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课件(共98张PPT)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课件(共98张PPT)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简介

(共98张PPT)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考点清单 夯基础
聚焦贵州 知命题
实战演练 提能力
重点实验 精探究
考点一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遗传和变异
(1)遗传:指亲子代间的 性,如父子俩都是卷发。
(2)变异:指亲子代间及子代个体间的 ,如母亲是卷发,儿子是直发。
相似
差异
2.生物的性状
(1)性状:生物体 、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有些性状用肉眼观察不到,如人的ABO血型。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 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的直发和卷发。
形态结构
同一种
基因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获取转基因番茄过程示意图
①转基因番茄的获得,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受 控制的,在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 。
基因
②图示过程运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转基因番茄是由被转入目的 的细胞发育而来的,克隆羊多莉则是由被转入乳腺细胞的
发育而来的。
③应用:科学家把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之产生胰岛素。
(2)性状受 控制,也受 的影响。生物体的性状是由 .
共同决定的。
转基因技术
基因
融合细胞
基因
环境
基因
组成和环境
考点二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DNA和染色体
DNA
(1)基因:是有 的DNA片段,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 上。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所以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且是成对存在的,DNA和基因也是 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它们都是 存在的。
遗传效应
相同位置
细胞核
染色体
成对
成单
(4)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①层级关系:染色体>DNA>基因
一个
②数量关系:细胞核中一条染色体上有 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 基因。即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基因数。
多个
2.基因的传递
(1)基因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桥梁”是 和 。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都会 ,是 进入生殖细胞。如人正常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 条,精子中染色体有 条,卵细胞中染色体有 条,受精卵中染色体有 条,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
(2)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新个体”可表示为2n(46条)→n(23条)→2n(46条)→2n(46条)。
精子
卵细胞
减少一半
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
46
23
23
46
(3)①通过“模拟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理解基因是随染色体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可以产生 .
不同的生殖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以及由这些受精卵发育成的新个体也会多种多样。
②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另一条来自 。
基因
组成
父亲
母亲
考点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为 . 性状,如高茎;未表现出的性状为 性状,如矮茎。
②判定方法:亲代性状表现相同时,无中生有,有为隐。亲代个体均为纯合子时,凭空消失,失为隐。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通常用 英文字母表示,如“D”。
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通常用 英文字母表示,如“d”。
显性
隐性
大写
小写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 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 。
(4)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如果子一代自交,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的机会 ,子二代决定豌豆高茎、矮茎的基因组成会有 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但
还会遗传下去。
成对存在
一个
相等
DD、Dd、dd
隐性基因
(5)基因组成(用D、d表示)
①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茎)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 。
②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基因组成有两种: 。
dd
Dd和DD
2.禁止近亲结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或者 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2)原因: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似,同时含有 的可能性越大,近亲婚配后,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越大。
直系血亲
三代以内
隐性致病基因
考点四 人的性别决定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图示
(2)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①常染色体:是指在男女之间没有差别的染色体。正常人的体细胞内有
常染色体,其上的基因控制除性别以外的其他性状。
