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梅州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重10N的保龄球被人抛出,在水平的冰面上滑行40m停下来,保龄球在滑行过程中(  )
A.人对保龄球做功 B.重力对保龄球做了功 C.摩擦力对保龄球做了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如图是某汽油机的主要能量流向和相关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用机械能所占比例最大 B.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比最小
C.该汽油机的效率为35% D.增加机械的工作时间能提高汽油机效率
3.我国已成功发射的“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返回器使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关于此过程(其中BC段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小 B.AB段返回器的重力势能变小
C.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减小 D.A到D的全过程中返回器机械能守恒
4.以下关于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B.80℃的水一定比30℃水的内能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5.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聪对汽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汽车爬坡时,司机减速行驶是为了增大牵引力
B.汽车的水箱中装水用来做冷却液,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C.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坡行驶时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D.运输汽油的油罐车通常在地上拖一根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造成的危害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和S2,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电流表有示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灯泡L1和L2串联
B.若小灯泡L1和L2亮,原因是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比L2两端的电压大
C.若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会为0A
D.若只闭合开关S1,电路中只有小灯泡L2发光
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B是电阻R2的I﹣U关系图像 B.电源电压为16V
C.R1的阻值是20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题图,某品牌手机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有两个输出端,通过电源线可以单独或同时为手机充电,这两个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 (填“串联”或“并联”);给移动电源充电时,移动电源相当于 ;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 能。
9.在实验室,揭开酒精灯盖子,酒精气味便“飘进”我们的鼻子,这是发生了 现象;50mL 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存在 ;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原因是它们的 (选填“热值”或“比热容”)不同。
10.小明骑着自行车在绿道进行锻炼,在水平公路上10s内行驶了50m,已知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为600N,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这段时间内,重力对他做的功为 J,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J,这段时间内小明骑车的功率为 W。
11.小刚给一段铅笔芯的两端加上3V的电压,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1A,该铅笔芯电阻是 Ω,若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该铅笔芯电阻为 Ω,电流为 A。
12.家用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把汽油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其中 图是压缩冲程,此汽油机曲轴的转速是,则它每秒钟共完成 个冲程。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时,灯泡、是 (串/并)联的;当开关、、都闭合时,灯泡 被短路,另两只灯泡是 (串/并)联的。
14.工人师傅借助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将货物匀速提升了4m,则拉力通过的距离是 m,使用滑轮组提升货物的好处是 (选填“省力”或“省功”),如果增加货物质量,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5.(1)如图所示,在虚线框内填入小灯泡和电流表的电路元件符号,使两小灯泡并联,且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能发光,电流表不会损坏;
(2)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3)如图为某款售水机,可通过刷卡(感应开关S1) 或投币(投币开关S2) 控制电动机取水。根据以上信息,请将虚框内的电路图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小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小明连接电路时发现当最后一根导线接好时灯泡就发光,原因是 。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接线正确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V。
(3)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灯泡L1不亮,灯泡L2亮,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原因是 。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老师指出小明的操作是不合理的,原因是 ;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改进: ;
UAB/V UBC/V UAC/V
1.7 1.3 3.0
小明同学根据改进的实验方案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他应先断开开关,拆除 两端的导线后,再拆除其他导线并整理器材。
17.如图甲乙所示,小东利用实验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
(1)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较小的示数,且移动滑片P时示数均不变,则电路中存在的问题是 ;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东先用的电阻完成实验,再改用的电阻替换的电阻,闭合开关直接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上述实验过程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3)小东在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实验中控制电压为 V不变,从而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比;
(4)为了顺利完成本实验,分别能将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接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则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该选择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B.“”
18.小明想探究哪种方法可以让热牛奶更快速地冷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中装入初温相同的热牛奶并插入温度计,分别垫上木块放在常温的水中和空气中冷却,记录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得到的数据如题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温度/℃ 70 60 53 47 42 38 35 33 32 31
乙的温度/℃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1)甲、乙两个瓶中牛奶的质量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①热牛奶放在 (选填“水”或“空气”)中冷却的效果更好;
②小明用比值定义法作出了“冷却速度”的定义:物体下降的温度与降温时间之比,则“冷却速度”的单位应该是 (选填字母)
A.kg/℃ B.℃/kg C.℃/min D.min/℃
③甲中热牛奶的“冷却速度”随时间 (选填“变快”或“变慢”或“不变”),这个过程中影响“冷却速度”快慢的因素可能是 ;
(3)如图是工业上的“流水喷淋法”,大量细小的水珠通过喷头源源不断地喷洒在高温物体上,落水收集后通过冷却塔再循环使用,请你说出一个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6分、第20题10分,共16分)
19.一壶中水的质量为,在液化石油气炉上从20℃煮至沸腾。在这过程中,共燃烧了液化石油气50g。(壶吸热忽略不计)在这过程中,[液化石油气热值为]求:
(1)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1标准大气压)
(2)炉子的效率?
