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神奇的眼睛 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神奇的眼睛 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资源简介

第三节:神奇的“眼睛”练习题
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中错误的是 (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图中能模拟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的图是 (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下列关于光学器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灶和汽车后视镜的作用是相同的
B.照相机的镜头与晶状体和角膜的成像特点是相同的
C.投影仪的镜头和显微镜的目镜成像特点是相同的
D.老花镜和近视镜的作用是相同的
4.物理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将半透明纸蒙在较粗纸筒的P端,将凸透镜安装在较细纸筒的Q端(凸透镜未画出),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模拟照相机,如图所示。通过调节P、Q的间距,他看到了桌子上蜡烛的火焰在半透明纸上成的等大的像,再次调节P、Q的间距,他看到了窗外更远处大树在半透明纸上成的像。下列对大树的像描述正确的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5.光让我们通过视觉认识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由于漫反射,同学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地上的书
B.乙图:小聪在镜中看到小猫,这只“小猫”是能量聚集形成的像
C.丙图: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矫正
D.丁图: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可制成针孔照相机
6.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_(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镜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_________(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______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_______(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华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按顺序安装到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
(1)实验前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处于凸透镜的________上。
(2)小华将蜡烛、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刚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小华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__________cm,选择(选填“大”或“小”)______口径的凸透镜做实验效果较好。
(3)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源移至10 cm刻度线处,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到能再次接收到清晰像的位置,此时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性质相同;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近视眼镜片,则需要将光屏向______移动才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
(4)小华继续实验,将高度为h的物体沿主光轴从远处向透镜的焦点靠近(已知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反映像高H或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
8.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9.如图,光线a(图中未画出)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b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b经
凸透镜折射后,射到屏上的A点。
(1)画出光线a;
(2)画出光线b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并标出凸透镜右侧的焦点F;
(3)保持光线a不变,若平面镜转动角度小于90°,则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平面镜,可使a的反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光心O。
10.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11.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12.已知黑箱内有一只凹透镜和一只平面镜,凹透镜与平面镜均竖直放置,请在黑箱内画出完整的光路,填上光学仪器,并标明凹透镜焦点F的位置。
13.如图是实验中蜡烛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从烛焰上端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14.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请通过作图说明S能成几个像。
答案
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
1.B
2.A
3.B
4. A
5.B
6.(1)3
(2)B 凹
(3)抽取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7.(1)主光轴
(2)15.0 大
(3)左 照相机 右
(4)A
8.
9.(1)(2)
顺时针
10.
11.
12.
13.
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