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小学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1.(2025二上·坪山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和 。 【答案】水;空气(顺序可互换)【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生长的关键条件是阳光、水和空气。阳光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帮助植物合成生长所需的有机物。水是细胞的重要成分,能运输养分和废物,维持植株正常代谢与挺拔形态。空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成分。2.(2025二上·坪山月考)我们用 来听声音,用 来闻气味。 【答案】耳朵;鼻子【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耳朵是听觉器官,外耳收集声波,通过中耳传导、内耳转化为神经信号,让我们感知声音。鼻子是嗅觉器官,鼻腔内的嗅细胞能捕捉空气中的气味,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形成嗅觉。3.(2025二上·坪山月考)鱼生活在水里,靠 呼吸,靠 游泳。 【答案】鳃;鳍【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能过滤水中的氧气,排出体内二氧化碳,满足水下呼吸需求。鳍负责运动,尾鳍控制前进方向和动力,其他鳍协调平衡,让鱼在水中灵活游动。4.(2025二上·坪山月考)常见的天气有晴天、 、 和雪天。 【答案】阴天;雨天(顺序可互换,合理即可)【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常见的天气有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 阴天无太阳直射,天空被云层遮蔽,光线较暗,湿度通常较高。雨天是水汽凝结后形成降水,按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能补充水分。晴天、阴天、雨天、雪天是日常生活中最易观察到的天气类型,覆盖了无降水、液态降水、固态降水及多云遮蔽的常见场景。5.(2025二上·坪山月考)磁铁能吸引 做的物品,不能吸引塑料和 做的物品。 【答案】铁;木头(布料、陶瓷等非铁制品均可)【知识点】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磁铁能吸引铁做的物品,不能吸引塑料和木头做的物品。 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金属,这些金属内部的磁畴会被磁铁磁化,产生相互吸引力。塑料、木材、玻璃等非磁性材料,内部磁畴排列无序,无法被磁化,因此不会被磁铁吸引。6.(2025二上·坪山月考)蒲公英的种子很轻,靠 传播;苍耳的种子有小刺,靠 传播。 【答案】风;动物【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蒲公英种子轻且带绒毛,成熟后易被风吹起,随风飘散到适宜环境中扎根生长,风力是其主要传播媒介。苍耳种子的小刺能钩挂在动物的皮毛或人类衣物上,随着动物移动被带到其他地方,脱离载体后完成传播。7.(2025二上·坪山月考)早上太阳从 方升起,傍晚从 方落下。 【答案】东;西【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解析】【分析】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 这是地球自转导致的视觉现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相对太阳而言,我们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地球自转使观测位置转到背向太阳的一侧,太阳便从西方落下,这是固定的自然规律。8.(2025二上·坪山月考)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的水、固态的 和气态的 。【答案】冰;水蒸气【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的水、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水在0℃及以下凝固,形成固态的冰,有固定形状和体积。水受热蒸发或沸腾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分子扩散无序,无固定形状和体积,通常肉眼不可见。三种状态可通过温度变化相互转化,构成水的物态循环,是自然界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9.(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植物的根是直根( ) A.小麦 B.玉米 C.白菜 【答案】C【知识点】根【解析】【分析】直根的特点是有明显主根,主根粗壮且向下延伸,侧根从主根生出,白菜属于双子叶植物,具有典型直根。小麦和玉米均为单子叶植物,根系无明显主根,由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属于须根。选项C正确。10.(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鸡 B.猫 C.蛇 【答案】B【知识点】哺乳动物【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关键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通常有毛发,猫符合这些特征,属于典型哺乳动物。鸡是鸟类,靠产卵繁殖,体表覆羽,不属于哺乳动物。蛇是爬行动物,卵生,体表有鳞片,无哺乳行为,排除在外。选项B正确。11.(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溶解现象的是( ) A.沙子放进水里 B.盐放进水里 C.石头放进水里 【答案】B【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盐放进水里后,会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盐水溶液,符合溶解现象的特征。