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6讲多池串联装置分析与电化学的相关计算(能力课)课件(共9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6讲多池串联装置分析与电化学的相关计算(能力课)课件(共91张PPT)

资源简介

(共91张PPT)
第6讲 多池串联装置分析与
电化学的相关计算(能力课)
【复习目标】 
1.掌握多池串联的分析方法。
2.了解离子交换膜的分类及特点。
3.理解离子交换膜在装置中的作用。
4.熟悉电化学综合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要点归纳 · 发掘教材
模型一 外接电源与电解池的串联(如图)
因有直流电源,各池均为电解池。如图甲为电镀池,乙、丙均为电解池。
模型二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串联(如图)
甲、乙两图中,A均为原电池,B均为电解池。
关键能力 · 拓展教材
【典题示例】
【示例1】 下图的装置中,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电源负极,Y为电源正极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C.当b极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时,Pt极上有6.4 g Cu析出
D.通电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的pH增大
答案:B
【对点演练】
1.下图的装置中,C、D、E、F都是惰性电极,A、B是电源的两极。将电路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的溶液显红色。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A极是负极
B.电解一段时间后,向乙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可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C.欲用丙装置给生铁铸件镀铜,G应该是生铁铸件,电镀液是CuSO4溶液
D.C、F电极上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相同
答案:B
解析: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的溶液显红色,说明F极上有OH-产生,则F极为阴极,C、E、G为阳极,电源A极是正极,A错误。若NaCl溶液足量,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氯气,因此向乙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可能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浓度,B正确。欲用丙装置给生铁铸件镀铜,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即H应该是生铁铸件,电镀液是CuSO4溶液,G为Cu,C错误。C极为阳极,生成的气体为氧气,F极为阴极,生成的气体为氢气,生成1 mol氧气和1 mol氢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和2 mol,因此在同一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C、F极上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不相同,D错误。
【典题示例】
【示例2】 粗铜中一般含有锌、铁、银、金等杂质。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接通电路一段时间后,精Cu电极质量增加了3.2 g。
答案:B
解析:甲池中,通入CH3OH的电极为负极,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粗Cu为阳极,精Cu为阴极。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为电解池。乙池中,粗Cu电极上的Zn、Fe、Cu先后失去电子形成离子进入溶液,精Cu电极上,溶液中的Cu2+得电子,生成的Cu附着在电极表面,所以CuSO4溶液的浓度减小,A不正确;
【对点演练】
2.烧杯A中盛放0.1 mol·L-1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1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Fe极质量减少,C极有气体产生
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
C.当烧杯A中产生0.1 mol气体时,烧杯B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
D.经过一段时间,烧杯B中溶液的pH增大(不考虑Cl2溶于水)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A中Fe、C与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铁为原电池的负极,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为原电池的正极,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为电解池,与Fe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铜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C极相连的一极为正极,氯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中Fe、C与稀硫酸构成原电池,A中Fe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质量减小;C极为正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A正确。由分析可知,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错误。
A中C上有氢气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当烧杯A
中产生0.1 mol气体时,转移0.2 mol电子;B中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其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当转移0.2 mol电子时,生成0.1 mol氯气。所以A和B中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C正确。B为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氯化铜,所以一段时间后,烧杯B中溶液的浓度会减小,铜离子浓度减小,水解产生的H+浓度减小,pH增大,D正确。
关键能力 · 拓展教材
一、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典题示例】
【示例1】 如图,X是直流电源,电池中c、d、e、f为石墨棒,接通电路后,发现d附近溶液显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a为________极,d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池中f为________极,e极上的电
