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中学、松树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中学、松树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3分)
1.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2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
A.18.127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
2.以下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太阳从东边升起 B.枯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C.塔里木河的河水自西向东流淌 D.梧桐树的树叶渐渐变成了黄色
3.轿车行驶过程中,车上司机看到街边的树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轿车 B.地面 C.树 D.路灯
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A.2∶9 B.2∶1 C.9∶2 D.1∶2
5.甲物体的s-t图像及乙物体的v-t图像分别如下甲乙两图所示,则(  )
A.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s内,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C.乙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D.甲物体前6s的平均速度为2.5m/s
6.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6m/s,在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8m/s,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m/s B.约6.86m/s C.14m/s D.以上都不对
7.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8.公共场合“请勿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声速小
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噪声都是由物体的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C.“禁止鸣笛”属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噪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既能传递能量,又能传递信息
10.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在耳朵里塞一团棉花 D.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温度为25℃ B.人大拇指指甲盖的宽约为1m
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为1min D.人步行速度约为36km/h
12.下列常见的几种物质中,全部是晶体的一组是( )
A.松香、冰、铁 B.玻璃、食盐、海波 C.铜、铝、水银 D.松香、蜂蜡、沥青
1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秋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D.冬天,湖面结冰
14.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于极端气象灾害,是由降雪或降雨后遇低温形成的积雪、结冰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B.冰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C.冰是晶体,雪是非晶体 D.撒融雪剂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除雪的
15.装新鲜蔬菜的泡沫箱里通常会放几瓶结了冰的矿泉水瓶,这样能给蔬菜保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矿泉水瓶拿出,发现矿泉水瓶“冒汗”是液化现象
B.将矿泉水瓶放在冷水中,矿泉水瓶中的冰一定不会熔化
C.将干冰直接放在蔬菜上保鲜效果会更好
D.蔬菜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蔫,原因是蔬菜中的水升华了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6.小明同学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20圈,如图甲所示,测得细铜丝的直径 ,图乙中秒表的示数是 s。
17.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面的倒影是 的;若以岸边树木作为参照物,白鹭是 的。
18.学校举行“我们的中国梦”演讲比赛,演讲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比赛过程中演讲声以 为介质传入现场师生们的耳中。
19.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为公众防震避险争取了宝贵时间,地震发生时会产生 波;地震后被困人员大声求救,“大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
20.蝙蝠在飞行时发出 ,并根据其反射回来的回声判断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利用了声能传递 。
21.睡眠时戴静音耳塞,这样可以在 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
产生的。
22.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都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其中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
23.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 热。使窖内温度不至太低,菜不会冻坏;我们吃冰棒时感觉到凉快,主要是利用冰棒 吸热。
2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中的浮尘,容易被吸入对肺部造成危害。其中2.5μm= m,雾霾不同于雾,雾是水蒸气 形成的。
25.诗句“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释义为“明月照在花林上,好像细密的冰粒在闪烁”,其中的“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 形成的小冰粒,这个过程需要 热量,下落时来不及变成用滴,就以“霰”的形态出现。
三、作图题(共4分)
26.(4分)(1)用横线在图中的温度计画出此时的温度(27℃)(用铅笔涂黑);
(2)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像。
四、实验题(共12分,每空1分)
27.(6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实验中斜面较长且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减小测量 造成的误差;
(2)由图可知段的路程 ,段的平均速度 ;
(3)实验中必须要能正确使用电子表且保持注意力集中,如果在小车行驶过B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
(4)由实验可知,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做 运动;下图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A. B.
28.(6分)探究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 ;
(2)分析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水的沸点是 ℃。推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
(3)对比图乙中两条图线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选用 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4)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同学们发现水仍能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杯内水的温度。
五、简答题(共3分)
29.(3分)汽车在狭小的隧道内鸣笛时,比在空旷的马路上鸣笛更响亮,这是为什么?
六、计算题(共16分)
30.(6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40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v声=340m/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4s听到回声,求鸣笛时离大山有多远?
31.(6分)国庆节假期,明明一家先坐汽车后又坐火车去旅游。当他乘坐汽车时看到路边的标志牌如图,求:
(1)乘坐该汽车时以25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时,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4s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鸣笛处距高山有多远?
(2)乘坐火车时,该火车长为200m,当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一座2800m长的大桥,火车过桥的时间是多少秒?
32.(6分)现有一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求:
(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现在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墙上,示数为23℃,教室的实际气温是多少?
(3)若实际温度为多少时,其值正好等于该温度计的示数。
答案
1-5 CDAAD 6-10 BCBDB 11-15 ACADA
16.0.08 131.6 17.静止 运动 18.振动 空气
19.次声 响度 20.超声波 信息 21.人耳处 无规则振动
22.液体的热胀冷缩 体温计 23.放 熔化 24.2.5×10-6 液化 25.凝华 放出
(1)
(2)
27.(1)时间 (2)40.0 0.3 (3)小 (4)变速直线 A
28.(1)秒表 (2)保持不变 98 低于 (3)盐水 (4)高于
29.在隧道里声音遇到障碍物很快反射回来,回声和原声混到一起,对原声起到加强的作用。
30.(1)由公式 ,代入数据可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
(2)公路段路程
总路程
总时间
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汽车行驶路程
声音传播路程
鸣笛时距离满足
解得,鸣笛时离大山的距离
31.(1)声音传播的路程
汽车运动的路程
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的距离
(2)火车的速度
总路程
火车过桥的时间
32.(1)该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对应示数,冰水混合物()对应示数。其总刻度范围为格,对应实际温度差。分度值为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
(2)当温度计示数为时,其相对于冰水混合物的示数差为格。实际温度计算公式为
(3)设实际温度为时,温度计示数等于实际温度。根据线性关系,温度计示数可表示为:
化简得:
即当实际温度为时,温度计示数恰好等于实际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