而沙子和石头放进水里后,都会沉在水底,不能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它们与水分离,所以不属于溶解现象。B选项正确。12.(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工具中,用来测量温度的是( ) A.尺子 B.温度计 C.放大镜 【答案】B【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温度计的用途就是测量温度,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刻度显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用来确定物体的长短、高矮,和温度测量无关。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物体,帮助看清细微之处,不具备测量温度的功能。B选项正确。13.(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天气适合晾晒衣服( ) A.阴天 B.晴天 C.雨天 【答案】B【知识点】水的蒸发;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晴天有充足阳光,阳光的热量能快速蒸发衣服上的水分,让衣服更快晾干。晴天通常风力适中,空气相对干燥,能进一步加速水分蒸发,还能让衣服散发异味。阴天光照弱、湿度大,衣服晾干慢且易受潮;雨天直接接触雨水,根本无法晾晒,反而会让衣服变湿。B选项正确。14.(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动物是卵生动物( ) A.狗 B.兔子 C.鸽子 【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卵生【解析】【分析】卵生动物的特点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鸽子会产下鸽蛋,经过孵化后孵出小鸽子,属于卵生动物。狗和兔子都是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直接生下幼崽,还会用乳汁哺育后代,不属于卵生动物。选项C正确。15.(2025二上·坪山月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根 B.叶 C.茎 【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叶子里含有大量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阳光,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从叶片气孔进入,产生的氧气也从气孔排出,叶片是反应的主要场所。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负责运输养分,二者都不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选项B正确。16.(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材料能导电( ) A.木头 B.金属 C.玻璃 【答案】B【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金属是能导电的材料,像我们常见的铁钉、铝丝都能让电流通过,这是金属的基本特性。木头和玻璃都不能导电,属于不导电的材料,电流无法在它们内部通过。选项B正确。17.(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现象是水的蒸发( ) A.冬天湖面结冰 B.湿衣服变干 C.水烧开冒泡 【答案】B【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蒸发是水从液态慢慢变成气态,分散到空气中的过程,湿衣服变干就是衣服上的水悄悄变成水蒸气跑走了,符合蒸发特征。冬天湖面结冰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是蒸发。水烧开冒泡是水快速变成水蒸气的沸腾现象,和缓慢的蒸发不同。选项B正确。18.(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动物中,会冬眠的是( ) A.燕子 B.青蛙 C.兔子 【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青蛙是变温动物,冬天温度低时活动能力下降,会躲进泥土或洞穴冬眠,减少能量消耗度过寒冬。燕子冬天会飞往温暖的南方避寒,属于迁徙行为,不是冬眠。兔子是恒温动物,能维持自身体温稳定,冬天会靠换厚毛、找食物保暖,不需要冬眠。选项B正确。19.(2025二上·坪山月考)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开花结果才能繁殖后代。 【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植物繁殖方式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开花结果属于有性繁殖,但不是唯一方式。很多植物无需开花结果就能繁殖,比如苔藓靠孢子繁殖,土豆、红薯靠块茎、块根繁殖,柳树可通过枝条扦插繁殖。题目说法错误。20.(2025二上·坪山月考)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它能帮助改良土壤。【答案】正确【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在土壤中钻洞,能让土壤变得疏松,空气和水分更容易渗透到土壤深处,利于植物根系生长。蚯蚓以土壤中的腐烂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富含养分,是天然的有机肥料,能提升土壤肥力。题目说法正确。21.(2025二上·坪山月考)磁铁的任何部位都能吸引铁制品,吸引力一样强。 【答案】错误【知识点】磁极与方向【解析】【分析】磁铁的吸引力不是均匀的,两端的吸引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磁极”(南极和北极)。磁铁中间部分的吸引力最弱,几乎吸不起轻小的铁制品,比如用磁铁中间去吸回形针,很难吸住。题目说法错误。22.