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电路中通过0.02 mol电子时,d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Y池中溶液的pH为________;Z池中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___ g,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

2H2O+2e-===2OH-+H2↑

2H2O-4e-===4H++O2↑
0.224
13
0.64
0.112
解析:(1)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d附近溶液显红色,因此d为阴极,a为电源的正极,f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e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状元随笔 得失电子守恒法的解题流程
第一步 找出氧化剂(正极或阴极反应物质)、还原剂(负极或阳极反应物质)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第二步 根据相关信息,找准一个电极上粒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第三步 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电极转移电子相等列出等式
【对点演练】
1.下图的装置中,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路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e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丙)装置中精铜电极的质量增加了6.4 g,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 L。
O2+2H2O+4e-===4OH-
2.24
解析:将电路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e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e极附近产生OH-,故Fe为阴极,C为阳极,甲装置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则Y为阴极,X为阳极,丙装置中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1)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上述分析可知,a处电极为负极,b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丙装置中精铜电极的质量增加了6.4 g,根据电极反应:Cu2++2e-===Cu,可知生成6.4 g即0.1 mol铜,转移电子0.2 mol,铁电极是阴极,该极上产生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当转移0.2 mol电子时,该极上产生的气体为0.1 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
二、根据关系式计算
【典题示例】
【示例2】 K-O2电池结构如图所示,a和b为两个电极,其中之一为单质钾片。产生1 Ah电量时,生成KO2的质量与消耗O2的质量比值约为________。用此电池为铅酸蓄电池充电,消耗3.9 g 钾时,铅酸蓄电池消耗________g水。
2.22
1.8
状元随笔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构建计算所需的关系式。如以通过4 mol e-为桥梁可构建如下关系式:
【对点演练】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溶液体积均为1 L),当闭合该装置的开关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池中为原电池的是________(填“甲池”“乙池”或“丙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丙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池
Ag-e-===Ag+
三、以跨学科信息为载体的电化学计算
电化学与物理上的电学息息相关,跨学科命题更能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趋势,解题时要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和单位。
1.结合法拉第常数命题,用到的计算公式为Q=It=nF。
【典题示例】
【示例3】 维持电流为0.5 A,以CH4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作为电源,持续工作5 min,理论上消耗CH4________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已知F=96 500 C·mol-1)
3.2×10-3
93.75%
答案:A
2.(山东卷,改编)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回收金属钴。保持细菌所在环境pH稳定,借助其降解乙酸盐生成CO2,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LiCoO2(s)转化为Co2+,工作时保持厌氧环境,并定时将乙室溶液转移至甲室。已知电极材料均为石墨材质,右侧装置为原电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工作时,甲室溶液pH逐渐减小
B.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乙室应补充盐酸
C.乙室电极反应式为LiCoO2+2H2O+e-===Li++Co2++4OH-
D.若甲室Co2+减少200 mg,乙室Co2+增加300 mg,则此时已进行过溶液转移
答案:C
3.(2023·重庆卷,12)电化学合成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如图是在酸性介质中电解合成半胱氨酸和烟酸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极a为阴极
B.H+从电极b移向电极a
D.生成3 mol半胱氨酸的同时生成1 mol烟酸
答案:D
1.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N2H4+O2===N2+2H2O。
下列关于该装置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工作时,Ag电极上有气体生成
B.甲池中负极反应式为N2H4-4e-===N2+4H+
C.甲池和乙池中溶液的pH均减小
D.当甲池中消耗3.2 g N2H4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6.4 g固体
答案:C
2.(2025·广东佛山南海区联考)我国十大科技突破——海水直接电解制H2,其工作原理如图,防水透气膜只能水分子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电解池的阴极
