遍
C.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D.奴隶主利益受保障
5.“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这说明
()
A.早期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
B.亚非是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C,世界文明发展具有多元性
D.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小
6.在古代,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
就产生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特点是从一到九,每个数都有专字,现
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7.《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留下的两部梵文史诗。其基本内容是神话性质
的,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内容,还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向东、向南扩展
中的一些斗争情况。我们可从中了解到
)
A.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B.汉漠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C.古巴比伦王国衰亡的原因
D.种姓制度下印度人的生活
8.阿里斯托芬为古希腊喜剧作家,他在作品《阿卡奈人》中写道:“诸位观众,请原谅!我,
一个穷鬼,写喜剧,想对雅典人谈论国家大事,因为喜剧也懂得正义。我的话会骇人听
闻,但却正当。”他这样说是基于
()
A.作者自身成就突出
B.雅典民主政治繁荣
C.希腊文学氛围浓厚
D.希腊民众人人平等
9.雅典规定了一种“观剧津贴”制度,即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发给每个公民两个欧
布尔(古希腊货币单位)的津贴。公民们通过观看戏剧,受到了政治熏陶。雅典还实行
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它使广大中下阶层的公民不致于因贫困而被排斥于政治之外。
这些举措旨在
A.消除社会贫困现象
B.推动国家艺术繁荣
C.维护城邦民主政治
D.保障人人参与国家事务
九年级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第2页(共8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2.A3.A4.A5.C6.C7.D8.B9.C10.D
11.A12.C13.A14.C15.B16.D17.B18.B19.B20.D
21.C22.D23.B24.A25.C26.C27.D28.A29.A30.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31.(1)方面:法律的分类;对私人法律关系的重视;法律制度和原则;法律概念和术语等。
(任答2点即可,2分)
(2)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法律改革运动的推行;(2分)王权挑战教权。(2分)
(3)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西方世俗政权迫切需要摆脱神权控制;(2分)人
文主义思想和启蒙思想深入人心的影响。(2分)
32.(1)权利:市民个人人身自由;(2分)市民司法自由;(2分)市民财产私有制(或私有财
产不可侵犯)。(2分)
方式:离开庄园,在城市中住满一年零一天。(2分)
(2)意义:推动了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市民阶层和资产阶级的形成;推
动了市民文化的形成和世俗大学的产生,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革
命的开展和封建制度的瓦解。(任答两点即可,2分)
(3)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人口增长;(1分)商业的兴起和不断发
展,成为复苏的关键因素。(1分)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2分)
33.(1)方式: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等来中国学习。(4分)
(2)发现: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或仿效隋唐的典章制
度)。(2分)
特点:说明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和模仿。(2分)
(3)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举例:古建筑、文字、茶道;等等。(任答1点即可,2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