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5讲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能力课)课件(共6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5讲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能力课)课件(共67张PPT)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第5讲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能力课)
【复习目标】 
1.理解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2.掌握溶液中各组分之间的守恒关系与大小比较。
c(H2S)>c(H+)>c(HS-)>c(S2-)
2.抓住3种守恒,建立粒子浓度的定量关系
(1)电荷守恒——注重溶液呈电中性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2)元素守恒——注重溶液中某元素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发生水解或电离,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离子所含的某种元素在变化前后是守恒的。
(3)质子守恒——注重分子或离子得失H+数目相等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水解等过程的发生,所以往往存在质子(H+)的得失,但得到的质子数等于失去的质子数。
如Na2S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情况图示如下:
由图可得Na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为c(H3O+)+2c(H2S)+c(HS-)=c(OH-)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子守恒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元素守恒式推导得到。
c(H+)+2c(H2S)+c(HS-)=c(OH-)
关键能力 · 拓展教材
一、粒子种类的判断
1.指出下列溶液中含有的所有粒子。
(1)NaH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任意量):____________。
二、单一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
2.常温下,0.1 mol·L-1 NH4Cl溶液。
(1)含有的所有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比较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
(1)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守恒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荷守恒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子守恒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质子守恒式可以由电荷守恒式和元素守恒式推导得到。 以KHS溶液为例,电荷守恒式为c(K+)+c(H+)=c(OH-)+c(HS-)+2c(S2-)①,元素守恒式为c(K+)=c(HS-)+c(S2-)+c(H2S)②,由①-②得质子守恒式c(OH-)+c(S2-)=c(H2S)+c(H+)。
三、混合溶液(缓冲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4.含物质的量相同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
(1)写出所有电离、水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粒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荷守恒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守恒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a===CH3COO-+Na+、
CH3COOH CH3COO-+H+、CH3COO-+H2O CH3COOH+OH-
c(CH3COO-)>c(Na+)>c(CH3COOH)>c(H+)>c(OH-)
c(Na+)+c(H+)=c(CH3COO-)+c(OH-)
四、酸、碱中和型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5.比较下列几种溶液混合后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1)CH3COOH和NaOH等浓度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和CH3COOH等浓度按1∶2体积比混合后pH<7,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H=2的CH3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a+)>c(CH3COO-)>c(OH-)>c(H+)
c(CH3COO-)>c(Na+)>c(H+)>c(OH-)
c(CH3COO-)>c(Na+)>c(H+)>c(OH-)
【模型构建】
酸、碱中和型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思维模型
五、盐与酸(碱)混合型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6.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c(OH-)
B.c(CH3COO-)=0.1 mol·L-1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1 mol·L-1
答案:A
解析:电荷守恒式为c(CH3COO-)+c(OH-)=c(Na+)+c(H+),因c(CH3COO-)>c(Na+),则c(H+)>c(OH-);元素守恒式为c(CH3COOH)+c(CH3COO-)=0.2 mol·L-1,因c(CH3COO-)>c(Na+)=0.1 mol·L-1,则c(CH3COO-)>c(CH3COOH),c(CH3COO-)+c(OH-)>0.1 mol·L-1。故A正确,B、C、D错误。
[归纳总结] 
盐与酸(碱)混合型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首先考虑是否反应,若不反应,分析盐的水解程度和酸(碱)的电离程度的大小;若能反应,则按反应后混合组成综合考虑水解和电离两种因素。

⑤>④>③>①>②
【模型构建】
选好参照物,分组比较各个击破。
真题导向
【示例】 (2023·江苏卷,12)室温下,用含少量Mg2+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Ksp(MgF2)=5.2×10-11,Ka(HF)=6.3×10-4。
答案:C
[试题立意] 本题以MnCO3的制备流程为载体,考查不同溶液、不同工艺所得到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互关系,涉及溶液和沉淀两种形态。涉及溶液和沉淀两种形态,是以判断离子浓度等式关系考查的。与《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3中“能运用宏观、微观、符号等方式描述、说明物质转化的本质和规律”的要求吻合。
[关键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和批判性思维与辩证能力。
[考教衔接] 备考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种连续反应的形式(包括实验中的多步操作),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多元复杂的,与常规单一的研究对象不同。
答案:A
(1)Ka(CH3COOH)=________________。
(2)a点溶液中,c(Na+)、c(Cl-)、c(CH3COOH)、c(CH3COO-)四种粒子浓度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点溶液中,c(CH3COOH)________(填“>”“=”或“<”)
c(CH3COO-)。

10-4.76
c(Na+)=c(Cl-)=c(CH3COOH)+c(CH3COO-)
<
解析:NaOH溶液和HCl、CH3COOH混合溶液反应时,NaOH先与强酸反应,然后与弱酸反应,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b点时CH3COOH反应一半,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H和 CH3COONa;c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d点时NaOH过量,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和NaOH。

