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2025年5月22日,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以下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发射 B.航天员乘组移交钥匙
C.航天员打开舱门出舱 D.航天员安装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
2.下列图标中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3.使用空气炸锅制作的鸡翅,外香肉嫩多汁,适合孩子食用,不用担心上火。“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将锅内空气加热后循环吹向食物,则循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4.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制作用到了熟石膏()、硅酸钙()石灰石()、砂岩()。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2O B.O2 C.NaCl D.Hg
6.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原子的中子数为89,核外电子数为63,则铕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152 B.89 C.63 D.215
7.2025年春晚开场视觉秀《迎福》为观众呈现了震撼的打铁花表演。表演者将高温铁水向高空击打得又高又散,形成“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精彩场景。将高温铁水向高空击打得又高又散,其主要目的是
A.使铁水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更剧烈
B.使铁水迅速冷却,避免烫伤
C.防止铁水凝固
D.降低温度,防止铁水燃烧
8.如图是我们学过的蒸馏装置,关于蒸馏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蒸馏烧瓶必须垫陶土网
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A→B
C.蒸馏是单一操作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
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9.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乡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C.回收废旧电器,节约资源 D.农业上合理施用化学肥料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则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二、实验题
1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Ⅰ.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
(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实验室如果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收集气体的合适时机: 。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推测可能的原因: 。
(5)实验室选用装置BF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加液体时液面高度至少应该在a处以上,原因是 ;应从装置导管口 (选填“c”或“d”)端通入。
Ⅱ.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
提示信息:已知氨水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6)实验一: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B、D试管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均变为 色,F试管的作用是 。B、D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由此可得出温度对微观粒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
(7)实验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有:① ;② 。
三、科学探究题
12.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对水质检测、水的净化、水的组成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检测水质
[查阅资料]国家有关水的硬度的标准为:
类别 极软水 软水 中硬水 硬水 高硬水
以浓度计/ 0~75 75~150 150~300 300~450 450~700
[初步检测]
(1)同学们取少量水库水,用便携式水硬度检测仪测得该水库水的硬度为,说明该水库水属于 。
任务二:净化水
水库水转化为自来水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但是自来水送到用户过程中仍可能被污染,因此很多公共场所使用直饮机,如图所示:
(2)紫外线灯管照射是为了杀菌消毒。直饮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其与自来水管对接,截留并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微生物等)便能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任务三:验证水的组成
现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
a.按如图安装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往U型管中装入水(水面略低于支管口);
c.取下注射器,打开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d.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后,连接注射器,再次打开电源。当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处,关闭电源;
e.检验气体。
[问题讨论]
(3)①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②通过电解水实验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
③实验开始时,先打开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接上注射器,其目的是 。
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溶液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注射器I中活塞移动速率比注射器II快
d.理论上,关闭电源,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5刻度线处
(4)【与水相关的实验】如下图:
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实验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
①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②实验开始前,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因反应放热,加速降温,节省实验时间
B.为了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C.密封,防止装置漏气
实验二:
③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④为保证实验现象明显,请写出一条有效措施 。
(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13.科学的家庭氧疗可使人身心放松,因此家用制氧机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疗设备。
【供氧原理】
(1)分离空气制氧:通过分子筛将空气中的氮气吸附,剩余气体经净化后可成为高纯氧气。该制氧机制得的“氧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他化学试剂制氧:以化学试剂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
【资料卡片】
①某品牌的制氧机如图所示,已知该制氧剂采用A剂、B剂(分别为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中的一种)制氧气,其中A剂为白色颗粒,B剂为黑色粉末。
②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③某品牌制氧机内筒结构如图所示,外筒设有观察窗。
【操作方法】
①先在加湿仓加水,再在反应仓中依次加入适量的水、A剂和B剂……
②在出气口插好导管和鼻塞,开始吸氧,由外筒观察窗查看供氧情况
③若气泡消失则供氧完毕,取出内筒,倒出残液,洗净收存。
【分析推理】
(2)操作①中,可观察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加湿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B剂为 (填名称);反应仓中生成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仓中发生的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是 (填“吸热”或“放热”)。
(3)加湿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写一点)。
【注意事项】
(4)供水困难时,可在残液冷却后补充制氧剂A剂(不加B剂)连续供氧。不需要补充B剂的原因是 。
【自制简易制氧机】
设计简易制氧机:
原始设计:
改进设计:
(5)原料选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比高锰酸钾更适合的主要原因是 。
(6)改进设计中,B与A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实际应用】
(7)家用制氧剂用过碳酸钠粉末替代过氧化氢溶液,优点之一是 。市场上的家庭制氧机种类繁多,你在进行选择时,除了要考虑经济实惠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写出一点即可)。
四、填空与简答
1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类,这六大茶类茶性均不同,这基本上是根据茶叶发酵程度由低到高划分的。一般而言,绿茶和黄茶、白茶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茶:青茶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
茶叶里有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茶多酚。研究表明,茶多酚有利于维持体内茶酚胺的浓度,从而增加肌肉收缩能力,促进脂肪分解,绿茶中的咖啡因还会强化这一效果。另外,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消除运动中产生的自由基,减轻疲惫感和骨骼肌损伤,维持机体免疫力,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图所示: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茶叶中的 有利于维持体内茶酚胺的浓度,从而增加肌肉收缩能力,促进脂肪分解,绿茶中的咖啡因还会强化这一效果。
(2)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 (填“元素”或“单质”)。
(3)茶叶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4)古人所言:“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泡茶之水以山上之水为上佳,以江河之水为次佳,以井口之水为下品。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填符号)。
②山泉水中含有微量的氯化镁,氯化镁中的阳离子符号为 。
③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④泡茶时,用茶漏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C
6.C
7.A
8.B
9.B
10.D
11.(1)长颈漏斗
(2)
(3)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
(4)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
(5)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c
(6) 红 作为对比实验,验证空气不能使酚酞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7)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12.(1)中硬水
(2)混合物
(3) 氢元素和氧元素(或元素和元素) 排尽装置内原有空气,保证收集到的气体纯净
(4) AB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除去铁丝表面的氧化物
(5)ACD
13.(1)混合物
(2) 二氧化锰 放热
(3)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或湿润氧气)
(4)B剂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节约能源
(6)能控制反应速率
(7) 易于携带和保存 制氧机的安全性(或制氧效率、是否环保)
14.(1)茶多酚
(2)元素
(3) 78.96 34
(4) 分子在不断运动 过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