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质量检测(一)(第一至第五章)(40分钟 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5·福州三模)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中国空间站。截至目前,中国已将26名航天员41人次送上太空。图1为太阳系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C)A.太阳和月球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恒星B.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C.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液态水和温度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2.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地球运转到图2中的(D)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①段3.从飞船发射的4月24日至地生中考的6月21日,福州的昼夜长短及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是(A)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B.昼短夜长,且昼渐短C.物体影子变长,且朝北D.物体影子变短,且朝南 (2025·济南一模)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南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发射当天,南海(A)、菲律宾海南部(B)、南太平洋(C)三个海域设有相关禁航区域。下图为世界局部海陆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完成4、5题。4.发射当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情况是(A)A.昼夜大致平分B.白昼达到最长C.出现极昼现象D.黑夜处于最长5.训练模拟弹头落入预定海域C的位置最靠近(A)A.(10°S,146°W)B.(10°N,146°W)C.(10°S,146°E)D.(10°N,146°E) 为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东东同学的学校组织开展了地理研学活动。如图为开展本次活动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A、B、C、D区域表示陡崖地形部位的是(D)A.AB.BC.CD.D7.东东同学在研学活动中得出了以下结论,表述正确的是(D)A.河流C处河段由东南流向西北B.与山峰B相比,山峰A的海拔较高C.甲、乙两村实际直线距离约3 500米D.村道弯曲主要受居民点分布和地形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①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B.②③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④处于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D.M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9.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具特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A.甲区域人文景观众多,典型代表有埃菲尔铁塔B.乙区域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C.丙区域能看见鸵鸟在散步,北极熊和企鹅在对话D.丁区域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旅游业不发达 地中海曾是一片规模巨大的海洋,大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大西洋唯一通道中断。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发生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如图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的原因是(C)A.非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碰撞挤压B.非洲板块和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11.直布罗陀海峡重新打开后对地中海沿岸带来的影响是(B)①利于陆生动物南北迁徙②桑田变沧海③年降水量增加④气温年较差变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5 广安学业考)2025年4月,一场罕见的沙尘入川。受地形影响,沙尘快速沉降,四川盆地内多地出现浮尘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浮尘的是(A)13.沙尘天气出现时,同学们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D)①做好天气监测和预警②及时关好门窗③外出时佩戴口罩④回家后立即洗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圣赫勒拿岛是英国的一个小岛,该岛离非洲西岸1 950千米,离南美洲东岸3 400千米。岛上有40种其他地区没有发现的植物。隶属于圣赫勒拿岛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是全世界最偏远而有人居住的离岛。读图完成14、15题。14.圣赫勒拿岛位于(A)A.大西洋B.印度洋C.北冰洋D.太平洋15.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虽然是全世界最偏远而有人居住的离岛,但该岛气候温和,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年降水量在500~700毫米,适合人类居住,有益于健康。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判断,当地属于(B)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撒马尔罕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绘撒马尔罕:“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如图为撒马尔罕古城远景照片。读图,完成16~18题。 16.古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撒马尔罕城(D)①为乡村聚落②以种植水稻为主③为城市聚落④以商贸交易闻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撒马尔罕古城中民居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A.平顶房屋-降水较少B.竹木材质-森林广布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D.门窗宽大-光照不足18.图片中部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反映出当时的建造者信奉(C)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 下图为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分布图。据此完成19、20题。19.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C)A.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B.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C.发展中国家全部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亚洲D.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20.下面框图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③处应填入的内容为(A)A.历史上遭受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B.掌握高新技术,购买廉价原材料C.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出口产品价格低D.销往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二、综合题(共3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 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时代楷模”称号。截至2024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16年,到访45个国家和地区,航迹遍布三大洋六大洲,为29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如图为“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到访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1)“和平方舟”号先后10多次走出国门。2018年“和平方舟”号从舟山到加勒比海途中主要航行在太平洋,由加勒比海到西班牙最近的航海路线,要经过大西洋。