B.b的电极反应方程式:2H2O+2e-===H2↑+2OH-
C.去除透气膜,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变
D.电解池工作时,海水侧的离子浓度理论上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氢氧根离子向a极移动,故a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A错误;b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2O+2e-===H2↑+2OH-,B正确;去除透气膜,海水中氯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改变,C错误;电解池工作时,溶剂水不断通过透气膜进入a、b两极发生反应,海水侧的离子浓度理论上逐渐增大,D错误。
3.以纯碱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可制备小苏打,原理装置图如下:
上述装置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池电极接电池正极,气体X为H2
B.Na+由乙池穿过交换膜进入甲池
C.NaOH溶液Z的浓度比NaOH溶液Y的小
D.甲池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答案: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次氯酸盐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lO-+H2O===Mg(OH)2+Cl-
B.M应是石墨电极,N应是铁电极
C.生成Fe(OH)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10H2O+O2===4Fe(OH)3↓+8H+
D.将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的气泡成分主要是H2
答案:B
解析:由原电池结构可知,Mg失去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OH--2e-===Mg(OH)2,石墨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lO-+H2O===Mg(OH)2+Cl-,A项正确;污水处理中,要得到Fe(OH)3沉淀,应引入含铁离子,铁电极应是阳极(M电极),石墨应是阴极(N电极),B项错误;铁电极只能生成Fe2+,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Fe2+被污水中溶解的O2氧化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4Fe2++10H2O+O2===4Fe(OH)3↓+8H+,H+可被N电极产生的OH-中和,C项正确;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产生的H2将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D项正确。
5.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Zn-NO电池系统,该电池具有同时合成氨和对外供电的功能,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极电势:Zn/ZnO电极B.Zn/ZnO电极的反应式为
Zn-2e-+2OH-===ZnO+H2O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
D.电子流向:Zn/ZnO电极→负载→MoS2电极
答案:C
6.如图所示电解装置中,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解。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电源的负极
B.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
C.随着电解的进行,CuCl2溶液浓度变大
D.当0.01 mol Fe2O3完全溶解时,至少产生气体336 mL(折合成标准状况下)
答案:C
7.复分解电渗析(Electrodialysis Metathesis,EDM)具有重组和浓缩离子的独特性能,基于四隔室结构特点,通过离子重组可发生类似复分解反应,将少量的低溶解度(或不溶解)的盐类转化为高溶解度的盐。如图所示为复分解电渗析装置,以KCl和NaNO3为原料制备无氯钾肥(KNO3)并回收NaC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缩B室中的产品为KNO3,为使产品纯净,该室进液口宜选择蒸馏水
B.阳极所选电解质溶液宜选择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其电极反应方程式为4OH--4e-===O2↑+2H2O
C.阴极每产生11.2 L H2(标准状况下),淡水A室有1 mol Cl-进入到浓缩A室中
D.该复分解电渗析装置中①③⑤选择阳离子交换膜为宜,②④选择阴离子交换膜为宜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左侧电极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右侧电极接电源的负极作阴极,电解质中的阳离子由左向右移动,阴离子由右往左移动,故离子交换膜③为阳离子交换膜,K+进入浓缩B室,离子交换膜④为阴离子交换膜,硝酸根离子进入浓缩B室,②为阴离子交换膜,Cl-进入浓缩A室,⑤为阳离子交换膜,Na+进入阴极室,①为阳离子交换膜,Na+进入浓缩A室,据此分析解题。
由分析可知,离子交换膜③为阳离子交换膜,K+进入浓缩B室,离子交换膜④为阴离子交换膜,硝酸根离子进入浓缩B室,则浓缩B室中的产品为KNO3,由于蒸馏水导电性太差,为使产品纯净,该室进液口宜选择稀的KNO3溶液以增强导电性,而不选择蒸馏水,A错误;由分析可知,①为阳离子交换膜,Na+进入浓缩A室,故阳极所选电解质溶液宜选择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其电极反应方程式为4OH--4e-===O2↑+2H2O,B正确;
8.(2025·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检测)羟基自由基(·OH)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实现了发电、环保两位一体。
答案:A
电池工作时,b极反应为C6H5OH-28e-+11H2O===6CO2↑+28H+,b极附近pH减小,B正确;右侧为电解装置,c是阴极,c极反应式为2H++2e-===H2↑,d为阳极,d极反应式为H2O-e-===·OH+H+,C6H5OH+28·OH===6CO2↑+17H2O,转移28 mol电子,c极生成14 mol氢气,d极生成6 mol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7∶3,C正确;d极区苯酚被·OH氧化为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28·OH===6CO2↑+17H2O,D正确。
9.水系可逆Zn-CO2电池在工作时,复合膜(由a、b膜复合而成,a膜只允许H+通过,b膜只允许OH-通过)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在外加电场中可透过相应的离子膜定向移动。当闭合K1时,Zn-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1时,右侧电极反应为CO2+2H++2e-===HCOOH
