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部五校联考(五四制)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部五校联考(五四制)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部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水 B.取用氯化钠
C.称量固体药品 D.溶解氯化钠
2.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则下列质量比不正确的是
A.溶质:溶剂=1:4 B.溶质:溶液=1:5
C.溶剂:溶液=4:5 D.溶质:溶剂=1:5
3.现有浓度为的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掉水 B.加水溶液变 C.增加溶质 D.增加溶质
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B.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乙物质
C.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c点点
D.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葡萄酒 B.雪碧 C.蒙牛纯牛奶 D.农夫山泉
6.如图B,甲、乙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二者溶解度曲线如图A.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试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
B.甲试管中溶液质量减少
C.乙试管中固体量增加
D.乙试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1℃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甲=乙>丙
C.t2℃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质量比乙多
D.t2℃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
8.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小
B.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为
C.将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一定会有固体析出
D.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10.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进行提纯,流程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①是溶解
B.操作①②③均用到玻璃棒,且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C.蒸发后,取下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D.经过上述流程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
二、填空与简答
1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澄清石灰水 ;
(2)碘酒 ;
(3)75%的酒精溶液 ;
(4)实验室用锌粒(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和过量稀硫酸制取氢气,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
(5)浓盐酸 。
1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M点的意义 。
(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是 。
(3)时,将4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4)时,等质量的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后,溶液中溶剂质量甲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
(5)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做什么方法提纯甲 。
(6)将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7)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是_____(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D.随压强减小面增大
13.溶液配制及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两个重要的学生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完整操作步骤为②③ (填序号)。
(2)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3)将浓度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8%时,用上图操作③量取16%的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稀释后溶液的浓度会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三、实验题
14.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图中操作共有 处错误。
(2)应称取NaCl固体 g。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小明应该 (填序号)。(说明:1g以下用游码)
A.增加适量NaCl B.减少适量NaCl C.增加砝码 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3)D操作应选用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 处保持水平。
(4)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
A.DBEAC B.ABCDE C.ABDCE D.DEBCA
(5)若B的操作是正确的。下列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 (填序号)。
①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③E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四、科学探究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用变色硅胶验证酸与碱反应生成了水。
【查阅资料】 I、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Ⅱ、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小芳认为实验不严密,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的 U 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放热或 。
(3)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 。
16.物质在溶解时速率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硫酸铜为例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
(1)假设一:温度因素;温度越高,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假设二:搅拌因素;搅拌能加快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
假设三:颗粒大小因素; 。
【进行实验】
(2)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2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注入温度相同的100mL水,再同时向烧杯中各加入一药匙颗粒大小相同的硫酸铜晶体,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 在搅拌的情况下,硫酸铜晶体溶解得 (填“快”或“慢”) 假设二正确
【反思评价】
(3)在上述因素中,能改变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
(4)用分子观点解释温度的影响 。
(5)在本实验中搅拌能加快晶体溶解速率的原因 。
(6)要使试管里的固体加速溶解,常采用的方法是 。
五、计算题
17.为测定某铁样品中铁的含量,现将10 g铁样品加入到10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实验过程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1)求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2)若要从滤液中获得生成物的固体粉末(不含水),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 g。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C
6.C
7.D
8.D
9.C
10.A
11.(1)Ca(OH)2
(2)I2
(3)C2H5OH
(4)H2SO4、ZnSO4
(5)HCl
12.(1)在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同
(2)乙=丙>甲
(3)80 g/80克
(4)大于
(5)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6)乙>丙>甲
(7)C
13.(1)①④⑤
(2)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有大量固体析出时
(3)偏大
14.(1)3
(2) 7.5 B
(3) 50mL 最低
(4)B
(5)①④
15.(1) 甲、乙变色硅胶不变色,丙中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 检验醋酸钠是否会使变色硅胶变色
(2)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
(3)CH3COOH+NaOH=CH3COONa+H2O
16.(1)颗粒越小,硫酸铜晶体溶解速率越快
(2)快
(3)温度
(4)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5)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率
(6)振荡试管
17.(1)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氢气的质量,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10g+100g-109.8g=0.2g,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x,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2)90.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