(2分)(2)“和平方舟”号到达智利,得知当地房屋安全性能很高,主要是因为当地多发地震地质灾害,该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到达东南亚后,发现当地民居多为竹楼,主要是因为当地气候湿热,竹楼可以散热防潮。途经中东,发现当地民居墙厚窗小,受当地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4分)(3)行驶到澳大利亚,发现该地居民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且多数信奉基督教。(2分)(4)“和平方舟”号从肯尼亚到西班牙,经过苏伊士运河。到达西班牙后,发现当地葡萄品质优良,盛产葡萄酒,主要因为当地的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适宜葡萄生长。(2分)22.气候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地理要素。由于世界各地所处位置不同,地表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图1),回答下列探究问题。(10分)【发现气候分布规律】(1)热带地区,以非洲大陆为例,赤道附近低海拔地区主要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向南北两侧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两极地区分布着寒带气候。(2分)(2)温带地区,以亚欧大陆为例,大陆东岸分布着两种季风气候;大陆内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分布着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探究气候影响因素】同学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设计了“温带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简图(图2)”,总结出了如下结论:(3)温带地区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冷暖差异”“干湿同在”,字母代表气候类型,其中A→B或C→D的变化,其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B→E→D的变化,其主导因素是海陆因素。(2分)【对比气候特征差异】资料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老舍《济南的冬天》(4)据图3描述济南的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分)(5)读图3分析,为什么老舍先生觉得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呢 (4分)答:伦敦冬季阴雨连绵,晴天少。23.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探究,请参照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探究过程: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如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又如沙漠中聚落选址在大河绿洲沿岸;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交汇处。(1分)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2)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较多,规模较大;而气候寒冷的两极、干燥的沙漠地区和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聚落较少。(2分)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3)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团块状(团块状/条带状),山区聚落多沿山麓、谷地延伸呈条带状(团块状/条带状),影响两种聚落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因素是地形。读某地不同坡度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说出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是坡度10°~15°(数值范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4分)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4)从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其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条件。(1分)探究结论:(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2分) 阶段质量检测(一)(第一至第五章)(40分钟 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5·福州三模)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中国空间站。截至目前,中国已将26名航天员41人次送上太空。图1为太阳系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太阳和月球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恒星B.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C.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大气、液态水和温度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2.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地球运转到图2中的( )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①段3.从飞船发射的4月24日至地生中考的6月21日,福州的昼夜长短及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B.昼短夜长,且昼渐短C.物体影子变长,且朝北D.物体影子变短,且朝南 (2025·济南一模)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南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发射当天,南海( )、菲律宾海南部( )、南太平洋( )三个海域设有相关禁航区域。下图为世界局部海陆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完成4、5题。4.发射当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情况是( )A.昼夜大致平分B.白昼达到最长C.出现极昼现象D.黑夜处于最长5.训练模拟弹头落入预定海域C的位置最靠近( )A.(10°S,146°W)B.(10°N,146°W)C.(10°S,146°E)D.(10°N,146°E) 为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东东同学的学校组织开展了地理研学活动。如图为开展本次活动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A、B、C、D区域表示陡崖地形部位的是( )A.AB.BC.CD.D7.东东同学在研学活动中得出了以下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A.河流C处河段由东南流向西北B.与山峰B相比,山峰A的海拔较高C.甲、乙两村实际直线距离约3 500米D.村道弯曲主要受居民点分布和地形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图,完成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B.②③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④处于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D.M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9.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具特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区域人文景观众多,典型代表有埃菲尔铁塔B.乙区域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C.丙区域能看见鸵鸟在散步,北极熊和企鹅在对话D.丁区域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旅游业不发达 地中海曾是一片规模巨大的海洋,大约560万年前,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地中海与大西洋唯一通道中断。直到约533万年前,直布罗陀地区发生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完全被打开,海水重新注入地中海。如图为地中海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直布罗陀海峡彻底闭合的原因是( )A.非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碰撞挤压B.