20.如图甲为湿度表的简化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5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R随环境湿度R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S,在保证电表安全的情况下,试求:
(1)当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2)当环境湿度为60%时,求R的电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
(3)在保证两表安全的情况下,湿度表可以监测的最大湿度是多少。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1.(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在C点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比热容;
(2)如图乙所示,三合一充电器给三部手机同时充电。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则通过充电器的总电流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丙,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若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丁,则L2两端的电压是 V;
(3)如图戊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则甲是 表,乙 表(两空均选填“电流”或“电压”)。
22.按要求填空:
(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选填“大”或者“小”);
(2)水的比热容为,煤油的比热容为。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 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如图的图象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B.C.D.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4)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电灯发出光和热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效应、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也称光伏效应)。
光电子发射效应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如图甲所示,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就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发生在物体内部,统称为内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太阳能电池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光伏产业正成为国际上继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度而改变的电阻器。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蜂鸣器(视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当光敏电阻正对光源,通过灵敏电流表来显示光照强度E(单位lx),电流表的示数I随光照强度E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E/(lx)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灵敏电流示数 160 240 280 310 330 350
(1)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 逸出于表面;
(2)太阳能电池是依据 (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
(3)如图丙所示是可见光光谱图,蓝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能产生外光电效应,那么照射该金属一定能产生外光电效应的光还有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敏电阻器的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加而 。当光照强度为300lx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是 Ω(保留整数)。
答案和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重10N的保龄球被人抛出,在水平的冰面上滑行40m停下来,保龄球在滑行过程中(  )
A.人对保龄球做功
B.重力对保龄球做了功
C.摩擦力对保龄球做了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详解】保龄球在滑行过程中,人不对保龄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人对保龄球不做功;重力的方向是竖直方向的,保龄球在竖直方向无距离,因此重力对保龄球不做功;保龄球受到的摩擦力是水平方向的,且沿水平方向有距离,因此摩擦力对保龄球做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是某汽油机的主要能量流向和相关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用机械能所占比例最大
B.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比最小
C.该汽油机的效率为35%
D.增加机械的工作时间能提高汽油机效率
【答案】C
【详解】ABC.由两图知道,燃料完全燃烧的内能,有用机械能所占比为35%,即该汽油机的效率为3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比为40%;机械自身消耗的能量占比为
1-35%-40%=25%
故A B错误,C正确;
D.减少机械摩擦能提高汽油机效率,故D错误。
故选C。
3.我国已成功发射的“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返回器使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关于此过程(其中BC段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返回器的动能变小 B.AB段返回器的重力势能变小
C.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减小 D.A到D的全过程中返回器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详解】AB.AB段,返回器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此过程中返回器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还要克服和空气的摩擦做功,所以返回器的动能变小,故A正确,B错误;
C.BC段在大气层外,返回器没有受到空气的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是守恒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
D.除BC段外,A到D的过程中,由于返回器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得机械能减小,返回器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A。
4.以下关于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B.80℃的水一定比30℃水的内能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A
【详解】A.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故A正确;
B.内能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在不明确质量时,80℃的水不一定比30℃水的内能大,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5.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聪对汽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汽车爬坡时,司机减速行驶是为了增大牵引力
B.汽车的水箱中装水用来做冷却液,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C.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坡行驶时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D.运输汽油的油罐车通常在地上拖一根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造成的危害
【答案】C