②性染色体:是指与性别 的染色体。正常人体细胞内有 性染色体,男性体内的性染色体为 ,女性体内的性染色体为 ,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22对
有关
1对
XY
XX
(3)比较
比较项目 男性 女性
体细胞 染色体组成        
性染色体组成 XY    
生殖 细胞 染色体组成     22条+X
性染色体     X
22对+XY
22对+XX
XX
22条+X或22条+Y
X或Y
2.生男生女的奥秘
性染色体的组成
(1)人的性别是由 决定的。
(2)精子有2种(含 的精子、含 的精子);卵细胞有 种(含 的卵细胞)。
(3)如果含 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代性别是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如果含 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代性别是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 )。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因此生男生女的比例大致为 。
X染色体
Y染色体
1
X染色体
Y染色体
XY
X染色体
XX
均等
1∶1
考点五 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类型
(1)依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
①可遗传的变异:由 的变化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②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 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遗传物质,一般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遗传物质
环境
(2)依据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①有利变异: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如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变异。
②不利变异:不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幼苗体内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导致死亡)。
2.人类应用遗传和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选育、 、诱变、基因工程等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
(1)人工选择育种:如高产奶牛品种的培育等。
(2)杂交育种:如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等。
(3)转基因育种:如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等。
(4)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如太空椒的培育等。
杂交
实验梳理
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探究人的性别决定,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2.材料用具:黑、白围棋子,纸盒等。
实验 模拟人的性别决定
3.实验步骤:
(1)黑围棋子代表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2)3人一组,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精子;再将1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这10枚围棋子表示卵细胞。
(3)将装有“精子”的纸盒摇匀后,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中抓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枚棋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若两枚棋子为“黑白”,则代表性染色体组成为 ,即男孩;若两枚棋子为“白白”,则代表性染色体组成为 ,即女孩。
(4)每次取完记录后,都要将棋子放回原纸盒,摇匀再取,重复步骤(3),共记录10次。
(5)统计全班各小组模拟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取平均值,以减
XY
XX
小实验误差。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4.数据与结论
组合 方式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平均值
A (黑白) 5 4 6 7 3 5
B (白白) 5 6 4 3 7 5
根据该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分析
(1)随即取样: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应该用 . 的纸盒,取完一次摇匀后再取、闭眼摸棋子等方式做到 取样。
(2)科学性原则:为保证精子和卵细胞的数量,减小偶然性,每次取完记录后,应将取出的围棋子 ,摇匀后再取,最后求全班各组实验结果的 。
不透明
随机
放回原纸盒
平均值
一题通关 如图一是人体某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图二是改进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的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表格是某班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迁移应用
操作步骤:①取两个密闭装置(小管下端透明,只能看到一粒弹珠),一个装白色弹珠10粒;另一个装白色弹珠与黑色弹珠各10粒。②将装置正立,摇匀。③将装置倒立(如图二)。④记录下端看到的弹珠颜色组合。⑤重复步骤②至④,共10次,统计组合出现的次数。
弹珠颜色组合实验结果记录表
组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比例
白白 2 6 3 5 4 9 6 5 7 5
白黑 8 4 7 5 6 1 4 5 3 5
(1)据图一可知该人的性别为 性,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 条性染色体。
(2)图二中白色弹珠模拟的是性染色体 。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小雅为单眼皮,经询问得知小雅的父亲为天生的双眼皮,母亲为天生的单眼皮。请推测小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 . (双眼皮由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基因a控制)。
(4)小雅说她的父母准备生第三个小孩。请预测第三个小孩为双眼皮男孩的概率为 。
(5)科学态度 在做统计数据分析时,对表格中第六组的数据应该保留还是

