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新县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激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其分泌异常会引发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C.人体激素是通过导管来运输的D.人体激素含量极少,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很大2.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其中滑雪是人们喜爱的运动,也是本届冬奥会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关于滑雪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B.滑雪动作由关节活动带动下肢运动产生C.大脑中有协调滑雪动作平衡的神经中枢D.运动系统的结构基础是骨、关节和骨骼肌3.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4.宋代时,我国就已经有人将轻症天花患者的痘浆接种给健康人,从而预防天花,从免疫角度看,痘浆和其引起的免疫分别属于( )A.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 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D.免疫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5.同学们在拿笔做题的动作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骼肌收缩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绕关节活动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6.血检是确诊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目的是检查有无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支原体是病原体B.从免疫的角度看,支原体是抗原C.支原体进入人体会引发特异性免疫D.支原体侵入人体不会引起人体产生抗体7.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科学认识艾滋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IV主要攻击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B.HIV携带者属于艾滋病的传染源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D.人们可以通过注射其他疫苗来预防艾滋病8.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白血病 B.狂犬病 C.肺结核病 D.蛔虫病9.为引导儿童青少年暑假期间科学用眼、规律作息、主动防控近视,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答疑解惑,提供指导。宣讲团认为下列哪个行为不利于预防近视?( )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B.阅读姿势端正C.书写阅读时要保持用眼距离合理D.提倡用电子产品进行阅读10.为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提倡“一菜一筷,一汤一勺”。使用“公筷公勺”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11.在《工作细胞:细胞大作战》的动画电影中,讲述了在人类体内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一起抵抗癌细胞的故事,这样的情节基于人类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患过水痘的人治愈后一般不会再患水痘,是因为其能产生抵抗水痘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骨骼是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中的一道C.呼吸道表面的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具有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D.眼泪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12.下列病症与病因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巨人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②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③侏儒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④呆小症——幼年生长激素过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3.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病毒(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因,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会破坏人体免疫功能而导致多种病症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IV是艾滋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传染源B.为防止HIV的传播,应隔离艾滋病患者,限制其活动范围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繁殖D.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HIV属于特异性免疫14.许多人吃了小龙虾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皮肤奇痒难忍。针对这种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龙虾含有过敏原B.这与人体第三道防线有关C.这是由免疫功能较弱引起的D.避免接触小龙虾能有效预防15.李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 )A.注射生长激素 B.口服甲状腺激素C.注射胰岛素 D.口服胰岛素1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可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由按蚊将其携带的疟原虫输入人体血液而引起的疾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疟疾属于非传染性疾病B.灭蚊属于控制传染源C.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D.青蒿素是一种抗生素17.学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后,某同学对所学知识做了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 )A.特异性免疫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B.免疫系统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C.溶菌酶抗菌、抗病毒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免疫对人体有益,所以免疫功能越强越好18.科学家研制出的人造皮肤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用于皮肤移植。下列有关皮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人体最大的器官B.具有排泄和免疫功能C.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D.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19.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必须注意科学用药,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药前首先明确病情、病因②刚过期的药还可服用③感冒后想快点好,可自行增加用药量④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人的手被热水烫到,手突然缩了一下,并在缩手时感到疼痛。在该反射过程中,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和痛觉的形成部位分别位于( )A.大脑、脊髓 B.大脑、脑干 C.脊髓、小脑 D.脊髓、大脑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4分)21.如图所示:(1)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 ] 的曲度过大,从而使物像落在[ ] 的前方,这样就形成 ,应佩戴 矫正。(2)人“黑眼珠”是指 ,其上的色素会因人种而不同。(3)[ ]的大小变化可以使我们在明、暗处都能看清物体。22.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过多过少都会发生疾病,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与前面叙述相应的病名.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 ;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 ;饮食中缺碘易患 .23.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能感受光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2)白种人的蓝眼睛是因为标号[ ]结构的颜色是蓝色的。(3)近视眼是由于标号[①] 过度变凸,造成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配戴 加以矫正。(4)眼球里能够折射光线的结构是 (填序号)。24.图中,甲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乙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神经元又叫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1] 和[2] 两部分。(2)图乙所示结构称为 。结构[4]是感受器,其结构中大量分布图甲所示的[3],感受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 。(3)图乙中[5]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6分)25.请阅读下面的两组资料,分析回答问题:资料一: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采取的急救措施和外伤情况示意图。资料二: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给人带来一系列危害,据调查,某中学的学生拥有手几率高达53%,“低头族”现象十分普遍。研究表明:经常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肩痛、手腕部疼痛等,还会引起轻度社交障碍。(1)如果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120”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实施心肺复苏时,资料一中图1所示甲、乙二人施救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按压与吹气的次数比例为 。(2)遇到外伤出血患者需及时止血,若图2所示受伤部位c处有暗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则可以判断是 血管出血,则加压或包扎止血的位点应在 (填图2中字母)处。(3)健康是指人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资料二中的“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健康中的 方面。(4)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所以常被称为“ 病”。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试列举出2~3条你认为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 。1.C 2.D 3.C 4.B 5.B 6.D 7.D 8.A 9.D 10.B11.B 12.A 13.C 14.C 15.C 16.C 17.C 18.C 19.D 20.D21.(1)4 晶状体;6 视网膜;近视;凹透镜(2)虹膜(3)2 瞳孔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23.(1)⑥(2)⑦(3)晶状体;前方;凹透镜(4)①、④、⑩24.(1)神经细胞;细胞体;突起(2)反射弧;神经冲动(3)传出神经25.(1)先乙后甲;30:2。(2)静脉;b。(3)社会适应。(4)社会适应;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