(2025二上·坪山月考)天气变化对动物的生活没有影响。【答案】错误【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天气变化会直接影响动物的活动和生存,比如雨天时,蚂蚁会搬家躲避积水,鸟儿会减少飞行躲在巢穴里。冬天寒冷天气里,青蛙、蛇会冬眠,燕子会飞往南方避寒;夏天炎热时,狗会吐舌头散热,这些都是动物适应天气变化的表现。题目说法错误。23.(2025二上·坪山月考)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蒸发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不需要特定温度,哪怕是0℃以上的低温也能发生。比如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虽然温度低,也会慢慢变干,就是水在低温下蒸发的结果。温度只会影响蒸发速度,温度高蒸发快,温度低蒸发慢,但不会阻止蒸发。题目说法正确。24.(2025二上·坪山月考)兔子的耳朵很长,是为了更好地听声音。 【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兔子的长耳朵有丰富的听觉神经,能捕捉到四面八方的细微声音,帮助它及时发现天敌(比如狼、鹰),提前躲避危险。长耳朵还能增大听觉范围,让兔子在开阔的草地或洞穴周围,更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声音变化。题目说法正确。25.(2025二上·坪山月考)植物的根只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答案】错误【知识点】根【解析】【分析】植物的根不仅能固定植物,防止被风吹倒,还有更重要的吸收功能。根会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必需的水分和无机盐,这些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花等部位,供植物生长发育。有些植物的根还能储存养分,比如萝卜、胡萝卜的肉质根,会积累大量营养物质。题目说法错误。26.(2025二上·坪山月考)冰融化后会变成水,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正确【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冰是水的固态形式,融化时需要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才能打破冰的固态结构,变成液态的水。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这个现象,比如把冰块放在室温下,它会慢慢吸收空气里的热量,逐渐融化成水;手上握冰块时会觉得凉,就是因为手的热量被冰块吸收了。题目说法正确。27.(2025二上·坪山月考)塑料瓶是透明的,所以它是天然材料。 【答案】错误【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天然材料是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的,比如木头、棉花、石头等,不需要人工合成。塑料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是通过石油等原料,经过人工化学加工合成的,属于人造材料。透明只是塑料的物理特性,和它是否是天然材料没有关系,不能凭“透明”判断材料类型。28.(2025二上·坪山月考)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答案】正确【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光照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白天的光明、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光,都依赖太阳。地球的热量也主要来自太阳,阳光照射使地面、空气升温,形成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环境,四季变化、天气现象也和太阳提供的热量相关。其他天体的光只是反射太阳光,不能提供热量,无法成为主要来源。29.(2025二上·坪山月考)请写出两种保护植物的方法。 【答案】示例:①不随意采摘公园里、路边的花草树木;②给植物定期浇水、施肥,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保护植物的核心是减少人为破坏、满足其生长需求。方法一:不随意采摘、破坏植物花草树木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随意采摘会损伤植株,影响其生长繁殖。公园、路边的植物还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护它们就是保护生态平衡,这是最直接且人人能做到的保护方式。方法二:合理养护植物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养分等条件,定期浇水能避免干旱缺水,适量施肥可补充土壤养分,帮助植物健康生长。无论是自家种植的植物,还是社区、校园里的绿植,合理养护都能延长其寿命,发挥更大生态作用。30.(2025二上·坪山月考)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为什么? 【答案】夏天冰箱里的饮料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外壁,会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小水珠。【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夏天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肉眼看不见,却真实存在。冰箱里的饮料瓶温度很低,当空气接触到冷的瓶壁时,水蒸气会失去热量。失去热量的水蒸气会从气态变成液态,无数细小的液态水滴聚集在瓶壁上,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小水珠。1 / 1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小学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1.