1
X
Aa
25%
保留
舍弃 。
命题点一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贵阳2023.16(1)]
(1)相对性状的判定:①一种生物;②同一种性状;③不同表现类型。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属于相对性状。
(2)相对性状并不一定只有两种表现类型,如人的ABO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不同的表现类型。
(3)生物的有些性状是生物的外在表现类型,是肉眼可见的;有些性状是生物的内在表现
类型,难以直接观察到,如人的ABO血型。
1.(2025贵州模拟)下列描述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抗稻瘟病与抗条斑叶枯病
B.兔的长耳与短耳
C.人的先天惯用左手与先天惯用右手
D.豌豆的皱粒与圆粒
A
2.(2025黔南期中)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种生物个体往往具备多种不同性状
B.所有生物的性状都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
C.性状是指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D.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相似性状相对较多
3.西瓜果皮的颜色、瓜瓤的甜度、种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些特征叫作( )
A.遗传 B.变异 C.基因 D.性状
B
D
4.韭菜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呈黄色,称为“韭黄”,在光照环境下生长为绿色的韭菜。这个现象说明( )
A.生物的性状仅受基因控制
B.生物的性状仅受环境控制
C.生物的性状与环境有关
D.环境会改变生物的基因
C
5.(2025黔南期中)198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生长迅速、体积比正常小鼠大的转基因超级鼠。这个事实说明控制性状的是( )
A.基因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肪
A
命题点二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贵阳2023.16(2),贵阳2024.16]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全称为脱氧核糖核酸,呈双螺旋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的DNA。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结构关系上DNA包含基因,数量关系上DNA的数量少于基因的数量;DNA和蛋白质可构成染色体,故结构关系上染色体包含DNA,数量关系上一般染色体数量与DNA数量相等。
(3)染色体和基因在人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1.(2025黔东南模拟)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变化,组成染色体的物质是( )
A.DNA和糖类 B.DNA和蛋白质
C.RNA和脂质 D.RNA和蛋白质
B
2.(2025遵义模拟)如图是基因、DNA、染色体三者关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染色体
B.②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②上只有一个蛋白质分子
D.基因a和基因b不是等位基因
D
3.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
A.46条 B.23对 C.23条 D.12对
4.推理判断 如图为染色体中蛋白质、DNA和基因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 )
A.蛋白质、DNA、基因
B.蛋白质、基因、DNA
C.基因、DNA、蛋白质
D.DNA、基因、蛋白质
C
A
5.如图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条③上通常有多个DNA分子
B.①是DNA,②是蛋白质
C.主要的遗传物质是①,③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①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A
6.(2025毕节期中)下列有关D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储存遗传信息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能控制性状的基因
C.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中相对应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基本相同
D.不同人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结构有一定差异
B
命题点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贵阳2023.16(2),贵阳2024.16]
(1)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①比较亲代和子代的性状:在子代中“凭空消失”的性状和“无中生有”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
②利用比例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若子代性状之比为3∶1,则占“3”的为显性性状,占“1”的为隐性性状。
(2)利用逆推法判断亲子代的基因组成: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组成必为两个隐性基因,并且这对基因一个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故可推知其双亲各有一个隐性基因,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推测出其基因组成。
(3)控制性状的基因组成杂合(Dd)时,虽然隐性基因(d)控制的性状没有表现,但隐性基因(d)并没有受显性基因(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4)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但不是一定患遗传病。
1.(2025毕节期中)A和a分别代表有耳垂基因和无耳垂基因,基因组成均为Aa的一对夫妇,理论上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
A.有耳垂1/4,无耳垂3/4
B.有耳垂3/4,无耳垂1/4
C.有无耳垂各占1/2
D.全部有耳垂
B
2.原因分析 22岁的李某和21岁的韩某是表兄妹,我国《民法典》明确禁止近亲结婚,像李某和韩某这种表亲关系就属于近亲范畴。以下关于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正确的是( )
A.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
B.近亲结婚后代的身高普遍较矮
C.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有生理缺陷
D.近亲结婚会导致家庭关系复杂,不利于社会和谐
A
3.一题多设问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某生物实验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清明节前后种了些豌豆,以便对豌豆进行植物性状遗传的实践和研究。黄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受一对基因控制(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实验三中,亲代和子代都是皱粒,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
(2)从图中的实验一判断, 为显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 .
.

