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练习题以及答案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练习题以及答案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资源简介

第四节: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练习题
1.如图所示的量筒,其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mL,分度值是_______mL。三名同学在用该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的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mL。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3.在测量物质密度实验中,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刻度线处。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枚草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草莓的质量为__________g。使草莓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 g,则草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4.小明利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得木块的质量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木块棱长如图乙,则ρ木=_______________kg/m3。
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继续进行实验:
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109.2 g;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3)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4)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盐水倒在了量筒外面,测得盐水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大”或“小”)。
6.在测量液体密度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72 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32 cm3
B.实验时图乙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 g、10 g、20 g
C.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39 g
D.液体的密度是1.1×103 kg/m3
7.芳芳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对一块从涪江边捡回的鹅卵石进行密度测量,他先用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及右盘中的砝码如甲图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然后用量筒测鹅卵石的体积如乙图所示,鹅卵石体积为__________cm3,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8.小红想知道一盒小钢珠的个数,她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先用电子秤测出20个小钢珠的质量为m0,再测出全部小钢珠的总质量为m,则这盒小钢珠的总个数n=_________;接下来她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体积记为V,再将20个小钢珠放入量筒中测出总体积记为V1,则小钢珠的密度ρ=_________(两空均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9.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小明做了两次实验并做了如下记录,则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m'=_________g。
10.喜欢篆刻的津津同学购买了一块练习用的印章石料,他想知道这块石料的密度,于是从家中找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够长的细线、足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0)。请你从中选用合适的器材,帮他设计一个测量该石料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石料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11.胡麻油是山西常用的一种食用油。某实践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量胡麻油密度的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1)实验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处,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实验操作中,小伟同学认为测量所得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认为用天平、两个相同的量筒、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0)也能测出胡麻油的密度,请你帮他补全实验步骤:
①正确调节天平平衡;
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中放入相同的量筒,并分别倒入水、胡麻油,当水的体积为V1、胡麻油的体积为V2时天平平衡;
③胡麻油密度的表达式:ρ胡麻油=_________(用V1、V2、ρ0表示)。
12.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刚想测量某种玛瑙石的密度,于是找来天平、量筒等器材进行测量。
(1)实验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在用天平测量玛瑙石的质量时,操作如图乙所示,其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继续测量,如图丙所示,玛瑙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3)向量筒中倒入30 mL的水,用细线将玛瑙石系紧并放入量筒中后,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丁所示,则玛瑙石的体积为_________cm3,实验测得玛瑙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4)若玛瑙石放入量筒时有水溅出,则测出的玛瑙石的密度会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中,由于小刚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多余量筒,老师就增加了一个小烧杯来测量玛瑙石的体积。
步骤如下: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玛瑙石轻轻放入烧杯中,使玛瑙石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标记水面位置;
③将玛瑙石从水中取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已知玛瑙石的质量为m玛瑙,则玛瑙石的密度ρ玛瑙=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ρ水表示)。
