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
(人教版)九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一、化学观念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形成 “物质变化是有规律的,化学方程式能定量体现物质转化与质量关系” 的观念,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体现 。二、科学思维
能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获取物质转化、质量比例等信息;掌握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提升逻辑推理和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认识化学方程式对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服务价值,培养尊重客观事实、严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科学态度,体会化学学科对推动能源、材料等领域发展的责任 。
新知导入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你能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吗?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缺点:不能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关系,
不简明,不利于国际交流。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新知导入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新知导入
C
O2
点燃
CO2
+
C
O
O
C
O
O
12
16
×
2
32
44
:
:
:
:
12+16
×
2
12
新知导入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意义
质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量 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新知导入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C
O2
点燃
CO2
+
(1)宏观读法: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2)数量读法: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微观读法:
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探究新知
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4、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
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
2、表示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
的个数比为4∶5∶2。
4P + 5O2 2P2O5
4×31 5×32 2×142
点燃
=124
=160
=284
探究新知
思考与讨论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1)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 Cu+FeSO4
①表明了反应物是铁和硫酸铜,生成物是铜和硫酸亚铁。
②该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目比是1∶1∶1∶1。
③表示各物质的质量比是56∶160∶64∶152。
56∶160 ∶ 64∶152
探究新知
思考与讨论
(2)氢气是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利用的化学基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 2H2O
点燃
①表明了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条件是点燃。
②该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目比是2∶1∶2。
③表示各物质的质量比是4∶32∶36。
4∶32 ∶ 36
探究新知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阅读教材P118-119,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分别是: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 ;↓ ;↑ 。
加热
沉淀
气体
探究新知
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在短线上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常用“△”号表示)、点燃、催化剂等。

P +O2 P2O5
点燃
探究新知
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通过选取合适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再将短线改为等号,标出生成物状态符号。

4P + 5O2 ==== 2P2O5
点燃
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标注是否正确,生成物状态符号是否正确。

探究新知
“↑” “↓”都是表示生成物状态的符号,只能标注在生成物右边。
(1)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2)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号。同样,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注“↓”号。
探究新知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比较简单、常用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以红磷燃烧为例)
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P2O5
O:
2
5
最小公倍数为10
2
5
×5
×2
P:
4
4
5
2
配平完成:
4P + 5O2 2 P2O5
探究新知
【例题】 配平或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
(2)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2
2
3
1
3
2
3
课堂总结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及反应条件;
2. 配平化学方程式;
3. “—”改成“=” ;
4. 标明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将;
5. 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课堂练习
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用稀硫酸除铁锈:
D.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D
课堂练习
2.请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及错误原因。
① 2H2+O2=2H2O
② 2NaOH+H2SO4=Na2SO4+H2O
③ KClO3 =====KCl+O3↑
④ 2KMnO4 == K2MnO4+MnO2+O2↑
⑤Fe+CuSO4=Cu↓+FeSO4




漏写反应条件
臆造生成物
配平不完整

错写沉淀符号
分层作业
1. 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路,对于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从微观角度看:各物质(从左到右)的微观粒子数之比为1:1:1
C. 从反应现象看:硫剧烈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D. 从量的角度看:各物质(从左到右)的质量比为1:1:2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