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能力课)课件(共9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计算(能力课)课件(共90张PPT)

资源简介

(共90张PPT)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
配平与计算(能力课)
【复习目标】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技巧。
2.整合有效信息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了解电子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要点归纳 · 发掘教材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氧化剂
还原剂
种类
个数
总数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化合价
相等
原子
电荷
得失电子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
关键能力 · 拓展教材
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整体配平
【典题示例】
【示例1】 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K2Cr2O7+____H2C2O4+____H2SO4===____Cr2(SO4)3+____CO2↑+____K2SO4+____H2O。
1
3
4
1
6
1
7
[思维建模]
4
1
1
1
2
3
8
3
2
4
5
1
3
3
3
3
3
6
2
1
3
2
9
3
3
5
4
11
2
8
11
15
24
5
6
15
4.有机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____KClO3+____H2C2O4+____H2SO4===____ClO2↑+____CO2↑+____KHSO4+____H2O
(2)____C2H6O+____KMnO4+____H2SO4===____K2SO4+____MnSO4+____CO2↑+____H2O
2
1
2
2
2
2
2
5
12
18
6
12
10
33
3
2
4OH-
3
2
5H2O
[思维建模]
2
5
6H+
2
5
8
(2)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溶液显紫色(Bi3+无色)。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2
14
H+
5
5
2
7
H2O
(3)将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加入硫化钾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其中K2SO4和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完成下面化学方程式:
28
5
24
KOH
28
3
2
12
H2O
[归纳总结]
(1)补项配平步骤
(2)补项原则
条件 补项原则
酸性条件下 缺H或多O补H+,少O补H2O
碱性条件下 缺H或多O补H2O,少O补OH-
要点归纳 · 发掘教材
1.电子守恒法原理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利用守恒思想,只要把物质分为始态和终态,从得电子与失电子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思维,便可迅速获得正确结果。
2.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
关键能力 · 拓展教材
一、利用电子守恒确定元素价态
1.现有24 mL 0.05 mol·L-1的Na2SO3溶液与20 mL 0.02 mol·L-1的K2Cr2O7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
二、电子守恒在未配平方程式中的应用
2.在P+CuSO4+H2O―→Cu3P+H3PO4+H2SO4(未配平)反应中,7.5 mol CuSO4可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生成1 mol Cu3P时,参加反应的P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1.5
2.2
解析:设7.5 mol CuSO4可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1 mol Cu3P时,被氧化的P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得失电子守恒:7.5 mol×(2-1)=x×(5-0),解得x=1.5 mol;1 mol×3×(2-1)+1 mol×[0-(-3)]=y×(5-0),解得y=1.2 mol,所以生成1 mol Cu3P时,参加反应的P的物质的量为1.2 mol+1 mol=2.2 mol。
4.(1)以硅藻土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V2O5)是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催化剂。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
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
0.5

(2)“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57
类型一 根据陈述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典题示例】
【示例1】 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i2++ClO-+4OH-===2NiO(OH)↓+Cl-+H2O
[思维建模]
【对点演练】
1.(1)Co(OH)2在空气中850 ℃煅烧生成Co3O4的化学方程式:
(2)一定条件下,CuCl2、K与F2反应生成KCl和化合物K2CuF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O通入足量银氨溶液中生成单质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
2.(1)Co(OH)2可被氧化成Co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4,Mn2+被过一硫酸(H2SO5)氧化为Mn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O5的电离第一步完全,第二步微弱)。
4Co(OH)2+O2===4CoO(OH)+2H2O
类型二 根据流程图、机理图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典题示例】
【示例2】 以低品位铜矿砂(主要成分为CuS)为原料制备氯化亚铜的路线如下:
写出酸溶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S+MnO2+2H2SO4===MnSO4+S+2H2O+CuSO4
[思维建模]
(1)“瞻前”确定反应物
根据进料确定反应物:CuS+MnO2+H2SO4。
(2)“顾后”确定生成物
根据出料中含有S,后续除锰生成MnCO3,说明酸溶1生成的是S和MnSO4。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CuS+MnO2+H2SO4―→MnSO4+S。
(4)根据原子守恒补充并配平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查原子、得失电子是否守恒。
【对点演练】
一、依据流程图信息书写方程式
3.实验室以二氧化铈(CeO2)废渣为原料制备含有少量Cl-的
Ce2(CO3)3,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酸浸”时CeO2与H2O2反应生成Ce3+并放出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eO2+H2O2+6H+===2Ce3++O2↑+4H2O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物为CeO2与H2O2,产物为Ce3+和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其离子方程式为2CeO2+H2O2+6H+===2Ce3++O2↑+4H2O。
(1)分别写出反应Ⅰ、Ⅱ的离子方程式:
①反应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在总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Fe(NO)2++O2+4H+===4Fe3++4NO+2H2O
作催化剂
5.NaClO氧化可除去氨氮,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H2O和NaCl略去)。
NaClO氧化NH3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3 +3NaClO===N2+3H2O+3NaCl
[归纳总结] 循环转化关系图中物质变化分析思路
(1)根据示意图中的箭头方向找到反应物、生成物: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箭头出去的是生成物。
(2)若上一步反应生成某物质,下一步该物质又参加反应,则该物质为中间产物。
(3)若某物质先参加反应,后又生成,则该物质为催化剂。