(2025二上·坪山月考)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和 。 2.(2025二上·坪山月考)我们用 来听声音,用 来闻气味。 3.(2025二上·坪山月考)鱼生活在水里,靠 呼吸,靠 游泳。 4.(2025二上·坪山月考)常见的天气有晴天、 、 和雪天。 5.(2025二上·坪山月考)磁铁能吸引 做的物品,不能吸引塑料和 做的物品。 6.(2025二上·坪山月考)蒲公英的种子很轻,靠 传播;苍耳的种子有小刺,靠 传播。 7.(2025二上·坪山月考)早上太阳从 方升起,傍晚从 方落下。 8.(2025二上·坪山月考)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的水、固态的 和气态的 。9.(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植物的根是直根( ) A.小麦 B.玉米 C.白菜 10.(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鸡 B.猫 C.蛇 11.(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溶解现象的是( ) A.沙子放进水里 B.盐放进水里 C.石头放进水里 12.(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工具中,用来测量温度的是( ) A.尺子 B.温度计 C.放大镜 13.(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天气适合晾晒衣服( ) A.阴天 B.晴天 C.雨天 14.(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动物是卵生动物( ) A.狗 B.兔子 C.鸽子 15.(2025二上·坪山月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根 B.叶 C.茎 16.(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材料能导电( ) A.木头 B.金属 C.玻璃 17.(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哪种现象是水的蒸发( ) A.冬天湖面结冰 B.湿衣服变干 C.水烧开冒泡 18.(2025二上·坪山月考)下列动物中,会冬眠的是( ) A.燕子 B.青蛙 C.兔子 19.(2025二上·坪山月考)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开花结果才能繁殖后代。 20.(2025二上·坪山月考)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它能帮助改良土壤。21.(2025二上·坪山月考)磁铁的任何部位都能吸引铁制品,吸引力一样强。 22.(2025二上·坪山月考)天气变化对动物的生活没有影响。23.(2025二上·坪山月考)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24.(2025二上·坪山月考)兔子的耳朵很长,是为了更好地听声音。 25.(2025二上·坪山月考)植物的根只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26.(2025二上·坪山月考)冰融化后会变成水,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7.(2025二上·坪山月考)塑料瓶是透明的,所以它是天然材料。 28.(2025二上·坪山月考)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29.(2025二上·坪山月考)请写出两种保护植物的方法。 30.(2025二上·坪山月考)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是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水;空气(顺序可互换)【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生长的关键条件是阳光、水和空气。阳光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帮助植物合成生长所需的有机物。水是细胞的重要成分,能运输养分和废物,维持植株正常代谢与挺拔形态。空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成分。2.【答案】耳朵;鼻子【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解析】【分析】耳朵是听觉器官,外耳收集声波,通过中耳传导、内耳转化为神经信号,让我们感知声音。鼻子是嗅觉器官,鼻腔内的嗅细胞能捕捉空气中的气味,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形成嗅觉。3.【答案】鳃;鳍【知识点】鱼的特点【解析】【分析】鳃是鱼的呼吸器官,能过滤水中的氧气,排出体内二氧化碳,满足水下呼吸需求。鳍负责运动,尾鳍控制前进方向和动力,其他鳍协调平衡,让鱼在水中灵活游动。4.【答案】阴天;雨天(顺序可互换,合理即可)【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常见的天气有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 阴天无太阳直射,天空被云层遮蔽,光线较暗,湿度通常较高。雨天是水汽凝结后形成降水,按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能补充水分。晴天、阴天、雨天、雪天是日常生活中最易观察到的天气类型,覆盖了无降水、液态降水、固态降水及多云遮蔽的常见场景。5.【答案】铁;木头(布料、陶瓷等非铁制品均可)【知识点】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磁铁能吸引铁做的物品,不能吸引塑料和木头做的物品。 磁铁具有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磁性金属,这些金属内部的磁畴会被磁铁磁化,产生相互吸引力。塑料、木材、玻璃等非磁性材料,内部磁畴排列无序,无法被磁化,因此不会被磁铁吸引。6.