答案:B
2.在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c(Na+)>c(Ac-)>c(H+)>c(OH-)
B.c(Na+)>c(Ac-)>c(OH-)>c(H+)
C.c(Na+)=c(Ac-)+c(HAc)
D.c(Na+)+c(H+)=c(Ac-)+c(OH-)
答案:A
答案:A
4.(2025·河北唐山模拟)氰化氢(HCN)可应用于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采矿业等。常温下,浓度均为0.01 mol·L-1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的p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Ka(HCN)≈10-8
B.该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
C.该混合溶液中c(HCN)D.该混合溶液中c(CN-)+c(HCN)=c(Na+)
答案:B
答案:C
6.室温下,Ka1(H2S)=1.3×10-7,Ka2(H2S)=7.1×10-15。 不考虑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和H2S的挥发,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粒子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1 NaHS溶液:c(Na+)>c(HS-)>c(S2-)>c(H2S)
B.0.1 mol·L-1 Na2S溶液:c(OH-)=c(H+)+c(HS-)+ c(H2S)
C.0.2 mol·L-1 NaHS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S-)+3c(H2S)>c(S2-)
D.向0.1 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H2S至溶液呈中性:c(Na+)=c(HS-)+c(S2-)
答案:C
解析:根据Ka1可知HS-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7.7×10-8>Ka2,故HS-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溶液中c(H2S)>c(S2-),A错误;B项考查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c(H2S)的系数应为2,B错误;;C项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HS和Na2S,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c(Na+)+c(H+)=c(OH-)+c(HS-)+2c(S2-),元素守恒式为2c(Na+)=3[c(HS-)+c(S2-)+c(H2S)],两种盐水解呈碱性,则c(OH-)>c(H+),将两式约去c(Na+)后可知,C正确;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c(Na+)+c(H+)=c(OH-)+c(HS-)+2c(S2-)可知,当溶液呈中性即c(H+)=c(OH-)时,c(Na+)=c(HS-)+2c(S2-),D错误。
答案:C
答案:D
9.已知:常温下邻苯二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用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KHA)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其中N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离子浓度:c(K+)>c(HA-)>c(H2A)>c(A2-)
B.N点溶液中存在:c(Na+)+c(K+)>2c(A2-)+2c(HA-)
C.P点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K+)>c(OH-)>c(A2-)
D.从M到P之间的任一点均存在:c(Na+)+c(K+)+c(H+)=c(A2-)+c(HA-)+c(OH-)
答案:B
答案:C
11.(2025·江苏连云港调研)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2SO3、NaHS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0.1 mol·L-1 Na2S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10
2 向0.1 mol·L-1Na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测得溶液pH约为8
3 用pH试纸测定0.1 mol·L-1NaHS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5
4 向0.1 mol·L-1Na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无明显现象

答案:D
12.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表所示。
答案:B
解析:实验①二者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KA,反应后溶液的pH=9,即溶液显碱性,说明HA为弱酸,A-水解,A项正确;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由电荷守恒知c(H+)+c(K+)=c(A-)+c(OH-)知,c(K+)-c(A-)=c(OH-)-c(H+),B项错误;因为HA为弱酸,如果与等体积等浓度的KOH溶液混合,溶液显碱性,若溶液显中性,则在两溶液体积相等的条件下,HA溶液的浓度应大于0.2 mol·L-1,所以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1,C项正确;
实验②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得c(H+)+c(K+)=c(A-)+c(OH-),且c(H+)=c(OH-),则c(K+)=c(A-),c(K+)=c(A-)>c(H+)=c(OH-),D项正确。
13.(9分)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 H++B2-。回答下列问题:
(1)Na2B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碱性
B2-+H2O HB-+OH-
解析:由H2B===H++HB-(完全电离),HB- H++B2-(部分电离),知Na2B溶液中B2-会发生水解反应B2-+H2O HB-+OH-,故Na2B溶液显碱性。
(2)在0.1 mol·L-1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B2-)+c(HB-)+c(H2B)=0.1 mol·L-1
B.c(Na+)+c(OH-)=c(H+)+c(HB-)
C.c(Na+)+c(H+)=c(OH-)+c(HB-)+2c(B2-)
D.c(Na+)=2c(B2-)+2c(HB-)
CD
解析:在Na2B溶液中存在Na2B===2Na++B2-,B2-+H2O HB-+OH-,H2O H++OH-。由电荷守恒知,c(Na+)+c(H+)=2c(B2-)+c(OH-)+c(HB-),C正确;由元素守恒知,c(Na+)=2c(B2-)+2c(HB-)=0.2 mol·L-1,D正确;在Na2B溶液中不存在H2B,A错误;由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知,B错误。
(3)已知0.1 mol·L-1 NaHB溶液的pH=2,0.1 mol·L-1 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a+)>c(HB-)>c(H+)>c(B2-)>c(OH-)
解析:在NaHB溶液中,NaHB===Na++HB-,HB- H++B2-,H2O H++OH-,溶液的pH=2,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B-)>c(H+)>c(B2-)>c(OH-)。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