答案: C
[价值引领]  本题以氮元素无害化处理为素材,以甲醇与硝酸根离子反应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1中“能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能结合实例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学业质量水平2中“能分析化学科学在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价值和贡献”的要求相符合。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
D项,基于题给信息的定量计算:标准状况下 CO2体积为11.2 L→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6=3 mol→转移电子数为3NA→所以错误。
[考教衔接] 大多数省份没有单独设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题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以及相关计算大多分散到其他题目中,如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工艺流程题中,因此在备考时,要从更宽泛的角度学习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不仅仅是简单记忆基本概念和规律。
真题体验
1.(2024·湖南卷,16节选)铜阳极泥(含有Au、Ag2Se、Cu2Se、PbSO4等)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回收贵金属的化工流程如下:
“滤液1”中含有Cu2+和H2SeO3,“氧化酸浸”时Cu2S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Se+4H2O2+4H+===2Cu2++H2SeO3+5H2O
2.(2023·北京卷,18节选)以银锰精矿(主要含Ag2S、MnS、FeS2)和氧化锰矿(主要含MnO2)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MnO2的氧化性强于Fe3+。
(1)“浸银”时,使用过量FeCl3、HCl和CaCl2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Ag2S中的银以[AgCl2]-形式浸出。
①将“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出剂中Cl-、H+的作用:
2
4
Cl-
2
Fe2+
Ag2S(s) 2Ag+(aq)+S2-(aq),Cl-与Ag+结合生成[AgCl2]-,H+与S2-结合生成H2S,可促进Ag2S溶解
解析:①Ag2S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Fe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该离子方程式为2Fe3++Ag2S+4Cl- 2Fe2++2[AgCl2]-+S。
(2)“沉银”过程中需要过量的铁粉作为还原剂,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2[AgCl2]-+Fe===Fe2++2Ag+4Cl-、2Fe3++Fe===3Fe2+、2H++Fe===Fe2++H2↑
解析:铁粉可将[AgCl2]-还原为单质银,过量的铁粉还可以与铁离子、氢离子发生反应,因此离子方程式为2[AgCl2]-+Fe===Fe2++2Ag+4Cl-、2Fe3++Fe===3Fe2+、2H++Fe===Fe2++H2↑。
1.在反应Cu+HNO3(稀)―→Cu(NO3)2+NO↑+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
A.3∶8 B.32∶21
C.21∶32 D.21∶8
答案:C
解析:由反应可知,Cu是还原剂,HNO3是氧化剂,由得失电子守恒知N(Cu)×2=N(HNO3)×3,N(HNO3)∶N(Cu)=2∶3,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63×2)∶(64×3)=21∶32。
答案:C
答案:C
解析: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没变,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到+4价,只有硫元素被氧化,A项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uS>Mn2+,B项错误;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CuS,设KMnO4为x mol,CuS为y mol,根据电子守恒:x×(7-2)=y×[4-(-2)],x∶y=6∶5,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C项正确;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0.1 mol,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4,故转移电子为0.1 mol×(4+2)=0.6 mol,D项错误。
答案:D
由反应可知,生成1 mol气体时转移6 mol电子,则产生0.2 mo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为0.2 mol×6=1.2 mol,故C错误。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作氧化剂的氧化铜与作还原剂的氯化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D正确。
答案:A
关于反应Ⅰ、Ⅱ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iCl4在反应Ⅰ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Ⅱ中是氧化剂
B.C、Mg在反应中均被氧化
C.a=1,b=e=2
D.每生成19.2 g Ti,反应Ⅰ、Ⅱ中共转移4.8 mol电子
答案:D
解析:在反应Ⅰ中是氯气做氧化剂生成的还原产物,在反应Ⅱ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A正确;反应Ⅰ中C做还原剂,被氧化,反应Ⅱ中 Mg做还原剂,被氧化,故B正确;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守恒,有2a=e,2b=4a,所以a=1,b=e=2,故C正确;将方程式相加,得TiO2+2Cl2+2C+2Mg===Ti+2MgCl2+2CO,每生成48 g Ti,转移电子8 mol,所以生成19.2 g Ti转移电子为3.2 mol,故D错误。
7.(9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①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
3NF3+5H2O===2NO+HNO3+9HF
0.4NA(或2.408×1023)
解析:①分析题给信息知NF3转化为NO,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1价,被还原,NF3转化为HNO3,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价,被氧化,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②由题目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F3+5H2O===2NO+HNO3+9HF,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价,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或2.408×1023)。
2
+6
BC
8.已知酸性KMnO4溶液能被Na2SO3溶液还原成Mn2+而使溶液褪色。欲使20.00 mL 1.00×10-2 mol·L-1酸性KMnO4溶液恰好褪色,需消耗25.00 mL Na2SO3溶液,则该Na2S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为(  )
A.2.00×10-2 B.3.00×10-2
C.4.00×10-2 D.5.00×10-2
答案:A
9.工业生产中除去电石渣浆(含CaO)中的S2-并制取硫酸盐的一种常用流程如图。

