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溶解度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溶解度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溶解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与本身的性质有关 B.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
2.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溶质
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3.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说法中符合“1+1=2”事实的是
A.10L酒精与10L水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20g硫粉在2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0g二氧化硫
C.pH=3的稀盐酸与pH=4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得到pH=7的溶液
D.50℃时,向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0g硝酸钾溶液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①表示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②表示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C.③表示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D.④表示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6.图甲是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升温到40℃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20℃时,烧杯a中为饱和溶液,b中为不饱和溶液
C.40℃时,烧杯a、b中均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烧杯a、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7.现有一份含有和的混合物。为提纯氯化钠,实验小组将该混合物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结合相关溶解度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7.3 38.4
KNO3 31.6 110.0 169.0
A.20℃时烧杯中的不溶物为KNO3
B.20℃时烧杯中溶解的KNO3质量大于溶液b中溶解的KNO3质量
C.固体a为
D.若将步骤2改成保持在60℃过滤,能得到更多的NaCl固体且不会有KNO3析出
8.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C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S/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l.l
KCl 34.2 37.2 40.l 42.6 45.8 48.8 5l.0 53.3
A.tl℃< 20℃
B.MgSO4的溶解度大于 KCl
C.KCl的不饱和溶液,升温后可能会变成饱和溶液
D.t4℃时MgSO4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2℃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二、填空题
9.20℃时,向50g水中加入31.6gKNO3固体并进行如下系列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烧杯A、C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理由是 。
(2)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则烧杯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20g(>,<,=)。
(3)操作a可采用的方法是 。(答一条即可)
1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30g丙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应用 法。
(3)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析出固体质量:甲>乙>丙 ②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③溶剂的质量:甲>乙>丙
(4)t2℃时,向m克水里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将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据此分析m= g。
五、科学探究题
11.研究物质的溶解性对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请你参与下面物质溶解性及溶液有关问题的探究。
(1)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一】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 是否有关,高锰酸钾的水溶液呈 色。
【实验二】向B试管中加入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探究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2)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回答问题。
NaOH和Ca(OH)2溶解度(/g)列表 实验装置图
温度/℃ 10 20 40 60 80 实验A 实验B
NaOH 51 109 129 174 314
Ca(OH)2 0.176 0.165 0.141 0.116 0.094
【实验A】A中的白色固体是 。
【实验B】通过溶液是否变浑浊,可以鉴别NaOH和Ca(OH)2两种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3)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应用,如:氯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
【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取一只试管加入5mL氯化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振荡,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氯化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和探究饱和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③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B D C C D D
9.(1)固体有剩余
(2)=
(3)升高温度(答案合理即可)
10.(1)65
(2)蒸发结晶
(3)①②
(4)125
11.(1) 溶剂种类 紫红 10mL冷水,5g块状冰糖
(2) NaOH/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 氯化钠固体继续溶解 氯化钠固体不再溶解 硝酸钾固体溶解 氯化钠饱和溶液还能溶解硝酸钾固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