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时间:30分钟 分值:32分)(选择题1~12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基础必会 (2025·重庆期末)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下表数据为2020年部分国家陆地、耕地总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据此完成1、2题。国家 陆地总面积/ 万千米2 耕地总面积/ 万千米2 人均耕地面积/ 万千米2中国 960 128 0.09俄罗斯 1710 122 0.85美国 937 158 0.48印度 298 155 0.111.表中数据能反映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 )A.面积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小B.土地资源类型齐全C.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D.宜农荒地多,耕地增长潜力较大2.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的是( )A.适当开垦荒地B.围湖造田C.合理利用土地D.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水费”亦“水税”!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国水资源税迎来大规模改革,收费标准依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经济发展等情况。完成3、4题。部分省区水资源税额省(自治区、 直辖市) “地表水”水资源税 最低平均税额 “地下水”水资源税 最低平均税额北京 1.6 4辽宁 0.3 0.7上海 0.1 0.23.北京的水税高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的消费水平更高B.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更突出C.北京的水资源质量更好D.上海临海,海水丰富4.实行水资源税的目的是( )①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②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③引导水资源的合理配置④增加水资源的总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5·陕西质检)2024年3月8日,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油田——开平南油田,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2亿吨油当量,这也是我国在深水领域自主发现的最大油田。读南海区域示意图,完成5、6题。5.开平南油田( )A.属于海底矿产资源B.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南端C.属于海洋生物资源D.位于海南省的西南方向6.开平南油田发现的意义包括( )①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②为区域建设提供能源③促进我国海洋探测技术的进步④扩大我国海洋国土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2025·郑州期末)2022年位于广东省的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收鱼,探索出“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绿色能源”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我国海洋牧场分布示意图及海洋牧场资料卡。据此完成7~9题。7.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最多的海域与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别位于( )A.渤海、南海B.东海、南海C.黄海、南海D.渤海、东海8.我国东南沿海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的有利条件是( )①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②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③全部位于温带,海水温度适中,海洋生物资源丰富④技术水平较高,资金力量雄厚,市场需求量广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为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大规模填海造陆B.合理的实行休渔制度C.向海洋排放污水D.禁止发展海洋旅游业 山东海阳核电厂利用发电余热为城市供暖,惠及20万居民,海阳市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0~12题。10.与使用煤炭供暖相比,利用核电余热供暖的优势是( )A.减少大气污染B.提高供暖成本C.对技术要求高D.可推广至全国11.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是( )A.扩大石油等能源进口渠道B.开发利用新的低碳能源C.北方冬季燃烧煤炭取暖D.海边城市均建设核电站12.为实现“碳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①乘坐私家车②参加植树活动③践行“光盘行动”④自备购物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51条铁路,穿越1 237条公路,穿黄河、越高山、修渠筑堤,历时11年竣工。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图甲)和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图乙)。(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 水库。(1分)(2)从地势角度分析,该线路能自流北上的原因是 。(2分)(3)中线工程河南段线路大致位于西部山区向东部 (地形类型)的过渡地带,再向北流经区域的地形区名称为 。(2分)(4)我国在利用水资源时存在很多问题,请列举一条。(1分)能力进阶14.(7分)(2024·天津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天津大港发电厂被称为敢“喝”海水的火力发电厂,2023年该厂通过海水淡化制水190万吨,其中13万余吨供给某饮用水公司生产瓶装饮用水销售到全国各地,剩余海水淡化水用于企业生产和厂区生活需要,替代厂区自来水用量52万余吨。材料二 天津大港发电厂“水电联产机组”生产流程示意图。(1)天津东临 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1分)(2)天津大港发电厂将锅炉的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有利于 。(1分)A.增加生产成本B.循环利用废弃资源C.生物多样性减少D.增加化石燃料使用(3)“水电联产机组”生产模式体现了 发展的理念。(1分) 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据联合国数据,到2025年将有18亿人生活在水资源绝对稀缺的地区和国家,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条件下。(4)有人提议应该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缓解水资源短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说出你的理由。(4分)观点:15.(7分)(2025·菏泽期末)(地理研学)研学主题:知省情,话发展研学背景:山西被称为资源大省。某学校开展了以“知省情,话发展”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研学资料:资料一 走进资源大省 山西省地处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山西省的主要资源是煤炭资源,有“煤海”之称。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也较高,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始终制约着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命题、时代命题。资料二 端牢粮食饭碗 据2024年统计,山西省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保护耕地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牢守好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我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坚强保障。资料三 山西省简图。研学思考:(1)山西省资源丰富,列举两例山西省的可再生资源。(2分)(2)水资源制约着山西省经济发展,试分析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分)(3)山西省要守牢守好耕地红线,请提出合理的耕地保护措施。(2分)(4)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请你为山西旅游设计宣传标语。(1分)第十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时间:30分钟 分值:32分)(选择题1~12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基础必会 (2025·重庆期末)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下表数据为2020年部分国家陆地、耕地总面积以及人均耕地面积,据此完成1、2题。国家 陆地总面积/ 万千米2 耕地总面积/ 万千米2 人均耕地面积/ 万千米2中国 960 128 0.09俄罗斯 1710 122 0.85美国 937 158 0.48印度 298 155 0.111.表中数据能反映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是(A)A.