【详解】A.在爬坡过程中,汽车需要克服重力分力,这要求发动机提供足够的牵引力。根据功率公式 ,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速度 减小,那么力就会增大。这是因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一定条件下是固定的,为了在爬坡时提供更大的牵引力,司机需要降低速度,以便在相同的功率下获得更大的牵引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的比热容大意味着它在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这使得水成为理想的冷却液,因为它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不会显著升高温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汽车上坡时需要做功来克服重力,这个功是一定的。盘山公路的设计可以使得汽车以较小的力(即较小的牵引力)来上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省功。实际上,盘山公路通过增加行驶距离来减少所需的牵引力,但克服重力做功是相同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油品与罐壁摩擦会产生静电。铁链可以导电,将静电导入地面,防止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火花,从而避免火灾或爆炸的危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和S2,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电流表有示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灯泡L1和L2串联
B.若小灯泡L1和L2亮,原因是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比L2两端的电压大
C.若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会为0A
D.若只闭合开关S1,电路中只有小灯泡L2发光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两个开关闭合时,两个小灯泡分别在两条支路上,两灯并联,故A错误;
B.两个小灯并联,其两端电压是相等的,故B错误;
C.由图可知,S1为总开关,断开开关S1,电路中没有电流流过,所以电流表示数会为0A,故C正确;
D.由图可知,S1为总开关,S2控制小灯泡L2,若只闭合开关S1,小灯泡L2所在支路断路,小灯泡L2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B是电阻R2的I﹣U关系图像
B.电源电压为16V
C.R1的阻值是20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
【答案】C
【详解】分析电路可知,、串联,电压表测电压,电压表测电压。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左端时,阻值为零,此时电流最大,电压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最大且等于电源电压,所以图线B是电阻的I﹣U关系图像,图线A是电阻R2的I﹣U关系图像,故A错误;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左端时,阻值为零,此时电流最大,电压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18V,则电源电压为18V,故B错误;
C.由乙图可知,,电压表示数为4V时,电流为0.2A,则R1的阻值为
故C正确;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变阻器阻值最大,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4V,电流为0.2A,则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
故D错误。
故选C。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题图,某品牌手机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有两个输出端,通过电源线可以单独或同时为手机充电,这两个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 (填“串联”或“并联”);给移动电源充电时,移动电源相当于 ;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过程中是电能转化为 能。
【答案】 并联 用电器 化
【详解】[1]充电宝两个输出端可以单独或同时为手机充电,这说明它们在工作时是互不影响的。在电路中,如果两个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那么它们的连接方式就是并联。因此,这两个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宝消耗电能,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3]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过程中,手机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9.在实验室,揭开酒精灯盖子,酒精气味便“飘进”我们的鼻子,这是发生了 现象;50mL 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其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存在 ;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原因是它们的 (选填“热值”或“比热容”)不同。
【答案】 扩散 间隙 热值
【详解】[1]酒精气味便“飘进”我们的鼻子,这是发生了扩散现象,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和酒精混合时,它们的分子会互相进入对方的空隙中,使总体积变小。
[3]由Q放=mq可知,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热值不同。
10.小明骑着自行车在绿道进行锻炼,在水平公路上10s内行驶了50m,已知小明和自行车的总重为600N,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这段时间内,重力对他做的功为 J,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J,这段时间内小明骑车的功率为 W。
【答案】 0 1000 100
【详解】[1]小明骑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了一段距离,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对他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
[2]小明骑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W=fs=20N×50m=1000J
[3]这段时间内小明骑车的功率为
11.小刚给一段铅笔芯的两端加上3V的电压,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1A,该铅笔芯电阻是 Ω,若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该铅笔芯电阻为 Ω,电流为 A。
【答案】 30 30 0.2
【详解】[1]该铅笔芯电阻是
[2]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夹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因此若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该铅笔芯电阻仍为30Ω。
[3]此时经过该铅笔芯的电流为
12.家用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把汽油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其中 图是压缩冲程,此汽油机曲轴的转速是,则它每秒钟共完成 个冲程。
【答案】 机械 A 180
【详解】[1]家用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把汽油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得车子行驶的装置,属于热机。
[2]A图中两气门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
[3]四冲程汽油机曲轴每转两圈,完成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曲轴转速是5400 r/min,则每秒转90圈,每秒钟共完成180个冲程。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时,灯泡、是 (串/并)联的;当开关、、都闭合时,灯泡 被短路,另两只灯泡是 (串/并)联的。
【答案】 串 L3 并
【详解】[1]由电路图可知,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先后依次经过灯泡L3与L2,所以它们是串联的。
[2][3]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S2、S3都直接把灯泡L3两端连通,造成灯泡L3短路;灯泡L1、L2并联在电路中。
14.工人师傅借助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将货物匀速提升了4m,则拉力通过的距离是 m,使用滑轮组提升货物的好处是 (选填“省力”或“省功”),如果增加货物质量,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答案】 8 省力 变大
【详解】[1]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承担动滑轮,货物匀速提升了4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由于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所以使用滑轮组提升货物的好处是省力。