非洲板块和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C.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11.直布罗陀海峡重新打开后对地中海沿岸带来的影响是( )①利于陆生动物南北迁徙②桑田变沧海③年降水量增加④气温年较差变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5 广安学业考)2025年4月,一场罕见的沙尘入川。受地形影响,沙尘快速沉降,四川盆地内多地出现浮尘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浮尘的是( )13.沙尘天气出现时,同学们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①做好天气监测和预警②及时关好门窗③外出时佩戴口罩④回家后立即洗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圣赫勒拿岛是英国的一个小岛,该岛离非洲西岸1 950千米,离南美洲东岸3 400千米。岛上有40种其他地区没有发现的植物。隶属于圣赫勒拿岛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是全世界最偏远而有人居住的离岛。读图完成14、15题。14.圣赫勒拿岛位于( )A.大西洋B.印度洋C.北冰洋D.太平洋15.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虽然是全世界最偏远而有人居住的离岛,但该岛气候温和,夏天凉爽,冬天温暖,年降水量在500~700毫米,适合人类居住,有益于健康。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判断,当地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撒马尔罕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绘撒马尔罕:“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如图为撒马尔罕古城远景照片。读图,完成16~18题。 16.古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撒马尔罕城( )①为乡村聚落②以种植水稻为主③为城市聚落④以商贸交易闻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撒马尔罕古城中民居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平顶房屋-降水较少B.竹木材质-森林广布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D.门窗宽大-光照不足18.图片中部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反映出当时的建造者信奉(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道教 下图为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分布图。据此完成19、20题。19.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B.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C.发展中国家全部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亚洲D.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20.下面框图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③处应填入的内容为( )A.历史上遭受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B.掌握高新技术,购买廉价原材料C.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出口产品价格低D.销往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二、综合题(共3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 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时代楷模”称号。截至2024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16年,到访45个国家和地区,航迹遍布三大洋六大洲,为29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如图为“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到访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1)“和平方舟”号先后10多次走出国门。2018年“和平方舟”号从舟山到加勒比海途中主要航行在 洋,由加勒比海到西班牙最近的航海路线,要经过 洋。(2分)(2)“和平方舟”号到达智利,得知当地房屋安全性能很高,主要是因为当地多发 地质灾害,该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到达东南亚后,发现当地民居多为竹楼,主要是因为当地气候湿热,竹楼可以 。途经中东,发现当地民居墙厚窗小,受当地 气候的影响。(4分)(3)行驶到澳大利亚,发现该地居民的通用语言是 语,且多数信奉 教。(2分)(4)“和平方舟”号从肯尼亚到西班牙,经过 运河。到达西班牙后,发现当地葡萄品质优良,盛产葡萄酒,主要因为当地的气候,夏季 的气候特点适宜葡萄生长。(2分)22.气候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地理要素。由于世界各地所处位置不同,地表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图1),回答下列探究问题。(10分)【发现气候分布规律】(1)热带地区,以非洲大陆为例,赤道附近低海拔地区主要分布着 气候,向南北两侧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和 气候;两极地区分布着寒带气候。(2分)(2)温带地区,以亚欧大陆为例,大陆东岸分布着两种季风气候;大陆内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分布着地中海气候与 气候。(1分)【探究气候影响因素】同学们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设计了“温带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简图(图2)”,总结出了如下结论:(3)温带地区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冷暖差异”“干湿同在”,字母代表气候类型,其中A→B或C→D的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B→E→D的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2分)【对比气候特征差异】资料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老舍《济南的冬天》(4)据图3描述济南的气候特征: 。(1分)(5)读图3分析,为什么老舍先生觉得在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呢 (4分)23.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探究,请参照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0分)探究主题: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探究过程: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世界文明多为大河文明,如中国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又如沙漠中聚落选址在大河绿洲沿岸;同时,水源影响交通运输,所以聚落多分布于 交汇处。(1分)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2)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较多,规模较大;而气候 的两极、干燥的沙漠地区和气候 的热带雨林聚落较少。(2分)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3)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 (团块状/条带状),山区聚落多沿山麓、谷地延伸呈 (团块状/条带状),影响两种聚落呈现出不同形态的因素是 。读某地不同坡度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说出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是坡度 (数值范围)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4分)其他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4)从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其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条件。(1分)探究结论:(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 、 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质量检测(一)七年级上册 - 学生版.docx 阶段质量检测(一)七年级上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