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四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名画《千里江山图》中青绿色的颜料绿松石是无机盐
B.《本草衍义》中“磁石,色轻紫,石上破涩,可吸连针铁”,“磁石”指氧化铁
C.定窑烧制出的“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硅单质
D.古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其现象呈现出金属元素的焰色
2.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0.6 mol/L溶液 3 mol/L稀硫酸 0.05 mol/L溶液
① 25 3.0 2.0 3.0
② 25 2.0 3.0 2.0 3.0
③ 30 2.0 2.0 3.0
A.该实验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B.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实验②③,且
C.实验①用时1.5min,用草酸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025 mol/(L min)
D.若反应一段时间后速率明显增大,可能是有催化作用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为
B.含2 mol的浓硫酸与64g Cu共热,转移电子数小于
C.标准状况下,4.48 L含有的分子数为
D.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0.2 mol与0.6 mol充分反应后生成0.4 mol
4.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 目的
A 观察钠的燃烧
B 将硫酸酸化的溶液滴入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氧化性:
C 探究、对分解的催化效果
D 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3%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Fe电极附近的溶液取出后滴加溶液 检验牺牲阳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
A.A B.B C.C D.D
5.高铁酸盐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反应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则反应中共转移2 mol电子
C.钠元素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高铁酸钠做水处理剂既能杀菌也能去除悬浮物
6.工业上,常用乙烷脱氢制备乙烯,反应原理为 。恒温条件下,向2 L容器中充入0.36 mol,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in 10 14 25 43 47
0.081 0.090 0.112 0.120 0.120
A.10min时的正反应速率小于22min时的正反应速率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C.43min时再充入0.1 mol,反应正向进行,的转化率增大
D.相同温度下,当和的浓度都为0.15 ,的浓度为0.050 时,反应正向进行
7.硫化氢不稳定,可以利用其高温分解制备硫黄和氢气,反应为。在总压强为100 kPa的恒压条件下,充入的混合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的体积分数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平衡状态的线为b
B.图中M点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C.某温度下,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20%,则此时Ar的分压是20 kPa
D.随温度的升高,a、b两条线逐渐靠近,可能是由于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增大,的体积分数更衡状态
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如下离子,实验小组取10 mL该溶液进行下述实验(不考虑水解),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阳离子 、、、
阴离子 、、、
A.气体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可以确定无色溶液中含有
B.生成黄色沉淀C,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
C.由气体D可判断无色溶液中含有的的浓度为2 mol/L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F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
9.甲醇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甲醇合成汽油添加剂甲基叔戊基醚(,简写为T)的反应如下,反应式中各物质分别为:甲醇(简写为M)、2-甲基-2-丁烯(简写为A)、2-甲基-1-丁烯(简写为B)。
反应ⅰ: 。
反应ⅱ:
反应ⅲ: 。
实验小组为验证浓度越大的磷铝酸浸渍催化剂对以上反应的催化活性越好,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图中曲线表示的磷铝酸浓度为Ⅰ<Ⅱ<Ⅲ
C.降低温度,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大
D.达到平衡后加入M,不变
10.氮化硅陶瓷是一种烧结时不收缩的无机材料陶瓷。以、、(g)(沸点57.6℃,极易水解,具有腐蚀性)为原料在高温下制备氮化硅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结束后丁装置硬质玻璃管增重2.8g,己装置增重15.56g,不考虑在丙装置和戊装置中的损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丁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戊装置中的试剂为浓硫酸
D.该实验中氮化硅的产率为75%
11.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焦炭(沸点:4827℃)和1 mol发生反应,生成和硫蒸气()。反应在某温度达到平衡时,和的体积分数都等于40%。按相同投料方式发生上述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与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和的体积分数都等于40%时,中
B.图2中700℃时催化剂乙的活性比催化剂甲的高
C.A、B、C三点对应的反应状态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点
D.反应达到平衡后用作为吸收剂,可增大的转化率
12.利用温室气体实现有机物转化是环境治理和提高产能的重要研究。现有光电转化装置如图甲所示,在不同电压下进行光照电解实验,不同有机产物的法拉第效率(FE)随电压变化如图乙所示。
已知:,其中,,表示电解生成还原产物X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表示法拉第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Ni网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B.装置中的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
C.的电极反应式为
D.在电压为V条件下,生成的HCHO和HCO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则生成HCOOH的法拉第效率为30%
13.研究表明,Rh(Ⅰ)-邻氨基苯酚催化剂能有效提高主反应的选择性。Rh(Ⅰ)-邻氨基苯酚催化甲醇羰基化制乙酸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Rh(Ⅰ)配合物简写为TN],关于反应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历程中只有做催化剂
B.总反应为
C.增大LiI的用量,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经定量测定,反应历程中物质TN3含量最少,可能原因是TN3→TN4的活化能较高
14.利用乙醇进行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其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在650℃、100 kPa条件下,乙醇的进料速率为100 ;水醇(水与乙醇)的进料速率比与气体平衡产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水醇进料比为7:1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线可能表示的平衡产量