[3]用该滑轮组提升质量更大的货物,在提升高度相同时,由于物重增大,则有用功增大,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大。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5.(1)如图所示,在虚线框内填入小灯泡和电流表的电路元件符号,使两小灯泡并联,且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能发光,电流表不会损坏;
(2)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3)如图为某款售水机,可通过刷卡(感应开关S1) 或投币(投币开关S2) 控制电动机取水。根据以上信息,请将虚框内的电路图补充完整。
【答案】(1)
(2)
(3)
【详解】(1)下面方框内元件与电源直接相连,如果是电流表则会导致短路,故应为灯泡,则右边方框内为电流表,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两灯泡并联,A1测干路电流,A2测L2的电流,如图所示
(3)可通过刷卡(感应开关S1) 或投币(投币开关S2) 控制电动机取水,表明两开关是并联的,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6.小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小明连接电路时发现当最后一根导线接好时灯泡就发光,原因是 。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接线正确后小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V。
(3)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灯泡L1不亮,灯泡L2亮,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原因是 。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老师指出小明的操作是不合理的,原因是 ;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改进: ;
UAB/V UBC/V UAC/V
1.7 1.3 3.0
小明同学根据改进的实验方案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他应先断开开关,拆除 两端的导线后,再拆除其他导线并整理器材。
【答案】(1)在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2)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1.7
(3)L1短路
(4) 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实验 电源
【详解】(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压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
(2)[1]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偏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电压表选择的小量程,分度值为0.1V。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1.7V。
(3)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灯泡L1不亮,灯泡L2亮,说明没有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原因是L1短路。
(4)[1]由表格可知,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太少了,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2]由实验数据可知,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改变灯泡的规格进行多次实验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
[3]为了保护电路,实验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电源两端的导线。
17.如图甲乙所示,小东利用实验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
(1)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较小的示数,且移动滑片P时示数均不变,则电路中存在的问题是 ;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东先用的电阻完成实验,再改用的电阻替换的电阻,闭合开关直接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上述实验过程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3)小东在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实验中控制电压为 V不变,从而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比;
(4)为了顺利完成本实验,分别能将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接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则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应该选择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B.“”
【答案】(1)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2) 错误 没有控制电压一定
(3) 2.5 反
(4)B
【详解】(1)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较小的示数,则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较大,移动滑片P时示数均不变,则电路中存在的问题是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2)[1][2]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用的电阻替换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阻两端电压发生变化,直接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3)[1]由图像可以得,实验中控制不变的电压
[2]由图像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阻增大而减小,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不变,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电源电压为且保持不变,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由于为了顺利完成本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阻为35Ω,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小明想探究哪种方法可以让热牛奶更快速地冷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中装入初温相同的热牛奶并插入温度计,分别垫上木块放在常温的水中和空气中冷却,记录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得到的数据如题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温度/℃ 70 60 53 47 42 38 35 33 32 31
乙的温度/℃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1)甲、乙两个瓶中牛奶的质量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①热牛奶放在 (选填“水”或“空气”)中冷却的效果更好;
②小明用比值定义法作出了“冷却速度”的定义:物体下降的温度与降温时间之比,则“冷却速度”的单位应该是 (选填字母)
A.kg/℃ B.℃/kg C.℃/min D.min/℃
③甲中热牛奶的“冷却速度”随时间 (选填“变快”或“变慢”或“不变”),这个过程中影响“冷却速度”快慢的因素可能是 ;
(3)如图是工业上的“流水喷淋法”,大量细小的水珠通过喷头源源不断地喷洒在高温物体上,落水收集后通过冷却塔再循环使用,请你说出一个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
【答案】(1)相同
(2) 水 C 变慢 牛奶与水的温度差
(3)保持低水温冷却快
【详解】(1)探究冷却时间与冷却方法的关系,应该只改变冷却方法,所以需要控制牛奶质量相同。
(2)[1]读数据可知,放在水中的牛奶温度下降得快,故牛奶放在水中冷却效果好。
[2]实验中测量数据温度单位为℃,时间单位为min,下降温度与降温时间之比的单位为℃/min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分析表格中数据发现,甲中热牛奶每2min温度下降得越来越低,故其冷却速度越来越慢。即冷却速度随时间变慢。
[4]冷却过程中的变量为:热牛奶放在常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升高了,牛奶温度降低了,二者温度差越来越小。故影响冷却速度的因素可能是水温与牛奶温度差。
(3)与高温物体接触温度升高的水流走了,喷头源源不断地喷出冷水,始终在用温度较低的水在冷却物体,水与被冷却物体温度差较大,冷却效果好。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6分、第20题10分,共16分)
19.一壶中水的质量为,在液化石油气炉上从20℃煮至沸腾。在这过程中,共燃烧了液化石油气50g。(壶吸热忽略不计)在这过程中,[液化石油气热值为]求:
(1)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1标准大气压)
(2)炉子的效率?
