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校际联考(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校际联考(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传统文化蕴藏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婺源砖雕的青砖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彩绘脸谱使用的红色油彩主要成分为
C.“东风夜放花千树”中“花千树”是金属呈现的焰色
D.“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其中“墨滴”、“白云”均是胶体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作分解的氧化剂
B.石墨烯属于烯烃,可用作空间站的储存器
C.Si具有半导体特性,可用作计算机芯片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
3.关于实验安全和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保存白磷时,需用水进行液封
B.不慎将金属汞洒落桌面,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C.实验室储存的镁条着火时,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盛有液溴的棕色细口瓶中加水液封,并盖好橡胶塞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溶于过量氢碘酸:
B.溶液中通入少量:
C.溶液中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5.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 B.比较、、的酸性强弱
C.萃取后从下口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制备无水
A.A B.B C.C D.D
6.“价-类”二维图有助于将知识结构化,如图所示是S、N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e、u、y四种物质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B.常温下,Fe与e、z的浓溶液都不反应
C.c、w、x均可与水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溶质分别为e、y、z
D.将w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7.某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B.放电时,电流的流动方向:电极负载电极
C.充电时,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电极区
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8.钠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③中与足量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B.反应②中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中离子的数目为
C.反应①生成的气体,每11.2 L(标准状况)含原子的数目为
D.溶液中,的数目为
9.可采用Deacon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成,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所示为该法的一种催化机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反应物,为生成物
B.图中生成的途径有两个
C.图中转化涉及的反应中有两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制得,需投入
10.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各点对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等于点
B.点降温过程中有3个平衡发生移动
C.点到点,变小
D.P点:
11.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相应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还原所得到的产物中加入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颜色未变红 还原实验中,全部被还原
B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与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者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 室温下,用计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后者大 结合的能力比小
D 向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验证氧化性:
A.A B.B C.C D.D
12.一种从湿法炼锌产生的废渣(主要含Co、Zn、Pb、Fe的单质或氧化物)中富集回收得到含锰高钴成品的工艺如下:
已知溶液中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各金属离子沉淀完全时的浓度为)。
金属离子 Co3+ Co2+ Zn2+ Mn2+
开始沉淀的pH 1.5 6.9 - 7.4 6.2 8.1
沉淀完全的pH 2.8 8.9 1.1 9.4 8.2 10.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加快废渣的“酸浸”速率可以采取粉碎废渣、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等措施
B.“氧化沉钴”过程中,若氧化等物质的量的、,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加入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除钴液”中残留的浓度为
13.废弃电池中锰可通过浸取回收。某温度下,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若的分布系数与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难溶于水,具有两性;

A.曲线为
B.点:
C.点:
D.Q点:
二、多选题
14.科研工作者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学计算,设计出三条在含Pt-O结构的化合物中插入CO的反应路径,其相对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间产物Int3比Int2稳定
B.路径Ⅱ中的最大能垒为57.2 kJ/mol
C.反应过程中Pt的成键数目发生了改变
D.根据图像分析,1mol R无论按哪个路径反应生成N吸收的总热量不变
15.浓差电池是利用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同而产生电流的一类电池。学习小组以浓差电池为电源,用如图所示装置从含的浆液中分离得到含的溶液并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
A.起始加入的溶液浓度:
B.膜a和膜b均适合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工作时,A室溶液质量减小、C室溶液质量增加
D.导线中通过,理论上电解池中两极共生成气体(标况下)
三、解答题
16.利用燃料电池电解制备并得到副产物、、,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C膜为 (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两极电势较高的是 。
(2)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 。
(3)当b极消耗标况下时,此时D室溶液的浓度为 (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
(4)磷酸是三元中强酸,常温下三级电离常数分别是,,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溶液中时,溶液的 。
②三聚磷酸钠()是常见的多磷酸盐,该盐时,可发生如下反应:,请你推出的化学式: 并且写出X溶液中电荷守恒的等式: 。
17.硫铁化合物(、等)应用广泛。
(1)纳米可去除废水中含铬微粒。已知:电离常数分别为:。
①在弱碱性溶液中,与反应生成、和单质,其离子方程式为 。
②在弱酸性溶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2)的含量测定。的粗产品先用王水溶解,再经系列处理后,在热盐酸条件下,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溶液将还原至,用冰水迅速冷却,再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已知甲基橙的还原反应:氧化态(红色)还原态(无色)。
①比易水解,配制溶液需加入的试剂是 。
②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③若称取的产品为标准溶液浓度为,用量为,的摩尔质量为,则产品中质量分数为 (用含、、、的式中描述)。
④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还原时溶液滴加过量
B.热的溶液在空气中缓慢冷却
C.用标准溶液滴定时,滴定开始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用标准溶液滴定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18.过氧化镁()不溶于水,与酸反应生成,在医学上可作解酸剂,加热时会分解。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制备以及含量测定的实验。
Ⅰ.制备
(1)煅烧碱式碳酸镁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泥三角、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等。
(2)写出“煅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加入30%过氧化氢和稳定剂,再通过一系列操作可得到较纯净的,则操作为 、 ,干燥。
Ⅱ.测定样品(含杂质)中的纯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4)仪器的名称 。
(5)稀盐酸中加入少量溶液的作用是 。
(6)该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样品的质量为;反应开始前量气管的读数为;反应结束冷却到室温后量气管的读数为,已知:室温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若反应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右高左低,则测得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9.铜阳极泥富含Cu、Au、Ag2Se等多种物质,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提收金和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和过量的可生成络合物;②是强酸;③时,,。回答下列问题:
(1)“浸出液1”中主要成分是 和(填化学式)。
(2)“浸取2”步骤中,写出单质金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银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银还原”步骤完成后,浸出液3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4)“还原”步骤中,消耗生成Au的物质的量为 。
(5)回收得到的与稀制得,常用于循环处理高氯废水。以标准溶液滴定废水样中,采用为指示剂,利用与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当溶液中的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时,溶液中为 ,此时溶液中至少为 mol/L,指示剂才能显色。(忽略滴加过程的体积变化)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加氢转化为二甲醚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涉及的反应如下:
i:
ii:
iii:
iv:
若逆反应的活化能为,则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用含的式子表示)。 0(填“>”“<”或“=”)。
(2)自动化装置中的计算机通讯系统以及核装置,都离不开银元素的参与。室温下,将置于溶液中,保持溶液体积和元素总物质的量不变(假设溶液中元素除、、外,全部以和的形式存在)。曲线如图。 ; 。已知:,的水解平衡常数。
①的变化为曲线 。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 。
③图中C点,的浓度为 。
④图中D点,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D
6.A
7.D
8.C
9.D
10.B
11.C
12.B
13.D
14.BD
15.CD
16.(1) 阳 b
(2)
(3)1.0
(4) 8
17.(1)
(2) 盐酸、粒 当滴入最后一滴SnCl2标准溶液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AC
18.(1)坩埚
(2)Mg(OH)2CO3MgO+ CO2↑+H2O
(3) 过滤 洗涤
(4)恒压滴液漏斗
(5)作催化剂
(6) % 偏小
19.(1)CuSO4
(2)
(3) Na2SO3
(4)2 mol
(5)
20.(1) <
(2) III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