(3)如果实验一中子代圆粒的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情况,下图中可以表示两种基因组成比例的是 。
遗传
圆粒
亲代均
是圆粒,子代出现了新的性状皱粒,新出现的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圆
粒是显性性状

(4)科研人员又让实验二中豌豆子代的圆粒豌豆进行自交,所结出的豌豆子二代中圆粒的基因组成是 。
DD或Dd
4.(2024贵阳)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他用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都是高茎的,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据此他提出问题:
第一,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
第二,为什么子一代没有出现的矮茎,在子二代又出现了呢
他用假说—演绎法尝试进行解释。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他提出遗传因子(后被称为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假说,用D、d分别代表控制高茎、矮茎的基因。据此推测用于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2)已知亲本产生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子一代)。他提出生殖细胞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D对d为显性,d在子一代中没有消失的假说。推测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 ,它表现出 (填“D”或“d”)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孟德尔将高茎称为

DD和dd
Dd
D
显性性状
(3)已知子一代产生雌雄生殖细胞。他提出子一代豌豆分别产生含D、d的雌雄生殖细胞且比例相同,雌雄生殖细胞是随机结合的假说。推测子二代中出现矮茎的原因是 .

子一代产生的D和d的生殖细胞随机组合,
易错判断
肤色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患白化病的孩子。( )
两个个体的d基因组合时形成基因组成为dd的矮茎性状
×
命题点四 人的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生男生女在受精时就已经决定了。
(2)性染色体传递规律:父亲总是把Y染色体传给儿子,把X染色体传给女儿;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也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
(3)每胎生男生女的概率都是50%,与第几胎无关。
(4)性染色体并非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体细胞中也有性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并非只有性染色体,也有常染色体。
1.(2025六盘水期中)下列关于人类性别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男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
B.生男生女取决于母亲卵细胞的类型
C.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女儿,再生一个儿子的概率是100%
D.一般情况下,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D
2.类比推理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如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该果蝇能产生两种生殖细胞
C.该果蝇为雄性个体
D.果蝇体细胞中共有3对染色体
D
3.(2025遵义期末)正常男性体细胞、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
A.22对常染色体+XX、22条常染色体+X
B.23对常染色体+XX、22条常染色体+X
C.22对常染色体+XY、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D.23对常染色体+XY、22对常染色体+X或22对常染色体+Y
C
4.(2025黔东南模拟)如图是某人染色体组成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人的性别是 。
(2)其X染色体来自 (填“父亲”或“母亲”)。
(3)第23对染色体为 (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
(4)人的性别决定于 形成时。
男性
母亲
性染色体
受精卵
1.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
2.女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

易错判断
×
命题点五 生物的变异 [贵阳2023.10]
(1)区分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的本质是看遗传物质是否改变(染色体、DNA和基因)。
(2)在选育生物新品种的方法中,都是以遗传物质为基础,通过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的可遗传的变异,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出符合人们意愿的变异品种。
1.(2025六盘水期中)种子作为农业“芯片”,关系到中国人的饮食安全。我国农业育种专家将种子搭载“神舟十号”遨游太空,并培育出稳产、高产、成穗率高的“航宇19”小麦新品种。获得这种新品种的方法
是( )
A.诱变育种 B.人工选择育种
C.杂交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A
2.生活情境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种在肥沃土壤里的水稻颗粒饱满
B.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变得发达
C.单眼皮做过整形手术后成为双眼皮
D.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育出白化病女儿
D
3.(2025遵义模拟)转基因产品逐步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下列有关转基因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定向改良动植物品种
B.转基因生产的食品会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
C.转基因生物的新性状是不遗传的变异
D.转基因产品对人类有益无害
A
4.(2025黔南期中)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
是( )
A.水肥充足处长出的小麦穗大粒多
B.父母常年在田地里劳作,皮肤被晒得黝黑
C.把黑头发染成金黄色头发
D.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含糖量高的甜菜
D
5.思维进阶 新蒲虾子镇辣椒享誉全国,虾子辣椒个小、色红、味辣、饱满、肉厚,某地将虾子辣椒引种到当地后,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导致辣椒的大小、辣度、饱满程度都发生了变化。根据上述引种过程,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辣椒的这种变异为不遗传的变异
C.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有利
D.变异使生物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
C
易错判断
1.变异在自然界中是偶然现象。( )
2.高产抗倒伏小麦属于有利变异,人类的血友病属于不利变异。( )
3.不同品种菊花的出现是变异的结果。( )
4.基因突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
×