答案:C
10.把图乙中的物质补充到图甲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答案:D
11.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标准状况)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 mol·L-1。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 mol·L-1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D.原溶液中c(Br-)=0.4 mol·L-1
答案:B
解析:还原性:Fe2+>Br-,通入的Cl2先与Fe2+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剩余的Cl2再与Br-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溶液中仍有Br-,说明Cl2完全反应,c(Br-)=3c(Cl-)=0.3 mol·L-1,c(Cl-)=0.1 mol·L-1,能氧化的c(Fe2+)=0.1 mol·L-1,若FeBr2溶液中Fe2+全部被氧化,则溶液中的c(Br-)≤0.2 mol·L-1。而c(Br-)=0.3 mol·L-1,说明Fe2+没反应完,根据c(Br-)=0.3 mol·L-1计算原溶液的浓度为0.15 mol·L-1,故A错误;
反应后溶液中c(Fe3+)=c(Cl-)=0.1 mol·L-1,c(Fe2+)=(0.15-0.1)mol·L-1=0.05 mol·L-1,故B正确,C错误;原溶液中c(Br-)=0.3 mol·L-1,故D错误。
12.(16分)氧化还原型有机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酒精检测仪中酸性重铬酸钾(稀硫酸酸化)可将乙醇氧化成乙酸,本身被还原成Cr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23 g乙醇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CH3CH2OH
2 mol
(2)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乙烯,溶液褪色。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KMnO4+________H2SO4+________CH2===CH2―→
________K2SO4+________MnSO4+________CO2↑+________。
12
18
5
6
12
10
28H2O
解析:乙烯中碳元素为-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配平方程式:12KMnO4+18H2SO4+5CH2===CH2===6K2SO4+12MnSO4+10CO2+28H2O。
(3)乙烯与双氧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HOCH2CH2OH,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2―→HOCH2CH2OH,这个反应既是加成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判断为“氧化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元素从-2价升高至-1价
解析:乙烯中碳元素为-2价,反应生成HOCH2CH2OH中碳元素为-1价,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0.9
13.(13分)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通过液相法生产KMnO4。即在碱性条件下用氧气氧化MnO2得到K2MnO4,分离得到K2MnO4后,再用惰性材料为电极电解K2MnO4溶液得到KMnO4,其生产工艺简略如下:
(1)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最好使用含MnO2 80%以上的富矿,因为MnO2含量最低的贫矿中Al、Si的氧化物含量较高,会导致KOH消耗量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电解槽中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OH+2MnO2+O2===2K2MnO4+2H2O
偏高
(4)在传统工艺中得到K2MnO4后,向其中通入适量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KMnO4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与该传统工艺相比,电解法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1∶2
产率更高、KOH可循环利用
(5)用高锰酸钾测定草酸结晶水合物的纯度:称草酸晶体样品0.500 g溶于水配制成100 mL 溶液,取出20.00 mL 用0.020 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杂质不反应),至溶液呈浅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消耗KMnO4溶液14.80 mL,则该草酸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该草酸结晶水合物H2C2O4·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9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