【答案】【小题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共吸收的热量为
【小题2】燃烧的液化石油气放出的热量为
炉子的效率为
20.如图甲为湿度表的简化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5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R随环境湿度R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0.6A”,闭合开关S,在保证电表安全的情况下,试求:
(1)当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2)当环境湿度为60%时,求R的电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
(3)在保证两表安全的情况下,湿度表可以监测的最大湿度是多少。
【答案】(1)当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
(2)由图乙得,当RH=60%时,R=7.5Ω,此时的电路中的电流为
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
(3)当两表安全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电路中最小总电阻为
湿敏电阻的阻值为
由图乙得,RH=80%。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1.(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在C点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比热容;
(2)如图乙所示,三合一充电器给三部手机同时充电。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则通过充电器的总电流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丙,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若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丁,则L2两端的电压是 V;
(3)如图戊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则甲是 表,乙 表(两空均选填“电流”或“电压”)。
【答案】 (1)大于 (2)变小 L1 2.5 (3)电流 电压
【详解】(1)[1]由图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AB段升高的温度大于CD段升高的温度,由于质量不变,则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即该物质在C点的比热容大于B点的比热容。
(2)[2]三合一充电器三个充电口互不影响,是并联的。给三部手机同时充电时,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少了一条支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充电器的总电流将变小。
[3][4]如图丙,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由图丁可知,电压表选用的是0~3V量程,读数为0.5V,即L1两端电压为0.5V,则L2两端的电压
U2=U-U1=3V-0.5V=2.5V
(3)[5][6]由图戊可知,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若两表都是电流表,会造成电源短路;若都是电压表,L1通路,L2断路,不符合题意;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L2被短路,不发光,不符合题意;若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两灯并联,都发光。
22.按要求填空:
(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选填“大”或者“小”);
(2)水的比热容为,煤油的比热容为。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 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如图的图象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B. C.D.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4)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电灯发出光和热
【答案】(1)大
(2) 质量 D
(3)D
(4)C
【详解】(1)小明在海水浴场玩时,感到沙子烫脚而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条件下,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更多。因此吸热相同时,温度变化较小。当小明光脚踩在沙滩上时,沙子因为比热容小,吸收热量后温度迅速升高,感到烫脚;而当身体进入水中时,水因为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变化不大,所以感觉比较凉。
(2)[1][2]一般情况下,实验室的温度通常要控制在21℃-25℃左右,以满足基本的实验要求。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温度升高的慢,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快。综上,正确的图像为D。
(3)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故A错误;
B.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故B错误;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时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故C错误;
D.因为在相同物态下(即分子势能不变),同一物体的温度降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变慢,分子动能减小,所以内能会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4)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热水袋取暖,这是热水的内能转移给人体,属于热传递。故B不符合题意;
C.放爆竹时,将爆竹燃烧时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爆竹的机械能,使其腾空而起。故C符合题意;
D.电灯发出光和热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效应、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也称光伏效应)。
光电子发射效应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如图甲所示,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就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发生在物体内部,统称为内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太阳能电池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光伏产业正成为国际上继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度而改变的电阻器。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蜂鸣器(视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当光敏电阻正对光源,通过灵敏电流表来显示光照强度E(单位lx),电流表的示数I随光照强度E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E/(lx)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灵敏电流示数 160 240 280 310 330 350
(1)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 逸出于表面;
(2)太阳能电池是依据 (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
(3)如图丙所示是可见光光谱图,蓝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能产生外光电效应,那么照射该金属一定能产生外光电效应的光还有 ;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敏电阻器的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加而 。当光照强度为300lx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是 Ω(保留整数)。
【答案】(1)电子
(2)内
(3)靛、紫
(4) 减小 6
【详解】(1)外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在物质表面时,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又称光电子发射效应。
(2)太阳能电池在工作时,受到光的照射,在物质内部产生电流,即电子未逸出物质。故太阳能电池应用的是内光电效应。
(3)从红光到紫光,光的频率是逐渐升高的。照射到物质表面能够产生光电效应,而比蓝光频率大的有靛、紫光,则靛、紫光照射该物质也一定能够产生光电效应。
(4)[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光照强度增加,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变大,根据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又蜂鸣器(视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故电阻器的电阻变小,则光敏电阻器的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减小。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为300lx时,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280mA,即0.28A,根据可得,电路的总电阻为
由于光敏电阻与蜂鸣器(视为定值电阻)串联,则光敏电阻的阻值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