×
1.(2025黑龙江)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耳和卷毛
B.小华的A型血和小丽的B型血
C.羊的长毛和卷毛
D.人的身高和体重
B
2.(2025黑龙江)下列方法使生物产生的变异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
A.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B.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
C.太空漫游后培育太空椒
D.水肥充足导致小麦麦穗大
D
3.(2025黑龙江)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将开蓝色花的风信子中控制合成蓝色色素的类黄酮酶合成的基因导入红色蝴蝶兰植株中,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蝴蝶兰。其应用的技术是( )
A.克隆 B.转基因
C.杂交 D.嫁接
B
4.(2025广东)黄瓜叶中的苦味物质可抵御虫害,有苦味和无苦味分别由B、b基因控制。基因组成均为Bb的黄瓜杂交,子代中能防虫的黄瓜个体理论上占( )
A.25% B.50%
C.75% D.100%
C
5.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如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B.果蝇体细胞中有3对染色体
C.该果蝇个体的性别为雄性
D.该果蝇可产生两种生殖细胞
B
6.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组合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若用E、e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则Ⅱ组中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
D
A.EE B.Ee C.ee D.EE或Ee
组别 亲本 子代 长翅 残翅
Ⅰ 长翅×残翅 17 0
Ⅱ 长翅×长翅 130 56
7.演绎推理 (2025广西)马的黑毛和栗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E、e)控制。根据下图所示杂交实验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A.马的黑毛是隐性性状
B.子代栗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EE
C.亲代中双亲的基因组成均为Ee
D.亲代的黑毛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C
8.(2025河北)宋代《荔枝谱》记载“荔枝以甘为味,虽百千树莫有同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甘味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
B.环境会影响荔枝的甘味
C.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D.荔枝的变异都可以遗传
D
9.水毛茛是一种小型的水生植物,半浮半沉,浮在水面上的叶子呈扁平状,而沉在水中的叶子呈细丝状,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水下和水上叶片的基因不同
B.叶片形态的不同是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叶片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基因发生改变
D.该现象说明基因相同,性状也一定相同
B
10.在蜜蜂群体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以繁殖后代,其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下列对蜂王细胞中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基因的组成成分相同
B.一个DNA分子就是一条染色体
C.体细胞中有32个基因
D.成熟的卵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D
11.如图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③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②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成单存在
C.正常人的所有细胞中,②的数量都为23对
D.体细胞中④的数目和③的数目一定相等
A
12.人的双、单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单眼皮的夫妇生育不出双眼皮的孩子。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你认为孩子母亲的基因组成应是( )
A.AA B.Aa
C.aa D.AA或Aa
B
13.下列有关正常人的生殖与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数目是1条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对
C.男孩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D.女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D
14.如图是柑橘小实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雄性柑橘小实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B.图乙个体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的比例为1∶1
C.雄性柑橘小实蝇的精子中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
D.雌性柑橘小实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6对+XY
B
15.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能在亲代、子代间传递
B.可遗传的变异可以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或新的类型
C.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性
D.在转基因技术中,提供外源基因的生物被称为转基因生物
B
16.番茄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4条,其红果和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番茄果色的遗传,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番茄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
B.根据实验二可判断番茄的黄果为显性性状
C.实验一和实验三子代中红果番茄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
D.将实验三子代中红果番茄自花传粉,后代可能会出现黄果
实验组别 亲本组合 子代性状
实验一 红果×红果 红果、黄果
实验二 黄果×黄果 黄果
实验三 红果×黄果 红果、黄果
D
17.(2025河北)家中久放的水果周围常能看到果蝇飞舞。实验小组采集果蝇进行培养,观察发现,果蝇幼虫蠕动取食,有些幼虫取食时极为“活跃”,5分钟内的移动距离是“不活跃”幼虫的4倍。小组成员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杂交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放大镜观察采集到的果蝇成虫,看到其身体分节并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3对足,据此判断果蝇属于 (填“环节”或“节肢”)动物。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如图乙所示。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乙可表示图甲成虫中 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该成虫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理论上,子一代幼虫中雌雄比例为 。
节肢
雌性
4
1∶1
(3)果蝇幼虫取食“活跃”与“不活跃”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甲推断,取食“活跃”为 性状。
(4)小组成员继续实验。子一代幼虫发育成熟后,让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二代幼虫中,“活跃”与“不活跃”的个体比例接近3∶1。用A、a表示控制该行为的基因,子一代幼虫的基因组成为 。子二代果蝇中,与图甲雌性成虫的基因组成和性别均相同的概率为 。
显性
Aa
1/8(或12.5%)
18.(2025新疆)黄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成为首个被基因测序的作物。科研人员对黄瓜果实的果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子代
甲 有果刺×有果刺 有果刺∶无果刺=3∶1
乙 有果刺×无果刺 有果刺∶无果刺=1∶1
(1)黄瓜的有果刺和无果刺是一对 ,可以确定该性状显隐性的组别是 ,该组子代中无果刺黄瓜的基因组成是 (用T和t表示)。
(2)黄瓜雌花的卵细胞中有7条染色体,它的果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是 条。
(3)科研人员发现相较于无果刺黄瓜而言,有果刺黄瓜不容易受到蚜虫的侵害。从这一角度分析,有果刺属于黄瓜的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4)相比贫瘠的土地,种植在肥沃土地中的黄瓜,果刺变得稀疏。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 共同决定的。
相对性状

