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遗址见证历史。与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下图)直接相关的侵略者是( )
A.日军 B.俄军 C.英法联军 D.美日联军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
A.澎湖列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九龙半岛南端
3.“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则材料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国闻报》 D.《猛回头》
4.2025年是江南造船厂建厂160周年。作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A.实现了求强求富目标 B.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推动我国军事技术进步
5.中法战争爆发后,已经退职的老将被清政府起用,参与抗法。他率清军于1885年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这员“老将”是( )
A.林永升 B.冯子材 C.刘永福 D.聂士成
6.下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虎门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望厦条约》的签订
7.1899年向英、俄、德、日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美国 C.荷兰 D.法国
8.八年级某班准备制作一期有关“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板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谭嗣同可归入的栏目是( )
A.保台卫士 B.革命先驱 C.变法志士 D.甲午英烈
9.义和团揭帖:“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揭帖表明,义和团斗争的矛头是指向( )
A.封建统治者 B.帝国主义 C.太平军 D.地主阶级
10.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的影视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廊坊阻击战 B.“亚罗号事件” C.天京事变 D.护国战争
11.小民的笔记上出现了如下词语,这说明他正在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
“共进会”“新军工程营”“楚望台”“湖北军政府”
A.萍浏醴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广州起义
12.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人物是( )
A.黎元洪 B.黄兴 C.宋教仁 D.袁世凯
13.从清帝退位诏书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再到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
14.北洋政府时期,有首民谣道:“军阀混战日延长,工农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几多家破与人亡。”此民谣揭示了北洋军阀统治的
A.原因 B.经过 C.危害 D.实质
15.“文学革命”的号角,像是一声春雷,唤起万物萌发,“新文学”遍地开花。鲁迅的“新文学”作品是( )
A.《孔子与宪法》 B.《狂人日记》 C.《文学改良刍议》 D.《革命军》
16.1919年,在学生振臂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时,工人阶级、商界等积极响应,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人罢市、工人罢工浪潮,席卷中国十多个商业中心城市。材料体现了五四运动( )
A.斗争的彻底性 B.过程的曲折性 C.影响的持久性 D.参与的广泛性
二、综合题
17.某校同学参加“厚植家国情怀”活动,请你也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参观历史文物
材料一:
图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虎门销烟浮雕
材料二:
图二左宗棠西征碑 此碑1988年发现于新疆哈密市柳树泉农场脱呼齐村西南约20米处,是左宗棠的助手李云麟记叙嵩武军的统帅张曜为配合刘锦棠进军北疆,而在天山通道的险要路段加设扶栏之事
任务二:解读历史图片
材料三:

图三 邓世昌 图四 1903年建立的大生纱厂分厂
任务三:分享学习中的收获
(1)图一相关事件的领导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按照史料的价值进行分类,图二文物属于第几手史料?左宗棠采取什么策略率军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领土?
(3)简要描述图三人物的英雄事迹。图四创办大生纱厂,带动许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是谁?
(4)通过这次“厚植家国情怀”活动,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践行家国情怀。
18.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英《南京条约》原件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材料三:4.5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也许经过核算,也许根本就是对国人的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摘自《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4.5亿”这个数字来源于哪一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是哪条?
(4)综上所述,谈谈学习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9.近代中国,各阶层有识之士为救国图存、立国强国前赴后继,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洋务运动简表(19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
措施 举例
① 福州船政局
创办民用企业 ②
兴办近代教育 京师同文馆
③ 北洋舰队
【制度变革】
材料二:
【思想风暴】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①②③处的内容填写完整。
(2)结合所学知识,图一报刊宣传的是什么思想?图二是哪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机关报?并分析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产生的共同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时中国人进行救国道路探索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D
13.C
14.C
15.B
16.D
17.(1)领导者:林则徐。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史料:第一手史料
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3)事迹: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人物:张謇。
(4)启示: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8.(1)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自主权。
(2)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条约:《辛丑条约》。条款: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
19.(1)填空:①创办军事工业;②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③筹建新式海军(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2)思想:维新变法思想。
政党:中国同盟会。
共同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等。
(3)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
(4)认识: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制度到先进的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救国之路要符合中国国情,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