【答案】风;动物【知识点】种子的传播【解析】【分析】蒲公英种子轻且带绒毛,成熟后易被风吹起,随风飘散到适宜环境中扎根生长,风力是其主要传播媒介。苍耳种子的小刺能钩挂在动物的皮毛或人类衣物上,随着动物移动被带到其他地方,脱离载体后完成传播。7.【答案】东;西【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解析】【分析】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 这是地球自转导致的视觉现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相对太阳而言,我们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地球自转使观测位置转到背向太阳的一侧,太阳便从西方落下,这是固定的自然规律。8.【答案】冰;水蒸气【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液态的水、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水在0℃及以下凝固,形成固态的冰,有固定形状和体积。水受热蒸发或沸腾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分子扩散无序,无固定形状和体积,通常肉眼不可见。三种状态可通过温度变化相互转化,构成水的物态循环,是自然界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9.【答案】C【知识点】根【解析】【分析】直根的特点是有明显主根,主根粗壮且向下延伸,侧根从主根生出,白菜属于双子叶植物,具有典型直根。小麦和玉米均为单子叶植物,根系无明显主根,由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属于须根。选项C正确。10.【答案】B【知识点】哺乳动物【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关键特征是胎生、哺乳,体表通常有毛发,猫符合这些特征,属于典型哺乳动物。鸡是鸟类,靠产卵繁殖,体表覆羽,不属于哺乳动物。蛇是爬行动物,卵生,体表有鳞片,无哺乳行为,排除在外。选项B正确。11.【答案】B【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盐放进水里后,会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盐水溶液,符合溶解现象的特征。而沙子和石头放进水里后,都会沉在水底,不能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它们与水分离,所以不属于溶解现象。B选项正确。12.【答案】B【知识点】温度计【解析】【分析】温度计的用途就是测量温度,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刻度显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用来确定物体的长短、高矮,和温度测量无关。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物体,帮助看清细微之处,不具备测量温度的功能。B选项正确。13.【答案】B【知识点】水的蒸发;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晴天有充足阳光,阳光的热量能快速蒸发衣服上的水分,让衣服更快晾干。晴天通常风力适中,空气相对干燥,能进一步加速水分蒸发,还能让衣服散发异味。阴天光照弱、湿度大,衣服晾干慢且易受潮;雨天直接接触雨水,根本无法晾晒,反而会让衣服变湿。B选项正确。14.【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分类;卵生【解析】【分析】卵生动物的特点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鸽子会产下鸽蛋,经过孵化后孵出小鸽子,属于卵生动物。狗和兔子都是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直接生下幼崽,还会用乳汁哺育后代,不属于卵生动物。选项C正确。15.【答案】B【知识点】叶的作用【解析】【分析】叶子里含有大量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阳光,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从叶片气孔进入,产生的氧气也从气孔排出,叶片是反应的主要场所。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负责运输养分,二者都不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选项B正确。16.【答案】B【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金属是能导电的材料,像我们常见的铁钉、铝丝都能让电流通过,这是金属的基本特性。木头和玻璃都不能导电,属于不导电的材料,电流无法在它们内部通过。选项B正确。17.【答案】B【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蒸发是水从液态慢慢变成气态,分散到空气中的过程,湿衣服变干就是衣服上的水悄悄变成水蒸气跑走了,符合蒸发特征。冬天湖面结冰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是蒸发。水烧开冒泡是水快速变成水蒸气的沸腾现象,和缓慢的蒸发不同。选项B正确。18.【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青蛙是变温动物,冬天温度低时活动能力下降,会躲进泥土或洞穴冬眠,减少能量消耗度过寒冬。燕子冬天会飞往温暖的南方避寒,属于迁徙行为,不是冬眠。兔子是恒温动物,能维持自身体温稳定,冬天会靠换厚毛、找食物保暖,不需要冬眠。选项B正确。19.【答案】错误【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解析】【分析】植物繁殖方式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开花结果属于有性繁殖,但不是唯一方式。很多植物无需开花结果就能繁殖,比如苔藓靠孢子繁殖,土豆、红薯靠块茎、块根繁殖,柳树可通过枝条扦插繁殖。题目说法错误。20.