B.闭合K1时,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复合膜两侧溶液的pH左侧升高右侧降低
C.闭合K2时,OH-从复合膜流向Zn电极
D.闭合K2时,每生成65 g Zn,同时一定生成CO2气体11.2 L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闭合K1时,右侧的物质转化为CO2→HCOOH,则右侧电极反应为CO2+2H++2e-===HCOOH,故A正确;由A分析知,闭合K1时,右侧电极反应为CO2+2H++2e-===HCOOH,左侧电极反应为Zn+4OH--2e-===[Zn(OH)4]2-,复合膜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移动向两极的H+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两电极转移电子数相等,则右侧消耗的氢离子等于复合膜层间解离的H+,但生成的甲酸能电离出H+,左侧消耗的OH-大于复合膜层解离的OH-,则需要消耗左侧溶液的OH-,故复合膜两侧溶液的pH均降低,故B错误;
闭合K2时,该装置为电解池,左侧为阴极,右侧为阳极,OH-从Zn电极流向复合膜,故C错误;没有标明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CO2的体积,故D错误。
10.(14分)(2025·黑龙江哈尔滨七十三中检测)如图装置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极是电源的________,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颜色________,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电场作用下向Y极移动。
正极
变浅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解析:(1)分析可知,A电极是电源的正极;在甲池中,电解硫酸铜的过程中,C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D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则铜离子逐渐减少,导致溶液颜色变浅;Y极是阴极,该电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向该电极移动,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所以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2)若甲、乙装置中的C、E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1∶2
解析:分析可知,C、E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2H2O-4e-===4H++O2↑、2Cl--2e-===Cl2↑,当各电极转移电子均为1 mol时,生成单质的量分别为0.25 mol、0.5 mol,所以生成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G应是________(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________溶液。当乙中溶液的pH是12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 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________,甲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镀层金属
AgNO3
0.54 g
变小
解析:电镀装置中,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所以H应该是镀件,G为镀层金属,电镀液是AgNO3溶液;当乙中pH是12,即溶液的c(OH-)=0.01 mol·L-1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 mL),根据电极反应2H2O+2e-===H2↑+2OH-,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L-1×0.5 L=0.005 mol,当转移0.005 mol电子时,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108 g·mol-1×0.005 mol=0.54 g;甲池中电解硫酸铜生成了硫酸溶液,溶液的pH变小。
(4)若将C电极换为铁,其他装置都不变,则甲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2+通电Cu+Fe2+
解析:C电极换为铁属于活泼电极,则阳极铁失电子,阴极铜离子得电子,电解池反应为Fe+Cu2+通电Cu+Fe2+。
已知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Li+SO2Cl2===2LiCl+SO2↑。回答下列问题:
(1)Li电极是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i电极与________(填“镍”或“不锈钢”)相连,膜c为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
负极
SO2Cl2+2e-===2Cl-+SO2↑
不锈钢
阳离子
(3)电解一段时间后,Ⅳ室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理论上产品室每获得283.5 g的Ni(H2PO2)2,Li电极的质量减少________ g。
增大
21
12.(11分)KIO3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可采用“电解法”制备。先将一定量的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阳极区,阴极区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开始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惰性电极M为_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电解时用铅酸蓄电池做电源,当消耗2 mol单质铅时,电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3)若电解结束时,阳极反应生成10 mol KIO3,则理论上消耗的I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阳极
2
6
(4)常温下若有0.9 mol 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阴极区KOH溶液pH由13升到14,则阴极区KOH溶液体积为________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5)若电解池工作前,阳极室和阴极室中电解液质量相等,当转移________mol电子时,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差为308 g。
1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