B.a线表示的平衡产量,则乙醇的平衡转化率为90%
C.反应Ⅲ的
D.温度高于650℃时,的平衡产量略有下降是由于平衡逆向移动
二、解答题
15.作为一种重要化工原料,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已知反应:。
(1)在恒温恒容装置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测得不同时间的和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1.00 0.36 0.12 0.08 0.072 0.072
2.00 1.20 0.90 0.85 0.84 0.84
①前10分钟内的平均速率 。
②下列可以作为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容器内 D.容器内NO和的浓度比为4:6
③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
(2)测得温度、压强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①根据图像可知: (填“>”“<”或“=”),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 。
②该反应 (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能自发进行。
(3)不同温度下NO的产率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16.催化加氢制甲醇,是资源化利用的极具前景的研究领域。涉及的主要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 。
(2)反应ⅲ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粒子用*标注。
相对能量为-1.3eV时,对应物质M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的能垒为 eV。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的结构稳定,活化分子百分数较低,需要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恒温恒压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ⅰ已达平衡
C.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水蒸气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升高温度,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减小,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增大
(4)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和3 mol,只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的平衡转化率与、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或CO的选择性。
①图中Y曲线代表 (填化学式)的选择性。
②的平衡转化率在250℃以后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原因为 。
③3.0 MPa,250℃反应达到平衡后,的物质的量为2.6 mol,反应ⅱ的长 [已知:对于气相反应,用组分B的平衡压强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如,为总压强,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17.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甲烷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在催化剂作用下和转化为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在合成的反应历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该催化剂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过程中,有C-H断裂和C-C形成
C.生成乙酸的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D.
(2)与的干法重整(DRM)反应可同时转化两种温室气体,并制备CO和,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已知:反应Ⅰ和反应Ⅱ的自发均需高温条件。
①向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和1 mol,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CO、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900K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用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表示反应Ⅲ的平衡常数 。900K后随温度升高,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原因为 。
②一定温度下,催化剂表面因积炭而造成活性中心被覆盖,孔隙被堵塞,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乃至丧失。积炭现象的发生通常是由下列反应引起的:
ⅰ.
ⅱ.
如图为甲烷催化重整中相关反应的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推测600℃时积炭现象主要由反应 引起。甲烷催化重整时,积炭反应几乎不可避免,判断理由是 。
(3)电解甲烷生产和炭黑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一项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在500℃时利用含的熔融碳酸盐电解甲烷,反应过程实现了无水、零排放。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Ni电极上产生的与Ni-YSZ电极上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8.从工业废渣[含、CuO、CuS、、FeS、、等]中回收砷和铜,能节约生产成本。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有机萃取剂的萃取反应为;
②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③、的分别为、,取。
(1)提高废渣氧化浸出率的方法有 (写出两条即可),可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并简述原因: 。
(2)“预中和”生成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深度氧化过程将全部氧化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中和除砷、铁”过程生成沉淀。常温下,欲使溶液中完全沉淀,且不产生沉淀,应控制pH为 。若“中和除砷、铁”后的溶液pH=2.0,,多次萃取后水相中为,则铜的萃取率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5)反萃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分液漏斗使用前有两处需检查是否漏液
B.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分层
C.反萃取后,被转移至水相
(6)用惰性电极电解500 mL“反萃取”后的溶液,一段时间后增大了0.04 mol/L,则阴极沉积的铜的质量为 g(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B
6.B
7.B
8.C
9.D
10.D
11.C
12.D
13.B
14.A
15.(1) 0.088 BC 58%
(2) < 一定
(3)900℃时反应达到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6.(1)-49.0
(2) 0.8
(3)AB
(4) 250℃以后以反应ⅱ为主,升高温度使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
17.(1)BC
(2) 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Ⅲ为放热反应,升温使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Ⅲ平衡逆向移动,但反应Ⅲ逆向进行的程度更大 ⅱ 温度较低时反应ⅱ容易自发进行,温度较高时反应ⅰ容易自发进行,无论温度高低,都有积炭反应自发进行
(3) 3:2
18.(1) 粉碎、搅拌、适当增大硫酸浓度等 否,后续步骤中用到的会将盐酸氧化为
(2)
(3)
(4) <6.3 99.90
(5)AC
(6)0.6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