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时间:40分钟 分值:45分)(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基础必会 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月1日,日本人口总数约为1.2156亿(不计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相较上年减少86万,已连续15年呈减少态势。结合材料,完成1~3题。1.导致日本人口连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下降②教育资源丰富③医疗水平落后④养育成本上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这种态势不断持续,可能会造成( )A.学前教育发展迅速B.劳动力过剩C.企业用工成本增加D.人口老龄化进程减慢3.面对出现的人口问题,日本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限制移民流入B.鼓励生育C.提前退休D.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2025·重庆期末)“你好!重庆”2024重庆国际旅行商大会于2024年11月26日举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相聚重庆,助渝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据此完成4、5题。4.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先民们因地制宜地在江边修建的重庆特色民居是( )A.吊脚楼B.土楼C.蒙古包D.窑洞5.为更好地完成大会工作,各位志愿者都在积极学习外语。以下关于世界的语言描述正确的是( )A.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B.法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官方语言C.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025·济宁期末)欧洲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不仅是米兰市的象征,也是人们对古代文明和建筑艺术的敬仰和追忆。读下图,完成6、7题。6.米兰大教堂属于 (宗教)的建筑( )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印度教7.该地居民多金发碧眼,皮肤较白,属于( )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2025·遵义期末)2024年11月14日,由中国和秘鲁共建,中国企业控股和投资开发的钱凯港正式开港,目前成为拉美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中秘友好经贸往来新的连接点和沟通桥梁。据此完成8、9题。8.秘鲁在两国合作中具有的优势是( )A.技术先进B.矿产丰富C.管理经验D.雄厚资金9.中国和秘鲁合作建设钱凯港有利于( )①提高教育水平 ②实现互惠互利③完善基础设施 ④推动经贸合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能力进阶 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80亿,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某同学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11.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川西林盘”是我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地区独有的聚落形态,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房舍、林木、农田和灌渠相辅相存,完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如图为林盘景观图和林盘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12.“川西林盘”的聚落类型及判断依据是( )A.乡村—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B.城镇—生产活动以工业为主C.乡村—森林茂密,河流众多D.城镇—道路密集,交通便利13.“川西林盘”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高寒,物种匮乏C.山高林密,地表崎岖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14.为了实现“川西林盘”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①突出特色,发展生态农业②拆除重建,建设规模化小区③注重保护,留存文化遗产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第21届中国—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博览会、峰会于2024年9月24-2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据此完成15、16题。15.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属( )A.亚太合作B.拉美合作C.南北合作D.南南合作16.小明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国际竞争激烈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C.国际矛盾和冲突加剧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17.(10分)探究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城市分布规律。探究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探究过程:搜索相关的资料,分析人口、城市分布规律。(一)人类密集地区称为“人类大陆”,图一为“人类大陆”图。(1)据“人类大陆”图分析,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纬度地区,图中“人类大陆”①处是亚洲的东部地区,②处是亚洲的南部地区,③处是 地区,④处是 地区。(3分)(二)海陆位置也是影响人类分布的因素之一,图二是世界部分大城市分布简图。(2)图二中纬度相近的A、B、C三地,A、C两地人口、城市密度明显大于B地。据此推测,从海陆位置来看,世界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区。(1分)(三)图三是不同海拔地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3)从地形地势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2分)归纳总结:(4)城市聚落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人口密集地区也是城市聚落集中分布地区。据此推测,世界的城市聚落主要分布在 纬度、 (海陆)、 (地形类型)地区。另外,气候温和、降水较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也容易形成大的城市聚落。(3分)迁移应用:(5)图二中甲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相对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1分)思维拓展18.(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包括了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古文明对世界的文化、宗教、哲学、艺术、科学都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深远影响。(1)读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布示意图,四大文明发源地除 (填代号)外都位于亚洲。(1分)(2)聚落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形成的共同条件有 。乙地附近有丰富的 资源,为当地带来巨大的财富,丁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5分)(3)世界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形态也各不相同,甲地聚落沿河呈条带形状分布;各地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真实地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请分析乙地民居特点与气候之间的关系。(3分)(4)截至2023年9月17日,中国已有39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北京故宫等聚落建筑名列其中。分析中国注重传统聚落保护的原因。(3分)19.(7分)结合材料与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中国提出并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两种国家类型:甲为 国家,乙为 国家。(2分)(2)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出口的产品绝大部分为 ,加工程度高,乙出口的产品以 为主。(2分)(3)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依据是 。(1分)A.人口的多少B.人种的差异C.军事力量的强弱D.经济发展水平(4)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图中信息,甲、乙两图反映出世界面临的问题之一是 。 (1分)(5)国际上把甲、乙两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称为“南北差距”;把它们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 ”。(1分)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时间:40分钟 分值:45分)(选择题1~16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基础必会 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月1日,日本人口总数约为1.2156亿(不计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相较上年减少86万,已连续15年呈减少态势。结合材料,完成1~3题。1.