【答案】正确【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在土壤中钻洞,能让土壤变得疏松,空气和水分更容易渗透到土壤深处,利于植物根系生长。蚯蚓以土壤中的腐烂有机物为食,排出的粪便富含养分,是天然的有机肥料,能提升土壤肥力。题目说法正确。21.【答案】错误【知识点】磁极与方向【解析】【分析】磁铁的吸引力不是均匀的,两端的吸引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磁极”(南极和北极)。磁铁中间部分的吸引力最弱,几乎吸不起轻小的铁制品,比如用磁铁中间去吸回形针,很难吸住。题目说法错误。22.【答案】错误【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解析】【分析】天气变化会直接影响动物的活动和生存,比如雨天时,蚂蚁会搬家躲避积水,鸟儿会减少飞行躲在巢穴里。冬天寒冷天气里,青蛙、蛇会冬眠,燕子会飞往南方避寒;夏天炎热时,狗会吐舌头散热,这些都是动物适应天气变化的表现。题目说法错误。23.【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蒸发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不需要特定温度,哪怕是0℃以上的低温也能发生。比如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虽然温度低,也会慢慢变干,就是水在低温下蒸发的结果。温度只会影响蒸发速度,温度高蒸发快,温度低蒸发慢,但不会阻止蒸发。题目说法正确。24.【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兔子的长耳朵有丰富的听觉神经,能捕捉到四面八方的细微声音,帮助它及时发现天敌(比如狼、鹰),提前躲避危险。长耳朵还能增大听觉范围,让兔子在开阔的草地或洞穴周围,更敏锐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声音变化。题目说法正确。25.【答案】错误【知识点】根【解析】【分析】植物的根不仅能固定植物,防止被风吹倒,还有更重要的吸收功能。根会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必需的水分和无机盐,这些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花等部位,供植物生长发育。有些植物的根还能储存养分,比如萝卜、胡萝卜的肉质根,会积累大量营养物质。题目说法错误。26.【答案】正确【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冰是水的固态形式,融化时需要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才能打破冰的固态结构,变成液态的水。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这个现象,比如把冰块放在室温下,它会慢慢吸收空气里的热量,逐渐融化成水;手上握冰块时会觉得凉,就是因为手的热量被冰块吸收了。题目说法正确。27.【答案】错误【知识点】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天然材料是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的,比如木头、棉花、石头等,不需要人工合成。塑料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是通过石油等原料,经过人工化学加工合成的,属于人造材料。透明只是塑料的物理特性,和它是否是天然材料没有关系,不能凭“透明”判断材料类型。28.【答案】正确【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光照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白天的光明、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光,都依赖太阳。地球的热量也主要来自太阳,阳光照射使地面、空气升温,形成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环境,四季变化、天气现象也和太阳提供的热量相关。其他天体的光只是反射太阳光,不能提供热量,无法成为主要来源。29.【答案】示例:①不随意采摘公园里、路边的花草树木;②给植物定期浇水、施肥,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保护植物的核心是减少人为破坏、满足其生长需求。方法一:不随意采摘、破坏植物花草树木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随意采摘会损伤植株,影响其生长繁殖。公园、路边的植物还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护它们就是保护生态平衡,这是最直接且人人能做到的保护方式。方法二:合理养护植物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养分等条件,定期浇水能避免干旱缺水,适量施肥可补充土壤养分,帮助植物健康生长。无论是自家种植的植物,还是社区、校园里的绿植,合理养护都能延长其寿命,发挥更大生态作用。30.【答案】夏天冰箱里的饮料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外壁,会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小水珠。【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夏天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这些水蒸气肉眼看不见,却真实存在。冰箱里的饮料瓶温度很低,当空气接触到冷的瓶壁时,水蒸气会失去热量。失去热量的水蒸气会从气态变成液态,无数细小的液态水滴聚集在瓶壁上,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小水珠。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小学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小学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