13.田田同学想要测量质量为6.9 g的筷子密度,筷子很长,因此田田将筷子分成高度一样的两部分,中间画上一条横线,把筷子一段浸入量筒中,在横线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1(图甲),取出;然后再把筷子另一段放入水中,在横线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2(图乙)。
(1)筷子的体积是________cm3,田田同学通过计算得出密度ρ筷=_________g/cm3;
(2)这样求出的密度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请帮助田田同学思考如何用现有装置来改进实验:______。
14.小明观察了妈妈制作豆浆的过程:将干黄豆洗干净,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晚上,黄豆变成了“胖豆子”,第二天早上,将“胖豆子”放入豆浆机并倒入适量的水,盖好盖子,将豆子打磨研碎最后煮熟。(ρ水=1.0 g/cm3)
(1)小明用_______、量筒及水测量了黄豆的质量和体积(黄豆的吸水速度很慢),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中。
①小明在图甲画出黄豆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可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②计算出黄豆的密度ρ=_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2)小明将第3次实验的豆子一直浸没在量筒的水中,第二天发现黄豆变成了“胖豆子”,但水面高度没有变化,将量筒中剩余的水全部倒入另一个量筒(如图乙),剩余水的体积为_____cm3,“胖豆子”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保留一位小数)。
(3)小明从量筒中取了一部分“胖豆子”,测量其质量和体积,并在图甲中描点,该点的位置可能在________(选填“A”“B”或“C”)点。
(4)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还有堆积密度的概念。在一个容积为V的容器中装满密度为ρ的黄豆,测得黄豆的质量为m,则黄豆的堆积密度ρ堆=。若容器中黄豆间空隙的总体积为V空,则V空∶V=_________(用ρ、ρ堆来表示)。
15.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为m的另一种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 )
A.m2∶m3 B.(m3+m-m2)∶(m2+m-m1)
C.(m2+m-m3)∶(m1+m-m2) D.(m3-m2)∶(m2-m1)
16.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称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石块的体积是10 cm3,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铁制实心圆柱体的质量之比为3∶4,则两圆柱体的体积之比V甲∶V乙=__________。
17.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甲物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体的密度,请根据图像知识,判断当甲物体的体积V=7 cm3时,甲物体的质量m=__________g。
18.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 g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4 ℃时,水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当水温由0 ℃升高到4 ℃的过程中,水的体积_______,密度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再变小”或“先变小再变大”)
19.小北家里有一个纯铜做的“小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否是实心的,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
(1)“小美人鱼”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
(2)“小美人鱼”的体积是多少
(3)请通过计算判断“小美人鱼”是否为实心的 若是空心的,请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
20.爱劳动的宏图同学把一块质量为2.5 kg的水豆腐冷冻,再解冻,让绝大部分水流出后,就做成了全家人都喜欢吃的海绵豆腐。已知水豆腐的密度为1.25×103 kg/m3,海绵豆腐的质量为1 kg,假定水豆腐和海绵豆腐的体积相同,已知 ρ冰=0.9×103 kg/m3。则:
(1)水豆腐的体积是多少
(2)海绵豆腐的密度是多少
(3)如果海绵豆腐的孔隙度是指它内部所有孔洞的体积与其总体积的比值,这块海绵豆腐的孔隙度是多少
21.小明在外地旅游时,买了一个金戒指,小明想弄清楚是不是真金做的。他在家里找来一个水杯、水和电子秤,测出的各种数据如图所示:m1=15 g、m2=215 g、m3=195 g、m4=200.8 g。请你帮小明同学解决下列问题:
(1)金戒指的体积为多大
(2)金戒指的密度为多大
(3)参考一些固体的密度分析,能不能确定金戒指是真金做的
22.某汽车外壳全部用合金钢板制作需要钢材240 kg,合金钢材的密度为8×103 kg/m3。问:
(1)该汽车外壳全部用合金钢板制作,需要合金钢材体积为多少立方米
(2)若保持外壳体积不变,改用密度为合金钢密度的新型塑料制作,可使汽车质量减少多少千克
(3)由于外壳有些部件仍需合金钢材制作,只能将的合金钢材换成塑料,体积仍保持不变,则整车外壳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
第四节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100 1 乙 60
2.B
3.零 18 0.9
4.0.9×103
(1)右
(2)②60
(3)1.03
(4)大
6.D
7.44 20 2.2
8.
9.1 21
10.(1)①用电子秤称出石料的质量m1;②将装满水的玻璃杯放到电子秤上,读出示数m2;③取下玻璃杯,将石料放入玻璃杯且浸没在水中,此时水会溢出,擦干玻璃杯表面的水后,将盛有水和石料的玻璃杯放在电子秤上,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3。
(2)
11.(1)零刻度线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偏大 烧杯内的胡麻油有一部分会附着在烧杯壁上,不能全部倒_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
(3)③
12.(1)右
(2)用手拿取砝码 27.4
(3)10 2.74
偏大
③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
13.(1)6 1.15
(2)偏大
(3)可以在将筷子的另一段放入水中之前,把量筒中的水补充到40 mL刻度处,这样测得的体积比较准确,计算得到的密度也比较准确
14.(1)天平
①正比
②1.3
(2)52 1.1
C
(4)
15.C
16.2.64 g/cm3 3:4
17.2 小于 1.4
18.1 变小 变大
19.(1)由题意知,工艺品和烧杯及水的总质量m总=m甲+m乙=178 g+210 g=388 g,将工艺品放入烧杯浸没在水中后的总质量为358 g,则排开水的质量m排=m总-m丙=388 g-358 g=30 g。
(2)“小美人鱼”浸没在水中,“小美人鱼”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则V30 cm3。
(3)10 cm3
20.(1)2×10-3 m3 (2)0.5×103 kg/m3; (3)67.5%。
21. (1)补水的质量为m补水=m4-m2+m1=200.8 g-215 g+15 g=0.8 g,所以补的水的体积,即金戒指的体积为V=V补水=0.8 cm3
(2)金戒指的密度ρ=18.75×103 kg/m3。
(3)金的密度为19.3×103 kg/m3;金戒指的密度小于金的密度,所以不能确定是真金做的。
22.(1)0.03m3 (2)216kg (3)78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