tt
14
有利
环境
19.(2025上海)图甲是人体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图乙是某家族卷舌性状的遗传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体细胞中第23对染色体在男性和女性中形状差异较大,称为 . 染色体。图甲表示的是 (填“男性”或“女性”)的染色体组成。
(2)染色体是由DNA和 组成的。DNA中能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称为 。
(3)据图乙分析,父母都能卷舌,儿子不能卷舌,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
为 。

男性
蛋白质
基因
变异
20.(2025资阳节选)下面是某家族中有无白化病性状的调查示意图。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 (填数字)婚配组合及结果能判断出白化病是隐性性状。
(2)从理论上推算,3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用百分数表示)。
(3)据推断,7号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4)5号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来自1号的是 染色体。
3、4
100%

Y
21.实践与探究 武川土豆是呼市地区的特产,全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某班学生在学习了知识后,开展了探究马铃薯的项目学习活动。
任务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1)同学们调查发现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最多的是
,该物质在消化道中被 中的酶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

中考新考法
淀粉
小肠
葡萄糖
任务二:马铃薯植株的繁殖方式
三位同学对于马铃薯的培育方法各抒己见,请将下列他们的讨论内容补充完整。
(2)小美说:“马铃薯在生产实践中常常采用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进行无性生殖的操作方法是 。”
把马铃薯块茎切成带有芽眼的小块进行培养
(3)小华说:“我认为,按照‘土豆革命’的要求,科研人员可以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培养的方法有 .
(写一种即可)。”
(4)小敏说:“科研人员还可以通过 技术将马铃薯植株的芽尖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脱毒马铃薯,提高产量。”
杂交育种(或诱变育种或转基因
育种或人工选择育种)
组织培养
任务三:马铃薯的遗传变异
同学们观察后发现,马铃薯有黄肉和白肉等类型,黄肉软糯,白肉脆爽。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们展开了对马铃薯黄肉和白肉的性状研究,其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有关基因用E、e表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 亲代 子代 黄肉 白肉
甲 黄肉 白肉 全部 0
乙 黄肉 黄肉 全部 0
丙 黄肉 白肉 98株 102株
丁 黄肉 黄肉 327株 110株
(5)根据 组可以判断马铃薯的显隐性性状,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6)要确定丁组子代黄肉马铃薯是不是纯种及其基因组成,请你帮助同学们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 .
.

甲、丁
Ee、ee
让该马铃薯个体与白肉个体
杂交,若后代全是黄肉个体,则该个体的基因组成为EE;若后代中既有
黄肉个体也有白肉个体,则该个体的基因组成为Ee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