面积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小B.土地资源类型齐全C.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D.宜农荒地多,耕地增长潜力较大2.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的是(B)A.适当开垦荒地B.围湖造田C.合理利用土地D.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水费”亦“水税”!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国水资源税迎来大规模改革,收费标准依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经济发展等情况。完成3、4题。部分省区水资源税额省(自治区、 直辖市) “地表水”水资源税 最低平均税额 “地下水”水资源税 最低平均税额北京 1.6 4辽宁 0.3 0.7上海 0.1 0.23.北京的水税高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B)A.北京的消费水平更高B.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更突出C.北京的水资源质量更好D.上海临海,海水丰富4.实行水资源税的目的是(A)①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②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③引导水资源的合理配置④增加水资源的总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5·陕西质检)2024年3月8日,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油田——开平南油田,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2亿吨油当量,这也是我国在深水领域自主发现的最大油田。读南海区域示意图,完成5、6题。5.开平南油田(A)A.属于海底矿产资源B.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南端C.属于海洋生物资源D.位于海南省的西南方向6.开平南油田发现的意义包括(B)①彻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②为区域建设提供能源③促进我国海洋探测技术的进步④扩大我国海洋国土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2025·郑州期末)2022年位于广东省的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收鱼,探索出“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绿色能源”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我国海洋牧场分布示意图及海洋牧场资料卡。据此完成7~9题。7.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最多的海域与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分别位于(C)A.渤海、南海B.东海、南海C.黄海、南海D.渤海、东海8.我国东南沿海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的有利条件是(C)①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②受季风影响,风力强盛③全部位于温带,海水温度适中,海洋生物资源丰富④技术水平较高,资金力量雄厚,市场需求量广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为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A.大规模填海造陆B.合理的实行休渔制度C.向海洋排放污水D.禁止发展海洋旅游业 山东海阳核电厂利用发电余热为城市供暖,惠及20万居民,海阳市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0~12题。10.与使用煤炭供暖相比,利用核电余热供暖的优势是(A)A.减少大气污染B.提高供暖成本C.对技术要求高D.可推广至全国11.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是(B)A.扩大石油等能源进口渠道B.开发利用新的低碳能源C.北方冬季燃烧煤炭取暖D.海边城市均建设核电站12.为实现“碳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D)①乘坐私家车②参加植树活动③践行“光盘行动”④自备购物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51条铁路,穿越1 237条公路,穿黄河、越高山、修渠筑堤,历时11年竣工。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图甲)和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图乙)。(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1分)(2)从地势角度分析,该线路能自流北上的原因是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高东北低)。(2分)(3)中线工程河南段线路大致位于西部山区向东部平原(地形类型)的过渡地带,再向北流经区域的地形区名称为华北平原。(2分)(4)我国在利用水资源时存在很多问题,请列举一条。(1分)答:水资源污染或浪费。能力进阶14.(7分)(2024·天津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天津大港发电厂被称为敢“喝”海水的火力发电厂,2023年该厂通过海水淡化制水190万吨,其中13万余吨供给某饮用水公司生产瓶装饮用水销售到全国各地,剩余海水淡化水用于企业生产和厂区生活需要,替代厂区自来水用量52万余吨。材料二 天津大港发电厂“水电联产机组”生产流程示意图。(1)天津东临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1分)(2)天津大港发电厂将锅炉的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有利于B。(1分)A.增加生产成本B.循环利用废弃资源C.生物多样性减少D.增加化石燃料使用(3)“水电联产机组”生产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分) 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据联合国数据,到2025年将有18亿人生活在水资源绝对稀缺的地区和国家,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条件下。(4)有人提议应该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缓解水资源短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说出你的理由。(4分)观点:同意(或不同意) 海水资源非常丰富,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有利于增加淡水资源储量,缓解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同意的理由:海水淡化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见效周期长,淡化量有限,难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15.(7分)(2025·菏泽期末)(地理研学)研学主题:知省情,话发展研学背景:山西被称为资源大省。某学校开展了以“知省情,话发展”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研学资料:资料一 走进资源大省 山西省地处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山西省的主要资源是煤炭资源,有“煤海”之称。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也较高,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水资源短缺,始终制约着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命题、时代命题。资料二 端牢粮食饭碗 据2024年统计,山西省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保护耕地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牢守好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我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坚强保障。资料三 山西省简图。研学思考:(1)山西省资源丰富,列举两例山西省的可再生资源。(2分)答: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2)水资源制约着山西省经济发展,试分析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分)答:自然原因:降水较少;河流数量相对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等。社会原因:人口、城市密集,需水量大;工农业发展快,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过度开采地下水等。(3)山西省要守牢守好耕地红线,请提出合理的耕地保护措施。(2分)答:加大宣传耕地保护,提高耕地保护意识;完善耕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等。(4)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请你为山西旅游设计宣传标语。(1分)答:品山西,知天下;山之西,好风光;人文三晋,多彩山西;晋善晋美欢迎你;跟着悟空游山西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 学生版.docx 第十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