导致日本人口连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D)①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下降②教育资源丰富③医疗水平落后④养育成本上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这种态势不断持续,可能会造成(C)A.学前教育发展迅速B.劳动力过剩C.企业用工成本增加D.人口老龄化进程减慢3.面对出现的人口问题,日本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A.限制移民流入B.鼓励生育C.提前退休D.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2025·重庆期末)“你好!重庆”2024重庆国际旅行商大会于2024年11月26日举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相聚重庆,助渝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据此完成4、5题。4.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先民们因地制宜地在江边修建的重庆特色民居是(A)A.吊脚楼B.土楼C.蒙古包D.窑洞5.为更好地完成大会工作,各位志愿者都在积极学习外语。以下关于世界的语言描述正确的是(C)A.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B.法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官方语言C.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025·济宁期末)欧洲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不仅是米兰市的象征,也是人们对古代文明和建筑艺术的敬仰和追忆。读下图,完成6、7题。6.米兰大教堂属于 (宗教)的建筑(C)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印度教7.该地居民多金发碧眼,皮肤较白,属于(B)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2025·遵义期末)2024年11月14日,由中国和秘鲁共建,中国企业控股和投资开发的钱凯港正式开港,目前成为拉美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中秘友好经贸往来新的连接点和沟通桥梁。据此完成8、9题。8.秘鲁在两国合作中具有的优势是(B)A.技术先进B.矿产丰富C.管理经验D.雄厚资金9.中国和秘鲁合作建设钱凯港有利于(D)①提高教育水平 ②实现互惠互利③完善基础设施 ④推动经贸合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能力进阶 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80亿,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某同学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11.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C)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川西林盘”是我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地区独有的聚落形态,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房舍、林木、农田和灌渠相辅相存,完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如图为林盘景观图和林盘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12.“川西林盘”的聚落类型及判断依据是(A)A.乡村—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B.城镇—生产活动以工业为主C.乡村—森林茂密,河流众多D.城镇—道路密集,交通便利13.“川西林盘”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高寒,物种匮乏C.山高林密,地表崎岖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14.为了实现“川西林盘”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C)①突出特色,发展生态农业②拆除重建,建设规模化小区③注重保护,留存文化遗产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第21届中国—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博览会、峰会于2024年9月24-2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据此完成15、16题。15.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属(D)A.亚太合作B.拉美合作C.南北合作D.南南合作16.小明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B)A.国际竞争激烈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C.国际矛盾和冲突加剧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17.(10分)探究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探究主题:世界人口、城市分布规律。探究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探究过程:搜索相关的资料,分析人口、城市分布规律。(一)人类密集地区称为“人类大陆”,图一为“人类大陆”图。(1)据“人类大陆”图分析,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图中“人类大陆”①处是亚洲的东部地区,②处是亚洲的南部地区,③处是欧洲西部地区,④处是北美洲东部地区。(3分)(二)海陆位置也是影响人类分布的因素之一,图二是世界部分大城市分布简图。(2)图二中纬度相近的A、B、C三地,A、C两地人口、城市密度明显大于B地。据此推测,从海陆位置来看,世界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1分)(三)图三是不同海拔地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3)从地形地势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形类型)地区。(2分)归纳总结:(4)城市聚落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人口密集地区也是城市聚落集中分布地区。据此推测,世界的城市聚落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海陆)、平原(地形类型)地区。另外,气候温和、降水较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也容易形成大的城市聚落。(3分)迁移应用:(5)图二中甲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相对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宜人的居住。(1分)思维拓展18.(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包括了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古文明对世界的文化、宗教、哲学、艺术、科学都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深远影响。(1)读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布示意图,四大文明发源地除甲(填代号)外都位于亚洲。(1分)(2)聚落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形成的共同条件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气候温暖等。乙地附近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当地带来巨大的财富,丁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水热条件好,工业、农业和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等。(5分)(3)世界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形态也各不相同,甲地聚落沿河呈条带形状分布;各地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真实地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请分析乙地民居特点与气候之间的关系。(3分)答:这里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所以民居是平顶的;墙体较厚,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窗户较小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4)截至2023年9月17日,中国已有39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北京故宫等聚落建筑名列其中。分析中国注重传统聚落保护的原因。(3分)答:传统聚落从不同方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的历史记忆具有不可复制性。19.(7分)结合材料与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携手共同应对。中国提出并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两种国家类型:甲为发达国家,乙为发展中国家。(2分)(2)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出口的产品绝大部分为工业制成品,加工程度高,乙出口的产品以资源型的农产品、矿产品为主。(2分)(3)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依据是D。(1分)A.人口的多少B.人种的差异C.军事力量的强弱D.经济发展水平(4)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图中信息,甲、乙两图反映出世界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国际贸易不平等。 (1分)(5)国际上把甲、乙两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称为“南北差距”;把它们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 学生版.docx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